生态系统理论以及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案例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理论以及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案例探究
摘要
本文是将生态系统理论以及认知行为理论运用要具体的社会工作实务中来对生态系统理论以及认知行为理论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运用的案例是来自于2015年11月14日由张明锁导师带队前往兰考XX小学所调研的部分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由于从小缺少父母监管,跟随爷爷奶奶甚至太祖母生活,家境贫寒因而在行为和认知上出现一些偏差。
我们的社工小组在对这些留守儿童开展相对应的“青少年成长小组”活动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获得了部分资料。
笔者通过对他们在行为和认知上出现的偏差以及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的分析认为可以将生态系统理论以及认知行为理论运用于此。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认知行为理论农村留守儿童认知重建行为纠正
对生态系统理论以及认知行为理论的认识
对生态系统理论的认识
生态理论
生态理论认为人们和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和补充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人们和其环境相互改变、塑造对方,这种生态理论的观点提供了一种有机论的世界观,从生态理论的观点来说,社会工作将注意的焦点放在促进人们的成长、发展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上,更重要的是,它强调消除环境的障碍,使环境对人们的需要有更多的响应,向人们提供更多的营养资料。
生态理论从整体性分析,考虑全球环境的需要,涵盖社工所工作的社会区域的环境影响分析,在与市民利益与需要相关的计划和社会行动中纳入他们的参与;促进自然资源的积极利用,提高尊重环境资源的生活方式的自觉性;通过提供服务的机构,特别是学校、卫生保健和社会照顾机构,来关心社会环境和合作网络;通过“探索性教育”即促进专门的网络以增加人们的生活机会,针对人群包括年轻人、残疾人、老年人以及精神病患者等。
2、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实际上是一个生物学理论的主张,它认为,所有的有机体都是系统,各个系统由不同的子系统组成并且相应的隶属于更大的系统。
而且,由各个子系统所组成的层次较高的系统一旦完成整合,就会具有其子系统并不具有的功能或特质。
将系统理论引入社会工作中,可以将社会工作实践分为四个基本系统:帮助推动和提供改变计划的个人或群体的改变主体系统,包括社会工作者和机构;寻求帮助并与改变主体系统协同工作的服务对象系统,包括个人、群体、家庭和社团;改变主体系统为达到目的正试图去改变的那些人即目标系统;以及改变主体系统与之合作以实现改变目标的那些人即行动系统。
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理论,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它主要有两个维度:第一,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借用了一系列的生物学、生态学概念,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与人生过程进行了分析;第二,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属于系统理论的分支,注重把人放在系统环境中加以考察,以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概念框架,理解复杂的系统如何积极的影响个人及其行动场所,同时生态系统理论认为案主所面临的困境并非个人的病态或性格缺陷所致,社会工作干预的目标对象是个人、家庭、社区等各个层次系统。
生态系统理论是用以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团体、社区等)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人的生态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要影响。
对认知行为理论的认识
行为理论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能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者消失。
而强化则是促使个体学习的动机,举个例子来说,若一个人的行为受到奖励,或者一个人的行为受到意想不到的好评,这种行为则很容易被学习而且更容易被持续维持;相反,若一个人的行为受到惩罚,或者该行为得到不希望的结果,这种行为将很难以持续维持,例如,在小学的学习中,助人为乐、好人好事是会受到老师表扬的行为,就有学生不断从事这样的行为并且持续维持,然而,当一个学生做了好人好事却没有得到表扬反而被误解、被指责,那么他以后极可能会很少从事这一类的行为。
在行为主义这里,人的行为是可以被控制的,行为理论常用的干预技巧为,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冲击疗法等等。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是人们关于自我和他人的思维、情感动机和行为的认知加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
是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等方面事件的认知,在内容上,认知涉及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关于人自身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动机、情感等等)及思想观点、个性品质等的认知;第二,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双边关系等的认知,如对权威、友谊、冲突、合作等关系的认知;第三,关于社团内部及社团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
认知理论主要强调被压抑的潜意识,它包括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对于世界的看法以及个人的信念、期待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更会影响整个生活形态的形成。
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由于综合了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因此,它能够做到从内在的认知和外在的行为两方面着手帮助受助者实现改变的目标,而认知的改变和行为的改变又是相辅相成的。
认知行为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因此,其认知行为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认知行为治疗的干预对象包括六类:其一是抑郁、焦虑、恐惧、强迫和相关问题;其二是婚姻问题、家庭成员关系问题;其三是人际交往问题与交往技能训练;其四是学习障碍与解决问题的指导;其五是适应不良性问题;其六是身心障碍。
生态系统理论以及认知行为理论在在社会工作中的理解和运用
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理解和运用
生态系统理论的关键在于将服务对象放在一个有层次的系统之中,将服务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求的满足。
在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下,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加强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并影响人们的环境,以使人与环境的互动更具适应性,而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要善于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角度出发去寻找影响人类行为的各种深层原因,消除环境中阻碍人们成长、发展的要素,促使环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即从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入手,去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生态系统理论的实务过程可以概括为七个步骤:首先是进入系统:进入案主所处的系统,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案主所处的社会境遇,包括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心理状况等;其次是绘制生态图:绘制案主与周边人际系统(包括邻里社区、夫妻关系、家居环境、扩展家庭、朋友、工作、单位等)之间的压力、冲突、强弱关系生态图;第三步是评量生态:确定与案主相关的这些子系统能够为案主问题的改善带来什么,它们是如何影响社会情景的,评估可以使用的所有资源;第四步是创造改变的观点:设定好改变的目标及策略,关注案主因改变而出现的问题并试图阻止,帮助案主应付压力性生活转型、创伤性事件、应对环境性压力以及给予家庭过程以帮助;第五步是协商与沟通:与案主以及与别的系统之间的沟通,协商各方的重要目标、各方应承担的任务、描述改变的过程,处理好各方不同的意见;第六步评估:经过
对案主的介入,以及其问题的改善,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在介入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采取了哪些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重难点是什么,最后为此次介入建立档案。
在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应该注意的是,人们遇到的许多问题不完全是由个人引起的,社会环境中的障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放在个人身上,还要从与之间相关的不同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和着手;服务对象与各个系统的关系是动态的,社会工作者必须不断的对服务对象与环境的关系作出新的判断;对服务对象的帮助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把他们的问题放到不同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
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理解和运用
社会工作者应该将认知和行为治疗结合起来,在经典的行为治疗中加入认知矫正和指导,利用示范性、反馈、社会强化、公开和内心的语言等多种技巧和方法,来对案主的行为进行改变和强化,利用语言教会案主解决问题和决策技巧。
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过程可以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是要寻找案主的不良认知。
将案主的行为放置于案主所生活的环境中,考察在在此环境中案主的行为和不良认知是如何产生的,案主对自己行为的看法,以及案主的家庭成员、同辈群体、生活的社区等人是如何看待案主的行为的,在此基础上,再看看案主是如何回应这些看法的;第二步是改变不良认知。
帮助案主分析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的行为;第三步是形成新的认知模式。
利用理性情绪法帮助案主清晰认识自己的认知状况,以Beck的六种认知错误为指南,寻找案主可能存在的负面、不正确的认知,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第四步是情绪和行为的好转,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案主的情绪以及行为得到好转,记录案主的变化;最后一步是案主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
在运用认知行为理论时应该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群都适合这种方法,痴呆、记忆障碍、意识障碍、严重的精神病性症状、治疗关系不能建立者以及反社会人格障碍人群属于禁忌人群。
其次,社会工作者在面对案主时,除了具备尊重、接纳、积极无条件关注、同理心等基本素质外,在认知行为理论的指导下,还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的素质以及在案主的生态环境中重建案主的认知结构,通过情景回顾,与案主一起总结治疗的整个过程,让案主清晰的看见认知在自己生活中的影响,同时帮助案主发展一些技能,克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案例介绍
案例来源
该案例来源于2015年11月14日跟随张明锁导师前往兰考XX小学进行学习和调研所获得的个案,由于时间、条件等的限制,对于该个案的有关资料收集的并不丰富,目前笔者所拥有的资料是通过相关人员的介绍以及在与案主做小组活动时所了解到的资料。
案例背景
小学四年级学生玲玲(化名),在校学习成绩一般,基本能完成老师上课布置的课堂作业,玲玲父亲早逝,母亲是哑巴,家境困难,玲玲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回家也会帮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小组活动中,玲玲表现出只和自己“玩得好”的同学说话交流,而与其他同学基本零交流,在“我们都是小画家”活动中,笔者发现,玲玲喜欢吃苹果,可是因为家境困难也很难吃到,玲玲喜欢可以自由地飞来飞去的蝴蝶,向往自由不受束缚的生活。
在小组活动结束之后笔者与玲玲的个案访谈中,玲玲说到自己并不那么喜欢学习,认为即使成绩再好也不能上大学,母亲也很少陪伴自己,缺少家人的关爱。
服务对象成长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学业问题。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案主对于学习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完成老师的作业也只是完成任务一般,不爱学习,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既然没钱上大学那学习成绩再好也没有用。
人际交往问题。
案例中的服务对象虽然没有表现出性格孤僻的特征,但交朋友却挑人,在活
动中明确表示出自己和谁“要好”,和其他人不熟,不愿意敞开心扉去认识更多的朋友,其他组员在服务对象的画上添加其他东西,表示对服务对象的期望与友好,她却很生气,认为这是在毁坏属于她的东西。
自我认同问题。
案例中的服务对象缺少家人的关爱,老师的关注度也不高,与同学的交流较少,同辈群体朋友不多,自我认同度不高,长此以往,可能会给成长过程造成阻碍,引发一些精神性问题,并且可能导致自闭症、抑郁症的出现,甚至引发犯罪问题。
亲子问题。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个体在生活中有五种基本需求,分别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感的需求、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求。
案例中的服务对象由于家境困难导致生存需求困难,由于监护人的缺少,会引发一些安全问题,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而缺少爱与归属感的需求,由于自我认同感的低下,不愿追求自我实现。
社交系统问题。
案例中的服务对象其实有很多可以发泄、谈心以及可以给予帮助的对象,比如自己的父母、学校的老师、其他同辈群体、同村的街坊邻居、村组织、其他亲戚等。
然而服务对象却没有雨获得他们的帮助。
四、认知行为理论以及生态系统理论对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认知行为理论对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分析
1、个体认知层面的偏差
(1)非理性信念。
儿童的一些消极的非理性信念会影响个体行为,产生负面情绪,案例中的玲玲个人的认同度低,这种信念会将自己遇到的挫折无限放大,并且对于一件小小的事情容易愤怒,会导致一些严重的行为偏差。
(2)固有的认知模式。
在长期的自动化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儿童容易形成自己的认知模式,并且难以纠偏,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儿童的行为会出现偏差。
案例中的玲玲平常成绩一般,没有受过老师表扬,与同学关系处理不当,偶尔收到冷落的情况容易让玲玲产生“自己太差”的心理。
2、家庭层面的认知偏差
缺少父母关爱。
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玲玲没有父爱,唯一的母亲因为是哑巴而且需要抚养玲玲也很少关注玲玲的成长与学习,玲玲的成长中缺少这些关爱,使玲玲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认为自己不该活在这个世界上。
生态系统理论对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分析
父亲对玲玲成长的缺席以及哑巴母亲的生活压力并不是造成玲玲生活困境的主要原因,玲玲的生活环境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子系统没有负起对玲玲关注的责任。
首先是玲玲老师对玲玲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发现玲玲学习懈怠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其次,母亲尽管生活压力大,却也没有及时与玲玲谈心,使得玲玲与母亲之间出现隔膜;再次,对于玲玲特殊的家庭环境,村中信息的闭塞,村组织以及县政府没有及时的提供生活补贴;并且,玲玲所在的乡村街坊邻舍也没有对玲玲给予关照;最后,同辈群体之间也没有注意到玲玲特殊的家庭环境。
认知行为理论以及生态系统理论下对服务对象介入的对策分析
生态系统理论下对服务对象介入的对策分析
首先应和与服务对象玲玲密切相关的子系统(邻里村舍、母亲、其他亲戚、老师、同学、家居环境、村组织、县政府等)取得联系,对他们开展工作,取得他们对玲玲认知重建以及行为纠正的一致支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切实为玲玲争取福利,为玲玲的家庭争取低保,帮助玲玲的母亲参加一些技能培训,增强工作能力。
认知行为理论下对服务对象介入的对策分析
认知重建。
首先要矫正玲玲的一些非理性信念,社工要引导玲玲认识到非理性信念是导正行为偏差根源,引导玲玲与自己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自我对话,让玲玲将这些消极的非理性信念以积极的方式
表达出来;其次,是要矫正外界对玲玲的认知偏差,最主要的就是同辈群体对玲玲的认知偏差,与玲玲的老师以及同学进行沟通,让他们积极配合配合玲玲的个体成长,鼓励同学们抛却对玲玲的认知偏差,接纳玲玲的不良情绪以及偏差行为,鼓励他们互帮互助;最后,要让玲玲提升自己的自我认同度。
行为纠正
通过认知领悟疗法、放松训练法以及系统脱敏法,减少玲玲的交往障碍,让玲玲在与周围人接触时不再有压力和偏见,通过自我管理,社会工作者应该引导玲玲建立自己行为改变的计划,比如上课发言的情况、与同学交流的次数、与母亲沟通的次数等。
认知行为理论以及生态系统理论下社会工作的项目活动
将两种理论结合起来,社会工作者可以设计一套对玲玲认知重建以及行为纠偏行之有效的活动方案,并且将玲玲周边的同辈群体、街坊邻居、教师以及居委会等人员都组织起来。
下面是笔者设计的大致活动安排表。
服务方法
服务人群
活动的基本要求
注意事项
个案
玲玲所在小学的与玲玲类似的家庭困难学生;性格不良的儿童以及认知行为偏差的儿童;
针对每位儿童进行个案辅导,以家庭为单位,将认知重建以及社会支持关系的建设结合起来,根据每位儿童的情况确定个案辅导的次数。
以治疗为主;注意家庭对儿童教育方式的调整;将儿童认知与行为的改变告知儿童的支持系统。
小组
问题基本消除的服务对象与其他儿童的小组
改善服务对象与其他儿童之间的互动关系,让服务对象逐渐融入班级或者学校的日常学习和活动中,确定好小组活动的次数。
注意其他儿童的选择;注意小组关系的建设与发展;平衡服务对象与其他儿童的发展要求。
由其他儿童组成的小组
针对其他儿童的不同需求,组成不同类型的小组,如情绪管理小组、沟通技能训练小组等。
注意关注小组成员之间关系的改善;注意介绍预防心理困扰的知识和技能;注意培养其他儿童的兴趣。
宣传
该小学与周边农村的所有学生及居民
针对该小学和周边农村面临的“问题”儿童教育中存在的困难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帮助学生、家长和老师提高识别“问题”学生的能力,了解应对方法。
注意具体问题的规划以及设计宣传的内容;注重介绍“问题”学生识别和处理的知识;注意“问题”学生识别机制的建设。
培训
该小学的所有教师,尤其是各班的班主任。
针对“问题”学生的特征和处理方法开展培训,加深老师对“问题”学生的理解,提高老师处理“问题”学生的能力。
注意邀请专家进行培训,扩展老师的视野;注意处理“问题”学生技能的培训,提高老师处理“问题”学生的能力
周边农村
住在周边农村的该小学的部分学生、家长以及志愿者
针对周边农村普遍存在的亲子关系和子女教育中的问题开展农村大型活动,改善亲子之间的沟通和居民教育子女的态度和方式。
注意亲子关系以及居民教育子女的态度和方式的改善;注意家长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邻里与邻里之间支持关系的建立。
交流
该小学的教师以及居委会工作人员
总结在小学和周边弄讯开展专业服务活动的经验,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进行交流,拓展专业服务的视野。
注意总结本地开展专业服务活动的经验;注意学习先进的专业服务理念和经验。
结语
该小学在兰考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学校,在学校内,有很多学生如玲玲一般,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没有监护人或只有一方甚至隔代监护问题的出现,社会工作者通过将认知行为理论以及生态系统理论结合起来,针对该地区的问题设计出的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可以取得一些明显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这些儿童克服成长困境,形成积极的认知模式来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但无论是认知行为理论还是生态系统理论,都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社会工作者在运用的过程,要注意技巧的筛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服务对象的方法技巧。
参考文献
[1]童敏著,《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规划与设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2]何雪松著,《社会工作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童敏著,《社会工作实务基础——专业服务技巧的综合与运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4]刘春洋,《认知行为理论视角下青少年成长困境的个案探究》,[期刊论文]产业与科学论坛,2015年第14卷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