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秘书史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秘书工作产生社会条件: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文字和公务文书
2、原始文字被运用于公务活动中,首先被用于记事。
3、夏朝有专门的宫廷档案——“图法”。
夏桀无道,太史令终古取图法展示而哭谏,夏桀执迷不悟,终古携带图法投奔商汤。
4、商朝的官职已有四十多种,大致可分为政务官、武官、史官、事务官四类
5、商朝史官名目众多,大致可分四类:贞卜史官,负责占卜,解释“卜兆”,刻写卜辞;常用筮草和龟甲。
贞卜史官又分巫和史两种。
巫偏重鬼神,是鬼神的代言人,擅长歌舞音乐艺术占卦等;史偏重于人事,擅长观测天象,熟悉旧典,长于征实,用龟甲占卜。
祭祀史官,有祝、夺尹等名目,负责商王室的祭祀事务;类似于现代负责大会或典礼的筹备组织和服务的秘书;作册史官,负责制作册命,类似于商王的机要秘书;记事史官,实际上在编制王朝的工作年历,主要承担文书档案工作。
6、西周时期,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成形,王宫、地方政府和诸侯国中也设立了秘书机构或配备有秘书人员;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天府设立;产生了初步的公文拟制、用印、制作制度,公文种类增加,档案被广泛利用;秘书人员形成了职业道德和职业个性。
东周时期,史官地位衰落,产生了御史等一批新的秘书官职,大批士的加入,更新、扩大了秘书队伍。
因此,两周时期,是我国秘书工作的初创时期。
7、西周太史寮的“五史”:太史:亦作大史,为太史寮的长官;小史:是太史的副手,主要掌邦国之志和贵族家谱;内史:亦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作册,从职名来看,是从商朝的作册史官演变而来。
外史:掌四方之志及三皇五帝之书御史:亦称柱下史。
据说常侍立于朝堂殿柱之下,接收四方文书,并负有保管档案、典籍的责任。
太史寮的这些秘书官员总称“五史”,他们有等级高低,各有不同职掌,标志着太史寮的发展已经成熟。
这说明秘书机构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在西周中央政府中形成了。
8、西周的王宫秘书人员的首领主要有:宰:也称内宰,为王宫秘书人员的首领,直接协助天子处理文书和日常事务。
左史、右史:陪侍于帝王身旁,专掌记录天子言行。
承:侍立天子之侧,为天子提示遗忘之事,回答天子提问的史官。
女史:分两类:一类直接辅助宰掌管有关王后礼仪的典籍;另一类掌文件书写。
她们应是具有相当文化知识的女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女秘书。
行人:掌安排诸侯拜见天子事宜,了解民情以接受天子询问。
典瑞、掌节:保管天子印信的人员。
西周天子已有了表示权力的信物,即“瑞”和“节”,特设立官职专司其保管,典瑞保管“瑞”,掌节保管“节”。
9、西周秘书人员记录帝王言行、国家大事时有一定的规则,即“书法”。
“书法”的核心是“君举必书”(凡天子、诸侯的言行均予以记录)和“秉笔直书”,即实事求是地予以记载,也称为“书法不隐”。
这种“书法”使史官起草的文件和记录的大事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事件原有的面貌,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自此,
这一职业道德成为我国古代秘书人员的优良传统,经久不衰。
同时,客观上对天子、诸侯的言行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要他们遵循礼治制度,“非礼莫动”,以维护奴隶制的秩序。
10、春秋战国时期,史官地位明显衰落,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人治观念;与国君在观念上发生冲突;选官制度变化。
11、在纸被发明以前,我国文书主要有哪四种文书载体。
12、简述两汉期间尚书台取代相府的历程,这一历程意味着什么?
起用尚书、建立尚书台、取代相府。
标志着从汉武帝开始的将相府的秘书只能转移到皇宫的任务已经完成。
13、秦朝秘书官吏的来源:从开国功臣中选用;从六国旧部中招用;地方政府采用“试吏法”;学校培养,“吏师”。
14、汉朝秘书官吏的来源:察举、征召、辟除、学校培养。
15、曹操设立秘书令、秘书丞。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朝中的尚书省事实上已成为丞相府。
为了进一步削弱东汉王朝的残余权力,创立了秘书令,下配秘书左右丞,组成秘书机构,取代了尚书台的职责。
这三个官职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名实相符的秘书官职。
这个秘书机构也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名实相符的秘书机构。
16、古代“秘书”一词的含义:指宫禁中的秘藏之书;指谶纬图录等类书;指官员。
东汉桓帝时创设秘书监一职,掌管宫中图书经籍。
此称呼开始转向人。
曹操设置的秘书令、丞,性质和前三种完全不同,不仅名称上由物及人,工作上也与现在的秘书工作有共同出。
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曹操设置秘书令,是我国现代秘书工作的起源。
(或问:为什么说曹操所设秘书令是我国现代秘书工作的起源)
17、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对政权的控制,吸取前代的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中书、门下、尚书三个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部门。
各政权统治者都很重视秘书工作,注意发掘使用人才,优秀秘书人才辈出。
三省制度的形成过程。
(设中书省代替尚书台、设门下省分中书省之权、三省初步形成)
18、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写作开始从其他文体中独立出来,有了文、笔之分,出现了专门的公文写作高手,而且开始专门公文进行理论总结和研究。
纸张成为公文拟写的唯一载体。
19、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
中小地主阶级的经济力量发展壮大,他们迫切要求参与政治,维护自己的利益;实行三省六部制,官僚机构更为完备,分工更加细密,需要补充大量的官吏;为
了广泛吸收、笼络人才,减少可能危及朝廷的潜在威胁;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的普及,为科举考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0、简述唐朝三省的分工与意义。
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中书省负责草拟国家的军政命令,以制、诏、敕的名义制作;政府各部门和地方官府上呈的章奏表状等,由它呈送皇帝,并根据皇帝的旨意草拟批答。
门下省负责各种文书的审议,如同意,由侍中签字后退还给中书省,中书省官员签字后,再呈送皇帝批准,最后交尚书省,转发各部门执行。
如不同意,可行使封驳权。
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转下的各种命令。
三省具有皇帝秘书机构的职能。
三省职责的划分使皇帝诏书等文件由草拟、审核、转发执三个各自独立的机构完成,既提高了文件的准确性,又互相限制,防止秘书机构扩大为决策机构,以保证皇权。
将魏晋以来产生的三省制度臻于完善,是古代秘书工作成熟的标志之一。
21、唐中书省的主要秘书官职:主官为中书令,唐朝设六人,称中书舍人,其中最为尊长的一人习称“阁老”,为实际上的首领,负责全面事务。
门下省的主要秘书官职:主官为侍中,一度改称左相,因官位特高,仅作大臣的加衔,如果没有“同平章事”的称衔则不是宰相。
其副手为门下侍郎,即前代的黄门侍郎,为门下省的实际主官,负责掌管机密文件,备皇帝顾问、审议中书省拟写的公文;尚书省的主要秘书官职尚书令,李世民曾任此职,他继位后取消之,仅设左右尚书仆射。
办公机构称都省,置有左右丞和左右四郎中、员外郎,分管吏、户、兵、礼、刑、工六部。
各部设都事。
22、唐朝宰相制度的变革:
主要特点是集体宰相制。
受重用者为宰相。
三省长官为事实上的宰相。
他官兼宰相之职,而假以有关名号。
名号前后四十余种,中唐以后,宰相官号逐渐确定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无此名号,不得参政。
唐代集体宰相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结果。
但也有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宰相名称虽然多变,但仍以三省为主。
23、“五花判事”。
所谓五花判事,就是对于军国大事,中书舍人可以各执所见,杂署其名。
唐朝制度,经过朝廷议决的政策,交给中书合人草诏,舍人五员各执所见,各书一诏,署名后交给中书省长官选择。
因此出来的诏令,少有错误。
24、玄宗初,有翰林供奉;后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
形成内制与外制。
翰林院即是秘书机构,也是储才之处。
学士经过一段时间后,即可升为中书舍人,不少人不久即可拜相。
从翰林学士中选拔宰相的制度一直延续至明代朱元璋废除宰相为止。
所以,翰林学士是唐朝最荣耀之职,位尊权重,时人称为“内相”。
25、外制,中书舍人起草的国家正式诏敕,写在黄麻纸上;内制,翰林学士写的特殊文告,写在白麻纸上,多为军国要事。
26、宋太祖赵匡胤加强了中央集权。
由于不信任大臣,皇帝随意设置中央机构,在皇宫内,仿照唐朝,设有中书、门下两省,而在宫外也设有中书、门下两省,称后省或外省,仅有虚名,并无实职,导致官制十分混乱。
国家的政务归宫内的中书、门下两省处理,军务则由枢密院处理,财政归三司。
27、宋三省的秘书职能较唐朝有所扩大,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各省中都设置起不少专职的秘书部门。
28、宋代进奏院的职掌具体为:
第一,凡地方送京文书,由它摘录章奏事由,报告门下省,如是案牍及申禀文书,则直接投送有关省司。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规定,诸道、临、司等送院的边防机密公文或紧急文书,可直接投送通进司。
第二,凡发往地方的诏敕,三省、枢密院的宣,六曹、寺、监百司的符牒,由它收受后转送给地方。
第三,中书省检正、枢密院检详每月将颁行事状送院,院须将其抄报各地,以交流信息,让地方了解朝廷政务的情况。
此种抄报称邸报,类似于今天的“情况交流”、“动态”。
29、宋代的枢密院总理全国军务,与政事堂合称为东、西二府,其长官称枢密院使或知枢密院事,副职称枢密院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
其秘书机构为枢密院承旨司,处理日常院务,相当于院办公室,主管为都承旨,副职为副都承旨。
30、宋代,州(府、军、监)长官的僚属分为幕职官和曹掾官两部分。
幕职官为长官的助手,办理公文,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提交长官决定,显然属秘书官之列。
幕职官有判官、掌书记、儒林郎等,多数官职系原来唐代节度使府中的秘书官,宋废节度使,但保留了其秘书官职,移用于州府内,只是判官的地位已高于掌书记,判官以下正名为幕职官。
其中节度州的判官,系委派京官充任,称“签书判官厅公事”,简称“签判”。
曹掾官的职掌为参与谋划、办理文书等,有录事参军事、诸曹参军等,系沿用唐代官称。
31、辽、金、元的秘书工作特点。
辽、金、元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地方或全国性政权。
这些少数民族在进入中原前,其社会发展程度低于汉族;进人中原后,他们努力吸取汉族政权的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生产方式及文化,加速了向封建化过渡的进程。
因此,他们的秘书工作既带有其原有的旧制痕迹,又糅合了唐、宋的一些经验,表现出两者混合的特点。
辽、金、元时期秘书工作的水平从总体而言没有超越唐、宋,但在某些方面有所创造,如辽、金、元的各级秘书机构中都配备有懂多种民族语言的秘书官吏;辽代的秘书机构分为南北两套班子,以适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行政管理;金代创设了传递紧急文书的急递铺制度;元代则在秘书官吏的选拔、文书档案工作制度和公文传递制度方面颇有建树,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这一些证明,我国历史上秘书工作的经验是各民族共同积累起来的,辽、金、元时期是我国秘书工作的融合时期。
32、纵观金代的秘书工作,在机构设置、文书档案工作等方面都高于辽代的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女真族与契丹族社会经验、文化水平不相上下,都处于向封建社会转化的过程中,金灭辽后,不仅吸收了辽代秘书工作的经验(如任用汉士人为秘书官等),还更多地仿照了唐、宋制度,从两个方面吸取经验,其发展速度自然较快。
第二,金的南部边界直达淮河、秦岭,比辽更深入中原地区,更多地接受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有助于秘书工作的发展。
第三,金兵曾攻陷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将宋王朝中央收藏的大量文书档案悉数掠取,这些文书档案为他们提供了宋代成熟的秘书工作经验,对发展他们自己的秘书工作起了促进作用。
加上金任用大批汉族士人为秘书官,因而,其秘书工作的水平高于辽代。
33、由于疆域辽阔、地广人多,宋代的三省制不便于迅速处理政务,所以元初只设中书省,下依尚书省编制,同时设枢密院和御史台。
中央政府的秘书中枢也在中书省。
34、元代秘书人员中的案牍吏员有:令史——各重要机构均设,在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称呼,“省掾”、院掾、台掾;书吏——中书省检校所6名,御史台察院28名;肃政廉访司的书吏最为重要,“耳目”。
司吏——设置在基层官衙中,职责宽、事情杂。
必阇赤——蒙古必阇赤、回回必阇赤,后者也称回回令史、回回掾。
翻译吏员有:译史——文字翻译(蒙古译史、回回译史),通事——口头翻译(也常被派作官府的代表)。
传达吏员有:宣使——设于中书省、御史台、枢密院、行省、行台、行院等一、二品官衙中。
其主要职掌是:宣读诏书或官衙命令;传达主官旨意,催促各项政务。
奏差——设于宣慰司、六部、肃政廉访司等三品衙门中。
其主要职掌是:“往来传达,实为行人。
” 如宣慰司的奏差传达主官的命令,肃政廉访司的奏差负责本司重要公文的传送。
“凡部使者有事于行御史台府及中台,或四方各道,奏差悉主之。
”
35、元代见习秘书吏员的来源:
第一种,大批少年弃学为见习吏员。
因元朝以吏员升官,科举不盛,所以,许多少年从幼年入学,到十几岁就废弃学业,至官府帮助书写文字,成为见习吏员,然后挤进官府,充当贴书,既能逃避徭役,又能奠定入仕的基础。
这些“民家子弟”显然是富贵人家的子弟。
第二种,由吏的子弟充任。
许多官衙吏员利用职权,将自己子侄亲戚召人地方衙门任写发这一见习吏职。
第三种,由被开除的吏员充任。
一些因贪赃枉法而受惩开除的吏员,或市镇中游手好闲、不在户籍者,升迁或出人头地的希望渺茫,于是利用关系,再入衙门,充当贴书、写发之类的见习秘书吏员,以图苟且。
这些人“久占衙门,年老无耻” ,为奸作弊。
36、元朝地方路、府、州、司、县衙门中的秘书吏员主要来自贴书、写发这类见习吏员。
37、中央政府秘书吏员的来源:
第一种,“岁贡”,即由地方路总管府每年向中央政府的官署推举儒士和现役路吏,充任案牍吏员。
第二种,职官任吏员,即从七品以下的流官中选择中央各官衙的秘书吏员。
38、简述清代内阁职能,及其变化。
主要职能:参与议政,办理本章,拟撰、承宣谕旨,筹备组织大典,收存重要档案。
初期权力很大,南书房成立后被分权,军机处设立后,只办理例行政务;1901年废止题本,它成为储存档案的“闲曹”,宣统三年,成立责任内阁,就内阁寿终正寝。
清沿明制,仍以内阁作为政府中枢机构,但实际上内阁权力远不及明代,且权力越来越低。
清初,在内阁之外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皆由满洲亲贵构成,称“国议”,凡军国机要重务,均不经内阁票拟,而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策划,皇帝裁决。
康熙时设南书房,一切特颁诏旨,由南书房翰林撰拟,内阁之权更分。
雍正年间,普遍推行奏折制度,机要之务,皆由奏折直达皇帝,内阁权力大为削弱。
清代内阁的演变过程,再次表明,直到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中央主要秘书部门的嬗变仍在延续,中央秘书机构仍不稳定。
39、军机处的特点:
第一,被皇帝严格控制。
军机处是皇帝的附庸机构,皇帝绝不允许它发展成为影响皇权的又一新的权力中心,为此,清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措施。
第二,职掌宽泛。
在皇帝的严格控制下,军机处的职掌越来越广泛,既掌管军事机要,也掌管行政机要;既参与议政,又办理具体事务;既为皇帝撰拟谕旨、处理文书,又参与审理要案、荐补官员等等,它是皇帝的综合性办事机构。
第三,人员精明强干。
军机处职掌广泛,事务繁杂,而人员却仅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最多时也不过四十几人,还必须分班人值、随侍和值宿,处理涉及各个方面的大量业务,非精明强干之人难以胜任。
因此,对其选拔异常严格,从各衙
门中挑选文化水平高、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办事谨慎的干练官员到军机处任职。
第四,办事效率很高。
军机处以区区几十人的班子,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浩繁的军政事务,其效率之高,是历代皇帝机要秘书机构中罕见的。
第五,保密措施极严。
军机处承办之事,多属朝廷的核心机密,故对保密问题十分重视。
40、西周的社会调查制度——采风观政。
早在西周王室立国之初,就形成了一整套较为严密的社会调查制度——“采风制度”。
所谓采风,也就是周王朝派专人负责采集四方风俗、歌谣。
采风的主要目的:其一是为了观俗。
“礼俗以驭其民”,“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为周王室提供“驭民”政策的信息和依据。
其二,是为了观政。
由商之灭,周统治者感悟到“天命靡常”,民心向背决定天命所归,因此确立了轻鬼神、重人事的治国方略。
41、采风的意义和影响:
西周的采风之制,从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久来看,都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国家管理的一个创举。
采风的主要责任官员“行人”就是古代的调查员,采风所得的材料就是古代的调查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说,采风也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中的一个创举。
西周采风制度影响深远,采风之制不仅为东周所承,形成“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的盛况,而且对两汉时期也颇有影响。
42、古代的“进善之旌”、“诽谤之木"和“敢谏之鼓”,都是为了广泛听取臣民的意见、批评和建议,这些做法首开了我国古代信访工作之先河。
43、如何看待武则天设置匦使院?
由于设置匦使院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告密以网罗罪名打击政敌,特别是规定告密不实者不予追究,加上那些审理告密信的官员多为酷吏,所以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
尽管如此,匦使院的设立毕竟从形式上开辟了一条最高统治者了解下情的渠道,它是我国最早的中央政权的信访机构,在秘书工作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44、宋代中央分设两个不同层次的独立信访机构——鼓院和检院。
鼓院是初级的信访部门,宋初叫做“鼓司”,后改称“登闻鼓院”。
仿照唐代的匦使院,在院门前放置大匦,供投书用。
检院原称“匦院”,为高一级的信访部门。
检院门前也置有匦。
凡吏民人等投书鼓院未被受理,或感到处理不公,可再向检院投书。
检院有处理投书的规章制度:凡紧急投书当天就要呈送皇帝,一般上书每五天呈送一次。
北宋时皇帝对两院比较重视,他们为了通过两院直接了解民情,往往选派比较可靠的官员来主管两院事务。
由于立了两级信访部门,上书
者就多了一次投书的机会,不至于上书被一个部门扣压。
这无疑是信访工作的一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