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结构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11月科教纵横
新疆地域广阔,文化丰富多彩。
在教学中引用新疆的元素进行创作,引导学生挖掘本土文化。
中国三部史诗中有两部源自新疆,《玛纳斯》和《江格尔》。
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是一部英雄史诗,他们为了本民族同胞的自由幸福,不惜与侵略者斗争。
《江格尔》是蒙古人的英雄赞歌,是卫拉特蒙古人文化的宝库,也是蒙古人不畏艰难困苦的民族性格的鲜明写照。
教学中学生依据这些史诗进行剧本创作。
利用优秀本土影片中的经典形象,如《库尔班大叔进京》中的人物进行动漫人物设定。
通过和当地文化结合进行教学,把地方文化融入到创作中,学生把地域文化进行梳理,不仅使学生从文化知识到专业技术的掌握上都能得到较好的提高。
从周围熟悉的事件出发节省了大量的收集资料的时间,学生也有兴趣进行学习,能把新疆的本土文化在学习中发挥出来更是其对动漫事物认知更加具体。
我们的教育应该改革,教学要变幻方式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要选用合适的教材配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资源要严格筛选,引用实例教学最好是贴近实践工作岗的。
新疆动漫教育应该在技能教育上有所侧重,动漫专业涵盖的学科广,完整的学科学习全面的精通掌握每一细节在短短的时间内是做不到的,专业上很难面面俱到。
教学中应该有所侧重,可以根据制作流程进行教学。
理论的学习应该在实践中融入,实践后及时进行总结。
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应该给以针对性的提高训练,做到因材施教,使其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同时我们也应该吸收国外的先进校企合作模式,在国外校企合作被认为是提高在校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最有效办法,也是使教育与企业之间相互促进发展的有效方法。
学生就业问题是评判高校教学好坏的一个标准。
就业应与社会需求做导向,没有需要的专业就谈不上发展。
目前许多动画网站迅猛发展起立;动漫公司的建立;新媒体公司的发展壮大;卡通频道的增设,现有国产动画数量,不能填缺国内市场。
这些需要有动画专业技能的人才来满足市场空缺,新疆的高校及时了解国内外动画业市场的人才需求,才能体现出新疆高校开设动漫这一学科的重要的意义。
新疆的动漫在发展中,疆内的动漫在各地渐渐发展起来,乌鲁木齐、石河子、巴州等地方重视动漫的发展,可以预见前景是美好的。
发展新疆特色的动漫教育还有很大作用,可以利用新疆与欧亚国家交流的平台,以动漫交流发扬新疆本地区文化,做出新疆品牌文化,繁荣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与亚欧文化有较好的交流,不仅可以宣传新疆教育还可以宣传新疆的文化。
作者单位: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参考文献:
[1]傅立新.重视基础加强实战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动漫人才[J].中国大学教育,2007,(5).
[2]赵琳琳.中国动漫产业环境分析[J].《经济师》,2008,(10).
[3]陈彦.如何实现高职动漫教学与动漫产业的有机结合[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
[4]2007-2008年中国动漫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中国投资咨询网,2007,(7).
认知结构思想的历史演变及研究展望
文/姜燕 刘翻
摘 要:认知结构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早期形成时期、系统深化时期和扩展化时期。
心理机制和神经生理机制将成为认知结构思想研究的新取向。
关键词:图式;统觉团;完形;认知地图;认知结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1-0239-02
人们通常把心理学学派中有关“完形”、“认知地图”、“图式”、“认知结构”的思想称之为认知结构思想。
心理学家们对“认知结构”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恰好体现了认知结构思想的演变过程。
认知结构的研究对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有重要的指导都有重大意义。
一、认知结构思想的历史演变
认知结构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包括早期形成、系统深化和扩展化三个阶段。
(一)早期形成阶段
该阶段主要包括赫尔巴特的统觉说、格式塔的顿悟理论、托尔曼的认知地图说、巴特利特的图式理论及皮亚杰的图式理论,他们的研究重心从外部刺激与行为反应逐渐转向内部认知过程。
哲学家康德最早提出“图式”一词。
他认为图式是连接感觉和概念的中介,是想象力的产物,具有纯粹性和先验性。
图式说有很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
赫尔巴特用统觉团来解释认知结构。
统觉团指原有观念的整体或意识观念的整体,实质就是认知结构。
他认为,通过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的教学,学生就可以形成统觉团(认知结构)。
赫尔巴特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认知结构”这一概念,也没有创立认知结构的相关理论,但为对认知结构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
在近代心理学史上,格式塔心理学最早在一般理论高度上重视图式。
完形是一种在机能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心理结构。
它强调知觉的整体性,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人们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完形作用或过去经验,填补问题缺口,出现顿悟,获得知识。
顿悟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建心理完形,形成认知结构。
该理论强调主体内部主动构造完形的作用,具有认知结构思想的萌芽。
托尔曼构建了“认知地图”的理论。
“认知地图”是基于过去经验在头脑中产生的类似于地图的模式,通过脑对环境的加工,在获得达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符号——格式塔”模式,是外界环境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
学习就是习得符号及其意义,对完形进行认知,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该理论建立在动物实验基础上,能多大程度
2011.11 239
2011年11月科教纵横
地说明人类行为还是未知数;但对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巴特利特提出了具有心理学意义的“图式”概念。
他认为,图式是过去反应和过去经验的主动组织作用,它可以把个别成分一个个连接在一起并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他认为记忆过程是由图式控制的,且图式对信息的提取和遗忘有重要影响。
该理论虽推测成分较多,但仍对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有启示作用。
皮亚杰从认知发展的观点看待认知结构,认为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例如呼吸、抓握),在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变成高级图式即认知结构。
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具有概括性和迁移性。
认知结构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其形成和发展是通过同化或顺应的作用来完成。
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这四个阶段分别对应着图式或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感觉动作图式(包括反射动作图式,习惯动作图式,智慧动作图式)、表象图式、直观思维图式、运算思维图式。
他首次使用了“认知结构”这一术语,并把它解释为一种动态的转换体系,揭露了认知结构发展的本质,但他没有对认知结构做出明确的概念界定。
(二)系统深化阶段
该阶段主要指布鲁纳和奥苏贝尔的思想。
他们将认知结构的研究重点放在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内在机制上,虽然研究稍显粗略,但已经比较系统化。
他们都把学习解释为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
布鲁纳首次对认知结构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界定。
他认为,认知结构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
类目主要指平等的对各种事物进行归类的规则;编码系统是人们对环境信息加以分组和组合的方式,它按照层次的高低水平对相关的类别进行组织安排。
学习就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包括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为最佳的学习方式是发现学习,即在学校条件下,引导儿童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探索具有规律性的潜在结构,获得相应的知识,形成或改造认知结构。
他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表征三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它们顺序发展,彼此不可替代,相互作用。
布鲁纳不仅接受并详述了皮亚杰的观点,而且增加了自己的看法,进一步丰富、完善了认知结构思想。
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结构是按层次组织起来的,较高概括、抽象和包摄性的观念类属着较低概括、抽象和包摄性的从属概念及具体的事实数据。
认知结构既可以指学生已有的知识,又可以指知识概括程度的层次性。
学习就是为了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作为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包括清晰性),影响着新知识的获得和保持及学习的迁移。
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关键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概念,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意义学习;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的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奥苏贝尔将认知结构理论具体实用化,其意义和贡献不容否定。
但该理论重视同化作用,忽视了顺应作用,且未解释“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是如何表征的”,在这点上,奥苏贝尔不及布鲁纳。
(三)扩展化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指当代认知心理学家们对认知结构的理解和解释,他们扩充了认知结构的内涵,将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与内在机制的研究更加具体化、细微化,使认知结构思想提到了更高的水平。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们常把认知结构定义为:基于感知和理解客观现实,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包含个人全部知识内容及其组织的心理结构。
认知结构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认知结构是一个动态运行着的功能系统或者功能结构,它在人的内部认识活动与主体认识加工中扮演着承担者或执行者的角色,与人脑处于工作状态和工作记忆时的全部信息活动相联系。
狭义的认知结构是知识与经验在人脑(或长时记忆)中静态的组织或储存模式,有时又被称为信息表征或者知识表征,作为广义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而存在。
认知结构还可以分为积累性认知结构和工作性认知结构。
前者是指个体在一生中所能积累的全部认知信息之和,主要包含了三种类型:自然知识认知结构、社会知识认知结构和运动操作知识认知结构。
后者是指个体在认知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短时记忆中的一种认知结构。
知觉、表征和图式等心理机能是工作性认知结构的反映,而且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认知心理学派,特别是信息加工理论,把认知结构的形成和使用看成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即知识输入、编码、译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虽然他们从机制层面对各个环节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但仍然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来解释人的认知结构。
二、认知结构思想的研究展望
目前认知结构思想研究存在着两个新取向:心理机制取向和神经生理机制取向。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认知结构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是作为整个心理系统中的一部分而存在,与心理系统中的其他成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即在认知活动中,除了认知结构,心理系统的其他成分同样在起作用,而且人格、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也影响着认知结构的发展。
他们认为,研究认知结构就是研究认知活动中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一系列的操作过程,即研究心理活动的机制。
此外,随着现在认知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认知结构的研究也将探讨其生理机制。
心理学家们对认知结构的理解多样化,使得认知结构的涵义一直没有定论;另外,人们常将图式和认知结构通用,但图式与认知结构的具体关系仍不明了;目前的理论和研究仍然不能解释“学习怎样影响认知结构”这个问题。
随着认知结构思想的完善和成熟,相信这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都将被解决,而且认知结构思想在教学和学习上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作者简介:姜燕(1985—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09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祖籍山东高唐;刘翻,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毛景焕,李蓓春.认知结构理论的教学设计原理初探[J].外国教育研究,2000,27(4):10-13.
[2]唐芳贵.图式研究的历史演变[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16(1):52-63.
[3]张福昌.认知结构与脑结构在主体认识加工中的作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5(1):44-50.
[4]迟希新.试析人类认知结构的基本组成与功能[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1999,7(2):34-36.
[5]鞠鑫.认知结构理论研究述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6):12-14.
[6]张国仁,杨金花.认知结构的概念形成及其理论发展探索.吉林省教育学院学,2010,26(2):100-101
240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