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与儒道佛思想及现代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庸武侠与儒道佛思想及现代意义
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阅读金庸小说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儒家的仁爱、王道和民本思想,道家深邃博大、无处不在的辩证方法,以及佛家精神疗救伤痛,弃恶扬善的教化作用等等。他的小说赞美了儒家的人生态度,同时又肯定佛道两家的哲理精神,在小说中儒佛道互补。在爱国、重义、尽孝、尊师、守信这类基本道德方面,金庸小说从儒家吸收了很多,但在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选择上,作品又宣扬佛道两家的思想。以下分别浅析金庸小说中的儒道佛思想,并且简单的分析一下在当代的意义。
一金庸及其作品简介
1金庸简介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出生浙于江海宁袁花镇,是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与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他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并着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4部武侠小说,作品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脍炙人口。
2 金庸作品
主要的14部被人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又名《素心剑》)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其他的作品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
《袁崇焕评传》(附于《碧血剑》之后)
《三十三剑客图》(附于《侠客行》之后)
《成吉思汗家族》(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
《关于“全真教”》(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
《易经·阴阳与术数》(附于《神雕侠侣》之后,新修版收)
《陈世骧先生书函》(附于《天龙八部》之后)
《康熙朝的机密奏折》(附于《鹿鼎记》之后)
《金庸散文集》
二金庸武侠中的儒家思想
1 儒家简介
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派,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君子"文化,它把"君子"的行为、道德规范作为"成人"的标准,希望人们去努力达到。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以及所提倡的"文武双全"、"仁勇兼备"的思想。一直以来,对武术界有着显着的导向作用。
儒家伦理道德的主线条为"仁爱",强调"仁"为"爱人之本","忠恕之道",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以"仁爱"为基本伦理思想所派生出的"忠、孝、智、仁、勇、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论语》)等道德标准,一直以来,被作为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使武术这一战斗的力量,伤人的手段被纳入了道德伦理的法规之中,使武术不光成为技击、健身之道,更成为了精神修养、人格净化的途径。因此,“在仁爱的伦理道德法则中,追求文武双全,提倡仁勇兼备,是武术中儒家思想的主要文化内涵。”
儒家以其对人的生存世界、意义世界和可能世界的关切情怀,从成德之教出发,成己成物,仁民爱物,和合人与自然、社会、人己、心灵、文明之间的关系的学说,并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内尽心性,外穷天道,从形上道德理想,圆融现实世界生命智慧和百姓日用之学。它是礼乐文明的根据,价值观念是非的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
2 金庸武侠中的儒家思想
《鸳鸯刀》这部中篇小说讲述了正派与邪派争夺宝刀的故事,传说中这对宝刀中隐藏着一个能无敌于天下的大秘密,小说在末尾揭开了这个秘密,原来鸳刀的刀刃上刻着“仁者”,鸯刀的刀刃上刻着“无敌”,即孟子的名言:仁者无敌。金庸将“仁”作为人们所向往的一种理想,一种最高境界加以颂扬,体现了金庸小说创作的一种主旨,尤为称道的是,金庸在小说中赋予了“仁”新的内涵。他把仁爱精神上升到为国家、为民族、为大多数人这一新高度,表述为兼济天下的志向,舍弃自我委曲求全的人生选择,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为救哲别,即使是被生性残酷狠辣的术赤打得痛彻心肺,甚至差点身首异处,也绝不说出哲别藏身之处,这即为侠肝义胆。在《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为救素昧相识的仪琳,不管采花大盗田伯光武功有多么高强,也要舍命与之周旋,不让仪琳免遭毒手,而自己却差点性命不保。
金庸说:“在武侠世界中,男子的责任和感情是‘仁义为先’。仁是对大众的疾苦怨屈充分关怀,义是竭尽全力做份所当为之事。……教人尽力为人,追求世事的公平合理,其极致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武侠小说的基本传统也就是表达这种哲学思想。”儒家以“为国为民,兼济天下”为核心•,其侠道表现为以勇敢入世的态度,以兼济天下的志向,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侠心义胆,以牺牲自我,委屈求全的人生选择,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去行侠仗义。他们的江湖多与国家和江山有关,一己之情仇爱恨也多半要以国家之仇、民族之恨为计。他们的事业也不只在江湖上扶危济困,而是在国家遭灾受难,民族受欺辱之时挺身而出,奋不顾身,维护国家和民族大义。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忧国忧民、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三金庸武侠中的道家思想
1 道家简介
道教是以《老子》为圣经,以道家学术为本,兼融阴阳、墨、儒、法等诸家理论作为教理教义的中国本土宗教。作为道教教理核心的"道"和"神仙修炼"的方法,都曾影响过武术的发展,并在太极、武当、八卦等内家拳种和武术养生方法中打下深刻的烙印。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以“入世”和“遁世”思想为主导,不“入”则“遁”、“入”、“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