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犯罪心理学讲稿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 理 因 素
(2)生理发育过剩: 女性的性早熟及生理发育过剩,是引 起女性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生理因素。 在少女犯罪个案研究中,可以发现许多的 性早熟和生理发育过剩的情况;与此相应, 女性的绝大多数犯罪都与性有直接或间接 的关系。
生 理 因 素
社 会 因 素
(1)不良社会现象影响: 由于婚外情、包二奶、非法同居等 现象的日益蔓延,使无数家庭陷入危机, 特别是女性深受其害。这也导致女性心 理失衡。 性格偏激者会将爱转化为愤怒和复 仇心理,孤注一掷地选择极端的方式。
(2)女性犯罪涉案领域增多
间谍、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 强奸(帮助犯)、贪污受贿、诈骗、组织 或容留卖淫、运毒、窝藏或收购赃物、交 通肇事等。
(3)手段向智能化、男性化演变
一些女性犯罪情节恶劣,手段残忍, 杀人、投毒、拐卖妇女儿童、绑票敲诈勒 索、帮助男性强奸妇女等一些大案、奇案 不段发生。
始堕落,最后用同一方法多次报复了其他女孩。
错误的人生观
女性犯罪者的人生观是建立在对人生的片面认识的 基础上的。她们把美丑颠倒,热衷于庸俗丑陋的生 活方式,从中获得低级趣味的愉悦体验。女性犯罪 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法制观念淡薄。当她们自身利 益受到侵害时,首先想到的是以暴力手段来解决问 题
虚荣嫉妒心理

第二,因为贪图小便宜进行违法犯罪行为 的情况较多,例如,冒充顾客在商店偷窃 小商品,为了一些很小的所得就卖淫或介 绍他人卖淫等。
狠狠地把脸上的肉刮下来,扔到马桶里冲走。
(5)女性在共同犯罪中常常处于从属地位,她们常常扮演 “黏合剂”的角色。 以自己的性别特点作掩护,拉拢、引诱其他女性加入, 又以这些女性为纽带,将带动更多的男性加入犯罪组织。 女性在共同犯罪中虽然处于被动、从属地位,但是,她 们对于犯罪组织的巩固和发展,却起到了男性犯罪人不能 起到的作用。
(4) 犯罪性质日趋严重
女性犯罪由最初的欺骗、盗窃罪占绝大部分到 抢劫、杀人等暴力犯罪比例增加。 案例: 王某与马某相识于6年前的一个夜晚,当时26岁 的王某舞技超群,36岁的马某则是一个舞盲。在舞 厅里,两人很自然地由陌生到相识,虽然年龄差异 很大,但马某早已和丈夫分居,加上二人谈得投机, 他们很快就同居了。 后来王某对马某逐渐厌烦,马某利用给王某儿 子洗澡的机会将其杀害。
赵某因生活琐事长期受到丈夫的暴力殴打 和虐待,日积月累,终于无法再忍受,而在给丈夫 做的饭里放进了老鼠药。
自暴自弃心理
心 理 因 素
女性犯罪者由于在家庭或社会生活中创伤或挫折, 进而颓废,以至产生消极厌世情绪,并促发犯罪。 挫折情绪犯罪人大多数都是那些原来就是有不 良情绪倾向,敏感脆弱和控制力差的人。行为人 受的挫折感越强烈,心胸越狭隘,其实施犯罪的 可能性与强度就越大。 13岁的花季女孩玲玲在13岁遭人报复强奸后开
2005年3月11日《百姓法制》杂志上就刊登了这样 一则案例:张某,女,49岁,因嫉妒同村某人生活 条件比自己好,2004年11月12日将糖粘上毒鼠药, 给同村某人的小孩吃,结果可怜3岁的幼女被毒死。 2005年3月9日上午,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认 定张某故意杀人罪名成立,判其死刑。总之,虚荣 心,嫉妒心强是女性较为突出的心理特征,可以说 也是女性本身性格上的弱点,是引起女性犯罪的导 火线之一。
在中国,女性犯罪数量也逐步上升, 犯罪类型主要为财产犯罪和性犯罪最为突 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到来,女性对社 会各类事物的参与,也同时为女性犯罪提 供了比以前更多的机会。
3.现代女性犯罪的特点
横向扩张的态势 纵深发展的趋向 这两方面纵横交错,构成了现代社会女 性犯罪的一系列特点
(1)犯罪数量增长 (2)涉案领域增多 (3)手段向智能化、男性化演变 (4)犯罪性质日趋严重 (5)女性在男女混合的犯罪团伙中的“粘 合剂”作用明显
5.自私性 女性犯罪具有明显的自私性的特点,主要 表现为:第一,女性犯罪很少因为义气、 信仰等进行犯罪,她们的犯罪大多数都是 为了自己的得失,为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及 丈夫、子女等而犯罪的,很少为了主持公 道、追求正义、信仰等进行犯罪活动,她 们很少进行义气性、政治陛犯罪活动,因 此,女性在犯罪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无利 可图的事不干”的特征。
社 会 因 素
(2)文化层次低,法律观念薄弱: 目前女性犯罪人大都是法盲,法 律观念薄弱,思想单纯,甚至有的青 少年女性在犯罪后还不知道自己已经 犯了罪,反而认为自己做的合情合理
社 会 因 素
(3)社会交友不慎: 很多青少年女性往往因为择友不 慎,误入歧途。且有的青少年女性比 较任性,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不听 从家长老师的劝告,继续结交社会上 的不良青年,使自己在这种社会的不 良文化中越陷越深,堕落而不能自拔, 以至最终走向犯罪的道路。
杀死孩子后,马把小孩的书包和衣物偷偷地扔 在小区的各个垃圾箱里,顺便到粮站买了大的黑布 口袋和橡皮手套。回到家后,拿起菜刀,戴上手套, 开始分尸。整个小孩被分成了11段。 更为令人发指的是,为了不让发现者认出尸首, 马某把孩子的头放到高压锅里蒸煮,当她掀开锅盖
的时候,发现孩子的面容依旧,顿时火起,便又恶
女性生理性周期 生理发育过剩
生 理 因 素
(1)女性生理性周期 : 女性的情绪、心智在月经期、怀 孕期和绝经时期受到影响很大。生物 学家认为处于此期间的女性,更容易 产生违法犯罪行为。因为在此期间, 女性会出现植物神经紊乱,大脑皮层 失调,心烦易怒,情绪失控等现象, 产生冲动型犯罪。正是由于这些心理 的消极变化,使女性陷入犯罪的危险 性较大。
女性的性别的优势也为女性犯罪者在这方面成 功提供了基础。市场经济的转型使人的思维方式发 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的负面影响是使不能成为商 品的东西也可以交易,性权利便是一种。色情行业 的出现与泛滥会使她们淡化自己的犯罪心理,也便 于她们为自身找到辩解的理由。
外出一条破裤子 回来穿着呢料子 手上戴着金戒指 袋里装满新票子 家里盖了新房子 务农不如当婊子
贪婪心理
心 理 因 素
女性犯罪人常有“追求财物”、“追求虚荣”、 “好奇”、“自我炫耀”等动机。
王某被同酒店的服务员取笑没有手机,她便将老板 价值5000元的手机盗走而被判刑。
仇恨报复心理
从女性犯罪的形成来看,大多数女性都经历了 一个从受害者到加害者的过程。一些女性在其受害 过程中,或受害之后,逐渐产生了怨恨不满的情绪, 这种怨恨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转化为一种强烈的 报复泄恨心理。在这种强烈的报复泄恨心理支配下, 一些女性实施了暴力犯罪;一些女性则走上了流氓、 卖淫的违法犯罪道路。
1.女性犯罪的社会背景:
中国文化:男主外,女主内 、男尊女卑 女性文化思想闭塞,生活活动范 围狭小
2.女性犯罪的发展:
随着历史的推进,西方工业革命,反帝 反封建思想改造,女性获得了该属于自己的 合法权益,开始逐渐频繁地接触社会,结果 导致了犯罪率提高的必然性。 到了20世纪初期,意大利著名犯罪学家 龙勃罗梭正式开始了“女性犯罪”这一概念 的研究。并且这一概念正一步步的走向成熟, 它已经成为了犯罪学中的一种独立的类 型。

3.个性上的差异
(1)攻击性 男性往往比女性富于攻击性 攻击性的强弱是男女两性在个性和行 为方面最为显著的差异之一
(2)支配性: 男:支配欲、自我决定,遇事有主见、果断 女:优柔寡断、胆小怕事、信心不足
(3)自信心 一般认为,女性的
自信心低于男性
女性犯罪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犯 罪率上,都远远低于男性,
家 庭 环 境 因 素
(1)家庭暴力 有些女性没有经济来源,在家庭 中没有地位,经常遭受丈夫的打骂 丈夫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以为 丈夫是凌驾于女性之上的,可以随便 打骂

堕落的天使节选
家 庭 环 境 因 素
(2)家庭教育缺失 道德教育一向是家庭教育的缺陷, 很多女性犯罪人道德准则低下,分不 清是非善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利己主义的思想表现突出,这都是家 庭教育缺失所导致的。另外家庭不和 睦,不完整,经济条件差以及父母的 不良言行都对青少年女性犯罪起着直 接的影响。
1.
• 男女两性犯罪的比较 • 女性犯罪的现状 • 女性犯罪原因 • 女性犯罪的一般行为特征 • 女性杀人犯罪的心理特征 • 女性犯罪心理预防
2.
பைடு நூலகம்3.
4.
5.
6.
男女两性犯 罪的比较
认知差异
情感和意志 差异
个性差异
1.认知上差异
女性认知特点:形象思维能力强 形象性、具体性
语言表达能力强
记忆力强
表现:
认识范围狭窄,社会认识系统薄弱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差
看问题带有片面性、局限性
2.情感和意志特征差异
女性: 情绪情感丰富,感情细腻,富于内心 体验和敏感性,情绪的感情稳定性差 男性: 内心体验没有那么强烈,情绪稳定性 强,偏向理智客观的看待事物,不易感情 用事
相关案例
罗卡娜,女,23岁,广西北海人,2003年上半 年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成教院培训二部本科班英语专 业进修,其同寝室的室友李某以前曾是某一外语学 校的英语老师,两人的关系曾经是非常的要好,成 绩也都不错,但由于某些小的生活习惯不同,两人 的关系由友好走向敌对,整天勾心斗角,李某又背 着罗说罗性情孤僻,自私而不宜交往。2004年7月9 日早晨,两人在寝室卫生间发生口角,进而大打出 手,结果罗一时激愤,用本来削水果的水果刀将李 某刺死,连刺17刀,其中3刀为致命伤。2004年11 月30日,北京一中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罗卡娜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赔偿李某死亡赔偿金共计25万 余元。
(1)犯罪数量增长 北京市一中院公布了一份女性犯罪调 研报告。报告显示,连续3年来,女性犯 罪增长率均超过男性,其犯罪类型新增了 10多种,包括间谍、强奸(帮助犯)等。 调研报告显示,3年来,女性犯罪案 件的最大特点是犯罪率逐年上升,且超过 同期的男性犯罪增长率。

2003年,该院审结的女性犯罪案件20件, 占刑案的12.7%;2004年为22件,占 13.9%;2005年为22件,占 15.4%。 从人数上看2005年判决生效的 139名人犯中,女性为11人,占生效人犯 的7.9%,2006年判决生效的131名人犯 中,女性为12人,占生效人犯的9.23%, 2007年上半年判决生效84名人犯中,女 性为9人,占生效的10.71%。 (见图)
3.欺骗性 女性天生柔弱,是受社会保护的对象。 因此,一般对女性的戒备心理低于男性,这 使得犯罪女性的一些犯罪行为具有极大的欺 骗性,也较易取得成功。 4.性色彩浓厚 女性犯罪在多数场合与性有密切联系, 如以出卖肉体为手段获取他人钱财或其他利 益。或因放纵自己的情欲而陷入情感纠纷中, 导致奸情杀人案件的发生。
•心 理 因 素
•生 理 因 素
•社 会 因 素
•家 庭 环 境 因 素
1.女性犯罪的心理特点:
(1)依附心里强而自我保护能力差 (2)情感丰富但情绪不稳定 (3)虚荣心、嫉妒心强
心 理 因 素
急功近利心理
女性的这个心理特点与当前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 联。在我国,改革开放带来了男女的进一步平等,这 是一种进步。但是,男女对社会事务的普遍参与,也 同时为女性犯罪带来了比先前更多的机会。"打工妹" 大量流入城市也增加了女性犯罪的机会。而且商品经 济意识中的功利色彩对人们的观念意识的塑造作用已 经显现出来,人们都希望以最小的投入,甚至是不投 入来获得最大的回报。在现实中一些个别的成功事例, 无疑极大的刺激了人们的这种欲望。
(4)受暗示性 一般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暗示 当女性加入了犯罪团伙后,她们往往 会自觉地服从,而男性往往在犯罪团伙中 占主导支配地位。
社会背景
犯罪数量增长
女性犯罪现状
犯罪发展
涉案领域增多
犯罪特点
手段向智能化、 男性化演变 犯罪性质日趋严 重 女性在男女混合 的犯罪团伙中的“ 粘合剂”作用明显
(四)女性犯罪的一般行为特征
冲动性 从属性 欺骗性 性色彩浓厚 自私性 非体力性
1.冲动性 由于犯罪女性具有情感波动性大,认识范围狭 窄等特征,当一些犯罪情境出现,犯罪女性往往缺乏 自制力,在强烈欲望的驱使下选择犯罪行为,事后则 极为后悔。 2.从属性 女性的社会经验不够丰富,体力上也不如男性, 以及女性固有的依附心理,使得她们在团伙犯罪或共 同犯罪中,一般只充当次要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