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五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五要素
要素一、明确教师指导地位每次综合性活动都有活动的主题、大方案,但大多没有细致的操作性强的过程计划。我们在组织时,活动的主题容易确定,但学生的综合性活动需要老师的指导。初中生正处于心智成长、求知的阶段,知识结构并不完善,还不完全具备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在大量的信息中,很难筛选出有价值的材料,并由此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果此时老师只做一个旁观者,单纯地追求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育学生探索精神,那只能流于形式。有些活动主题偏大,有些受限于条件,都会使操作性不强。此时教师如能将主题细化,或对教材的某些方案调整,整体的实施效果就要理想得多。
要素二、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定好活动主题后,老师和学生就要做课前的准备,资料的收集与探究工作,有些还必须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回归大自然。
在上《献给母亲的歌》这一活动前,我涉猎了许多有关“母爱”的材料,一些有关母爱的文章、诗歌、母片等,如“地震中的母爱”“血色母爱”等,还准备了一些声像资料,如中央电视台所播放的“动物世界”中有关动物母子的材料。这些材料给活动营造了一种情境或提供一点背景。同时,和各组组长一起制订设计活动计划表,明确任
务,提出要求,以便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自己查找有关母爱的感人故事、诗词、歌曲、图片资料,这也是学生活动过程评价的依据。
要素三、重视活动成果展示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前的活动准备也正符合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活动的最终成果展示更能体现各小组的活动成绩,所以活动中还应重视活动成果的展示。
综合性学习活动提倡人人参与,让不同的个体能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既展示自己的特长,又在合作和探索中发展自己的学识、胆识。所以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在成果展示、交流等活动中也要体现人人参与的活动主旨,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在活动中所取得的收获。既锻炼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要素四、加强反馈评价工作
1、总结分析活动开展和选题设计的成败得失。
首先,要丰富社会生活知识,引头活水.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是
紧密结合的,要引导学生去观察、体悟和发现;要关注社会焦点热点,
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自然、社会、节日习俗等多种资源,增加知识文化积淀。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每日新闻播报”“每周国内外大
事述评”“节日日记与习俗探究”“地方名人胜迹寻访”等内容的
交流活动,为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开辟了有效途径。其次,要精选材料与话题。重视趣味、家乡、家庭、学校话题,关注政治、经济、文
化以及学生情感、心灵话题。再次,优化活动设计。应科学把握难易度,提高过程设计的质量。
2、要为学生切身体验搭建平台。
提高综合实践水平要靠切身体验,应让学生通过独立构思、小组合作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实践,亲历体验,归纳总结。没有这个基
础和过程,学生就难以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必然会出现“头重脚轻”“眼高手低”的问题。
要素五、引导学生积累迁移
生活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当地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日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我们开展语文综
合性学习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融入语文学习。
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有关综合性学习的板块就特别注重将当地的自然特点、文化底蕴、民风民俗等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开放自由的主题情境中,调动体验,借助对社会、自然、自我的内在联系的认识,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好地完成活动的关键:一是积累——活动体验(方法、感受、认识等)的积累、语文资源(节日风俗、家乡特产等)的积累;二是迁移——表达技能的迁移,不变应万变的迁移等。
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发掘、利用课外、校外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落实活动,提高素质注重积累与迁移,就能感悟到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无限魅力,它就会绽放绚丽的光彩。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