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研究
[摘要] 事业单位主要是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性服务的单位,它具有与企业不同的特点。事业单位又可分为财政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需要进行内部成本核算,对这部分事业单位的成本进行核算意义重大。进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作法探讨,主要从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概念、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内容与分类、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基本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还就目前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述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决方法的探索,提出了建议。[关键词] 事业单位差额拨款成本核算探讨
一、事业单位的一般特点简介
事业单位主要是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性服务的单位。以投资主体或所有权性质将事业单位划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事业单位一般都可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我们在此要对国有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问题进行探讨。
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具有以下特点:
(一)非盈利性。事业单位一般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不以营利为目的。
(二)资金来源多渠道,对资金使用的要求严格。事业单位资金来源,有国家财政拨款资金和其他资金提供者提供的资金,在提供资金时一般都明确规定资金的使用范围,事业单位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或限制,这是其必须履行的特殊责任。
(三)实行预算管理,实行收付实现制核算原则。预算不仅是事业单位内部资金分配,使用的重要依据,也是单位从社会获得资金的重要标准。会计核算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采取“大收大支,略有结余”的粗放型核算方法。
二、事业单位开展成本核算的重大意义
事业单位的类型比较多,情况比较复杂,目前,并不是所有的事业单位都需要进行成本核算。我国的事业单位可以划分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和混合型事业单位。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其职能最终体现的是社会效益,资金全部来源于财政预算资金,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混合型事业单位资金除了财政拨款,还有开展经营性活动的资金,讲求经济利益,需要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在此研究的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即是指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混合型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一)强化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从人力资源方面来说,事业单位如果讲求成本的最小化,可以避免工作人员效率过低或人员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进而提高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另一方面,如果加强成本管理,社会资源将得到更有效的配置,杜绝资源滥用现象,进而使每一份社会资源都得到有效的配置,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提高效率,进而提高效益。
(二)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
提高。
事业单位一般都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要有利于社会效益又要有利于经济效益,达到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也只有通过成本核算来完成。市场经济时代,政府通过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财政拨款主要集中在公用事业上,大大减少了对其他事业单位的拨款,导致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命运都掌握在了成本手中。一个单位的生产、服务成本的高低,关系到它的优胜劣汰,事业单位要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三)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有利于考核事业计划的执行情况。
当前政府和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考核通过目标责任制来完成,而目标责任制主要是通过测算单位生产和服务成本来制订的。(四)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有利于为国家制定收费项目提供参考标准。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费项目基本是宏观指导价。事业单位的自主选择权和灵活的定价权力大大增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极大提高,事业单位也可通过各项成本核算真实的反映成本的多少,为国家宏观指导价的制订提供参考价格,还社会服务项目的一个真实价位,通过相互参考,促进服务和成本的对等。(五)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当前事业单位的改革主要内容是成本核算。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合理定编定员,分流富余人员,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少事
业单位发展中的瓶颈,让在岗人员劳有所得,安心工作,富余人员自谋适合自己的工作挣得更多的收入,这样不但改革了人事制度,而
且也改革了分配制度,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向着高效、精简、服务方向发展。
三、事业单位开展成本核算作法研讨
(一)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概念。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是指事业单位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
过程中所消耗的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的价值总和,主要包括业务活动过程中耗用的各种材料、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及对其他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取得、折旧摊销和维修、税费,以及为组织管理业务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等。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也是一定时间内经营成果的体现,它的内涵丰富,应用广阔,包括预算、计算、核算、分析、监督、管理及控制。
(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内容与分类。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内容包括:1、人员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福利费用、社会保险费等。2、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专用材料支出、水电费、差旅费、电话通讯费、维修费、宣传费、培训费、劳务费、交通费、租赁费、招待费等。 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就业补助费、住房公积金、生活补助等。4、固定资产购建和大修理包括建筑物购置费、基础设施建设、大修理、折旧、办公设备购置费等。 5、税费包括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等。
事业单位成本的分类:
1、按经济用途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制造成本是在产品制造和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等;非制造成本是指销售与行政管理方面发生的费用如广告费、保险费等。
2、按性态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的特点在一定范围内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生产产品和服务量的增加,
则单位成本减少,如折旧、广告费、宣传费、培训费等;变动成本的单位成本是固定不变的,则随着产品和服务量的增加成本增加,如
业务人员工资、水电费、维修费、劳务费等;半变动成本的变化一般与产品及服务量的增减关系没有严格的比例,如电话通讯费等。
3、按时间分为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事前预算是指开始生产或服务前进行成本预测,制订一个参考标准如物价部门制订的医疗收费项目价格表,药品最高限价等;事中控制是指在工作
进行中时时控制成本不能超过限价;事后分析是对这一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
4、按可控性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可控成本是在本部门范围内是可以控制的如工资、专用材料支出、招待费等;不可控制成本是本部门无法控制如折旧费等。
(三)、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基本特点:
1、成本核算对象的特点。成本核算对象是费用归集和分配的目标,它是考核创收成果的前提条件。目前,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