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通脉汤

合集下载

活血通脉汤治疗高血压病52例

活血通脉汤治疗高血压病52例

832 832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C hi nese M edi ci ne M eder nD i st ance Educat i on of C hi na第6卷第08期2008年08月作者自拟活血通脉汤近年来于门诊及住院部治疗高血压病Ⅰ~Ⅱ期患者52例收到良好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资料共52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分别为30~70岁,平均45.5岁;病程1~38年。

1.2诊断与入选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1988年制定的《新药(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定诊断标准。

即:①Ⅰ期高血压: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并发症表现者;②Ⅱ期高血压: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a.X线,心电图或超声检查见有左心室肥大,眼底检查有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窄;b.蛋白尿和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增高;③Ⅲ期高血压:血压达到确诊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a.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b.左心衰竭;c.肾功能衰竭;d.眼底出血或渗出;e.视神经乳头水肿,或有或无。

本组52例均选择符合高血压Ⅰ期或Ⅱ期之诊断。

其中,伴甘油三酯(T G)增高38例、血液黏稠度(C P)增高28例。

在接受自拟活血通脉汤治疗前一周,未曾服用任何药物。

2治疗方法 单独使用自拟活血通脉汤。

基本方为:党参30g,丹参5g,黄芪60g,当归、桃仁、红花、川芎各10g,炙甘草5g。

水煎服,每日一剂,4~7周为一疗程,血压转为正常后,剂量改为每2日1次,继服10天。

服药后若患者无异常不适感,可用维持量。

须同时观察T G(甘油三酯)及C P(血液黏稠度)的升降。

服药后,应注意休息,忌剧烈活动。

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按照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1988年制定的《新药(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定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

即: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33kPa或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

活血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45例

活血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45例

活血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45例标签: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医药疗法;活血通脉汤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内科临床常见病,笔者自2004年~2007年,采用活血通脉汤治疗本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39岁~83岁;病程2个月。

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周径增粗,疼痛或压痛,表浅静脉扩张,皮肤色素沉着,行走后患肢易疲劳或肿胀加重。

经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有单支或多支静脉栓塞形成,如股静脉和胭静脉等。

2治疗方法采用自拟活血通脉汤治疗,药物组成:黄芪30g,当归10g,丹参10g,红花10g,三棱10g,莪术10g,鸡血藤15g,穿山甲5g,水蛭5g,川牛膝15g,甘草5g。

随证加减:伴湿热者加苍术、黄柏、薏苡仁、银花,去黄芪;伴阴虚者,加生地、白芍;血瘀加玄参。

每日1次,水煎2次,共取汁约500mL,分早、晚2次温服。

30天为1个疗程。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血管超声检查病变血管完全再通;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肿胀、沉重、疼痛好转,皮色明显改善,血管超声检查病变血管部分再通;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管超声检查病变血管堵塞不通。

3.2治疗结果显效24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

4典型病例刘某,女,83岁,于2007年3月22日初诊。

高血压病史16年,一直服用卡托普利25mg,每日3次。

自诉5天来左下肢肿胀,进行性加重,行走困难,活动后疼痛,皮色微紫而凉。

查血压166/80mmHg,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苔薄,脉细。

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示:左下肢股静脉及胭静脉完全栓塞。

中医诊断:脉痹。

西医诊断:左下肢静脉栓塞。

治疗加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降压,中药予活血通脉汤加玄参10g。

服10剂后,症状明显减轻。

随症加减服用2个疗程,上述症状消失,血管超声检查无异常。

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5讨论本病以下肢肿胀疼痛为主要症状,属中医“脉痹”,“水肿”等范畴,主要病机为气血瘀滞,络脉痹阻。

活血通脉汤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

活血通脉汤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
妇 科 盆 腔 B超 检 查 无异 常 发 现 。
针灸配合神阙穴敷药治疗 子宫脱 垂 2 O例
列 娟
中图 分 类 号 : 2 6 3 文 献标 志码 : R 4 . B 文 章 编 号 :0 4— 4 X(0 0 1 10 7 5 2 1 )0—10 0 8 6— 2 【 键词 】 子宫脱垂 关 艾灸 神阙穴敷药 针 刺
13 疗效标准 .
参照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 制定 。临床
I 摘要 】 目的 观察活血通脉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
床 疗效 。方 法 将 10例原 发 性痛 经 患者 随 机分 为 两组 , 0 治
痊愈 :症状与阳性体征消失 ,功能恢 复正 常,随访 3个月无复 发。显效 : 症状与阳性体征基本恢复正常 , 留患侧劳累后轻度 残 胀痛。好 转: 主要症 状与阳性体征好转 , 中等程度以上劳动后症
及时治疗 本病是关键 。
在推拿治疗过程 中, 手法宜稳 , 力量 宜均 , 角度宜准 , 切忌粗 暴过猛。 行矫 正手法前一定要注意充分放松肌肉, 顺其 自然借力 发力。同时指导患者做减轻疼痛 的运动 , 保持正 确的坐卧姿势 ,
以 期 达 到巩 固疗 效 , 防复 发 。 预 综 上 所 述 , 用 推 拿 治疗 产 后 骨 盆 环 损伤 综 合 征 , 程 短 , 应 疗
学 出 版 社 ,9 4:5 . 19 17
12 治 疗 方 法 .
患 者 俯 卧 位 ,术 者 以 常 规 手 法 松 解 患 侧 骶 髂
关节周 围的肌 肉及软组织 ,重点松 解肌 肉痉挛条索状 结节 区 域 。() 1后错位 : 患者俯卧位 , 术者站于患侧 , 一手 向下压住患侧 骶髂关节处 , 一手托住患肢膝前部 , 患肢伸直 , 术者两手对抗用

活血通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绞痛40例

活血通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绞痛40例

活血通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绞痛40例
李耀;郭海宁;祝林堂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09(030)010
【摘要】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伍组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活血通脉汤(丹参、降香、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结果:总有效率75%.结论:证实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总页数】2页(P1278-1279)
【作者】李耀;郭海宁;祝林堂
【作者单位】陕西省扶风县天度中心卫生院,扶风722202;陕西省扶风县天度中心卫生院,扶风722202;陕西省扶风县天度中心卫生院,扶风7222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冠心Ⅰ号治疗心脉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51例 [J], 刘育英;张继红
2.三参通脉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痰阻心脉证临床观察 [J], 张栋林;张福平
3.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62例 [J], 郭光;高克颜
4.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56例 [J], 李国成;马明超;周永强;周艳鹏;赵锋
5.活血化瘀通脉汤对心血瘀阻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J], 卢盛维;赖俊生;卢洁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活血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活血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活血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吴桂熙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
【年(卷),期】2009(25)4
【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内科临床常见病,自2004年3月至2007年12月,笔者采用活血通脉汤治疗本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5)
【作者】吴桂熙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海安,226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3.6
【相关文献】
1.活血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6例
2.活血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45例
3.活血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活血解毒通脉汤结合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5.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老年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活血通脉汤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32例

活血通脉汤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32例

活血通脉汤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32例
柴晓抗
【期刊名称】《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7(000)003
【摘要】活血通脉汤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32例柴晓抗(南京中医药大学保健中心210029)关键词眩晕脑动脉硬化活血通脉汤中医药疗法脑血管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脑动脉硬化为大多数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病的基础。

积极开展对脑血管硬化的治疗,对于防治脑血管意外有着十分...
【总页数】2页(P179-180)
【作者】柴晓抗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保健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305
【相关文献】
1.补肾活血法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32例 [J], 周文博;洪炳根
2.补肾活血汤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36例 [J], 郝宪恩;李楠
3.益气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60例 [J], 赵子龙
4.活血通脉汤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43例 [J], 丁慧燕
5.补中益气活血法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54例 [J], 郑爱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观察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

观察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

观察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胸痹心痛的病因胸痹心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气血不足,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二是心脏病变,如冠心病、心肌炎等;三是情绪波动引发的心理因素,如悲伤、恐惧等;四是饮食不节、生活无规律引起的内脏功能紊乱;五是体内湿热郁结,导致气血不畅通。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易导致胸闷、心痛等不适症状的发生。

在治疗胸痹心痛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因,采用合适的药物进行调理,以达到舒筋活血、调气和血的作用,从而有效缓解症状,恢复健康。

1.2 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的简介胸痹心痛的病因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而产生胸闷、心悸等症状。

血府逐瘀汤和补气活血通脉汤是两种中医药方,用于治疗胸痹心痛症状。

血府逐瘀汤主要成分有桃仁、红花、当归等,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而补气活血通脉汤则主要由黄芪、川芎、赤芍等药材组成,具有益气补血,通络活血的功效。

这两种药方在中医治疗胸痹心痛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通过调和气血,活血祛瘀,促进心脏供血,从而缓解胸痹心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临床应用中,血府逐瘀汤和补气活血通脉汤常常结合运用,取长补短,互相配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正文2.1 血府逐瘀汤的治疗机制血府逐瘀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主要用于治疗胸痹心痛。

其治疗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中的一些药材如桃仁、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血液淤滞现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胸痹心痛症状。

2. 调和气血:血府逐瘀汤中的川芎、当归等药材有补血调经的作用,可以调和气血,提高心脏的营养供给,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和扩张力,从而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心绞痛。

血府逐瘀汤通过活血化瘀、调和气血、舒筋活络等多种途径来治疗胸痹心痛,其疗效显著,受到广泛认可。

活血通经汤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通经汤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通经汤的功效与作用
人这一辈子很可能会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缠身,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阻挡的。

当我们人体患病了之后,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必然是要靠药物治疗的,中药方剂由于可以从根本上治愈且无副作用,受到人们的喜爱。

下面来介绍一种:活血通经汤。

【处方】
芍药5分,升麻1钱,葛根1钱,人参1钱,当归身1钱,炙甘草1钱,酒黄柏2钱,桂枝2钱。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经,缓急润燥。

主风气暴至,六脉俱弦甚,按之洪实有力,挛急,大便秘涩,面赤热。

【用法用量】
都作1服,水2大盏,煎至1盏,热服,不拘时候。

令暖房中近火摩搓其手。

【各家论述】
用桂枝、甘草以却其寒邪而缓其急搐;以黄柏之苦寒以泻其实而润燥,急救肾水;用升麻、葛根以升阳气,行手足阳明之经,不令遏绝;更以桂枝辛热入手阳明之经,为引用,润燥;复以芍药、甘草专补脾气,使不受风寒之邪而退木邪,专益肺经也;加人参以补元气,为之辅佐;加当归身去里急而和血润燥。

【摘录】
《兰宝秘藏》卷下
【处方】
当归2钱,延胡钱半,生地2钱,丹参2钱,木香4分,独活1钱,桃仁钱半,炙没药1钱,红花5分,淮牛膝5钱,桑枝3钱。

【功能主治】
闪挫折伤,腰痛脊驼者。

【摘录】
《马培之医案》
看了上文对活血通经汤的介绍,相信我们可以收获很多。

其实对于疾病,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吃西药来缓解,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
本,其效果也是暂时的,关键还是在于拥有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

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

注 : 两 组 比较 。 P < 0 . 0 5‘
3 讨 论
临床疗 效为 6 5 . 0 0 %, 研究组临床疗效优 于对照组 < 0 . 0 5 ) 。
综上所述 , 对骨质疏 松症患者采用 中医辨证 治疗疗效显 著, 值得 临床 推广 。
参 考 文 献
我 国传 统 中医学认 为 , 肾藏先天之精 和后天之 精 , 其 中
后天之 精有赖于脾 胃化生 , 肾精亏损和脾失健 运等均可导 致
骨骼失 养 , 导 致骨骼变脆 且无力 , 故 易引发骨质 疏松 。骨 骼衰退 的主要原 因是 。 肾虚 , 而血瘀会促进病情加重 , 由此可以
看 出骨 质疏松症 的主要病理 因素是 血瘀 , 病 因则 是 肾虚和脾
[ 1 ] 张绍文 , 李盛 华 , 樊成 虎 , 等 . 原发 性骨质疏 松症 的中医辨证 诊治进展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2 0 1 3 , 9 ( 1 2 1 : 1 3 1 8 — 1 3 2 2 . [ 2 ] 杨红 云 , 塔拉 , 崔 秀梅 , 等 . 骨质 疏松 症 中医辨 证分 型 与治 疗. 现代 中西医结合杂志 , 2 0 1 2 , 2 1 ( 1 9 ) : 2 1 2 3 — 2 1 2 4 . [ 3 ] 相殿 文 . 中医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 观察 . 中国医药指南 , 2 0 1 1 , 9 ( 2 6 ) : 1 2 8 — 1 2 9 .
面色萎黄 、消瘦 、脉缓弱无力 、舌淡苔 白。该症 状治疗方法
1 .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1 5 . 0统计 学软件对研究数 据进
行统计 分析。计 量资料 以均数 ±标 准差 ( ± s ) 表示 , 采用 t 检验 ; 计数 资料 以率 ( %) 表示 , 采用 检 验 。P < 0 . 0 5 表 示

活血通脉汤赵金铎

活血通脉汤赵金铎

活血通脉汤赵金铎
活血通脉汤
组成:当归9克、赤芍9克、丹皮9克、丹参15克、桃仁9克、红花6克、柴胡6克、桔梗6克、枳壳9克、乌药6克、鸡血藤30克、甘草4.5克。

功能:活血行气通脉。

主治:瘀血阻滞所致之脑梗塞,脑栓塞或脑血栓后遗症,半身不遂,或舌强语謇,头晕乏力之症。

方解:早期脑梗塞,脑栓塞或脑血栓后遗症,大多为瘀血阻滞,气道不通,脉络阻滞所致。

方中用当归、赤芍、丹皮、丹参、桃仁、红花大队活血化瘀药,以攻其主要症结: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用枳壳以行气;瘀血得温可散,故用乌药之温通,并助枳壳行气之力;桔梗为舟楫之剂,与柴胡之升散共引药上行,并与枳壳、乌药,调理气机之升降;鸡血藤活血以通脉络,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运用:气虚去乌药,加黄芪,量可由30~120克;舌强语謇加菖蒲6克、牛膝9克;血压偏高加地龙9克;血压偏低加党参9克,川芎6克。

方歌:活血通脉治中风,半身不遂血栓成;
归赤丹丹桃红草,柴桔枳乌鸡血藤。

气虚去乌重黄芪,舌强语謇菖蒲灵;
血压偏高地牛膝,血压偏低参川芎。

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口服地奥心血康治疗,观察组采用活血通脉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标签:活血通脉汤;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一般好发于老年患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在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死间的临床状态,一旦治疗的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就会发展为心肌梗死,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2],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积极地治疗。

我院采用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2月于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2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

其中观察组男38例,女23例,年龄44~70岁,平均(58.24±5.14)岁,病程1~4年,平均(2.15±0.78)年。

其中混合型心绞痛6例,自发性心绞痛18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26例,劳力型心绞痛11例;对照组男41例,女20例,年龄47~72岁,平均(58.76±5.23)岁,病程1~5年,平均(2.28±0.84)年,其中混合型心绞痛5例,自发性心绞痛21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22例,劳力型心绞痛13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

观察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

观察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胸痹心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胸闷、心前区疼痛、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心梗,甚至心脏骤停。

中医认为,胸痹心痛是由瘀阻气机、气滞不畅、血行瘀滞等因素引起的。

在中医治疗中,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是常用的治疗方剂。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剂在临床治疗胸痹心痛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一、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是由《伤寒论》中的逐瘀汤发展而来的,具有舒肝气、逐瘀通络的功效。

其组成为桃仁12克、茯苓9克、泽泻9克、赤芍9克、当归12克、甘草6克、川芎9克、木香6克。

临床上,血府逐瘀汤通常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心痛。

通过观察发现,血府逐瘀汤对胸痹心痛有良好的疗效。

桃仁和赤芍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疏通气血,减轻心绞痛症状。

茯苓、泽泻和当归具有利水滞的功效,有助于松软瘀滞血液,改善心肌供血不足的情况。

川芎和木香能够舒肝利气,有助于缓解胸胁疼痛的症状。

综合起来,血府逐瘀汤具有疏通气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对胸痹心痛有明显的疗效。

二、补气活血通脉汤补气活血通脉汤是由《内经》中的《活血通脉汤》发展而来的,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心痛。

其组成为黄芪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川芎10克、丹参15克、桃仁10克、瓜蒌15克、红花10克。

临床上,补气活血通脉汤常常用于治疗气血不畅、心脉不通引起的胸痹心痛。

结论:通过对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在临床治疗胸痹心痛中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这两种方剂均具有疏通气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对胸痹心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运用这两种方剂,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两种方剂时,应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合理选配药物,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血府逐瘀汤与补气活血通脉汤对于治疗胸痹心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益气活血通脉汤辅治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

益气活血通脉汤辅治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 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设计
受试者应在研究开始前接受全面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 血压、心率等指标的测量,并填写相关表格。根据受试者的年龄、性别、病 情等特征,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均衡性检验。
02
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
益气活血通脉汤辅治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
疗效
2023-11-02
目 录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 死率。
中医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益气活血通脉汤是临床常用 的治疗本病的中药方剂。
参考文献3
王氏等. 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 分子-1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40(4):78-83.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内皮功能。
益气活血通脉汤能够抑制患者 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从 而降低患பைடு நூலகம்的血栓栓塞风险。
结果解释与讨论
益气活血通脉汤能够通过多靶点、多 途径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 统,从而发挥其抗炎、抗血小板聚集
、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益气活血通脉汤中的多种中药成分, 如黄芪、丹参、川芎等,具有抗氧化 、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能够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张氏等. 益气活血通脉汤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 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38(6):57-61.

活血通脉汤辅助治疗阳虚寒凝证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活血通脉汤辅助治疗阳虚寒凝证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活血通脉汤辅助治疗阳虚寒凝证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作者:吕莎莎周天春王明晶姚京龙来源:《右江医学》2021年第10期【摘要】目的研究活血通脈汤治疗阳虚寒凝证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HF)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阳虚寒凝证DCM-HF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46例。

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活血通脉汤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LHFQ评分)、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分泌激素[肾素(PRA)、醛固酮(ALD)]及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常规组的78.26%(P0.05)。

结论活血通脉汤联合西医基础治疗阳虚寒凝证DCM-HF效果明确,能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提升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内分泌激素水平,安全性高。

【关键词】活血通脉汤;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炎性因子;内分泌激素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1.10.006Clinical observation of Huoxue Tongmai Decoction i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dilated cardiomyopathy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due to Yang deficiency and cold coagulationLYU Shasha, ZHOU Tianchun, WANG Mingjing, YAO Jinglong(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Nanyang Zhangzhongjing Hospital,Nanyang 473000, Henan,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Huoxue Tongmai Decoction on heart failure (HF) of 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 with Yang deficiency and cold coagulation syndrome.Methods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20, 92 cases of DCM-HF with Yang deficiency and cold coagulation syndrome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4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outin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therapy, while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uoxue Tongmai Decoc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herapy. And then, curative effects, TCM syndrome scores before treatment and 4 weeks after treatment,Minnesota Heart Failure Quality of Life Scale (LHFQ) scores, heart functions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and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 endocrine hormones (plasma renin activity [PRA] and aldosterone[ALD] )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5.65%,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78.26%)(P<0.05).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TCM syndrome scoreand LHFQ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P<0.001); LVEF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group, but LVEDD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group (P<0.001); the levels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CRP and TNF-α) and endocrine hormones (PRA and ALD)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P<0.001).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15.22% in the study group and 8.70% in the routine group,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Huoxue Tongma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DCM-HF with Yang deficiency and cold coagulation syndrome, which can improve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improve heart function, relieve inflammatory reaction and regulate endocrine hormone level, and has high safety.【Key words】 Huoxue Tongmai Decoction; DCM; HF; inflammatory factor; endocrine hormone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属于异质性心肌病,常合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大多数发病后5~10年内生存率仅为25%~50%,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1~2]。

活血通脉汤治疗中风后遗症20例疗效观察

活血通脉汤治疗中风后遗症20例疗效观察

活血通脉汤治疗中风后遗症20例疗效观察
石占城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1985(000)002
【摘要】中风包括现代的一过性脑缺血、脑血栓形成、脑溢血等疾患,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之一。

本病急性期过后多遗留半身不遂、语言蹇涩等后遗症,长期不能恢复。

笔者多年来以自拟活血通脉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满意。

现将病历记载较完整者20例,简要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石占城
【作者单位】保定市第三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2
【相关文献】
1.活血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瘀阻脉络型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疗效观察 [J], 雷权
2.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J], 孙国兴;杨洪庆;高丽华;吕增禄
3.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J], 胡博
4.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J], 胡博;
5.自拟活血通脉汤辅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J], 杨静;侯莉;张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活血通脉汤(脑梗和心梗)

活血通脉汤(脑梗和心梗)

活血通脉汤(脑梗和心梗)
活血通脉汤
【组成】当归15克,白芍、川芎、红花各12克,丹参15克,桃仁、牛膝各12克,鸡血藤15克,乌梢蛇10克,白花蛇6克,桂枝10克,黑栀子6克,神曲10克,甘草6克。

【功用】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后遗证。

症见:口眼歪斜,语言蹇塞,半身不遂,舌质或红或紫暗,脉弦或弦滑虚细等。

【方解】方中当归、白芍、川芎活血养血益阴,桃仁、红花、牛膝、丹参、鸡血藤活血祛瘀,通脉;乌梢蛇、白花蛇搜风解痉,通络止痛;桂枝、黑附子温阳散寒,温通经脉;神曲、甘草益气健脾,促进血脉流通。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脉,促进患肢尽早恢复功能。

【点评】保定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石占城在临床实践中,用本方治疗20例中风患者,结果治愈11例,占55%,基本治愈6例,占30%,好转2例,占10%,无效1例,占5%,总有效率为95%。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养血通脉汤方药组成鸡血藤20g,桃仁1...

养血通脉汤方药组成鸡血藤20g,桃仁1...

养血通脉汤方药组成鸡血藤20g,桃仁1...
养血通脉汤
方药组成鸡血藤20g,桃仁10g,红花6g,赤芍10g,当归10g,川芎6g,丹参15g,皂角刺10g,路路通10g,香附6g,穿破石20g,甘草6g。

性质功效活血祛瘀剂。

养血活络,通脉破瘀。

主治病证冲任损伤、瘀血内停所致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血积瘢瘕。

加减运用输卵管不通、盆腔炎、附件炎而带下量多,色黄稠者加马鞭草15g、土茯苓15g;盆腔炎、附件炎致小腹疼痛者加蒲黄6g、五灵脂6g;盆腔炎重而下腹有包块者加忍冬藤15g、莪术10g;经前性急易怒、情绪波动较大者加柴胡6g、白芍10g;肾虚腰痛者加菟丝子10g、川断10g;胃脘不适者去皂刺,加白术10g。

方义分析全方由桃红四物汤加减而成。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冲任损伤,瘀血内作,可出现经水不调、闭经、痛经、盆腔炎、附件炎.等,甚或输卵管不通而致不孕症。

方中鸡血藤苦甘温,归肝肾,人血分而走经络。

历代认为通中有补,以通为主。

鸡血藤甘温补益,苦温通泄,虽能补能散,但以补为主,补中有通,养血通脉,为治疗冲任损伤之常用药。

当归补血活血,补中有活,修复冲任;川芎直冲冲脉,行血中之气,能上能下;赤芍、丹参能补能行,散血中之积滞;桃仁、红花逐瘀行血,通行经脉,使瘀血得行,经脉得通;路路通以通行十二经脉而疏泄积滞;香附疏肝理气,使气调血畅;皂刺、穿破石清瘀除热,破除陈积;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气得行,血得通,经得养,脉得复,共奏养血活络、通脉破瘀之功。

【傅冠城:化瘀通脉汤-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傅冠城:化瘀通脉汤-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傅冠城:化瘀通脉汤-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化瘀通脉汤组成:酒炒丹参15g,全当归15g,红花10g,炒桃仁10g,炙水蛭10g,炙穿山甲10g,炒乳香10g,炒没药10g,炒王不留行15g,川芎10g,生甘草10g。

功效: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血瘀证。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起病急,变化快,由于血栓形成的原因,往往突然患肢冰冷、疼痛、青紫、肿胀。

本方有较强的化瘀通脉作用,可使病情尽快改善。

应用时病在上肢加桂枝、桑枝,病在下肢加木瓜、防己通络消肿止痛;患肢灼热加生地、丹皮、紫草清热凉血;患肢溃疡坏疽加蒲公英、地丁、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久病体弱者加生黄芪、党参补虚益气,以助血行。

方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辨证可分为多种证型。

血瘀证是临床最常见的证候,临床表现为患肢暗红、紫红或青紫,患肢下垂时青紫加重,抬高时可见苍白;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患肢呈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重者抱膝呻吟;皮肤干燥,趾(指)甲变厚,舌质紫暗,脉细涩。

此属瘀血阻滞,脉络不通,患肢失养。

治疗宜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法,用药得当,病情很快缓解,如果不能速效,则易形成坏死或瘀久化热形成溃疡。

化瘀通脉汤用丹参、当归、红花、桃仁活血化瘀,去瘀生新;水蛭、穿山甲、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王不留行、川芎行气活血;甘草合诸药而解毒。

全方共奏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之功,临床屡用屡验。

名医介绍:傅冠城,1941年出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

出身中医世家,八岁开始学习中医,十八岁考试出师。

参加工作后多次进修深造,博采众长,中西合璧。

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肝炎、肝硬化、结肠炎、中风、冠心病、糖尿病、甲状腺病、风湿、类风湿、脉管炎、静脉炎、皮肤病、妇女不孕症、习惯性流产等疑难病症,疗效显著。

退休后在齐齐哈尔市开办“冠城中医诊所”。

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活血通脉汤在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DAO)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76例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各38例。

分别给予其西医常规治疗与活血通脉汤,并观察其效果。

结果两组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其中,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乙组的总有效率则为94.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上给予临床DAO患者应用活血通脉汤,可取得较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活血通脉汤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DAO)作为糖尿病患者一种比较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多因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后致使其下肢血管出现狭窄与栓塞情况,继而造成下肢出现供血不足,甚至会致使患者出现肢端缺血性的坏死,待病情逐渐恶化甚至需要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

为此,抽选本院76例DAO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具体探讨活血通脉汤在其中的应用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2年6月~2014年4月收治的76例DA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26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62±7)岁,平均病程(12±2)年,其中,50例合并高血压症,30例合并冠心病,57例合并高脂血症。

随机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38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患者均根据糖尿病治疗的相关标准合理调整饮食,并给予30 ml脉络宁加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而甲组在此基础上口服0.5 g二甲双胍,2次/d,乙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的活血通脉汤进行治疗,配方为:陈皮10 g,半夏12 g,苍术、茯苓各15 g,木瓜、红花与水蛭、生地黄以及桃仁、党参各20 g,花粉25 g,黄芪、牛膝、赤芍与鸡血藤、地龙各30 g,并结合患者情况进行辨证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血通脉汤之一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温经通络。

主治早期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中医属脱疽虚寒型)。

【处方组成】:15克、熟地15克、藤15克、15克、10克、15克、10克、10克、10克、10克、制10克、10克、10克、制6克、制6克、6克、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临床疗效】:治疗早期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57例,痊愈16例(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占%;好转40例(症状及体征部分或大部分消失),占%;无效l例(治疗l一2月后症状元改变),占%。

57例在治疗后均作血流图,2-6
个月为近期疗效观察者56例,7一39月为远期疗效观察39例,血流图单波幅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提高,总有效率为%。

【按语】: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为肢端怕冷发凉,麻木酸痛,间歇性跛行,肤色苍白或紫暗,肤温降低,足背动脉微弱或消失,年龄45岁以上,胆固醇、β、三脂增高,眼底可见视网膜动脉硬化等症,属早期缺血,中医属虚寒型证,用本方益气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治疗,取得较明显的疗效。

以血流图症状及体征作为临床疗效的指标,所以本方的疗效是可靠的。

而对有湿热症状的坏疽病例,需另行辨证治疗。

活血通脉汤之二
【组成】:当归15克,白芍、川芎、红花各12克,丹参15克,桃仁、牛膝各12克,鸡血藤15克,乌梢蛇10克,白花蛇6克,桂枝10克,黑栀子6克,神曲10克,甘草6克。

【功用】: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后遗证。

症见:口眼歪斜,语言蹇塞,半身不遂,舌质或红或紫暗,脉弦或弦滑虚细等。

【方解】:方中当归、白芍、川芎活血养血益阴,桃仁、红花、牛膝、丹参、鸡血藤活血祛瘀,通脉;乌梢蛇、白花蛇搜风解痉,通络止痛;桂枝、黑附子温阳散寒,温通经脉;神曲、甘草益气健脾,促进血脉流通。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脉,促进患肢尽早恢复功能。

【点评】:临床实践中,用本方治疗20例中风患者,结果治愈11例,占55%,基本治愈6例,占30%,好转2例,占10%,无效1例,占5%,总有效率为95%。

活血通脉汤之三
【组成】:当归15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红花12克;丹参15克;桃仁12克;牛膝12克;鸡血藤15克;乌梢蛇10克;白花蛇6克;桂枝10克;黑栀子6克;神曲10克;甘草6克。

【功用】:活血通络;主治中风后遗证。

症见:口眼歪斜,语言蹇塞,半身不遂,舌质或红或紫暗,脉弦或弦滑虚细等。

【方解】:方中当归、白芍、川芎活血养血益阴,桃仁、红花、牛膝、丹参、鸡血藤活血祛瘀,通脉;乌梢蛇、白花蛇搜风解痉,通络止痛;桂枝、黑附子温阳散寒,温通经脉;神曲、甘草益气健脾,促进血脉流通。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脉,促进患肢尽早恢复功能。

日1剂水煎服,症状消失后上方加工成散剂,每次10g,日2次冲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