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就是看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一般价格水平和实际利率及产出水平的影响差异。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只是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一定量的货币供应增加(减少)只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下降),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
(一)货币中性论
总体来看,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因而货币是中性的。
1、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将统一的经济整体机械地分为实物方面和货币方面,他们一般把货币作为与实体经济没有内在联系的“外生变量”,强调货币的中性,即货币的供给变化不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从而形成了传统的两分法和所谓的“货币面纱论”。在“古典”学派经济学家看来,经济的长期发展完全是由实物部门决定的,因而政府任何积极的货币政策都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货币政策任务只是在于控制货币数量,稳定物价水平,维持货币的购买力。
古典学派货币中性论理论的典型代表是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最基本的观点是货币供应量变化将最终体现于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上。我们可以通过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清楚地说明这一问题。剑
桥方程式M=kPY和费雪方程式MV=PY虽然形式不同,但这两个方程式却表现了同一实质内容的关系:即国民收入水平((Y)与价格水平(P)、货币供应量(M)之间的数量关系。假定k(货币余额与名义国民收入或实际国民收入的比例系数)或V(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单位名义货币余额的流通速度)不变、Y也不变,则货币供给量M的变化将完全体现于价格P的变化上,所以货币是中性的。
货币中性论的另一理论支柱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他认为经济本身是一个整体,任何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如果一种商品出现超额供给,则其他商品必然出现超额需求,这种暂时的不均衡将通过自发的价格调整而迅速消除,货币的出现不过是在已有的商品系列中添加一个特殊的商品而已,利息只是这个特殊商品的“价格”,货币均衡的实现和利率的决定过程,同其他任何商品供求均衡及价格的决定过程是一样的,它的存在既无助于也不妨碍经济的全面均衡,货币对经济是“中性”的。
帕廷金试图将古典学派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结合在一起。他提出了实际货币余额这一概念,并认为个人的实际货币余额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是一个常量,通过这一概念,他将货币变化引入了一般均衡分析。在一般均衡已达到的情况下,假使MS/P 的水平一定,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一倍,那么实际货币余额水平也将随之上涨一倍,由此必然造成对物品的过度需求,由于是在充分就业水平之上,过度需求必然造成价格水平上涨,只有价格水平也上涨一
倍,实际货币余额水平方能恢复常态,这时,商品间的相对价格水平没有受绝对价格水平变化的影响,实际部门也就不会作出调整。所以货币是中性的。
2、新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新古典学派认可货币中性完全是基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由于人们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他们就会考虑到过去的失误,并在必要的时候修改预期,以便在今后的行为决策中成功地消除那些引起预期失误的规律;而由于市场是可以出清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当产品市场出现超额供给时,价格就会下降,直到商品价格低到使消费者愿意购买时为止;当劳动市场出现超额供给时,工资就会降低,直到工资低到使厂商愿意为想工作的失业者提供工作为止。这样,政府的经济政策,不管是被人们所预期到的,还是没有被人们预期到的,都不会对实际经济产生真正的影响。具体来说,已经被人们准确预期到的经济政策,只要他们希望维持原先的经济地位,就必然会采取措施设法抵消这些政策的作用,从而使这些政策无效。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通过从理论上解释现实经济中的产出波动来证实其上述货币中性论的观点。其中,以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通过建立一个货币经济周期模型来解释经济波动的原因。他们认为,货币供给的冲击即货币存量的随机变动是引起经济波动的根源,而货币供给的冲击之所以会引起经济波动,原因在于经济当事人不能获得准确的信息,从而不能准确地判断价格变化的实际情况,由此导致产量和就业量的波动。总之,按照货币经济周期模型,货币因
素是经济波动的初始根源,而波动的传导机制是信息障碍,即经济当事人不能随时获得有关市场的充分信息。然而,事实上,在西方国家,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指数通常是定期公布的,公众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介,可以很迅速地得到每月、甚至每周的有关信息,因此,上述解释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以罗伯特·巴罗、基德兰德、爱得华·普雷斯科特等人为代表的第二代新古典经济学家试图从新的角度来解
释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他们认为,引起经济波动的并非货币因素,而是实际因素。这些实际因素可能来自需求方面,如私人或政府需求或偏好的随机变化;也可能来自供给方面,如生产率的变动、生产要素供给函数的变动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率的波动。由于这一模型主要根据实际因素来说明经济波动的原因,所以一般称之为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显而易见,第二代新古典学派是通过完全撇开货币因素来论证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从而得出货币政策无效和货币中性的结论的。
(二)货币非中性论
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货币在其中调节作用的显现,货币中性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作用也不断下降,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将利率分为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其中货币利率是现行的市场借贷利率,而自然利率是指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当货币数量增加时,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企业家因此会扩大生产,增加产出。而随着收入增加、支出增加和物价上涨,就出现了积累性的经济扩张过程。魏克
塞尔认为政府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以使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相一致,从而消除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真正指出货币对经济的巨大作用的人是凯恩斯。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文中指出,“古典”学派所谓充分就业的均衡只是一个特例,通常情况总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消费需求十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倾向,而投资需求取决于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要增加投资和消费,就必须降低利率,而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关系。因此,在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看来,货币的作用是巨大的,货币是非中性的,国家应制定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克服经济危机和萧条。凯恩斯认为,价格和工资缺乏弹性,经济不存在一个自动矫正机制,经济就可能出现非充分就业下的均衡,但这种均衡低于充分就业下的潜在产出均衡水平。因此,只要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那么总需求的扩大就会使产出增加,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因此,凯恩斯主张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总需求,以此消除失业和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
(三)货币短期非中性与长期中性论
除了上述货币中性论和非中性论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之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在短期是非中性的,而在长期则是中性的,坚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是货币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
1、货币学派的观点。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经济增长中“货币最重要”,物价、就业、产出等变化都是源于货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