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年)-建设崇明生态岛的总体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崇明生态岛的总体战略21世纪,作为我国第三大岛屿的崇明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把崇明岛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生态岛,体现了国家战略、上海使命、崇明愿景的高度统一,是崇明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深刻的时代特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建设崇明生态岛的战略环境
1、低碳化发展--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全球视野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必将引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全球性革命。把崇明岛的建设定位于现代化的生态岛,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推进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体现了21世纪人类生态文明的新理念,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的
积极探索。
2、生态型发展--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国家战略
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部署。占上海近五分之一市域面积的崇明
岛,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土地空间、多样化的自然生物资源等优势,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积极推进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将为上海更好地实施国家战略,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四个率先”创造条件。
3、现代化生态岛--崇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受地缘因素和历史成因等影响,崇明岛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于本市其他地区。上海长江隧桥工程的正式通车以及越江设施的加快完善,为崇明岛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但也给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方式转变等带来新的考验。只有按照现代化生态岛的战略目标要求,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资源、环境、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合理规范生态岛建设行为,有效把握生态岛建设进程,才能实现崇明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崇明生态岛的战略思想
1、坚持系统性的协调观
处理好人口、经济、社会、
资源和环境在可持续发展中
的关系。按照《崇明三岛总体
规划(2005-2020年)》的
要求,坚持总体布局,在协调
推进崇明、长兴、横沙三岛联动发展的基础上,把崇明本岛的生态保护、恢复和重建放在优先突出位置,为未来的发展留足自然生态环境涵养空间。
2、坚持低碳型的发展观
努力建立低碳型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消费模式,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依托科技创新,推行循环经济,发展低碳型的生态产业,积极有效地控制碳排放强度,努力将崇明本岛建成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岛。
3、坚持全方位的合作观
加强市、县联动,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建立和完善大协作的市场体系,推进跨领域、跨行政隶属关系的合作。充分发挥崇明在区位、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为上海和全国服务;充分利用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建设生态岛的战略目标
按照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总体目标,以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为指导,大力推进资源、环境、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协调发展,把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项目建设、措施管理和政策配套,力争到20 20年形成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初步框架。
完善崇明生态岛的功能布局。在崇中分区建设以森林度假、休闲居住为主的中央森林区,崇东分区建设以生态居住、休闲运动、国际教育为主的科教研创区和门户景观区,崇南分区建设人口集聚的田园式新城和新市镇区,崇北分区建设以生态农业为主的规模农业区和战略储备区,崇西分区建设以国际会议、滨湖度假为特色的生态休闲区。
构筑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指标评价体系。按照生态更加文明、环境更加友好、经济更加健康、社会更加和谐、管理更加科学的总体思路,接轨国际生态理念,
结合崇明发展实际,建立一套强化生态保障、加强环境保护、优化产业结构、改善民生质量、提升管理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推进崇明生态岛的建设。
在强化生态保障方面,注重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在加强环境保护方面,注重水、大气、噪声、固体废弃物及环境综合治理,促进节能减排;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型产业;在改善民生质量方面,注重完善以人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提升管理水平方面,注重公众参与和社会评价。具体指标如下表所示。
崇明生态岛建设主要评价指标一览表
序号指标单位2020年
1 建设用地比重% 13.1
2 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的水鸟物种数种≥10
3 森林覆盖率% 28
4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15
5 生态保护地面积比例% 83.1
序号指标单位2020年1 建设用地比重% 13.1
6 自然湿地保有率% 43
7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80
8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 >95
9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 >95
10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20~30
11 单位GDP综合能耗吨标准煤/万元0.6
12 骨干河道水质达到III类水域比例% 95
13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90
14 空气API指数达到一级天数天>145
15 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 100
16 实绩考核环保绩效权重% 25
17 公众对环境满意率% >95
18
主要农产品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比例(其中: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比例)%
90
(30)
19 化肥施用强度公斤/公顷250
20 农田土壤内梅罗指数- 0.7
21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60
22 人均社会事业发展财政支出万元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