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共建阳光校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校共育、共建阳光校园

我校创建于1999年,占地面积40余亩,学校现有54个教学班,150多名教职工,3000余名学生。我校地理位置处于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学生是进城务工子女和外出打工子女,是我县留守儿童重要的聚集学校。所以我校秉承“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共洒七彩阳光”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打造“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成长的阳光校园。那么一个孩子的成长离开了家庭教育他会阳光吗?记得有一位学者这样说过“要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就是给它种满庄稼.要让一个个儿童快乐成长,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他们心灵的空地上种满善良、博爱、宽容等种子.对于庄稼而言,阳光和雨露二者的和谐才能使之茁壮成长,进而绽出灿烂的鲜花,结出丰硕的果子.对于儿童而言,学校和家庭就如同阳光和雨露,共同教育才能催开他们心灵的鲜花.”我就对家校共育浅谈一下几点看法。

一、家校共建的重要意义

首先,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各要素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无论是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还是学校教育的科学体系、循序渐进,以及周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人文影响,都不可或缺,而且应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教育应有全方位、综合整体的考虑和设计。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需要紧密而有效的配合,两者之间,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位或不足都会在学生身上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影响教育效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

巨而复杂的任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规范的管理、专业的师资、丰富的设备设施、所以说学校教育是核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只有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其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应以孩子为教育主体,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家校共建,总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享受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学校教育由于现行体制设计,要求对全体学生以统一的教学大纲为指导,施以统一规范和标准的管理和教育,有人形象化地比喻为“人才流水线”,对所有学生的要求和培养目标都是大体一致的。但是,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大不相同,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而孩子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所以学校教育必须在家庭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人。

充分认识家校共建共育的重要性,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共建教育意识,才能使教育的途径得以畅通,教育才能有成效。学校与家庭若在学生教育问题上产生分歧,在这两种环境中所进行的教育必然相互冲突、抵消,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种种的困难,降低学校教育的效率。

二、家校互动

“家校共育”我认最主要的是家校的互动。但现状家校互动能够有效的开展吗?以我校为例:我校学生的家庭住址是面广、点散、量大。如果我们现在还只是依靠用传统的上门家访的方式去进行家校沟通,其工作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了!这从客观上加大了家校间信息互通的难度,决定了家校互动的不容易。如果我们利用现在信息化的手段家校互动就比较容易的开展。如:我校在各个班级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建立班级家长QQ群、建立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等一些手段。能够在第一时间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的情况。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议,能够了解家长对学生对学校的期待。

家长缺失的德育意识导致了家校没有互动。我们发现品行表现不好的学生,在成绩差的学生中有,在成绩优异的同学中也同样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学生家长德育意识普遍缺失。在农村,绝大多数家庭教育中分数代表一切。目前农村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积极性是较高的,但在他们的眼中,往往是分数代表着一切。大部分农村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的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少部分家长辅导过孩子学习,但对学习以外的内容很少过问。当老师向这些家长谈起德育的问题时,他们要么一脸茫然,要么不以为然。

还有一部分农村家长忙于生计、平时无暇与孩子交流,久而久之,形成“只养不育”的局面。大部分农村家长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其它的事情都是老师的,只要老师不说,他们绝对不会主动过问。他们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这些家长忽略了从精神上关心孩子,尤其是与孩子

进行平等、积极有效的沟通,更不要说在教育方面能主动与学校联系了。这样老师和家长间缺少了互动的机制,家校互动只成了学校的一厢情愿的事情。

所以,家校共育是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作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积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用积极的态度成为学校的智囊,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使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培养高素质的栋梁之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