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民法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法是调整横向社会关系的基本法 民法是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基本法 民法是各种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 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交换、 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发生的具有经济内容的 社会关系。
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 人身关系是指人们基于固有人格和特定身 份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其分为人格关系和
3.私权神圣原则
私权神圣原则是指民事主体的民事权益受 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侵犯。
4.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必 须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不得违 反法律,违背公德、滥用权利,危害社会 公共秩序。
四、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法确认的具有民事 权利和民事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因当事人 提起诉讼、提出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使其时 效期间断绝计算,待中断时效的事由消除后,该 时效期间重新起算的制度。诉讼时效中断是时效 进行中的根本性障碍。
诉讼时效的延长 诉讼时效延长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 起诉时,法院根据特殊情况,依法适当延长其时 效期间的制度。
(二)诉讼时效
1.诉讼时效的含义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 义务人即取得了抗辩权,权利人将丧失胜诉权的 一种时效制度。 (1)诉讼时效属于事件性质的法律事实。 (2)诉讼时效是一种强制性法律规定 (3)诉讼时效须以权利人不行使请求权为前提。 (4)诉讼时效是法院不能主动援引的一种法律制度
2.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对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应当注意如下几点:
(1)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财产权,不适用于人身权。 人身权只有转化为具有赔偿内容的财产权后,才 能适用诉讼时效。 (2)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不适用于支配权、 形成权和抗辩权。 (3)我国的诉讼时效不适用于未授权给公民、法人 经营、管理的国家财产。
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下述显著特征: 1.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性社会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受国家强制力保障 的社会关系 3.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确认的民事权利 义务关系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 担义务的人。主要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合伙等。
第二节 民事主体制度
一、自然人
自然人及其法律地位
自然人是指因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 人。
民法上所谓的自然人,主要包括本国公民、 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三种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的含义 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受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民事权利能力的特征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取得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效力贯穿民法始终, 用以指导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 的最高准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具有以下特征: (1)内容具有根本性。 (2)效力具有整体性所谓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 一律平等,均享有独立、平等的法律人格。
五、时效制度
(一)时效制度概述
时效的概念和种类 时效即时间在法律上的效力。它是指一定的事实 状态存续一定时间后,即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法 律制度。
取得时效——取得时效又称占有时效,是指占有他人财产的事实状态 持续法定期间后,占有人即依法取得该项财产权的一种时效制度。 消灭时效 ——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存续法定期 限后,权利人即依法丧失某种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 2.时效制度的意义
民法原理
第一节 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含义
“民法”一词,源于罗马法。古罗马按照 属人原则,将规范罗马人之间关系的法律 称为市民法;规范罗马人与外国人、外国 人与外国人之间关系的法律称为万民法。
民法就是调整市民社会中平等主体之间财 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基本法律。
从学理上讲,民法有形式民法和实质民法; 广义民法和狭义民法之分。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设定民事 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的基本特征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之间的民 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权利义务所 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及其他人身和财 产利益
(三)民事法律事实
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民事法律事实的作用
监护制度
监护制度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
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法律制度。 (1)法定监护 (2)指定监护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3.诉讼时效的种类
普通诉讼时效 特殊诉讼时效 最长诉讼时效
4.诉讼时效的计算
诉讼时效的起算 普通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均从权利人知道 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最 长诉讼时效则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诉讼时效的中止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 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它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 请求权时,时效期间暂停计算,待中止时效的事 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的制度。
所谓自愿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 意思自治,法律尊重并保障民事主体的意 志独立、意思自由、行为自主。
2.公平、诚信原则
所谓公平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应以利 益均衡作为基本价值判断标准。任何民事 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任何民事纠纷 的处理和民事责任的承担,都必须符合社 会的公平观念。
所谓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 动中应当恪守诚信,维持双方的利益平衡 和当事人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