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课题引入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必然要带来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模式、内容和方法都将产生强大的冲击。因此,以教育信息化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一所学校能否充分认识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制定信息技术发展规划,把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利用信息化促进学校发展和课堂教学,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建设,都与校长的信息素质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校长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主动变革管理模式、树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教学观,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这是现代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必然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以及师范学校在校生都要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校长作为学校工作的首席管理者和领导者,显然更应提前一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领导的概念

领导是一项组织功能,只有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进行交往时,才能产生领导,领导是有意识地去影响别人的行为。以往人们对于领导问题的研究主要着眼于领导魅力的研究,注重从领导的个人品质、行为、对他人的影响、管理职位等角度来定位领导力,研究过多地局限于领导力的外部

表现。

实际上领导包括一些核心要素,它们是:(1)领导是一个过程;(2)领导包含着影响;(3)领导出现在一个群体的环境中;(4)领导包含实现目标。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对领导进行理解:领导是个体通过各种行为影响组织群体或组织成员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领导是发生在领导主客体间的交互活动,两者互相影响,不是一种单向度的线性活动。

什么是领导者

首先区分领导者和管理者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来讲,管理者是被任命的,拥有合法的权利进行奖励和处罚,其影响力来自他们所在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而领导者则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中产生的,可以不用正式的权利来影响他人。

管理是保证组织的秩序和一致性,而领导的主要职能是产生变化和运动;管理寻求秩序和稳定,领导寻求适应性和建设性变化。“管理者是把事情做正确的人,而领导者是做正确的事情的人”。

校长的作用

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全面校务。可以说,他既是学校组织的领导者又是管理者。作为领导者,他是实施领导行为的主体,应该努力创造一种以学生高效学习、教师高效工作、有创新精神为特征的学校氛围,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不断变革和改善学校组织;作为管理者,他要充分利用各种策略创设一个有效的学校环境,执行和

维护学校的文化价值、组织目标和既定规则。

校长领导行为

领导行为一般是指领导者在从事指挥和协调群体成员工作过程中的特定行动,包括建立工作关系、表扬和批评群体成员、对群体成员的福利和情感的关系等方面的行为。其实质是领导主体如何作用于领导对象或者领导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校长领导行为是指校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行使领导职能而具有积极内在动机和领导意义的激励、组织、决策、沟通等行为的外在表现。

校长领导的五个维度

(1)技术领导,即拥有健全的管理技巧,善于采用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手段确保组织机构的高效率。

(2)人际领导,即强调人际关系技能、实施良好的激励策略、恰当的参与管理等综合行为。

(3)教育领导,表明校长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内行,能诊断教育问题、教学评估、改进课程等。

(4)象征领导,领导者把自己认为对学校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传达给别人、强调并塑造重要事情的信号。

(5)文化领导,校长努力强化和明确表述一些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和信念。

领导力

传统的观点认为:领导力即“领导的能力”,或者说,是“领导者的地位与指挥能力”。实际上领导力包括以下几方面:

1、领导力即获得追随者的能力。

一个只会在自己所处的狭窄范围内指挥别人的人,不是真正的领导人物,也谈不上领导力。真正的领导力应由获得追随者的能力来衡量。领导者获得追随者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l)令人信服的远见卓识。身为领导者应有超乎一般的远见卓识,他的任务就是告诉追随者们应该朝哪个方向前进;应该选择哪一条路;在这条路的前方,有怎样的风险和利益,在必要的情况下,他还应该走在队伍的前面。在大家四顾茫然的关键时刻,一声“跟我来”,就像一支“强心针”,能使团队士气大振,并凝成一股强大的冲击力。

(2)令人信服的表率作用。领导不仅是领袖,也是导师。导师不仅要告诉追随者应该做什么,还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这当然不是说,领导者应该是一位指导具体事务的教师,虽然有时候,领导者手把手地教部属做某些具体事情也是必要的,但这绝不是主要的。领导者应该教给部属的是行为原则,即面对不同问题时的正确反应。

(3)令人信服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源于良好的个人品质,这包括积极的心态与良好的品德。有良好个人品质的人更让人信赖,即使才能稍逊,也比那些才能出众而品质低劣的人更有可能成为领导人物。

2、领导力不仅是领导者的能力

领导的力量来源于激发个人和团队的最大潜能,它与优厚的薪金和舒

适的环境无关。

领导力是一种相互凝聚的合力。即领导者与追随者相互作用而迸发出的一种思想与行为的能力。如果用公式表示,合力=领导者的能力+追随者的能力一阻力。简而言之,“合力”是一个团队显示出的整体能力。

领导力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爆发力。领导力不是一个人、一个职位或一个项目的力量,而是领导者与追随者相联系时所发生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在相互作用中,团队的潜力爆发出来,成为推动团队前进的能量。领导力的产生过程类似于化学反应:领导者好比媒介物,通过一连串化学变化,激活团队潜在的各种能量,同时也激发出自身能量。

3、领导力通过事件发生并延续。

“事件”正是团队领导力的发力点,也是领导者脱颖而出的契机。当大家都感到无所适从时,正是领导者运用领导才能,争取追随者的最好时机。按部就班地安排工作,是管理者应该做的事。身为领导,应该是一个处理不寻常事件的专家。一个领导者经历了众多的领导事件,其领导能力就能得到延续,使追随者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始终保持着对他的忠诚,并在不同的情形下始终支持他。

4、非权力性影响力更能体现领导力

人们追随的不是某个计划,而是能鼓舞他们的领导人物。简言之,领导者通常运用的是一种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产生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l)品格因素:领导者的品格主要包括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具有高尚品格的领导者,容易使被领导者产生亲近感和信赖感,并诱导他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