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就业市场欢迎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中职教育接轨市场顺理成章。中职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但动手实践能力较强,对经过职业教育尽快就业的愿望强烈。中职学校实施模块化项目课程改革,具有行之有效的现实意义。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重点分为提高职业文化素养的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技能模块三部分。通过模块化项目体系的研究实践,逐步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形式项目化、教师结构团队化、教材开发本土化,并且采用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行为导向法作为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职教育技能模块项目课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正步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期。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教育改革风起云涌,作为教育的“心脏”——课程面临新的挑战,自身也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基于国内外职教课改经验的分析总结,我校结合实际探索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重组课程结构,创新课程内容,服务于绍兴经济建设的多元发展需要。

一、建构背景

1.就业市场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新要求。企业由于技术层次的迅速增多,对专业技能人才要求多样化、复杂化,提出了“留得住、用得上、上手能干事”的零过渡上岗要求。外来民工大多素质较低,跟不上企业发展人才需求。企业希望与学校实行双向对接,即学生素质培养与企业用人对接、学生角色与工人角色对接,希望招聘到的学生一到单位就能适应工作岗位,或经过短期培训即可上岗。如机电专业的学生就要求能利用各种机床加工出合格零件,财会专业的学生能做财务报表业务,化工专业的学生能进行样品取样、试剂配制再到定量分析,建筑专业的学生能承担起建筑工地一线所需的四大员要求。这一切都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就业导向的观念,并据此改革课程体系,使教学贴近就业,贴近生产实际。

2.职业教育正将转向面向人人的教育。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给职业教育下了这样的定义:“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一方面尽其对群众的义务”。基于此,他倡导、推行的职业教育根本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对职业指导的要求是帮助个人选择、预备、决定及

增进他的职业,使其能够做到“敬业乐群”和“裕国利民”。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重点战略机遇期,职业教育将成为面向人人服务社会的教育。“十一五”期间,中职学校要为社会输送两千五百多万名中职学生,使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普遍提升,基本满足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对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基本满足农民劳动力转移和职工再就业培训及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3.现代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要求。几年来,职校学生生源质量发生明显的变化,就绍兴市区而言具体表现为:(1)绍兴市区录取人数明显减少;(2)录取分数一降再降;(3)学生差异越来明显。有相当多的学生由于心理发展因素和过去长期处于应试状态其学习结果并不理想等原因,造成心理烦躁,学习信心不足,特别是对课堂学习和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学,采取抵触或逃避态度。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尽快就业,并谋取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根据学生现状及学习需求,学校的教学方法既要有利于学生自己特长与个性的形成,又要有利于对做人与做事并重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培养,而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归根到底是以课程为载体来实现的。

4.课程模式陈旧,学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课程模式的陈旧,造成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市场的联系不够紧密,与企业的标准有较大差距,与生产实际脱离;也造成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学生抱怨教学内容“难”学的两难局面。虽然目前中职学校对现代职教课程模式、实践教学体系、项目课程等方面都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但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中,还难以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实践要求直接对应,无法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现代职教课程模式及学校人才培养整体课程设计直接结合起来,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无法从根本上克服知识技能的“迁移性”困难,难以将“课堂教学”“做中

学”“做中教”和在岗学习进行有效地整合,以缩小教育、培训与实际职业活动之间的差距。

二、建构意义

职业教育学和工业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工作经验是一线生产、服务人员最重要的知识。他们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多通过工作实践获得。这些实践包括接触设备、熟悉生产工艺和业务程序、为顾客服务和与同行交流等。研究事实告诉我们,我们的课程要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就业环境,要根据学生个体学习心理规律和职业活动原则来组织,为此我校着力探索构建模块化项目课程新体系,创建适合地方经济的人才规格要求的新型课程模式非常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建构方案

1.模块化项目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我校提出以“与行业及市场需求接轨,与终身教育及高职教育接轨,与推行职业资格证书接轨,与国际职业教育及培训标准接轨”的四个接轨和课程结构“层次化、模块化、弹性化”(“三化”)特点为课改指导思想。借鉴“双元制”CBE能力本位模块课程、MES技能课程组合课程、“KH”课程等先进的课程模式,参照绍兴市人民医院已在实行的诊疗组模式,探索创新技能模块项目课程体系,摆脱“学科中心”的课程论思想束缚。根据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领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以职业技能为主线,将必需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融入技能模块之中,以技能为核心形成模块。组建一个个教师团队工作组,由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研组织向以技能为中心的教师团队或专家工作室转变,建立首席教师制,组织合作教学和合作研究专业组织机构。与此同时构建与技能模块相对应的项目课程,形成一个模块就有项目课程和一个项目工作组的教师团队。

2.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框架。学校教务处根据招生实训处、培训部提供的企业用工信息和要求,结合市场调研,对原有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改革创新。首先将课程整体上分为提高职业文化素养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技能模块。然后根据每一专业职业岗位及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由项目工作组首席教师会同有关教师、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一起将工作过程中工作服务、实践活动及技能形成规律进行设计、编排,有机组合形成模块化项目课程。

职业文化素养模块一般贯穿四个学期,着眼于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及中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例如:语文课程由基础知识、口语交际、文本理解、应用文写作、文学鉴赏五个模块组成;英语课程由生活情景口语、职业情景专业英语和基础英语三个模块组成。

专业技能模块一般安排在第一至第三学期进行学习(本专业技能初级在此阶段与课程融合进行,实行教考分离),是专业学习必需的、基本的职业技能组成的模块,由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国家教育标准需要。

综合技能模块安排在第四学期,分岗前技能、职业资格技能、拓展技能模块,根据考证考级(初中级)、订单培养、岗前培训或竞赛需要由学生自选模块,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及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在课程整体划分基础上,重点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组合,构建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在建构中我们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复合、从初级到高级螺旋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