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 面。 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 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 所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算。 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关 系。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价值规律的形成:商品的价值量有于生产商 价值规律的形成 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 值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 价值规律。
15 世 纪 法 国 的 铁 匠 作 坊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15世纪末通往美洲和印度航道的新发 现。 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 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 中的历史过程。 进行资本积累的途径 进行资本积累的途径: 一是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 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财富。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 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 掠夺 式。 马克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 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是马克思的诞生地
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章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和资本 主义制度都是剥削制度,不同之处在 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同。 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是以剥削者对被剥削者的完 全人身占有为基础的。 古代埃及、 古代埃及、希腊奴隶制经济 封建社会是以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 封建社会 为条件的。 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 关系是雇佣关系,以资本家占有雇佣 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 有制的实质。
马克思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 资本 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可以分做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 产生的源泉。 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和可变 资本相比,用数学式表示为: m′=m/v(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 =m/v 本。) 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 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
中世 纪欧 洲农 民在 城堡 外劳 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马克思:“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 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成分在 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物质资料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过程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 统一。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三个基本要素 三个基本要素:劳 三个基本要素 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 两个特点。 两个特点 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 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 了基石。
亚当斯密 亚当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亚当 亚当 和大卫李嘉图 大卫 大卫 李嘉图的观点。 2.马克思劳动剩余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 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 供了理论指导。 对我国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 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 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封建社会初期 封建社会初期:与较低生产力基本相适应的以 铁器工具为特征的封建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后期 封建社会后期:手工业行会的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与14、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城市 产生的途径。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种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种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 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 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 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为有 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 抽象劳动 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 和脑力消耗。 劳动的二重性 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 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 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矛盾统一 的关系。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 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决 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⑴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 发展过程; ⑵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 盾的基础; ⑶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 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货币是在长期 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 品。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和扩大的价值 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 货币具有的五种基本职能: 货币具有的五种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马克思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称为 “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条约如果不 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 者。” 货币在执行 价值尺度的职能
圈地运动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不 断成熟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 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经 济上实现产业革命,用近代机 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 展,对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提 出了强烈要求。 17世纪中期和18世纪后半期的 英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最 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关 系的空前大发展,建立起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 法国同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 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价值包括的三个部分 劳动力价值包括的三个部分: ⑴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 料的价值; ⑵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 活资料的价值; ⑶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在使用价值上的一个特点。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 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自耕自足不是商品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 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 人类体力与脑力的消耗。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 对立统一关系。 价值
德国柏林的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广场
工业革命时期的大型工厂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 商品来支配的自由人; 第二,劳动者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 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东西。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 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马克思:“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 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 里。”
工业革 命时期 工人开 始利用 机器进 行生产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 自然经济 式,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基 本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 商品经济 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 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 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买卖成交才是商品
大卫 大卫李嘉图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背景 在21世纪的现代,面对新情况必须深 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有所 创新和前进: 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2.深化对科技人员 、经营管理人员 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 认识。 3.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 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 认识。 4.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 的认识。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 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绝 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 产。 绝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 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 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日包括 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 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 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 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的国家、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 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 有根本意义的问题。
特里尔市布吕肯街10号 特里尔市布吕肯街10号 10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就是直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 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 则来决定的。所有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就成为一种 排他性权利。 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 价值规律 的一般规律。它即支配商品生产, 又支配商品流通。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 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 调节时会产生的消极后果 消极后果。 消极后果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 质。 教学要点 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矛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 面。 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 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 所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算。 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关 系。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价值规律的形成:商品的价值量有于生产商 价值规律的形成 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 值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 价值规律。
15 世 纪 法 国 的 铁 匠 作 坊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15世纪末通往美洲和印度航道的新发 现。 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 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 中的历史过程。 进行资本积累的途径 进行资本积累的途径: 一是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 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财富。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 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 掠夺 式。 马克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 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是马克思的诞生地
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章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和资本 主义制度都是剥削制度,不同之处在 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同。 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是以剥削者对被剥削者的完 全人身占有为基础的。 古代埃及、 古代埃及、希腊奴隶制经济 封建社会是以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 封建社会 为条件的。 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 关系是雇佣关系,以资本家占有雇佣 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 有制的实质。
马克思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 资本 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可以分做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 产生的源泉。 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和可变 资本相比,用数学式表示为: m′=m/v(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 =m/v 本。) 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 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
中世 纪欧 洲农 民在 城堡 外劳 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马克思:“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 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成分在 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物质资料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过程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 统一。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三个基本要素 三个基本要素:劳 三个基本要素 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 两个特点。 两个特点 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 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 了基石。
亚当斯密 亚当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亚当 亚当 和大卫李嘉图 大卫 大卫 李嘉图的观点。 2.马克思劳动剩余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 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 供了理论指导。 对我国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 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 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封建社会初期 封建社会初期:与较低生产力基本相适应的以 铁器工具为特征的封建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后期 封建社会后期:手工业行会的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与14、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城市 产生的途径。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种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种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 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 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 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为有 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 抽象劳动 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 和脑力消耗。 劳动的二重性 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 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 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矛盾统一 的关系。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 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决 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⑴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 发展过程; ⑵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 盾的基础; ⑶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 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货币是在长期 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 品。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和扩大的价值 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 货币具有的五种基本职能: 货币具有的五种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马克思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称为 “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条约如果不 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 者。” 货币在执行 价值尺度的职能
圈地运动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不 断成熟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 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经 济上实现产业革命,用近代机 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 展,对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提 出了强烈要求。 17世纪中期和18世纪后半期的 英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最 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关 系的空前大发展,建立起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 法国同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 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价值包括的三个部分 劳动力价值包括的三个部分: ⑴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 料的价值; ⑵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 活资料的价值; ⑶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在使用价值上的一个特点。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 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自耕自足不是商品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 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 人类体力与脑力的消耗。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 对立统一关系。 价值
德国柏林的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广场
工业革命时期的大型工厂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 商品来支配的自由人; 第二,劳动者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 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东西。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 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马克思:“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 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 里。”
工业革 命时期 工人开 始利用 机器进 行生产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 自然经济 式,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基 本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 商品经济 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 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 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买卖成交才是商品
大卫 大卫李嘉图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背景 在21世纪的现代,面对新情况必须深 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有所 创新和前进: 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2.深化对科技人员 、经营管理人员 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 认识。 3.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 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 认识。 4.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 的认识。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 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绝 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 产。 绝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 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 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日包括 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 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 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 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的国家、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 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 有根本意义的问题。
特里尔市布吕肯街10号 特里尔市布吕肯街10号 10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就是直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 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 则来决定的。所有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就成为一种 排他性权利。 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 价值规律 的一般规律。它即支配商品生产, 又支配商品流通。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 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 调节时会产生的消极后果 消极后果。 消极后果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 质。 教学要点 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矛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