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计看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问题及风险防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审计看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问题及风险防范
关键词:并购价值评估风险防范估值模型基期业绩
并购是企业达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迅速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股东的财富最大化的捷径。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企业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通过并购发展起来的。华润集团及各SBU一直以来也都是并购作为实现业务外延式发展要方式。
并购以其复杂性和不可控性成为高风险的资产重组活动,而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作为企业并购行为的灵魂,对并购的成败及效果都有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并购失败都与价值评估失败有关。
所谓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是指依据目标企业的股权、资产和整体获利能力,充分考虑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等各种因素的情况下,通过科学合理的估值方法对目标企业做出的价值判断,为并购决策提供客观基础,为价格谈判提供依据。
本文就通过整理总结大量审计案例,对审计中发现的价值评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以帮助降低企业并购风险。
其中审计过程中发现,价值评估问题发生频率最高的是以下两方面:
1.基期业绩不真实;
2.估值模型选择不合理;
一、基期业绩不真实
基期业绩不真实是指目标企业通过调整会计政策、会计科目,以及调节经营数据等方式提供了并购基期不真实的业绩信息,从而影响了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给并购企业带来损失。
例:B公司预收购A公司80%股权,A公司编制了不实的财务数据和盈利预测,作为公司股权价值测算的依据,并且负责尽职调查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未发现此问题,并购双方完成股权收购交易。后经B公司审计发现,
A公司通过虚增收入和以冲销、预提费用等方式人为调节收购基期的利润,造成收购价严重高估,损害了B公司的利益。
目标企业造成基期业绩不真实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通过关联交易或应收款大增的方式提高收入,通过少提或者不提折旧的方式降低费用,变动存货的计价方式来调减成本等等……
追根溯源,其最终目的是为增加被并购时的谈判筹码,提高收购价格。
要提出防范措施,首先要分析为什么会造成这些问题,通过对大量企业审计案例的调研,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原因:
1、目标企业信息披露不充分(故意造假);
2、目标企业自身财务及库存管理等制度不完善;
3、负责尽职调查的外部审计专业水平有限;
4、并购企业对重要数据未核查其真实性等等。
结合上述分析,建议防范措施如下:
1、防范信息披露不充分问题:
详细分析目标企业的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如市场环境、关键资源等)以及其所处行业带来的会计处理方式和经营方式等特点,对可能存在的业绩不真实风险因素(会计科目、经营数据、销售渠道等)进行预判,并有针对性的获取重要信息;
2、防范目标企业制度不完善问题:
对目标企业的制度完善水平、管理层的管理水平以及诚信情况进行评估,有必要时还可采取文化调研或者提前进驻,以了解目标企业的真实企业氛围和情况。对于风险大的企业,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为并购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风险提示;
3、防范中介机构水平有限的问题:
选择高水平、对目标企业所处行业熟悉且实操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并组建有经验的内部专家团队(不限于财务,还要包括业务专家)跟随进行尽职调查。
建立中介机构备选库,并制定严格的中介机构选择、考核和淘汰机制,并将其制度化,对于调查报告质量不高的中介机构予以淘汰并几年内不再合作。
4、防范并购企业对重要数据未核查的问题
除派有经验的内部专家团队(不限于财务,还要包括业务专家)跟随进行尽职调查,以保证尽职调查的质量以外,还要内部专家提供专门报告针对可能存在的并购风险做列示
二、估值模型选择不合理
估值模型选择不合理是指企业并购时没有选择适合目标企业的估值
模型,或者是选择估值模型过于单一、关键假设变量选择不科学,以至于造成估值不合理,影响最终作价,给企业带来损失。
不同的行业往往采取不同的估值模型,而且不同的估值模型对同一企业进行评估,往往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并购行为中,估值只有合理与不合理,并不存在高估和低估,因此估值模型的选择在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中尤为重要。
例:A公司是华北市场的主要水泥生产商,B公司预收购A公司,并用重置成本法对其进行估值,认为其收购价低于重置成本具有收购价值,通过二级市场以平均每股12元购入A企业70%股权。后审计发现,实际运营时因市场竞争激烈,A公司产能不能有效释放,截至2013年浮亏9.1
亿元人民币,且各项指标均未达到预期。
例:A公司收购B煤炭企业,采用市场法估值确定交易作价,挑选了10家上市煤业公司作为参考。并购后A公司审计发现,收购时选择了07年煤价最高时作为估值指标,且选择的10家上市煤业公司生产的是低质
动力煤,与B公司所产煤种有区别,不具有可比性,同时对B公司的收购价大幅高估。
造成估值模型选择不合理的情况还有很多,如故意选择估值结果最高的模型,同业争夺目标企业导致恶性竞争估值虚高,先谈好价格再用估值模型反推,选择过于乐观的关键假设变量(如折现率),预期经营回报过高造成估值不合理等等……
追根溯源,其最终目的是并购企业急于实现市场扩张。
要提出防范措施,还是要分析造成这些问题滋生的土壤,通过对大量企业审计案例的调研,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未将目标企业特点和估值方法的特点相结合;
2、估值模型的选择过于单一,缺少互相验证;
3、过于注重经营利润和规模的增长;
结合上述分析,建议防范措施如下:
1、防范未将目标企业特点和估值方法的特点相结合问题:
并购企业应针对自身所处行业特点及借鉴同行业的企业并购经验,将企业并购所应选择的估值模型规范化。
同时,在进行每一个并购项目时,要对目标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经营特点及该企业的关键价值驱动因素进行充分论证和研究,以确定最终适用的估值模型。
下表列示的是主要估值模型及适用的行业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