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智力与人格

合集下载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1、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B.能力测验C.人格测验D.智商测验【答案】A【解析】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心理测验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认知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和成就测验。

2、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

A.心理障碍学生B.正常学生C.重度心理健康问题D.大多数学生【答案】B【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正常学生。

3、丽丽总是觉得自己的手不干净,因此常常要反复地洗手,这属于()。

A.焦虑B.强迫行为C.强迫观念D.强迫恐惧【答案】B【解析】强迫行为是情绪障碍的表现,主要是指产生一系列呆板、机械的重复行为,在受到他人干涉时,就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丽丽的行为就是强迫行为的表现。

4、对一件具体的事物、动作或情境的恐惧称之为()。

A.泛化恐怖症B.单纯恐怖症C.广场恐怖症D.社交恐怖症【答案】B【解析】恐怖症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

题干属于单纯恐怖症的概念。

5、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答案】A【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6、(2004年)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

中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生活焦虑B.睡眠障碍焦虑C.交友焦虑D.考试焦虑【答案】D【解析】答案为D。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表现为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

7、(2005年)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答案】D【解析】答案为D。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ppt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ppt

第十一章 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 Nhomakorabea17
第三节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各门学科的 具体内容,采取必要的措施培养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一章 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
的培养
18
一、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对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 决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已有的有关经验作为背景知识,不仅能使学 生把问题情境与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从而正 确地理解问题的性质和条件,而且有助于学 生在问题解决中选择合适的推理规则和解题 策略。
3、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是创造的翅 膀,它是创造活动的必要成分。
4、创造性人格:研究表明,高创造者一 般具有其显著的人格特点。
第十一章 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
的培养
27
二、培养小学生儿童创造性的措施
(一)创设环境、激发潜力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自由成长的空间。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第十一章 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
的培养
16
(五)原型启发和酝酿效应
所谓启发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 方法。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实物叫原型。 原型启发在创造性问题解决中作用尤其明显。
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又百思不得 其解时,如果暂时停止对该问题的思考去干别的 事情,几小时或几天后,他可能突然想到解决的 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
第十一章 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
的培养
22
五、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
教学要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 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 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完整版)民法习题——第11章

(完整版)民法习题——第11章

第十一章人格权一、单项选择题1.公民的肖像权属()A.人格权B.身份权C.既是人格权,又是身份权D.相对权2.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有权使用、依法转让自己名称的法人是()A.机关法人B.事业单位法人C.企业法人D.社会团体法人3.法人、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享有的人身权是()A.姓名权和荣誉权B.名称权和经营权C.名誉权和债权D.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4.某甲与某乙发生口角,一怒之下,某甲失手击打乙的头部,导致乙休克。

在民法中,某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A.生命权B.健康权C.自由权D.身份权5.人格权的客体是()A.财产利益B.身份利益C.人格利益D.身份与人格利益6.自然人的姓名权属于()A.请求权B.绝对权C.相对权D.财产权7.下列()权利不属于名誉权的内容。

A.名誉转让权B.名誉保有权C.名誉维护权D.名誉利益支配权8.下列不属于肖像权的内容的是()A.形象再现权B.肖像使用权C.不作为请求权D.变更权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自然人的人格权。

A.生命健康权B.名誉权C.作品的发表权D.肖像权E.荣誉权2.下列()行为属于侵害他人姓名权的行为。

A.与别人名同姓B.不准别人改名换姓C.盗用他人姓名D.假冒他人姓名E.侮辱他人3.姓名权的内容包括()A.命名权B.使用权C.变更权D.转让权E.正式姓名的多样性4.名称权的内容包括()A.名称命名权B.名称使用权C.名称变更权D.名称转让权E.名称非专有性5.隐私权的内容包括()A.个人信息控制权B.个人活动自由权C.私有领域的保密权D.权利主体对其隐私的利用权E.转让隐私权6.下列()人格权不能转让。

A.健康权B.荣誉权C.名称权D.隐私权E.名誉权三、简答题1.简述姓名权的主要内容。

2.简述侵害肖像权的构成要件。

3.简述一般人格权。

四、论述题1.论人格权的特征。

2.试述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3.试述隐私权与名誉权的区别。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C3.D4.B5.C6.B7.A8.D二、多项选择题1.ABD2.BCD3.ABC4.ABCD5.ABCD6.ABDE三、筒答题1.简述姓名权的主要内容。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

是将焦虑作为一种独立的神经症来看。
表现: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方法: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 性认知矫正程序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二)抑郁症 定义:抑郁症又称抑郁性神经症,是指一种持久 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丌适和睡眠障碍
的神经症。
表现: 原因: 方法:首先要注意给当事人以情感支持和鼓励;也可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服用抗抑郁药物可以缓解症状。
健康模式的评估关注的是人的潜能、人的
价值实现的程度,人的心理素质改善的程度。
第二节 心理评估
例: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 (包括有 轻、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常学生)为主。 答案:正常学生
第二节 心理评估
(三)心理评估的意义 1.有针对性地迚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2.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 3.增强学生自我认识的途徂
片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和社交恐惧症。中学生
中社交恐惧症较多见(包括不异性交往的恐惧)。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方法: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惧症的常用方法。 如帮助学生克服学校恐怖症,父母要有耐心, 要坚决而友善地要求孩子回到学校。另一方 面,改善班级中的人际关系,营造轻松氛围; 减轻学习压力。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第三节 心理辅导
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学校教育者根据学 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不觃待,在一种新型的、 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运用心理学等与业知 识技能,设计不组织各种教育性活动,以帮 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
潜能,迚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第三节 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第 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不适应;第二是寻 求发展。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 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 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辅导的特点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辅导的特点

(二)对父母同时并行心理辅导时注意的问题 • 1、不能错误归因 • 2、广泛搜集有关信息(儿童的辅导者与父 母的辅导者进行信息交流) • 3、运用多种方法同 • 同时心理辅导 • 继时心理辅导 • 合同心理辅导
• • • • • • • • •
三、儿童问题行为的家庭病理 (一)问题儿童的家庭病理 器质性障碍和家庭病理的区别 1、夫妻冲突 2、家庭成员关系歪曲(不信任、敌意) 3、家庭内角色混乱 4、替罪羊 5、母子共生关系 6、三代间的冲突
• (2)哈洛对“二次动机”学说的批判
1958年,威斯康辛大学的著名心理 学家哈里· 哈洛(HarryF. Harlow, 1905-1981)当选美国心理学会的主 席。在该学会的年度大会上,他发 表了一篇著名的主席致辞,题目叫 做:《母爱的本质》。这篇致辞在 内容和形式上,都曾轰动一时;不 仅在心理学界,而且在整个社会, 乃至整个世界,都成为一个印象深 刻的重大事件。
• 三、依恋理论 儿童出生一年左右,对母亲产生特殊的依恋。 • (一)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 (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 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 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 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 父母。 • 精神分析着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 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 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 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 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 (三)父母同时作为心理辅导对象
• 1、通过父母了解儿童日常 • 2、父母的教养态度影响儿童的行为习 惯
• 因此,儿童心理辅导要根据儿童自我 的发展阶段来考虑,应采取迫切的、 非强迫的、不勉强的形式进行。

1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课件_第十一章 能力

1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课件_第十一章 能力

② 智商 智商也称智力商数,常用IQ表示。智商是根 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的分数,它 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MA)与实际年龄(CA) 的关系。计算智商的公式为: 用智龄和实际年龄的比率来代表智商,叫比 率智商。比率智商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人的实际 年龄逐年在增加;而他的智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却 可能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这样,采用比例智商来 表示人的智力水平,智商将逐渐下降。这是和智 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的。
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 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 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 力。一般来说,个体总是努力适应他所处的环 境,力图在个体及其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和谐。
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 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 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应对新异 性的能力和自动化的能力是完成复杂任务时两 个紧密相连的方面。
(2)斯坦福—比奈量表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是一种年龄量表。 它以年龄作为测量智力的标尺,规定某个年龄 应该达到的某一智力水平。
① 智力年龄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以智力年龄衡量智 力的绝对水平。智龄,即受测者通过测验项目 所属的年龄。它说明了一个儿童的智力实际达 到了哪种年龄水平,但是,智龄的大小并不能 确切地说明一个孩子的智力发展是否超过了另 一个孩子。智龄相同的两个孩子,由于实际年 龄不同,他们的智力是不一样的。
② 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由英国心理学家阜南提出。他认为,能力的 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 素(G);第二层次分两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 育方面的因素,与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叫大 因素群;第三层为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 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第四层次 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

第十一章 气质与性格(小学生心理学电子教案)

第十一章 气质与性格(小学生心理学电子教案)

第一节气质与性格概述(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气质和性格的含义、特性及类型,气质和性格的关系2、了解气质和性格理论3、掌握气质及性格测量方法4、掌握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及小学生气质和性格特点教学重点及难点:气质和性格的含义、特征及类型,气质与性格的关系,小学生性格和气质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自学一、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一)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人特点。

⒈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外部动力特点。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性,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心理过程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

心理过程的稳定性包括注意集中的时间的长短、一定心理状态持续的时间等。

心理过程的灵活性包括思维的灵活程度、心理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倾向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象,还是倾向于内部,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

气质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动机无关。

它使人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有着近似的表现,使人的心理活动到处都染上特定的色彩,形成独特的风貌。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不论时间、地点、场合,不论活动内容、兴趣、动机,都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才叫做气质。

⒉ 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受先天的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的部分。

这是因为气质主要是人的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表现,它们多半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特性。

因此,在人出生的最初阶段就可以观察到某些气质特点。

例如,有的婴儿活泼好动,不怕生,对我爱界刺激反应灵敏;有的婴儿安详文静,胆小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

不仅如此,气质的稳定性还表现在它难以改变上。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秉性”就是气质。

⒊ 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集于一身。

当然,就气质的外在表现上说,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随着自身修养的增强,它也会发生某些改变。

好发脾气的人不发脾气了,急性子的人变稳重了。

普通心理学 第十一章 智力

普通心理学 第十一章 智力
卡特尔将智力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使人们对智力在人一生中的发展有了更清 楚的认识,即不同的智力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它们发展的速度、达到成熟和开始衰 退的时期均不一样,这彻底改变了过去人们对老年人智力的消极看法。
2.3 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 三维结构模型。
由于智力的三个维度中各含有多个因素,因而 人的智力可以区分150种。
根据这一系统框架,智力因素就像化学元素一 样,在它们被发现之前就被假定。
这不仅有助于智力测验研究工作的深入,也有 助于发现优势能力和非优势能力,对因材施教 也是有助益的。
2.4 智力的层次结构模型
1971年,英国心理学家阜南(P.E.Vernon)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 提出了智力的层次结构模型。他认为,智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他以一般因素 (普遍因素)为基础,设想出因素间的层次结构,最后落脚于特殊因素。
8.认识自然的智力 认识自然的智力是指个体认识自然、辨别环境中各事物的特征并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 表现为对不同种属的灵敏性,与生物敏锐交往的能力。
2.5 多元智力理论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内涵
1 每一个体的智力各具特点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作为个体,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但 每个人身上的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 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正是这八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 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
2.6 三元智力理论
(二)经验智力
经验智力是指个人运用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时整合不同观念所形成的能力, 它既包括处理新问题和面对新环境的创造能力,又包括信息加工过程自动 化的能力。例如,一个有经验智力的人比无此智力的人能够更有效地适应 新的环境,能较好地分析情况,结合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经过多次解决 某个问题之后,有经验智力的人就能不假思索、自动地启动程序来解决该 问题,从而把节省下来的心理资源用在别的工作上。

第十一章 人格理论与应用

第十一章 人格理论与应用

第十一章 人格理论与应用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人格的一般概念、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认知风格、人格测验,以及人格的成因等,掌握运用人格的理论原理分析自己、他人的人格类型特征的方法,并能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本章将教材“第十一章气质类型特征及其应用”和“第十二章性格及其培养”合并。

第一节 人格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二、人格的结构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气质(tenlperament)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性格(character)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self-experience)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自我控制(stir-regulation)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

第二节 人格理论一、特质理论人格特质理论(theoryofpersonalitytrait)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

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两类人格特质一类是共同特质(commontraits),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在研究人格的文化差异时,可以比较不同文化中的共同特质。

另一类是个人特质(individualtraits),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心理学讲稿之第十一章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讲稿之第十一章气质和性格

第十一章气质和性格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学习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了解气质和性格的学说,掌握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理解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初步了解对不同气质和性格学生教育的方法。

教学重点:气质和性格的概念及其关系,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教学难点: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测验、练习课时:3具体内容:在古今中外名著中或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各具特色的人格差异。

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淡孤僻;有的人聪慧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有的人顽强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有的人善良助人,有的人恃强凌弱等等。

本章将介绍人格差异表现特征及其类型。

人格主要涉及了人们的心理差异现象,这种心理差异体现在认知风格、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对于人格的结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如有的视为个性心理的同义词,有的将心理过程中的一些内容也纳入其中,还有的视之为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最狭窄的则认为是气质和心理,我们这里也取这种认识。

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内容:一是气质二是性格第一节气质一、什么是气质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禀性。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首先气质所表现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征。

它不是推动着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而是使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稳定的动力特征。

其次,气质不是指偶然地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特征,而是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气质不仅表现在情绪活动中,而且也表现在智力活动等各种心理活动中。

它仿佛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

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人常常在内容很不相同的活动中都显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点。

个人的气质特点不依活动的目的、任务和内容为转移。

正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最后,气质是一种天赋的个性特征。

它表现出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自然特性,因此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心理学讲稿之第十一章 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讲稿之第十一章 气质和性格

第十一章气质和性格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学习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了解气质和性格的学说,掌握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理解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初步了解对不同气质和性格学生教育的方法。

教学重点:气质和性格的概念及其关系,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教学难点: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测验、练习课时:3具体内容:在古今中外名著中或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各具特色的人格差异。

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淡孤僻;有的人聪慧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有的人顽强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有的人善良助人,有的人恃强凌弱等等。

本章将介绍人格差异表现特征及其类型。

人格主要涉及了人们的心理差异现象,这种心理差异体现在认知风格、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对于人格的结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如有的视为个性心理的同义词,有的将心理过程中的一些内容也纳入其中,还有的视之为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最狭窄的则认为是气质和心理,我们这里也取这种认识。

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内容:一是气质二是性格第一节气质一、什么是气质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禀性。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首先气质所表现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征。

它不是推动着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而是使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稳定的动力特征。

其次,气质不是指偶然地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特征,而是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气质不仅表现在情绪活动中,而且也表现在智力活动等各种心理活动中。

它仿佛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

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人常常在内容很不相同的活动中都显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点。

个人的气质特点不依活动的目的、任务和内容为转移。

正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最后,气质是一种天赋的个性特征。

它表现出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自然特性,因此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11个体差异

11个体差异

第十一章个体差异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特点。

人的个体差异表现在方方面面,每个个体的心理、生理和社会背景都存在差异,而心理学研究主要关心的是个体在能力方面和人格方面的差异。

比起人与人之间的共性来说,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更关注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相对于它的重要性,个体差异的研究受到了实验心理学家的冷落,因为实验心理学家首先感兴趣的是发现和解释行为的一般规律。

而且由于能力和人格方面的变量往往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实验研究的自变量选择、因变量测量和无关变量的控制中独有独特的困难。

所以以往的研究大多是由关心实践和应用的心理学家们用非实验的方法进行的。

但尽管如此,个体差异的一些重要规律的得出还是得归功于实验方法的介入。

本章将会在介绍个体差异实验研究变量的基础上,分别介绍能力和人格个体差异领域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旨在解决如下问题:1.个体差异研究中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各有何任务,二者的关系是什么?2.个体差异研究的自变量分为哪两类?这两类自变量构成了个体差异研究的哪两个重要研究领域?这两方面的研究得出了怎样的结论?3.个体差异研究中的因变量是什么,为何要进行严格的操作定义?4.个体差异研究的两类自变量在能力和人格研究中的具体体现为什么?5.能力研究与人格研究中因变量各有哪些,各因变量相应的具体测量手段都有哪些?第一节个体差异的研究变量个体差异的研究方法分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两个方面。

由于能力和人格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变量难以操作等特点,实证和两方面的研究并未完全结合在一起,但是它们之间的联系仍是十分紧密的。

在实证研究方面,研究者旨在通过任何可用的手段测量个体差异来进行预测,并尽力提高预测的精确度。

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经常要根据一个人特定的能力和个性来做出一些关于个人的重要决策。

例如,根据个体特定的个性来选择工作,或根据能力的测量结果来进行选拨。

第十一章 影响学习的环境因素

第十一章     影响学习的环境因素

第十一章影响学习的外部因素第一节影响学习的外部因素分析一、班级中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相互联系。

班级中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学与教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以情感为基本特征的相互联系。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心理学角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认知过程,一类为情感过程。

这两类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认知”的力量来引发学生的学习。

但是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到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

集体互动的重要因素;及班集体或同伴群体的情感态度都会影响学生个体。

(一)教师的领导方式对学生课堂学习的影响(重点)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一般处于主导地位。

因为教师是班级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一方面教师具有专业知识,能够传道授业,是学生的楷模;另一方面,教师握有奖惩权力,可通过批评和表扬来影响和控制学生的行为。

研究表明,教师的领导方式是决定师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恰当的领导方式可以为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奠定基础,从而推动学与教顺利进行。

在诸多关于教师领导方式的研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李皮特(R.Lippit)和怀特(R.K.White)的分类和研究成果,具体见表12-1。

(二)课堂气氛1.课堂气氛也叫课堂心理气氛,是教学情境中的心理成分,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如有的课堂活跃而积极,有的拘谨而刻板,有的协调而融合,有的冷淡而紧张等。

个别学生的态度与情感并不能构成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由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形成的。

2.课堂气氛的类型我国学者依据知觉、注意、思维、情绪、意志以及定势等综合心理状态的不同特点,将课堂气氛分3.研究的结论●课堂中社会相互作用的数量影响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人际关系,甚至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威克森认为课堂气氛的积极因素与学生成绩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罗杰斯认为教学心理气氛决定着人的“自我”是否能被开掘、发展和完善,决定人的先天潜能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实现,决定人的创造力、应变能力是否有效地宣传,因而决定着教学成败。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 第十一章-能力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 第十一章-能力

第十一章-能力一、单选题1.人们在认识及其活动效率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称之为 ( )的个别差异。

A.气质B.性格C.能力或智力D.意志行动2.( )是指导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

A.认知风格B.认知策略C.元认知D.认知监控3.研究发现:女孩在语言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而男孩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测验中占优势。

这反映了男女智力在 ( )方面的差异。

A.性别B.发展速度C.发展水平D.类型4.离差智商是指 ( )。

A.一个人的智力实际达到的年龄水平B.个体的智商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C.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关系D.随着个体实际年龄变化而变化的智商分数5.对智力测验的信度要求一般要达到 ( ),信度太低的测验是不能使用的。

A.0.80 B.0.84 C.0.90 D.0.966.对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较少依赖,取决于个人的票赋,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是 ( )。

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创造智力D.操作智力7.在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上,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他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B.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C.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D.可以根据掌握知识、技能的多少判断一个人能力的大小8.根据斯皮尔曼提出的能力二因素说,当活动中包括的一般因素较多时,( )。

A.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高B.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低C.各种作业成绩之间相互独立D.各种作业成绩取决于特殊因素,而与一般因素无关9.能力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下面不属于能力发展差异的是 ( )。

A.天才儿童B.大器晚成C.多愁善感D.过目不忘10."高分低能"说明 ( )。

A.知识与能力无关B.能力低的人同样可以获得高的成绩C.掌握过多的知识反而会阻碍能力的发展D.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力11.智力就是()。

A.观察能力B.记忆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12.各种能力的完备结合成为()。

教师资格考试之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doc

教师资格考试之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doc

教师资格考试之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既能适当地评价自我、接受自我,乂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既能适应自己所血临的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现实环境,又能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的人格特征;同时具有良好的口我节制和调控能力,并在认知功能、情绪反应活动和意志行为方面都能处在比较积极的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i般认为心理健康水平可以从以下儿个方面进行评估。

1.情绪稳定、乐观;2.人际关系和谐;3.人格完整;4.正确的自我观;5.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6.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年龄特征。

三、中学生典型心理问题(一)抑郁症抑郁症是抑郁性神经症的简称,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

(二)恐惧症指病人具有一种在止常情况下对某一特定物体、人际交往或处境,产牛异乎寻常的强烈恐惧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回避所恐惧的对彖,难以自控。

根据恐怖对彖不同, 可分为社交恐惧症、物体恐惧症、处境恐惧症等。

(三)强迫症指来访者主观体验到源于自我的某些观念和意向的出现是不必要的,或其重复出现是不恰当的,但又难以通过自己的意志努力加以抑制,从而引起强烈的紧张不安及严亜的内心冲突,伴随的某些亜复动作和行为往往是患者为了减轻其内心紧张不安,屈从于令人不快的思想和意向或进行对抗而星现出的继发现彖。

临床表现主要是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四)焦虑症指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常伴着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于、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焦虑是无明显原因的恐惧、紧张发作,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运动性紧张。

(五)人格障碍人格障碍乂称病态人格或变态人格,是指童年或少年时期发展起来的人格明显偏离正常'。

1.偏执型人格;2.反社会型人格;3.冲动型人格;4.冋避型人格。

(六)性偏差性偏差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一般不属性心理障碍。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一章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一章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一章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重点试题解析[日期:2008-12-25] 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作者:[字体:大中小]一、选择题1.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都属于( )。

A.自我认知B.自我体验C.自我调控D.自我感觉2.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属于( )。

A.社会自我B.投射自我C.生理自我D.心理自我3.一般说来,( )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A.社会自我B.理想自我C.投射自我D.心理自我4.个体的自我意识萌芽发生在( )。

A.出生8个月左右B.1岁左右C.1岁以后D.2岁左右5.个体社会自我的获得一般是在( )。

A.1岁左右B.2岁左右C.2~3岁D.3岁以后A.自我矛盾型B.自我扩张型C.自我否定型D.自我萎缩型8.大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需要动机、意志特征、理想及政治思想等进行深入的分析,这说明其自我概念具有( )的特点。

A.丰富性B.完整性C.概括性D.稳定性9.有些大学生在取得成绩时,容易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有时甚至骄傲自满,忘乎所以;一旦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甚至悲观失望、自暴自弃。

这说明他们( )。

A.自我体验具有丰富性和波动的特点B.自我体验具有敏感性和情境性的特点C.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D.自我认识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的特点10.下列不属于自我扩张型的自我意识是( )。

A.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高,虚假的理想自我占优势B.悦纳自我过分,盲目自信、妄自尊大C.忘记了客观社会现实对自己的约束D.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缺乏稳定性、确定性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n15861c1178.aspx二、填空题1.自我意识包括个体( )和( )两个方面。

2.意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 )和( )两个特点。

3.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 )、( )和(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 力是多元的,既包括各 种认知因素,也包括以 往所讲的一些非认知因 素。
2020/6/1
人格心理学
15
视窗
对智力实质进行争论的分歧
心理学家所关注的是智力的哪一 个侧面(维度) 智力是一种普遍性的单一功能, 还是由相对独立的多种能力构成的 综合体 智力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2020/6/1
2020/6/1
人格心理学
18
第三,一般来说,智力偏于认识,它着重解 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智力与知识相联系。能力
偏于活动,着重解决会与不会的问题,能力与 技能相联系。
第四,智力涉及的先天因素较多,而能力涉 及的后天因素较多。
2020/6/1
人格心理学
19
联系
第一,能力中有智力,智力中有能力。二者是两 个互相转化、共同提高的概念。 第二,智力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能力属于实际 活动的范畴。但认识与活动总是统一的:认识离不 开一定的活动基础;活动又必须有认识参与。 第三,智力与知识相关,能力与技能相关。而知 识和技能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知识是技能的 基础,技能是知识的应用;知识有助于技能的形成, 技能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爱情三因论
动机成分、情绪成分和认知成分 电流与火花,开关或调节器
激情(passion)、亲密(intimacy)和承诺( commitment)
2020/6/1
人格心理学
37
(1949- )
“爱情三角形”理论的学说
2020/6/1
人格心理学
38
2020/6/1
人格心理学
39
(二)根据智力的发展趋势 分类
B.智力是一种学习的潜在能力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智力就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代 表智力水平。
C.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认为,智力的本质就 是适应,儿童认识的发展就是个体对环境适应的逐步 完善和日益智慧化的过程。
2020/6/1
人格心理学
13
D.智力是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综合
可见,智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 知识的前提。智力和知识相互制约,相辅相 成。
形式教育 实质教育
202200/62/01/6/1
人人格格心理理学学
26
26
3、创造力与智力
创造力是以多种心理 特质为基础的。它的 智力因素有观察能力、 记忆能力、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非智力因 素包括个人的兴趣、 情绪、意志、性格及 道德情操等。
2020/6/1
人格心理学
230
27
(1)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许多研究表明,智商与创造力分数之间的相关是 低的,但是正的。也有研究认为智商与创造力之 间的相关高低是由创造力测验的性质而定的,某 种创造力可能要求较高的智力,而另一些创造力 又可能与智力相关不高。尽管在智力和创造力的 相关上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比较一致的意见是, 高智商并不能保证高度的创造性,而低智商的人 肯定只能得到创造力的低分数。相当数量的智力 (一般认为最低阈限智商约为120)对于从事文 化教育,科学技术或艺术上的创造革新是必要的。
8
智力的内容:
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警卫,又是智力活动 的组织维持者; 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户,又是智力活动 的源泉; 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又是智力活动 富有创造性的条件; 思维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又是智力活动 的方法; 记忆力是智力活动的仓库,又是智力活动 的基础。
2020/6/1
人格心理学
10
这一事实说明,智力获得了高度发展,并不 必然带来创造力的高度发展。
2020/6/1
人格心理学
33
结论:
推孟说过:“在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人之 间差别最大的四种品质是:取得最后成果 的坚持力、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的能 力、自信力和克服自卑的能力。”这实际 上就是两个内容:坚持力和自信心。坚持 力涉及到积累的毅力,自信心涉及到不断 克服自卑的意志。
人格心理学
6
第一节 智力概述
一、什么是智力? (一)对智力的认识
1、传统观点 2、新近观点
(二)相关概念辨析
1、智力与能力 2、智力与知识 3、智力与创造力
2020/6/1
人格心理学
7
(一)对智力的认识:
1、传统观点:智力是各种认知能力的综 合,抽象思维能力是其核心。
2020/6/1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猎枪与“干粮” 埃里森 23
区别:
①范畴不同。智力是人的人格心理特征,而知识 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②发展的速度不同。
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获得非同步。二者并非永远 成正比(孔子的学生)。知识不能及时提取,灵活运 用,就不能使智力得到提高。智力高低的区别就 在于能否将知识进行思考、整理、归纳、提取和 运用。有位智者有个神秘的魔箱 “四角号码”
─── ┼───────── ┼────────────
学习内容 │ 满足于理解与记忆现 │ 热衷于探索自己未知的
│成的内容。
│ 内容。
─── ┼─────── ──┼────────────
对权威的态度│尊重权威。
│ 反对权威。
────────────────────────
纪律 │遵守纪律。
第一,智力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能力属于实际活动的 范畴。
第二,智力和能力在组成因素及结构方面各不相同。
智力由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因素组 成;而能力则由组织能力、定向能力、适应能力、实际操作 能力、创造能力等因素组成。
智力以思维力为核心组成一定的结构,能力的结构则是几种 因素并立,没有什么核心。
2020/6/1
人格心理学
34
创造性人格比较
❖ 卡特尔对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的人格进 行了比较,发现在某些方面有明显差异:科 学家情绪更稳定而成熟,文学艺术家情绪易 激动,易生烦恼,不能逆来顺受;科学家冒 险敢为,文学艺术家自信不足;科学家更安 详沉着,文学艺术家更易烦恼自扰等。
2020/6/1
(哪个快)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知识不断地积累和增长,但
智力则有可能发展、停滞、甚至衰退。
2020/6/1
人格心理学
24
智力的年龄变化
2020/6/1
人格心理学
25
智力与知识的 关系
①智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
“无知必无能”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 聪慧教师的目光
②掌握知识又以—定的智力为前提。智力制 约着掌握知识的速度、难度、数量、质量和 巩固程度。
2020/6/1
人格心理学
20
不同观点:
前苏联心理学认为能力是总的概念,而智力 则是能力的组成因素。 西方心理学则强调智力是一个总的概念,包 括了各种能力。
2020/6/1
人格心理学
21
思考: 智力与学生的学业成绩
2020/6/1
人格心理学
22
2、智力与知识
智力和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020/6/1
1、什么是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与霍 恩(J.L.Horn)根据因素分 析的结果,按心智能力的 功能差异、发展趋势,将 人类智力(g因素)划分为两 种,即流体智力和晶体智 力。
2020/6/1
人格心理学
40
(1)流体智力是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 能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它是 一种潜在的智力。主要与人的神经生理 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很少受后天教育因 素的影响。如瞬时记忆、思维敏捷性、 反应速度、知觉的整合能力等。
推孟从1921年至1956年期间,一直进行 追踪研究。(1956年推孟去世。)1968年, 他的同事发表了长达40年的追踪报告。
2020/6/1
人格心理学
32
报告表明
1、 这些高智力者都具有良好的素质,受过优越 的教育,学业成绩比常人高出2至4个年级;
2、获得了适当的工作机会,从事专业性工作的 比例高达常人的8倍。但是,他们之中,没有一 个能成为象牛顿、达尔文、马克.吐温、奥尔尼 那样的作家和科学家。他们虽然有些著作、论文、 研究报告,或者在政治、经济、教育等事业方面 有所贡献,但都极为平凡。
人格心理学
29
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
三角区域表明
第一,从整体 上看,创造力
与智力之间有 高
正相关趋势, 高创造力者都
是中等以上的 创 智力。这说明, 造
一般水平的智
力是创造力发 力
展的不可缺少 的条件。

2020/6/1

智力 人格心理学

第二,智商 在130以上 看,其创造 力分数极为 分散,有的 极高,有的 极低。这说 明,智力水 平高的人, 创造力水平 不一定高, 智力和创造 力是两种不 同的能力。
学习动机 │追求高分数及教师的│ 满足于探究问题,摆脱
│称赞,尊重现实的价│ 现实的价值观。
│值观。

── ┼──────── ┼───────────
学习态度 │勤奋学习,悉心听取│ 对感兴趣的事物始终愿
│教师意见,师生关系│ 花时间探究,思考问题
│协调。
│ 不为教师意见左右,对

│ 教师的话不完全接受。
30
高创造力型学生与高智力型学生比较
━━━━━━┯━━━━━━━━━┯━━━━━━━━━━━
高智力型学生
│ 高创造力型学生
─────────────┼────────────
学习目标 │获得教师和教课书中│ 对教师和教课书中的知
│的知识。
│ 识批判吸收,从中发现

│ 问题。
───┼─────────┼────────────
2020/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