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间歇性导尿次数及安排

合集下载

间歇性清洁导尿护理指引

间歇性清洁导尿护理指引

间歇性清洁导尿护理指引概述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 jury)病人不仅会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功障碍,而且往往合并膀胱功能的失常,形成排尿障碍。

间歇清洁导尿术运用能使脊简损伤的病人相对摆脱导尿管,并有效降低其泌尿系统并发症护理目标1.患者排空膀胱2,患者逐渐恢复自主排尿功能护理措施1.间歇性导尿的前期准备1.1病人的选择(1)建议选择脊简损伤平面较低的病人进行该方面的教育指导。

因该类病人的上肢功能尚保留,可以进行自我导尿操作。

而全瘫的病人,因为上肢功能受影响,其间歇导尿需要由照顾者来完成,因此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忙,尤其是第6胸椎以上平面损伤病人有机会发生自主神经反射过强的危险(2)评估病人的学习意愿。

在选择病人的时候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向病人解释该方法的好处,使病人认识到该技术对将来生活的正面影响,提高病人的接受程度。

这直接关系到接下来的教育成效2.饮水计划的制定及实施无论是否进行间歇性导尿的指导,但凡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病人的膀胱护理中饮水计划全日饮水总量为1500毫升3.间歇导尿的具体操作步骤3.1物品准备导尿管(较留置导尿尿管为细,一般成人使用10-12号),润滑剂、冷开水、湿纸巾、污物袋、量杯、储存导尿管的清洁容器、洗面盆。

(女病人另备一面镜子)操作:(1)环境准备。

适当屏障,调节光线。

(2)体位准备。

通常为半坐卧位。

(女病人双膝屈曲并两腿分开,脚板对脚板)(3)将量杯置于两腿之间(4)用湿纸巾清洁双手。

(5)再用另一块湿纸巾清洁尿道口及周围皮肤。

(6)取出导尿管,近管尖位置以润滑剂充分润滑(7)用拇指和食指将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内,见有尿液流出时,再插入少许使尿液能顺利流出(8)当尿液停止流出时,可用手轻按膀胱区,确定是否仍有残余尿液(9)将导尿管慢慢拉出。

如过程中仍有尿液流出时,应稍作停留,待无尿液流出时,再将导尿管完全拉出(10)用湿纸巾再次清洁尿道口、周围皮肤及双手(11)用冷开水冲洗尿管,储存于清洁容器中(12)整理物品,记录小便量4.对病人的操作进行评价。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是采用专用清洁导尿管,根据膀胱充盈情况,每隔3~4小时一次的,由患者自己进行的自我间歇性导尿术。

采用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对那些排空障碍的病人来说具有两重重要意义:一是解决了尿液安全排出的问题,有效地保护了肾功能,这也是脊髓损伤后生存期明显缩短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只有清洁间断导尿,病人不需要消毒操作,也不需要消毒尿管,这样病人才能为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的由来及历史】1972年,美国的Lapides教授首次提倡采用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Clean intermittent self-catheterization,简称CI C)治疗脊髓损伤等神经原性膀胱病人,从此神经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治疗有了根本的改变[13]。

以前尿流改道多为回肠膀胱术,目前越来越多的尿流改道采用可控尿囊术式,而这些可控尿囊术式被大家认可的最主要原因是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为可控尿囊的排空提供了安全和有效的途径。

尿失禁病人中CIC主要用于膀胱排空障碍所致的充盈性尿失禁,或尿失禁治疗后出现的继发性排尿障碍等。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的出现最初是为治疗一位多发硬化的女性病人。

该病人既有逼尿肌反射亢进所致的急迫性尿失禁,同时存在逼尿肌排空障碍。

Lapides教授采用抗胆碱能药物抑制了患者的逼尿肌反射,同时采用无菌间歇导尿。

该病人不但尿控良好,也无明显感染。

后来随访发现病人并未一直采用无菌导尿管,而是反复使用清洗干净的导尿管,随访结果并无明显的感染发生。

该现象引起了Lapides教授的极大重视。

经长期的临床研究,Lapides教授提出了CIC不易造成感染的可能机制:①膀胱本身有抵抗细菌的能力,②定时导尿,缓解膀胱过度充盈和降低膀胱压力,膀胱壁的血运得以恢复,抗感染能力明显提高,③定时导尿可防止细菌繁殖到侵害膀胱壁的程度。

当时提示CIC并不被医生所接受,病人也更难以理解。

对医生来说最主要的担心是增加了泌尿系感染的机会,对病人来说,不但担心感染,也不理解间歇导尿缓解膀胱压力对保护肾功能的重要性。

间歇导尿护理措施

间歇导尿护理措施

间歇导尿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护理措施,用于治疗各种泌尿系统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间歇导尿护理措施:
1.保持导尿管通畅:导尿管应该保持通畅,以确保尿液能够自由地流出。

如果导尿管被堵塞,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清洁液体进行冲洗。

2.定时更换导尿袋:导尿袋应该定时更换,以避免污染和感染。

一般建议每4-6小时更换一次。

3.保持导尿袋清洁:每次更换导尿袋时,应该彻底清洁导尿袋和周围区域,以避免感染。

4.监测尿液颜色和量:监测尿液的颜色和量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如果尿液颜色异常或量过多或过少,应及时通知医生。

5.保持导尿管位置正确:导尿管应该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以避免疼痛和不适感。

如果患者感到不适,应该及时通知医生。

6.给予适当的营养和水分:患者应该摄入足够的营养和水分,以保持身体健康和导尿的有效性。

7.注意个人卫生:患者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以避免感染和感染的扩散。

总之,间歇导尿是一项需要细心护理的医疗护理措施,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并进行适当的护理和清洁。

干净间歇性导尿次数及安排

干净间歇性导尿次数及安排

一般导尿间隔时间
两次导尿之间 自排尿
<100ml
导出残余尿量
>300ml
导尿间隔时间
4~5h导尿一次
一般导尿时间的安 排(因人而异)
晨醒、11:00、 17:00、睡前、02:00
>100ml ≥200ml
≤300ml ≤200ml 17:00、睡前
晨醒、12:00、睡前
清洁间歇性导尿 次数及安排
康复六病区
间歇性导尿的时机和频率
病情基本稳定,无须大量输液、饮水规律、无尿路感染、压 疮等并发症
脊髓损伤病人度过脊髓休克期(一般约2~4周) 间隔时间取决于残余尿量,一般为4~6小时 一般每日导尿次数不超过6次;随着残余尿量的减少延长导尿
间隔时间,当每次残余尿量少于100ml时,可停止间导
药物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有作用于膀胱逼尿肌的拟胆碱能、抗胆碱能药 物,作用于尿道括约肌的α或β肾上腺素能兴奋剂、阻滞剂, 减少膀胱传人冲动的神经毒性药物等。 治疗前应先明确患者贮尿功能障碍的原因是膀胱收缩过强还 是尿道阻力过低,排尿功能障碍的原因是膀胱收缩乏力还是 尿道阻力过高,才可针对性的应用一种或联合应用数种药物, 提高患者的贮存和排尿功能。
尿潴留的药物护理
胆碱能制剂 氨基甲酰甲基胆碱,40~100mg/d,增加膀胱内压 促进排尿。溃疡病、哮喘、甲亢、肠梗阻患者禁用。
α受体阻滞剂 酚苄酮10~40mg/d,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或四喃咪嗪(高特灵)2mg/d,主要作用是降低膀胱出口 压力。
尿失禁的药物护理
抗胆碱能制剂 可减少膀胱收缩能力,减少感觉传入与增加膀 胱容量。如羟丁酸,10~15mg/d。
α肾上腺素能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 能增加膀胱出口阻力,如 麻 黄 碱 25~100mg/d ; 丙 米 嗪 , 儿 童 25mg 睡 前 , 成 人 100~200mg/d。

浅谈间歇清洁自身导尿

浅谈间歇清洁自身导尿
传统导尿
间歇清洁自身导尿与保留导尿的对比
间歇清洁自身导尿
操作环境 操作人员 导尿管路 15天后尿中革兰阳性球菌计数 清洁 自己 细 12
保留导尿
无菌 专业人员 较粗 19
15天后尿中革兰阴性杆菌计数
11
17
30天后尿中革兰阳性球菌计数
13
24
30天后尿中革兰阴性杆菌计数
11
22
降低感染发生率
可以
不可以
15天后间歇清洁自身导尿与保留导尿尿中 球菌与杆菌的对比 20 15 10 5 0 球菌 杆菌 间歇导尿 保留导尿
30天后间歇清洁自身导尿与保留导尿尿中 球菌与杆菌的对比 25 20 15 10 5 0 球菌 杆菌 间歇导尿 保留导尿
结论:
CISI优点有四点: 1 避免神经性膀胱患者 每日身上挂着尿袋的尴 尬. 2 定时排尿有利于膀胱 功能的恢复.

间歇清洁自身导尿的目的
1.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减少尿潴留,维持膀 胱功能,形态维护患者 肾脏功能. 3.避免泌尿系感染或结 石.
间歇清洁自身导尿的管路
间歇清洁自身导尿的管路
间歇清洁自身导尿的管路
间歇清洁自身导尿的操作步骤
步骤: 1.准备用物:清 洁毛巾或湿巾、镜子. 消毒用具(碘伏),棉签 .
3 减少泌尿系感染.
4 不会损伤尿道内膜, 不利于细菌膜的形成.
谢谢大家!
间歇清洁自身导尿的操作步骤
女性 采屈膝坐卧,将镜子放适当 位置,用消毒湿巾清洁外阴 后用棉签沾碘伏消毒,由上 往下擦拭尿道口。用拇指和 食指拨开大小阴唇,以便看 清尿道口的位置(使用镜子寻 找位置),拿起导尿管不要触 摸要插入的一端,轻轻的插 入尿道口4~5公分,让尿流 入收集尿液的容器内。轻压 下腹部可以帮助排尿,确定 完全解干净无尿液流出后, 轻拔出导尿管操作完后将手 洗干净.

清洁间歇导尿 ppt课件共27页

清洁间歇导尿 ppt课件共27页
➢具体方案为,早、中、晚各400ml ,可在 上午10点,下午4点及晚8点饮水200ml,晚 8点到次日晨6点,不再饮水。
• 导尿管: 成人10-12型号
或亲水润滑剂 • 清洁小毛巾或湿纸巾 • 肥皂或洗手液或手消毒液 • 镜子 • 垃圾袋
应用SIC/CIC治疗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理论依据
① 膀胱本身具有抵抗细菌的能力,膀胱血流量的减少是膀胱 易遭细菌侵犯的主要原因;
② 膀胱内压增加及过度充盈膨胀可引起膀胱的血流减少;
③ 周期性地充盈—排空可保证黏膜有充足的血流量,减少感 染,利于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与重建;
④ 定时导尿可控制细菌的繁殖,使其达不到侵害膀胱壁所需 的数量。
“润士”一次性使用间歇性导尿管
特别润滑
•亲水性润滑涂层, 遇水即润滑无比, 保持导尿全程润滑
特佳操作性
•PVC材料,质地稍硬,易于自我操作 •导尿管软硬度可通过水温调节 •弯头型,特别适合前列腺肥大等 尿道狭窄的病人
特别方便
•随身携带,方便存挂
特别安全
•降低尿路感染 •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清洁间歇性导尿术操作流程:
行为疗法
✓ 在每次间歇性导尿前半小时,配合各种 辅助方法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以期出现自 发性排尿反射。
✓ 制定饮水-排尿-导尿时间表是行为 疗法基础,24h摄入量不超过2000ML,排尿 时间根据饮水及膀胱容量和功能状态制定, 一般3-4h/次。
2019年在科内进行了5例病人的清洁间歇 导尿术,有一定的技术经验积累。
➢两次导尿之间能自行排尿200ml以上,残余 尿量200ml以下时,每8h导尿一次;
➢当残余尿量少于100ml或为膀胱容量20%以 下时,即膀胱功能达到平衡后,方可停止 导尿。

清洁性间歇导尿

清洁性间歇导尿

9/18/2006
间歇导尿前准备工作
• • • • • • 血、尿常规 膀胱-肾脏B超 尿动力检查(有条件者) 膀胱容量-压力检查 肾功能检查 间歇导尿相关知识宣教
9/18/2006
膀胱压力测定方法
9/18/2006
制定计划
1.制定饮水计划: 对进行间歇性导尿的患者,每日液体量应限制在 1500ml~2000ml以内,要求能够逐步做到均匀摄入, 即每小时在125ml左右,并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以 防止膀胱过度充盈,要反复向患者作解释工作,取得 配合。
清洁导尿操作流程(二)
• 环境 • 体位 • 放置量杯或集尿器
清洁导尿操作流程(三)
• 洗手
清洁导尿操作流程(亲水性导尿管)
• 润滑
清洁导尿操作流程(四)
• 清洗尿道口 • 清洗会阴
清洁导尿操作流程(五)
• 洗手
清洁导尿操作流程(非亲水性)
• 润滑
清洁导尿操作流程(六)
• 插入导尿管
清洁导尿操作流程(七)
• 环境 • 体位 • 放置量杯或集尿器
清洁导尿操作流程(三)
• 洗手:中性肥皂
液或干洗手液
清洁导尿操作流程(亲水性导尿管)
• 润滑
清洁导尿操作流程(四)
• 清洗尿道口、会阴
清洁导尿操作流程(五)
• 洗手:中性肥皂
液或干洗手液
清洁导尿操作流程(非亲水性)
• 润滑
28
清洁导尿操作流程(六)
清洁性间歇导尿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 黄小亮
间歇性导尿
国际指南脊髓损伤神经性膀胱处理的金标准 欧洲泌尿协会 (EAU)
间歇性导尿
无菌?清洁技术?
建议患有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患者执行无菌技术

清洁间歇导尿课件

清洁间歇导尿课件
清洁间歇导尿
“润士”一次性使用间歇性导尿管
特别润滑
•亲水性润滑涂层, 遇水即润滑无比, 保持导尿全程润滑
特佳操作性
•PVC材料,质地稍硬,易于自我操作 •导尿管软硬度可通过水温调节 •弯头型,特别适合前列腺肥大等 尿道狭窄的病人
清洁间歇导尿
特别方便
•随身携带,方便存 挂
特别安全
•降低尿路感染 •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清洁间歇导尿
知 情 同 意 书
清洁间歇导尿
尿量记录表
清洁间歇导尿
清洁间歇导尿
饮水计划表
便携式膀胱B超扫描仪
清洁间歇导尿
• 尿流动力学检查仪,该仪器在医院大楼12楼,康复 科行动不便的病人无法到达该楼层进行检查,望迁 移到有电梯到达的楼层。
清洁间歇导尿
清洁间歇导尿
The End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具体方案为,早、中、晚各400ml ,可在上午10点,下午4点及 晚8点饮水200ml,晚8点到次日晨6点,不再饮水。
清洁间歇导尿
• 导6-8型号 • 润滑剂 • 清洁小毛巾或湿纸巾 • 肥皂或洗手液或手消毒 液 • 镜子 • 垃圾袋
尿道并发症。
♦增强病人自尊。 ♦降低膀胱贮存尿太多以致自主N反射亢进
发生率。
清洁间歇导尿
清洁间歇导尿频率
每4-6h为病人导尿一次, 保持膀胱容量在500ml以下,配 合限制饮水量,若连续一段时间 内残余尿小于或等于100ml或为 膀胱容量20%以下时,即膀胱功 能达到平衡后,即可停止导尿。
清洁间歇导尿
②膀胱内压增加及过度充盈膨胀可引起膀胱的血流减少;
③周期性地充盈—排空可保证黏膜有充足的血流量,减少感 染,利于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与重建;

对间歇性导尿术的健康教育

对间歇性导尿术的健康教育

对间歇性导尿术的健康教育目的让患者及其家属熟悉操作间歇性导尿术,了解导尿术带来的尿道感染以及并发症。

方法由护士或(和)医生采用清洁导尿法,教会患者及家属自行导尿,一般约为每日4~6h/次,2次导尿间隔的时间要恰当,减少膀胱储存的尿量。

结果间歇性导尿术有效的减少了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

结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保持床单清洁,有效地防止褥疮。

标签:间歇性导尿;护理;健康教育1间歇性导尿术的概述导尿是指将导管(中空管)插入膀胱(通常指经尿道插入),用于引流尿液、收集尿液进行检测或注入药物的操作。

间歇性导尿术(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IC)不将导尿管留置于膀胱内,仅在需要时插入膀胱,排空后即拔除。

间断性导尿术可使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周期性扩张与排空,维持近似正常的生理状态,促使膀胱功能恢复.间断性导尿一般采用清洁导尿法,由护士或(和)医生教会患者及家属自行导尿.一般自行导尿的次数,约为4~6h/次/d,2次导尿间隔的时间要恰当,不可以让膀胱储存太多尿液,而引起尿道感染或并发症。

2间歇导尿的适应人群2.1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损伤导致的排尿问题神经病变造成的膀胱不能有效排空,但尿流动力学检查显示有良好顺应性的正常膀胱容量(400ml)低膀胱潴留期内压(20cmH2O),无输尿返流发生,且在2次导尿之间最有有效控尿的括约肌功能.2.2非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没有明显神经异常的情况下,临床症状和膀胱形态发生了类似于神经性膀胱的变化。

2.3膀胱内梗阻致排尿不完全炎症或非炎症或老化现象所致括约肌及其附近组织的纤维组织硬化膀胱颈长期痉挛;因局部组织的结构中发现有形成胶原蛋白的成纤维细胞。

3健康教育对于长期需要间歇性导尿的患者来说,教会患者及其家属使用间歇性导尿术是很有必要的。

选择适合的时间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一对一教学,让患者及其家属可以逐渐熟悉操作间歇性导尿术,并且讲解导尿术带来的尿道感染以及并发症。

清洁间歇导尿操作技术

清洁间歇导尿操作技术

3. 可疑的完全或部分尿道损伤和尿道肿瘤患儿。
时长
要求、备注 动画+特技字幕
字幕特技 节目包装
字幕特技 节目包装
一级字幕
操作流程 操作准备(二级字幕)
4. 膀胱内感染的患儿。 5. 严重尿失禁的患儿。 6. 每天摄入大量液体无法控制的患儿。 7. 经过治疗,仍有膀胱自主神经异常反射的患儿。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屏风遮挡。 用物准备: 1. 治疗盘内备:消毒湿巾(或一次性换药碗内盛装生理盐水棉签)、弯盘、
操作步骤(二级字幕)
操作步骤:操作者向患儿及照顾者解释清洁间歇导尿技术的目的、方法、注 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护士:小朋友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患儿:我叫丁一。 护士:丁一,可以让我核对一下你的信息吗?
全屏特写 特写
局部特写
病人:可以。 用 PDA 扫描腕带、床头卡(动作) 护士:丁一妈妈,我是孩子的责任护士,我姓崔。孩子今天的治疗和护理主 要由我来完成。我看了一下孩子的病历,最近几天孩子的生命体征平稳,血 尿常规、肾脏彩超均提示正常,没有尿路梗阻和肿瘤,尿流动力学检查提示, 膀胱安全容量为 250ml。今天我要遵医嘱给丁一进行清洁间歇导尿,这项操 作是指在清洁的条件下,定时将尿管由尿道插入膀胱规律排空尿液地方法, 它可以使膀胱间歇性地排空和充盈,减少患儿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感染。 接下来我需要对孩子进行评估,丁一配合阿姨一下好吗? 患儿:好的。 护士:(做动作) 调节室温,围帘遮挡,放下床栏,掀开被子,评估患儿四肢活动情况,双上 肢活动正常(5 级),双下肢床面平移(2 级);掀开衣服,解开裤子检查 患儿腹部及会阴部皮肤(完整无破损);腹软,下腹部膨隆,膀胱区叩诊(浊 音)。 护士:让我看一下丁一的排尿日志和饮水计划,制定的计划是每天饮水量 1200ml ,目前的饮水量是 700ml,执行的很不错。丁一妈妈,孩子最近有坐起 来过吗? 患儿(家长):坐起来过。 护士:是否觉得头晕不适? 患儿(家长):没有。 护士:好的,接下来我就要给孩子进行清洁间歇导尿了,丁一和丁一妈妈要

清洁导尿术

清洁导尿术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是采用专用清洁导尿管,根据膀胱充盈情况,每隔3~4小时一次的,由患者自己进行的自我间歇性导尿术。

采用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对那些排空障碍的病人来说具有两重重要意义:一是解决了尿液安全排出的问题,有效地保护了肾功能,这也是脊髓损伤后生存期明显缩短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只有清洁间断导尿,病人不需要消毒操作,也不需要消毒尿管,这样病人才能为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的由来及历史】1972年,美国的Lapides教授首次提倡采用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Clean intermittent self-catheterization,简称CIC)治疗脊髓损伤等神经原性膀胱病人,从此神经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治疗有了根本的改变[13]。

以前尿流改道多为回肠膀胱术,目前越来越多的尿流改道采用可控尿囊术式,而这些可控尿囊术式被大家认可的最主要原因是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为可控尿囊的排空提供了安全和有效的途径。

尿失禁病人中CIC主要用于膀胱排空障碍所致的充盈性尿失禁,或尿失禁治疗后出现的继发性排尿障碍等。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术的出现最初是为治疗一位多发硬化的女性病人。

该病人既有逼尿肌反射亢进所致的急迫性尿失禁,同时存在逼尿肌排空障碍。

Lapides 教授采用抗胆碱能药物抑制了患者的逼尿肌反射,同时采用无菌间歇导尿。

该病人不但尿控良好,也无明显感染。

后来随访发现病人并未一直采用无菌导尿管,而是反复使用清洗干净的导尿管,随访结果并无明显的感染发生。

该现象引起了Lapides教授的极大重视。

经长期的临床研究,Lapides教授提出了CIC不易造成感染的可能机制:①膀胱本身有抵抗细菌的能力,②定时导尿,缓解膀胱过度充盈和降低膀胱压力,膀胱壁的血运得以恢复,抗感染能力明显提高,③定时导尿可防止细菌繁殖到侵害膀胱壁的程度。

当时提示CIC并不被医生所接受,病人也更难以理解。

对医生来说最主要的担心是增加了泌尿系感染的机会,对病人来说,不但担心感染,也不理解间歇导尿缓解膀胱压力对保护肾功能的重要性。

间歇性清洁导尿技术介绍

间歇性清洁导尿技术介绍

间歇性导尿术陈忠双卫兵间歇性导尿术(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IC)系指定期经尿道或腹壁窦道插入导尿管以帮助不能自主排尿的患者排空膀胱或储尿囊的治疗方法。

IC最早于1844年由Stromeyer 提出,他推荐可采用定期冲洗的方法将感染的尿液从膀胱中导出.1917年Thompson—Walker 等认为脊髓损伤后应尽早进行导尿,以后定时地每天导尿3次。

1947年Guttmann提出了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无菌性间歇性导尿术(aseptic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AIC),他认为间歇性导尿可以使病人相对处于不带导管状态,以便膀胱周期性扩张刺激膀胱功能恢复。

1966年Guttmann和Frankel的开创性工作取得了令人注目的结果,在他们的一组病例中,77%的患者出院时摆脱了导尿管,64.8%的男性、49.3%的女性尿内无菌。

尔后其他一些文献也证实了间歇性导尿术的效果.武汉同济医院泌尿外科陈忠1971年Lapides等介绍了间歇性清洁导尿术(Clea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CIC)的概念。

他们认为大多数尿路感染患者由于尿路中某种潜在的异常,降低了组织抵御细菌入侵的能力。

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膀胱过度膨胀使膀胱壁血流减少,所以无菌导尿并非必须,只需应用清洁性导尿即可解决问题,导尿管带入的少量细菌可由机体自身的抵抗力加以清除.次年Lapides将自我间歇性清洁导尿术(clean intermittent self-catheterization,CISC)引入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导尿操作主要由患者自己完成。

对于缺乏无菌性间歇性导尿术的人员和设备的地方,或对于需要在家里做间歇性导尿患者,CISC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因而成为神经源性膀胱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患者接受CISC用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第一节间歇性导尿适应征尽管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及病理机制不同,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但有为数不少的重症患者丧失自主排尿的能力,如先天性脊髓脊膜膨出、截瘫、糖尿病患者等常并发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不经正确处理,有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尿失禁和上尿路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清洁间歇导尿

清洁间歇导尿

特佳操作性
•PVC材料,质地稍硬,易于自我操作 •导尿管软硬度可通过水温调节 •弯头型,特别适合前列腺肥大等 尿道狭窄的病人
特别安全
•降低尿路感染 •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清洁间歇性导尿术操作流程:
用物准备(女性病人加备一面镜子) 若在病 房,应当调节温度 26 ℃左右、准备屏风或 围帘遮挡 清洗会阴部及操作者洗手 取出导尿管并润滑(上肢功能障碍的病人由 护士或操作熟练的家属进行间歇性导尿) 将尿管插入尿道口排出尿液(女病人依赖镜 子找到尿道口) 拔出尿管、撤除用物,测 量导尿量,登记在排尿记录单上。
道并发症。
生率。
♦增强病人自尊。 ♦降低膀胱贮存尿太多以致自主N反射亢进发
清洁间歇导尿频率
每4-6h为病人导尿一 次,保持膀胱容量在500ml 以下,配合限制饮水量,若 连续一段时间内残余尿小于 或等于100ml或为膀胱容量 20%以下时,即膀胱功能达 到平衡后,即可停止导尿。
机理:
降低泌尿 系感染率 间歇性导 尿术定时 排空积尿
清洁间歇导尿术
王亚芬 2015-07-09
清洁间歇性导尿术(CIC)
是指在清洁的条 件下,定时将尿管经尿 道插入膀胱内,使膀胱 能够有规律地排空尿 液的方法。
分类
间歇性清洁导尿 自我间歇性清洁导尿

的:
♦防止肾脏功能受损,减少泌尿道结石和反复
泌尿道感染的机率。
♦避免因积尿而引起的膀胱炎。 ♦ 避免失禁。 ♦ 避免因留置尿管时间长而引起尿道瘘等尿
饮水计划
对进行间歇性导尿的患者,每日液体量应 限制在2000ml以内,并要求能够逐步做到 均匀摄入,即每小时在125ml左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避免 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以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要反复向患者作解释工作,取得配合。 具体方案为,早、中、晚各400ml ,可在 上午10点,下午4点及晚8点饮水200ml,晚 8点到次日晨6点,不再饮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导尿间隔时间
下尿道神经支配受体分布
➢ α受体分布在膀胱基底部及后尿道,兴奋使该部位平滑肌 收缩,膀胱出口压力增加;
➢ β受体分布于膀胱体,平滑肌舒张; ➢ 胆碱能受体,分布于逼尿肌,使逼尿肌收缩。
药物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有作用于膀胱逼尿肌的拟胆碱能、抗胆碱能药 物,作用于尿道括约肌的α或β肾上腺素能兴奋剂、阻滞剂, 减少膀胱传人冲动的神经毒性药物等。 治疗前应先明确患者贮尿功能障碍的原因是膀胱收缩过强还 是尿道阻力过低,排尿功能障碍的原因是膀胱收缩乏力还是 尿道阻力过高,才可针对性的应用一种或联合应用数种药物, 提高患者的贮存和排尿功能。
尿潴留的药物护理
胆碱能制剂 氨基甲酰甲基胆碱,40~100mg/d,增加膀胱内 压促进排尿。溃疡病、哮喘、甲亢、肠梗阻患者禁用。
α受体阻滞剂 酚苄酮10~40mg/d,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或四喃咪嗪(高特灵)2mg/d,主要作用是降低膀胱出口 压力。
尿失禁的药物护理
抗胆碱能制剂 可减少膀胱收缩能力,减少感觉传入与增加 膀胱容量。如羟丁酸,10~15滞剂,可选择地阻断膀 胱颈,前列腺腺体内以及被膜上的平滑肌α1受体,从而降 低平滑肌张力,减少下尿路阻力,缓解因前列腺增生所致 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
溴吡斯的明:为拟胆碱能药物,可逆性的抗胆碱酯酶,能 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 破坏减少,用于重症肌无力,及尿潴留等。
清洁间歇性导尿 次数及安排
康复六病区
间歇性导尿的时机和频率
病情基本稳定,无须大量输液、饮水规律、无尿路感染、 压疮等并发症
脊髓损伤病人度过脊髓休克期(一般约2~4周) 间隔时间取决于残余尿量,一般为4~6小时 一般每日导尿次数不超过6次;随着残余尿量的减少延长导
尿间隔时间,当每次残余尿量少于100ml时,可停止间导
谢谢!
α肾上腺素能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 能增加膀胱出口阻力, 如 麻 黄 碱 25~100mg/d ; 丙 米 嗪 , 儿 童 25mg 睡 前 , 成 人 100~200mg/d。
循证问题:
1、间歇性导尿术开始次数以多少次为宜? 2、低位神经损伤常用哪些药物帮助恢复正常的膀胱容量和
建立规律性的排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