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管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特大事故是指:伤病员 20 人以上或死亡
6 人以上 , 事故有继续发展趋势 , 伤亡人数不 断增加。
突发事件的界定(wk.baidu.com)
1、轻度事故是指:伤病人数 5人以下或死亡 2 人以下。 2、中度事故是指:伤病人数 6~19 人以上或 死亡 3 ~9人。 3、重度事故是指:伤病员 20~49 人以上或 死亡 10~19 人以上。 4、特重度事故是指:伤病员50人以上或死亡 20人以上。
重大、紧急、意外事件 (突发事件)
医疗急救的开展
突发事件的界定(一)
1、一般事故是指:伤病人数 10 人以下或死
亡 2 人以下 ( 含 2 人),事故无发展趋势,伤 亡人数不再增加。
2、重大事故是指:伤病人数 10 人以上或死
亡 3 人以上 ( 或涉及外籍公民和有社会影响人 士 ), 事故基本得到控制 , 伤亡人数基本不再增 加。
院前急救 的原则
院前急救的内容
①现场急救; ②搬运; ③监护运送。
院前急救的技术要求
1、 心肺复苏技术; 2、气管开放技术; 3、电触颤技术; 4、止血; 5、包扎; 6、固定; 7、搬运。
院前急救工作要求
做到接警及时,出警迅速,急救药品齐 全、器械完好,救治措施得力。保障伤 病员和急救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日常 救护和突发救治任务圆满完成。
院前急救工作的 有关知识
院前急救简介
1936年法国建立急救医疗体系; 1963年日本在消防部急救队,一辆救护车 和3名急救人员; 1966美国急救医疗体系 1974年英国实行分级管理,53个急救站; 1968年香港救护车归属消防处管理指挥。
院前急救简介
20世纪50~70年代,国内仅有简陋的急救站和 为数不多的救护车; 1984卫生部颁布《医院急诊科建设方案(试 行)》和《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 才引起各省市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 1987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会成立; 1986~2002年,院前急救得到了快速发展。
突发事件的内容
1、遇有大批外伤、中毒、意外伤害或特大 交通事故病人来院急诊者; 2、特殊病人(知名人士、外国人或港澳台 同胞等); 3、涉及法律问题的病人; 4、发生重大医患纠纷的病人; 5、难以断决是否转院的病人; 6、涉及较多科室协调诊治并需院方出面组 织救治的病人等。
突发事件的报告制度
1、报告的程序 (1)、接警室接到重大、紧急、意外事 故报警时要立即报告科主任,由科主任 报告院领导及医务科。 (2)、院前急救人员在现场重大、紧急、 意外事故时,医护人员积极展开救治, 由驾驶员向市紧急救援心中及接警室报 告。接警室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再向 院领导及医务科报告。
参加会诊医师应在规定时间 内到场,并积极参加医疗救治工作。
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3、接诊危重伤病员需院内继续抢救时, 院前急救人员要提前通知院内值班人员 作好抢救准备。
院前急救中病人的转运原则
转运原则
1、1、安安全全原原则则;; 2、2、就就近近原原则则;; 3、3、自自愿愿原原则则;; 4、4、专专业业原原则则;; 5、5、能能力力原原则则。。
院前急救与突发事件
医疗急救的开展
急诊科
院前急救与突发事件
医疗急救的开展
1、急诊医学概念 2、院前急救工作的有关要求 3、突发事件医疗急救的开展 4、急救现场伤员的分类 5、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
急诊医学概念
急诊医学的定义
急诊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边缘 科学,专业技术方面与其他许多 专业有密切联系和交叉,突出各 种危重症的早期诊断治疗。
院前急救人员的组成
院前急救人员
接警人员、医师、护 士、担架工、驾驶员 及医院各急救分队组 成人员。
医师、护士、担
架工、驾驶员。 出车单元
医师为组长
院前急救的方法
①对呼救病人进行现场简单救治,维持生 命体征稳定;
②对伤员进行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③对呼吸心跳骤停等危重伤病员进行现 场复苏; ④对中毒患者帮助病员迅速脱离现场,必 要时边洗胃、边用药、边运输。
院前急救简介
1986年我院建急诊科; 1997年成立急救中心; 2003.3滨州市紧急救援中心成立,隶属市紧急 救援中心,我院急诊科被市卫生局列入滨州市 第十一急救站。
统一指挥 统一管理 统一标示 统一调度
统一服装
院前急救定义
院前急救是指患者 从发病现场到医院 之前的就地处理、 抢救、监护运送到 医院的过程。
急诊医学范畴
1、初期急救----即院前急救; 2、复苏学 3、危重病医学 4、创伤学 5、急性中毒 6、灾害医学; 7、急诊医疗体系:院前急救、院中抢救和 ICU三位一体体系。
急诊医学的特点
1、伤病员救治反应迅速; 2、急诊工作强调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 3、急诊工作对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4、树立整体思维、加强团结协作; 5、分清轻重缓急 6、对生命指证不稳定的危重伤病员,做到诊 断与治疗同步,边检查、边抢救、边治疗。
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3)发生突发事件急救要求: 急救人员除立即展开急救外,并立即向接
警室或科主任报告事件性质、事发地点、人 员伤亡情况、主要伤情及需要增援的急救力 量等。
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2、遇有危重伤病员院内会诊要求 一般会诊由值班医师通知有关科室人员会 诊。 紧急会诊由值班医师通知医务科或医院值 班室请求有关科室人员会诊。
院前急救的特点
1、社会性强: 2、时效性高: 3、涉及专业广: 4、抢救环境差。
院前急救三要素
畅通的通讯设施 完好的交通工具 齐全的人员装备
院前急救 的任务
现场急救和安全 转运(途中监护 和抢救)
先紧急处置后运送。先急 救及运送急危重伤病人, 再急救及运送中、轻度伤 病人,后运送死亡伤病人。
在运送时可采用一辆 车承载一名重度伤病人加 1-3名中、轻度伤病人。
院前急救的纪律要求:
院前急救人员 要牢固树立
急救意识、安全意识、时间意识、 服务意识、服从意识。
服从指挥、纪律严明、反应迅速、 做到 救治有序、保障安全、通讯畅通。
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1、院前急救包括日常院前急救和紧急状态 下(突发事件)的院前急救。 (1)、日常院前急救任务一般有急诊科组 织实施。 (2)、在有紧急状态下(突发事件)院前 急救任务时,接警人员要在最短时间内通 知科主任或院领导,由医院组织实施。
6 人以上 , 事故有继续发展趋势 , 伤亡人数不 断增加。
突发事件的界定(wk.baidu.com)
1、轻度事故是指:伤病人数 5人以下或死亡 2 人以下。 2、中度事故是指:伤病人数 6~19 人以上或 死亡 3 ~9人。 3、重度事故是指:伤病员 20~49 人以上或 死亡 10~19 人以上。 4、特重度事故是指:伤病员50人以上或死亡 20人以上。
重大、紧急、意外事件 (突发事件)
医疗急救的开展
突发事件的界定(一)
1、一般事故是指:伤病人数 10 人以下或死
亡 2 人以下 ( 含 2 人),事故无发展趋势,伤 亡人数不再增加。
2、重大事故是指:伤病人数 10 人以上或死
亡 3 人以上 ( 或涉及外籍公民和有社会影响人 士 ), 事故基本得到控制 , 伤亡人数基本不再增 加。
院前急救 的原则
院前急救的内容
①现场急救; ②搬运; ③监护运送。
院前急救的技术要求
1、 心肺复苏技术; 2、气管开放技术; 3、电触颤技术; 4、止血; 5、包扎; 6、固定; 7、搬运。
院前急救工作要求
做到接警及时,出警迅速,急救药品齐 全、器械完好,救治措施得力。保障伤 病员和急救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日常 救护和突发救治任务圆满完成。
院前急救工作的 有关知识
院前急救简介
1936年法国建立急救医疗体系; 1963年日本在消防部急救队,一辆救护车 和3名急救人员; 1966美国急救医疗体系 1974年英国实行分级管理,53个急救站; 1968年香港救护车归属消防处管理指挥。
院前急救简介
20世纪50~70年代,国内仅有简陋的急救站和 为数不多的救护车; 1984卫生部颁布《医院急诊科建设方案(试 行)》和《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 才引起各省市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 1987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会成立; 1986~2002年,院前急救得到了快速发展。
突发事件的内容
1、遇有大批外伤、中毒、意外伤害或特大 交通事故病人来院急诊者; 2、特殊病人(知名人士、外国人或港澳台 同胞等); 3、涉及法律问题的病人; 4、发生重大医患纠纷的病人; 5、难以断决是否转院的病人; 6、涉及较多科室协调诊治并需院方出面组 织救治的病人等。
突发事件的报告制度
1、报告的程序 (1)、接警室接到重大、紧急、意外事 故报警时要立即报告科主任,由科主任 报告院领导及医务科。 (2)、院前急救人员在现场重大、紧急、 意外事故时,医护人员积极展开救治, 由驾驶员向市紧急救援心中及接警室报 告。接警室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再向 院领导及医务科报告。
参加会诊医师应在规定时间 内到场,并积极参加医疗救治工作。
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3、接诊危重伤病员需院内继续抢救时, 院前急救人员要提前通知院内值班人员 作好抢救准备。
院前急救中病人的转运原则
转运原则
1、1、安安全全原原则则;; 2、2、就就近近原原则则;; 3、3、自自愿愿原原则则;; 4、4、专专业业原原则则;; 5、5、能能力力原原则则。。
院前急救与突发事件
医疗急救的开展
急诊科
院前急救与突发事件
医疗急救的开展
1、急诊医学概念 2、院前急救工作的有关要求 3、突发事件医疗急救的开展 4、急救现场伤员的分类 5、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
急诊医学概念
急诊医学的定义
急诊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边缘 科学,专业技术方面与其他许多 专业有密切联系和交叉,突出各 种危重症的早期诊断治疗。
院前急救人员的组成
院前急救人员
接警人员、医师、护 士、担架工、驾驶员 及医院各急救分队组 成人员。
医师、护士、担
架工、驾驶员。 出车单元
医师为组长
院前急救的方法
①对呼救病人进行现场简单救治,维持生 命体征稳定;
②对伤员进行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③对呼吸心跳骤停等危重伤病员进行现 场复苏; ④对中毒患者帮助病员迅速脱离现场,必 要时边洗胃、边用药、边运输。
院前急救简介
1986年我院建急诊科; 1997年成立急救中心; 2003.3滨州市紧急救援中心成立,隶属市紧急 救援中心,我院急诊科被市卫生局列入滨州市 第十一急救站。
统一指挥 统一管理 统一标示 统一调度
统一服装
院前急救定义
院前急救是指患者 从发病现场到医院 之前的就地处理、 抢救、监护运送到 医院的过程。
急诊医学范畴
1、初期急救----即院前急救; 2、复苏学 3、危重病医学 4、创伤学 5、急性中毒 6、灾害医学; 7、急诊医疗体系:院前急救、院中抢救和 ICU三位一体体系。
急诊医学的特点
1、伤病员救治反应迅速; 2、急诊工作强调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 3、急诊工作对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4、树立整体思维、加强团结协作; 5、分清轻重缓急 6、对生命指证不稳定的危重伤病员,做到诊 断与治疗同步,边检查、边抢救、边治疗。
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3)发生突发事件急救要求: 急救人员除立即展开急救外,并立即向接
警室或科主任报告事件性质、事发地点、人 员伤亡情况、主要伤情及需要增援的急救力 量等。
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2、遇有危重伤病员院内会诊要求 一般会诊由值班医师通知有关科室人员会 诊。 紧急会诊由值班医师通知医务科或医院值 班室请求有关科室人员会诊。
院前急救的特点
1、社会性强: 2、时效性高: 3、涉及专业广: 4、抢救环境差。
院前急救三要素
畅通的通讯设施 完好的交通工具 齐全的人员装备
院前急救 的任务
现场急救和安全 转运(途中监护 和抢救)
先紧急处置后运送。先急 救及运送急危重伤病人, 再急救及运送中、轻度伤 病人,后运送死亡伤病人。
在运送时可采用一辆 车承载一名重度伤病人加 1-3名中、轻度伤病人。
院前急救的纪律要求:
院前急救人员 要牢固树立
急救意识、安全意识、时间意识、 服务意识、服从意识。
服从指挥、纪律严明、反应迅速、 做到 救治有序、保障安全、通讯畅通。
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1、院前急救包括日常院前急救和紧急状态 下(突发事件)的院前急救。 (1)、日常院前急救任务一般有急诊科组 织实施。 (2)、在有紧急状态下(突发事件)院前 急救任务时,接警人员要在最短时间内通 知科主任或院领导,由医院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