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笔记

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笔记
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笔记

绪论:

一、现代性——历史的使然

基于历史要求的戏剧思潮和戏剧观念的根本转变,或者说戏剧之启蒙理性与现代意识的强化,是中国戏剧脱离古典时期,进入现代时期的基本标志。

1、中国戏剧向现代化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戏剧价值观念的变化。

第二:戏剧精神内涵的变化。

第三:舞台任务形象体系的变化。

第四:戏剧艺术生态构成上的变化。

二、中国现代戏剧的崛起

变革先是在旧戏营垒的内部进行,这就是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前后的戏剧改良运动。

首先:杂剧和传奇这种古老的戏剧文学体裁,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其实:当时在舞台上处于“霸主”地位的京剧,也惊醒了改革的尝试。

三、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

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到四十年代,便是现代戏剧发展、成熟和繁荣的时期。

二十年代的话剧,在艺术上较文明新戏时期已有长足的发展。首先:剧本文学的创作打开了新局面。其次:对戏剧演出的完整性和艺术性具有重要意义的导演艺术,对中国话剧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是有促进作用的。

三十年代的中国话剧在曲折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时期。

左翼戏剧运动成为戏剧运动的主力。首先表现为政治上对战斗性的追求明显加强。艺术发展上呈现相当复杂的局面。主题大于形象,思想和艺术处于不平衡状态。

四十年代是中国人名在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经受血与火的考验的伟大时代,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高扬的伟大时代,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第一:在三十年代已经成熟的基础上,向丰富性、多样性方面开拓了新路。

第二:在戏剧艺术的探索上,对五四以来只强调向西方学习而忽视中国戏剧传统的偏向进行了拨正,戏剧的民族化问题受到普遍重视。

二十年代戏剧以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主题。

三十年代以阶级斗争、社会解放的主题。

四十年代民族解放的总主题,得到深入的表现。

四、中国现代戏剧的历史特征

1、反帝反封的土壤诞生,左倾。

2、中国现代戏剧史,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戏剧变革、发展的历史。

3、虽然无暇顾及艺术,但并不轻视艺术。

五、中国现代戏剧的历史局限

1、政治倾向性的强烈和战斗旗帜的鲜明。

2、系统的理论建设一直是十分薄弱的环节。

3、中国戏剧向现代化的转变,其历史进程是艰难而缓慢的。

第一节:文明新戏——新兴话剧的萌芽(一八九九年至一九一八年)

中国新兴话剧萌芽于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

汪笑侬时代新戏。

文明新戏这种话剧最早的形式,是以春柳社为代表的一批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创立。春柳社的发起人为李叔同和曾孝谷。

曾孝谷改编的五幕剧《黑奴吁天录》,这是第一出中国人创作演出的话剧,也标志着不同于前一阶段国内学生演剧的文明新戏的正式开端。

《黑奴吁天录》以饱满的反抗民族压迫的思想内容和初具规模的话剧特色,激起了留日学生和旅日革命人士的强烈反响,也得到了日本进步戏剧届的一致赞扬。

辛亥革命之后,文明新戏从鼎盛走向了衰落。

第二节:《黑奴吁天录》及春柳派的戏剧创作

原著《汤姆叔叔的小屋》。

春柳派一开始就注意梳理严肃认真的艺术风格,坚持先有完整的剧本,然后照本排练,反对幕表制和演员在舞台上离开剧本仍以的发挥。后期随波逐流。

第三节:进化团派的戏剧创作

进化团派和天知派新剧,与春柳派不相同的风格特点。百分之八九十都有它宣传的目的,而春柳社演剧的时代感和政治倾向性远不如进化团强烈和鲜明了。

《黄金赤血》

中国第一个镜框式舞台的新型剧场——新舞台

进化团的新剧较之于春柳派通俗、自由、不拘一格,它更多的吸收了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特点,带着鲜明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在当时被认为是偏土的,而不是洋气的。接近群众,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缺点:主要是为革命作宣传,缺少艺术上的追求。

第四节:在商业文化中走向衰落的文明新戏

第五节:南开校园戏剧的新贡献

1、业余剧团

2、受欧美近代剧影响

3、《新村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南开新剧的最后一个高峰之作,也标志着我国新兴话剧一个新阶段的开端。

第二章:现代戏剧观念的确立与新兴话剧的发展(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九年)

第一节:概述

戏剧新浪潮:代表作《新村正》,主要阵地《新青年》

积极进步的作用:1、批判了没落中的旧剧作为玩物和把戏的弊病,强调了戏剧严肃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

2、《新青年》所发起、组织的对传统旧戏的批判,促进了戏剧观念的更新,确立了近代现实主义戏剧观念在中国新兴话剧发展中的指导意义。

3、强调了戏剧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

“爱美的”戏剧:民众戏剧社,辛酉学社,上海戏剧协社(柱石)

洪深加入协社,建立严格的排演制和导演制。

经过一九二四年《少奶奶的扇子》的演出成功,新兴话剧经过艰难的探索,终于立足于中国舞台。一九二三年,新民剧场开创男女合演的新风。“人艺剧专”不仅是我国第一所试用西方戏剧艺术教育方式培养话剧专门人才的学校。

真正为二十年代末期现代戏剧打开一个崭新局面的是田汉创建和领导的南国社。

二、戏剧文学创作。

积极浪漫主义是这一时期话剧创作的主潮。

这一时期戏剧创作弱点:

第一,新兴话剧所代表的戏剧新观念如何与中国传统的戏剧美学相结合,当时还正在摸索当中。

第二,剧作家大多是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知识分子,他们多从自我感受出发表现那个时代,视野不够开阔,选材不够广泛。

第三,剧本大多数还是比较,从艺术上讲,这一时期的剧本大多数还是比较稚嫩和粗糙的。

第二节:欧阳予倩及其剧作

一九二二年《泼妇》和《回家以后》这两部独幕剧,奠定了欧阳予倩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泼妇》是欧阳予倩告别文明戏旧风,摆脱幕表戏编剧方法而创作的第一个完本的剧本。欧阳予倩的历史剧舞台性很强,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尤其是具有鲜明的名族风格。他熟悉中国传统戏剧的美学特征和观众心理,熟悉舞台艺术实践。

第三节:熊佛西及其剧作

熊佛西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拓荒者之一。

熊佛西的第一批剧作都是站在现代启蒙主义文化立场上批判现实的社会问题剧。

《一片爱国心》是熊佛西剧作中多幕剧的代表作,独幕剧代表作是《王三》。

熊佛西的“农民剧本”,不仅力求其内容扣合农民的生活,而且技巧也是以农民能读能演为原则。表现的是一种改良主义的社会思想。

《袁世凯》标志着熊佛西自我修正了他以前“戏剧应以趣味为中心”的主张,标志着他对戏剧的思想性和美感形式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故事生动,动作性强,充满生活情趣,是熊佛西剧作的基本风格。

第四节:郭沫若早起历史剧及其他历史剧作家

浪漫主义诗人和剧作家。

《卓文君》完成了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中他的第一篇翻案文案。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塑造了一个出走的娜拉式的中国妇女形象。标志着他在戏剧创作中大大地向前走了一步。

郭沫若早起的历史剧充满了理想的色彩和主观表现的倾向,具有浪漫主义的鲜明特征。

首先:这些历史剧有一种浩大奔放的气势。

其次,处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主观化倾向。

第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第五节丁西林的戏剧创作

丁西林追求趣味,能深入人物的性格和社会生活的底蕴,他以高雅的情趣和机智的幽默开我国现代幽默戏剧的先河。

《一只马蜂》

早期代表作《压迫》

特点: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自然。

抗日时期的代表作独幕喜剧《三块钱国币》:批判意识更强,讽刺性更强,人物性格最明显。是抗日时期也是整个现代戏剧史上最优秀的独幕剧之一。

第六节陈大悲、汪仲贤和蒲伯英

通俗戏剧

陈大悲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的奠定,主要的还在于他积极推行“爱美的”戏剧运动。首先提出“非营业性质”亦即“爱美的”方针的,却是汪仲贤。

流传下来的只有《好儿子》

第七节白薇、袁昌英和濮舜卿

白薇在中国现代女剧作家中成就最大,他的话剧创作上的历史地位与小说创作上的丁玲相比。赢得声誉的是《琳丽》,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的色彩。

袁昌英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第八节余上沅和徐志摩

新月社,国剧运动中,两人起了重要作用。

余上沅代表作:《兵变》《回家》《塑像》,缺点:一方面能够摄取含有社会意义的题材,另一方面又写不出严肃的表现人生、说明人生的道理。

第三章:田汉(一八九八年至一九六八年)

第一节:田汉的戏剧创作道路

1、领导南国戏剧运动。

2、《丽人行》的问世,标志着田汉整个民主革命时期戏剧创作的一个高峰。

第二节:《获虎之夜》《名优之死》等二十年代的剧作

《获虎之夜》特点:

1、充分注意了戏的提炼和选择,讲究现实主义的戏剧结构,全剧具有强烈的扣人心弦

的戏剧性。

2、重视人物形象的真实刻画。

3、剧本富有民俗色彩和乡土气息。

《名优之死》是揭示艺术的社会命运问题。自然流畅之美。

《关汉卿》的问世标志了他在表现这类题材上所达到的思想和艺术的高峰。

第三节:《梅雨》《回春之曲》等三十年代的剧作

第四节:《秋声赋》《丽人行》

第五节:田汉剧作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风格

田汉是我国现代戏剧中浪漫主义流派最杰出的代表。

田汉戏剧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审美的把握现实生活,具有主题意识,他的戏剧作品的美学形态,具有一种超现实

的特征,从而形成了诗与剧的统一。

2、具有独特的音乐美。

3、在剧情构思上追求浪漫主义的传奇性。

4、剧作的结构和语言是符合他整个剧作的超写实的诗化倾向和浪漫主义传奇色彩。

第四章:中国戏剧现代化的曲折进程和话剧艺术的成熟(一九三0年至一九三七年)

第一节概述

一、戏剧思潮和戏剧运动:戏剧协社、南国社、摩登社、辛酉剧社、艺术剧社、剧艺社

联合成立上海戏剧运动联合会。

二、当时三个演剧系统:学生演剧、工人演剧、剧联之外的业余剧社演剧

三、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涌现出一个高潮,主要表现为:

1、一支由左翼剧作家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剧作家汇聚而成的优秀戏剧创作队伍

已经初步形成。

2、导演、表演主义水平显著提高。

3、理论探讨和介绍出现了新的势头。

四、本时期戏剧文学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历史特点:

1、阶级和阶级斗争意识的强化。

2、名族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的进一步加强。

3、戏剧文学创作的艺术意识的觉醒。

4、五四启蒙精神的发扬与人道主义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化。

第二节:洪深的戏剧活动和戏剧创作

洪深是我国现代戏剧事业的拓荒者之一, 成名作《赵阎王》

为建设中国电影艺术事业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

洪深的主要贡献和特色:

1、是中国新兴话剧事业的杰出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

2、戏剧创作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充分表现出他的民主主义战斗精神。

3、所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带有浓厚的理性色彩。

4、戏剧创作上大胆创新,显示出中国话剧从初创到成熟的历史进程中一种追求、

吸收、进取的精神。

第三节:李健吾及其剧作

李健吾的戏剧结构、戏剧语言和戏剧抒情方式均有独到之处:

1、冲突繁复而主线明确、剧情紧凑而自然妥帖的戏剧结构。

2、熔性格化、动作性和抒情性于一炉的生活口语化的戏剧语言。

3、直接表现人物内心冲突而又具有客观生活化形态的戏剧抒情方式。

第四节:冯乃超、左明、楼适夷等表现工农革命斗争的剧作。

第五节:石凌鹤、章泯、姚时晓等的“国防戏剧”

第六节:袁牧之和谷剑尘

第七节:宋春舫、王文显和杨X

第八节:徐X和陈楚淮

看过的剧本《获虎之夜》《丽人行》《名优之死》《黄金时代》

1、乡土气息浓厚。

2、长沙味道浓厚。

3、表现政治倾向浓厚。

4、情节设置和剧情构架较好。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近代文学的特征和四大谴责小说 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老残游记(2)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两大口号:民主与科学 (3)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其酝酿过程中,派生了五四文学革命,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4)五四文学革命发起与开展情况: 主要发起者: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 《新青年》: 《新青年》: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1915年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主编,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新青年》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和社会进化论。从而掀起了五四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1、主要社团: (1)文学研究会——1921.1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十二人发起。 文研会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一般的问题”。会员的创作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尤其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矛盾与冲突。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故习称“为人生”派。较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文研会会刊:《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 (2)创造社——1921.7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天等。 文学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认为作者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同时也强调文学的时代使命,因而文学主张本身存在矛盾。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情色彩。文学史习称“为艺术”派。 创作社会刊:《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 创造社以1925年“五卅”惨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后期因增加了李初梨、冯乃超、李一氓、阳翰笙等人,他们提出了“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使创造社出现“左”倾倾向。1929年终被当局查封。 (3)新月社——1929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多为英美留学生。最初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以徐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1926年6月之后,由于徐、闻等人陆续离京南下,新月社无形中解散。1927年,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出版《新月》月刊,《诗刊》季刊,成员增加了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方令孺等,形成后期新月派。新月社至1932年停止活动。 新月派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团体,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却比较重视。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 (4)语丝社——由《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人团体。《语丝》杂志1924年11月创刊,主要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因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 语丝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因而积极开展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主要成员有: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等。鲁迅是语丝派的主将。 《呐喊》与《彷徨》的主要内容 (1)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以及封建礼教害人的罪恶; (2)展示社会底层劳动者悲惨的生存境遇并刻画出人物卑微的灵魂; (3)对知识分子境遇命运的关注和探索;

中国现代戏剧教育的发展历程_1.

2003年4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 pril,2003第39卷第2期 JOU RNAL OF GUANGXI NORM AL UNIVERSIT Y V ol .39N o .2 [收稿日期]2002-08-30 [作者简介]贾冀川(1972-,男,河北邯郸市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张蓉(1973-,女,云南楚雄市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 中国现代戏剧教育的发展历程 贾冀川1,张蓉2 (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戏剧教育既是整个戏剧艺术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戏剧 艺术的发展、对人的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现代戏剧教育诞生于20世纪初,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再到工具化的坎坷历程。中国现代戏剧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戏剧人才,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戏剧艺术的繁荣和戏剧运动的开展。 [关键词]中国;现代;戏剧教育;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G 40-0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0302-0060-05

戏剧教育既是整个戏剧艺术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戏剧艺术的发展、对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无论是在戏剧学领域,还是在艺术教育学领域,针对戏剧教育的学术研究却显得颇为冷清,不必说专著,就是一般的论文也极为罕见,这种现状与现代戏剧教育事业在20世纪上半期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戏剧人才,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戏剧艺术的繁荣和戏剧运动的开展而取得的卓著成就来说是极不相称的。本文力图通过勾勒我国现代戏剧教育的发展历程,去探寻现代戏剧教育之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去咀嚼现代戏剧教育家们献身戏剧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快乐、孤独和悲伤、乃至生命和一腔热血。 一、现代戏剧教育的兴起 中国现代戏剧教育的兴起几乎与话剧艺术的滥觞(早期话剧,又称文明戏同时。中国传统的戏剧教育主要是通过戏班内部师徒私授的方式进行的,即便是专门教习演唱艺术、培养演员的科班也都是拜师学艺,在这种戏剧教育方式下,戏剧成为一种可以代代相传、世世相因的技艺。这种戏剧教育方式限制了受教者的范围,造成了受教者和施教者之间的依附关系,既不利于戏剧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戏剧艺术的发展。当然,视演戏为一种玩物、一种卑贱职业,称演员为所谓“王八、戏子、吹鼓手”的社会风气对传统戏剧教育也是一种严重的束缚。伴随着新兴话剧艺术的出现,一种崭新的戏剧价值观也开始萌发,“戏院者,实普天下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之 大教师也”[1](p3 ,而资产阶级革命者更是把戏剧看作 是宣传革命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的戏剧教育显然已无法适应戏剧界出现的新形势,这样一来,主要以学校教育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戏剧教育应运而生。 最早的现代戏剧教育机构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通鉴学校。通鉴学校由王钟声、马相伯、沈仲礼于1907年下半年在上海创办,马相伯、沈仲礼出资支持,王钟声主持戏校的实际工作。他们通过登报招生的办法,以提倡新戏剧、“包念书、包出洋”为号召,来者不拒,招到学生几十人。通鉴学校的办学思想主要是为了借新剧来宣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大学现代文学史分析题 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1)1917-1927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的出现,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基性,开创性。 2)1928-1937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重要内容:(1)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2)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 3)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特点:(1)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2)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面更复杂,流派更多。关键字: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内在联系我没有写,再听录音) 4、以郁达夫、萧红、沈从文、孙犁等人为例,论述分析现代作家在追求小说的散文化和诗化方面有哪些共同的特色和个性的差异? 几个人的小说的共同点:不注重情节的连贯,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情节淡化。不同点:‘郁’以情绪的流动结构作品,感情的放纵,听任感情的宣泄,抒情方式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是非常外在的,不含蓄的。如《沉论》;从郁到孙,抒情表现在小说这种文体上,有一重要特点,即小说的散文化,故事性不强,不以情节取胜,而重在抒情。‘萧’主要是着力描写散点的透视的,是零星的感受,有奔放的一面,也有内在的一面,处于前二者之间,如《小城三月》;‘沈’精心构造了一个田园牧歌、诗一样的王国,在结构上大幅度跳跃,善于采用虽断若续的表现方法;到孙梨的笔下,小说的散体化与诗化已经进步了许多,达到了一种融合,一种更高的意境,进一步开拓了小说文体的空间,使其更宽阔,更自由,融叙述、抒情、议论为一体,结构灵活,讲究节制的美,讲究分寸,如《荷花淀》。 5、简单叙述丁玲和张爱玲的小说各自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对时代社会的深刻揭示? 二人都以思想深度见长。但深度的视角不同。‘丁’对社会问题分析(包含阶级)表现思想的深度大胆。‘张’对人性的分析显示出其深度,来源于对生活痛惜的体验。她们都擅长于对人物内心深处的描写,擅于把人性放在心里深处来表现。丁玲表现的是农村中的阶段关系,写的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夺取土地和长久拥有土地之间的问题,农民自我阶级间的斗争,丁玲就是在后一个问题上看得最深刻最准确,显示了独立而深刻的思考,达到了一个很

现代戏剧研究参考书目

现代戏剧研究参考书目 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版 田本相主编:《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版 葛一虹主编:《中国话剧通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版 黄会林:《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史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版 袁国兴:《中国话剧的孕育与生成》,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版 廖全京:《大后方戏剧论稿》,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版 董健:《陈白尘创作历程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版 蓝凡:《中西戏剧比较论稿》,学林出版社,1992版 周宁:《比较戏剧学--中西戏剧话语模式研究》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3版 周宁:《想象与权力戏剧意识形态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周华斌、朱联群:《中国剧场史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张连编著《中国戏曲舞台美术史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 孙文辉:《戏剧哲学——人类的群体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陈伟:《崇高论》,学林出版社,1992版 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版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版 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版 《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版 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版 曲六乙:《傩戏·少数民族及其它》,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版 李子和:《信仰·生命·艺术的交响--中国傩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版廖可兑:《西欧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版 吴光耀:《西方演剧史论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版 冉国选:《俄国戏剧简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版 陈瘦竹:《戏剧理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版 《李健吾戏剧评论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版 《现代戏剧家熊佛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版 《余上沅戏剧论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版 《陈白尘论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版 徐半梅:《话剧创始期回忆录》,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版 张健:《中国现代喜剧观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版 许国荣、张洁:《吴祖光悲欢曲》,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版 王利器辑录:《历代笑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版 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版 王季思主编:《中国古典悲剧喜剧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版 周国雄:《中国十大古典喜剧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1版 黄嘉德:《萧伯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版 王爱民、任何:《俄国戏剧史概要》,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版 钱中文:《果戈里及其讽刺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版 陈瘦竹、沈蔚徳:《论悲剧和喜剧》,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版 胡范铸:《幽默语言学》,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7版 王玮:《“笑”之纵横》,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8版

中国现代话剧走向成熟的里程碑

中国现代话剧走向成熟的里程碑 [摘要]20世纪30年代,曹禺发表了他的作品――《雷雨》,这是曹禺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中国话剧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作品。在《雷雨》中,曹禺遵循着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展开了自由广阔的性格描写,不仅将主要人物周朴园、繁漪、侍萍等塑造得栩栩如生,就是次要人物鲁贵也被写得血肉丰满、活灵活现。他的人物性格具有“莎士比亚”式的丰富性、全面性和明确性。所以,曹禺的创作是中国现代话剧发展史步入成熟期的一座里程碑。 [关键词]曹禺;《雷雨》;鲁贵;人物形象;丰富性;明确性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文学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样式,先后跨入了成熟阶段。最值得大书一笔的,恐怕还是话剧这个“舶来品”,恰恰是由于曹禺的创作,也骄傲地宣告了它的成熟。所以,曹禺的创作是中国现代话剧发展史步入成熟期的一座里程碑。 30年代初,曹禺发表了他的作品――《雷雨》,这是曹禺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中国话剧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作品。《雷雨》的创作,标志着曹禺是以一个具有自己创作个性的剧作家出现在剧坛上的。

《雷雨》以1923年的旧中国为背景,通过对下层劳动妇女侍萍前后30年的悲惨遭遇和“周公馆”这个带着浓厚的封建意识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撕下了资产阶级“温情脉脉”的面纱,暴露了他们丑恶的面目和污浊卑劣的灵魂,从而无情地谴责、鞭挞了这种罪恶的家庭和不合理的社会,并预示了它们注定灭亡的命运。 在《雷雨》中,曹禺遵循着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展开了自由广阔的性格描写,他的人物性格具有“莎士比亚”式的丰富性、全面性和明确性,在他的剧本中无一闲笔、无一闲人,惨淡经营、五彩缤纷。他的人物是丰富的,不是单一的好人或坏人;是一个全面性的人,而不是片面性或绝对性的人;是明确的人,而不是神仙或妖魔。曹禺的杰出之处正是在于他始终坚持从生活出发,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把人写成人。在他的笔下,正面人物都具有极为复杂的多面性;在他笔下的反面人物也都有个性,也不是魔鬼,都是有自己的思想感情、矛盾和苦恼的活生生的人。同时曹禺笔下的人物,都具有性格的明确性,就是说在丰富的性格中有主导方面。这种性格的丰富性、全面性和明确性的统一,使曹禺剧本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真实性。 在《雷雨》中,不仅主要人物周朴园、繁漪、侍萍等塑造得栩栩如生,就是次要人物鲁贵也写得血肉丰满、活灵活

《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读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读作品 注:作品后带有*号的为精读篇目,要求写读书笔记。 一、小说 1、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2、茅盾:《子夜》*、《腐蚀》、《春蚕》、《林家铺子》、 3、巴金:《激流三部曲》、《第四病室》、《寒夜》*(《家》*) 4、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5、叶圣陶:《倪焕之》、《潘先生在难中》* 6、郁达夫:《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沉沦》*) 7、沈从文:《边城》* 8、钱钟书:《围城》* 9、张天翼:《华威先生》*、《包氏父子》 10、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11、沙汀:《淘金记》、《在其香居茶馆里》* 12、艾芜:《山峡中》* 13、萧红:《生死场》 14、庐隐:《海滨故人》 15、许地山:《缀网劳蛛》 16、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7、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 18、李劼人:《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 二、诗歌 1、胡适:诗集《尝试集》 2、郭沫若:诗集《女神》(《凤凰涅磐》、《天狗》) 3、冰心:诗集《繁星》、《春水》 4、冯至: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 5、徐自摩: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再别康桥》*、《沙 扬娜拉》)

6、闻一多:诗集《红烛》、《死水》(《忆菊》、《发现》、《死水》*) 7、李金发:诗集《微雨》(《弃妇》*) 8、戴望舒:诗集《戴望舒诗集》(《雨巷》*) 9、艾青:诗集《大堰河》、《北方》、《旷野》、《归来的歌》,长诗《向太阳》、 《火把》(《大堰河──我的保姆》*、《乞丐》、《手推车》、《北方》) 10、臧克家: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老马》*) 11、何其芳等:《汉园集》 12、田间:《给战斗者》 13、穆旦等九叶诗人:《九叶集》 三、散文 1、鲁迅:《鲁迅散文全集》、《鲁迅杂文全集》(《野草》) 2、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绿》、《儿女》、《给亡妇》 3、冰心:《寄小读者》、《往事》、《笑》 4、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故乡的野菜》、《喝茶》、《苦雨》*、《乌蓬船》*、《北京的茶食》) 5、梁实秋:《雅舍小品》(《雅舍?代序》*、《男人》*、《女人》、《中年》) 6、林语堂:《生活的艺术》(《祝土匪》、《讨狗檄文》、《中国人之聪明》、《我的 戒烟》、《秋天的况味》*) 7、郁达夫:《归航》、《还乡记》、《还乡后记》、《钓台的春昼》、《故都的秋》 四、戏剧 1、郭沫若:《屈原》* 2、曹禺:《雷雨》*、《北京人》 3、夏衍:《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4、田汉:《名优之死》 5、贺敬之等执笔:《白毛女》

20位现代戏剧作家

27、陈静 (1929年——1993年),原名陈允祥,江苏省铜山县人。一级编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他的作品都是自己自编自导的,比如:《宝莲灯》、《小二黑结婚》、《庵堂认母》、《刘伯温结亲》、《双玉蝉》等戏。但是其最著名的要数1955年改编、导演的昆剧《十五贯》,而且此剧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 28、范钧宏(1916年——1986年),原名范学蠡,汉族,祖籍杭州,生于北京。浙江杭州人。著名剧作家,戏曲理论家,而且是戏剧界首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京剧剧本《满江红》、《猎虎记》、《杨门女将》、《白毛女》,《九江口》、《强项令》、《望江亭》、《蝶恋花》、《捉水鬼》,作品集《范钧宏戏曲选》、《范钧宏戏曲编剧论集》、《范钧宏戏曲评论选》、《戏曲编剧论集》。 29、王安祈,剧作家。浙江人,1955年生于台北。台湾大学中文博士(1985),现为台湾大学戏剧学系特聘教授,国光剧团客席艺术总监。并且被誉为十大杰出女青年。 学术专长是中国古典戏曲、当代戏曲。 创作《阎罗梦》(与陈亚先、沈惠如合编)、《三个人儿两盏灯》(与赵雪君合编)、《金锁记》(与赵雪君合编,京剧现代戏,张爱玲原著小说)、《王有道休妻》、《青冢前的对话》、《王子复仇记》、《通济桥》、《陆文龙》等多部京剧剧本。以及歌剧《画魂》。讲评剧本:沈杏莲戏曲《长相守》、蒋东敏越剧《如花似玉》、苏逸茹京剧《伍员求剑》[1] 30、陈仁鉴(1913年—1995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南溪村人。我国著名剧作家,生前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顾问,莆田市剧协名誉主席;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编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鲤声剧团创始人之一。 他写了现代剧《大牛与小牛》、《三家林》,甚至整理改编了莆仙戏《团圆之后》(一名《父子恨》)和《新春大吉》,又相继写出了《春草闯堂》(与人合作,由他主笔)、《嵩口令》等名剧。作品莆仙戏《团圆之后》和《春草闯堂》也分别被选入王季思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悲剧选》、《中国当代喜剧选》。创作的莆仙戏《团圆之后》已拍成戏曲片。他一生著作等身,起先从事小说、散文、评论、杂文的写作,中年以后致力于戏剧创作。先有六十八部剧作、三十多篇剧论传世。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了《陈仁鉴戏曲选》《陈仁鉴评传》《陈仁鉴戏剧精品选》。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第一章绪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史发展进程及本质特征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为开端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文学。 它包括在此期间发生的文学运动、文学争论、文艺思潮和在此期间出现的文学社团、文学流派以及所有不同类型作家的创作。 这30年的文学史,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长河中是极为短暂的一瞬,但它的意义却不是能用时间来衡量的。它是整个中国文学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转折点,显示出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深深“断裂”体现出中外文化的猛烈“碰撞”。 中国现代文学所具有这种纵横交叉、承前启后的历史特质,是中国以往任何一段文学史难以相比的。 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内容体现于它大致经历的三个发展时期,即“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1917—1927),通常又叫“五四”时期的文学,因为“五四”文学革命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内容。 它是现代文学开拓与奠基的阶段。鲁迅、郭沫若等一批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及其现代文学奠基作家,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最初一批重要的社团流派,都出现在这一阶段。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事情是中国新文学的序幕正式拉开,即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 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分别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 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李大钊等人积极响应文学革命的主张,推进文学革命的发展。 “十月革命”的炮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的爆发,把文学革命运动迅猛推向了高潮。 与此同时,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 小说方面,有鲁迅划时代的《狂人日记》。 诗歌方面,出现了胡适、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开创了自由体白话新诗的一代诗风。 话剧方面则有胡适、洪深、田汉、欧阳予倩等人创作的白话剧本,在中国首先尝试了话剧这一新文学样式。 1921年以后,随着新文学理论和创作的深入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文学刊物,涌现出众多的新文学社团。 其中重要的有: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标志着从作家个体转向群体创作,并有自身鲜明的文学理论,进一步奠定了文学主张这方面深刻的影响。 第二个十年(1928—1937),通常又叫左翼时期的文学,因为左翼文学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高潮,并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潮。 它是现代文学的发展、成熟的阶段。 这个时期文学的特点是: 一方面左翼文学强劲的发展,将文学和社会时代的联系方面推进到了极点。革命文学的运动的出现更注重文学内容的深入和挺近。 用一句话概括: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但是第二阶段之所以成熟,并不仅仅是革命文学的发展,而是进一步出现了多种风格、作家流派的作家作品。特别重要的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 同时也促进了文学现代主义上的探索,特别是现代主义诗歌、小说。 此外还出现了京派和海派这样的文学派别。 第三个十年(1938—1949),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是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对文学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显示了文学和时代更加密切的联系。 通常叫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由于抗战的发生,出现了全国范围的文艺抗战运动。从39年到42年属于抗战前期的文艺发展,出现了大批的积极宣传民族意志、鼓动抗日救国的文学作品。这个阶段显示了一种不同的文化——中国现代文学显示了与时代相辅相成同时发展的特点,表明文学始终是为社会服务的。 这个时期比较突出的成就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历史剧的成熟。其中,以郭沫若的《屈原》、《虎符》等历史剧最为成功,影响最大。 42年以后根据特定的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分为两个地区的文学:解放区和国统区两大区域。 在解放区,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一条较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方针,涌现出了赵树理、孙犁、丁玲、周立波以及《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一大批具有比较典型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作家和作品。 在国统区,主要围绕反压迫、争民主的民主革命运用,出现了大量讽刺性、揭露性的作品,如茅盾的《腐蚀》,巴金的《寒夜》,钱钟书的《围城》等等。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体裁,全面而深刻地暴露和批判了国统区的黑暗现实。 纵观中国现代文学30年,无论是它自身的演变,还是它和时代社会的关系,都可以看出,它是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是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相辅相成的。 同时,它又具有相对独立的鲜明特性。在30年的文学发展中,出现了多样的创作方法。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本质特征 1、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冲突与传承 一方面反叛传统旧文学,在艺术形式上是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但另一方面对传统的反叛往往是创造与更新的重要手段,而对传统精神的批判继承则是继往开来的重要规律。 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现体现了现代新文学、新文化与传统旧文学、旧文化的根本冲突和根本转折,也体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新文学、新文化与旧文学、旧文化是在联系中更新发展的。 2、五四时期外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和影响,对中国现代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毫无疑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充分吸收外来各国文学与文化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3、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时代历史所赋予中国现代文学的特殊使命,使之出现了一大批世纪性的大家与名作,并在整体上形成了自己的特有风格。 中国现代文学在整体上形成了自己的根本特质:这就是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艺术境界不懈追寻。 第二章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意义及新文学初期创作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 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以《新青年》编者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深受西方近代思潮影响、有志于社会改革的知识分子,起而奔走呼号,发起和倡导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作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兴起。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事”,为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钱玄同提出小说、戏剧为文学正宗的主张,改变旧文学轻视小说戏剧的传统观念;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新文学的要求》等一系列文章,反映了他的“人的文学”等主张;介绍、翻译外国文学也是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是当时作家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18年5月《新青年》出版“易卜生专号”,刊登了《娜拉》、《国民公敌》等剧本,产生很大影响。

浅议中国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

浅议中国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 【摘要】焦菊隐早在他的著作中提出“话剧向戏曲学习”的观点。中国的传统戏剧对 现代戏剧有着深远影响,虽然中国现代戏剧借鉴了很多西方戏剧的因素,但真正的民族的戏剧是应该具有民族传统文化,有深厚的传统底蕴支持。本文列举了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的多种区别及共通之处,再次证明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的密不可分。【关键词】 戏剧;传统;现代;“假定性” 人们通常把中国传统戏剧名之曰“戏曲”。戏曲与戏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一点任何戏剧理论工作者都会表示赞同。但是如果说戏曲与中国戏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许就会有人反对了。中国戏曲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传统。戏曲艺术最主要的是它的艺术规律和艺术方法。通过艺术方法去找艺术规律。话剧的程式基本上是从西洋移 来的。话剧要民族化,群众化,就是要使广大观众喜闻乐见,话剧要向戏曲学习。综观历 代著作,“戏曲”一名其实有两种意义。其一是文学概念,指的是戏中之曲,这是一种韵 文样式,又称“戏曲”。后人亦用来专指中国传统戏剧剧本。其二是艺术概念,指的是中国的传统戏剧,这是一种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因素而以歌舞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总体性的演出艺术。这两种意义有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在概念的发展变化历史中形成。自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一些戏剧家把从西洋引进的戏剧形式定名为“话剧”,“戏曲”一名就常作为与“话剧”相对而使用,专指中国传统的戏剧样式。中国话剧经过上百年的融合、改造、创新,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中国现代的民族话剧。中国话剧来自西方戏剧,今天依然从西方戏剧中摄取营养;但它经过中国人上面年的融合、改造、创新,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中国现代的民族话剧。 我个人认为,中国戏曲艺术的精髓与神韵就在于它那以歌舞演故事的本体写意性。而这种以歌舞演故事的本体写意性的最为重要的特点和价值是:诗化变形与写意传神。众所周知,具有千百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戏曲艺术在自己漫长的孕育过程中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地吸收了诸多其他艺术形式的营养及特长,最终形成了集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杂技、说唱、特技、表演于一体的,以歌舞的形式表演故事的演剧艺术。这种演剧形式与话剧艺术完全不同,它是对它所反映及表现的生活原形进行了巨大的变形与改造,使之成为载歌载舞、如诗如画的艺术形象。中国戏曲将情、景、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人为主,以演员优美动人、虚拟空灵、连续不断的歌舞表演抒情、写景、塑人。因此。中国戏曲艺术是变形的艺术,是诗化的艺术,是虚拟空灵的艺术,是写意传神的艺术。这种 建立在艺术假定性本质的基础上的演剧艺术,创造性地实现了舞台演出形象系统化的整体提纯,并使之成为富于形式美感的程式化的表现语汇。这是一种非常彻底而成熟的艺术“转型”,因而中国戏曲艺术可以称之为一种完整、统一、优美、和谐、成熟而系统的假定性的演剧艺术。,我们应该积极,深入地借鉴与学习。

中国话剧历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和当代话剧的发展历史。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做到: 1、了解中国话剧发展的概貌,掌握每一历史阶段话剧艺术的特点和代表性的剧作家、艺术家的情况; 2、熟悉中国话剧的传统特色及其戏剧观念的变化和发展,为今后从事戏剧创作和理论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 1、本课以教师授课为主,辅以适当的讨论。学生应预先认真阅读指定的教材和剧本,并根据讨论题做好发言的准备。 2、本课的考核包括课堂讨论(30%)和期末考试(70%)两部分,合计总成绩。 三、授课提纲、讨论题和必读剧本目录: (一)清末民初:戏曲改良与早期话剧运动(19世纪末——1916) 1、晚清的戏曲改良 (1)梁启超等人的改革理论和新编杂剧、传奇 (2)汪笑侬等人的京剧改良(“时事新戏”) 2、早期话剧的诞生 (1)上海的学生演剧 (2)春柳社和《黑奴吁天录》 (3)国内早期话剧(文明戏)的正式形成 3、早期话剧的兴盛与没落 (1)辛亥革命与早期话剧的高潮 (2)兴盛期早期话剧的两大主要流派 (3)早期话剧的没落及历史教训 (二)“五四”及二十年代:现代话剧的兴起(1917——1929) 1、“五四”新文化运动关于戏剧改革的理论倡导 (1)《新青年》关于“旧剧”存废的论争 (2)西方戏剧的引进 (3)现代话剧选择现实主义道路的历史原因 2、探索中的演剧形式 (1)“爱美的戏剧”运动(上海的民众戏剧社和北京的学生演剧) (2)现代话剧现实主义演剧体制的建立(上海的戏剧协社、北京的艺专戏剧系、天津的南开话剧运动)(3)南国社和以上海为中心的话剧高潮 3、开拓中的话剧文学 (1)第一代话剧作家的三个群体及其特色 (2)田汉、丁西林代表作分析 必读剧本:田汉:《获虎之夜》;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三块钱国币》 讨论题: 1、中国现代话剧兴起之初,为什么选择了现实主义道路? 2、田汉早期剧作在思想和艺术上有哪些特点?试以他的代表作加以分析。 3、丁西林的独幕戏剧有何主要风格特色?结合剧本加以分析。 (三)三十年代:现代话剧的成熟(1930——1937) 1、话剧运动的普遍开展 (1)从“左翼戏剧”运动到“国防戏剧”运动 (2)“左翼”以外的戏剧活动(广东戏剧研究所、定县戏剧大众化实验、中国旅行剧团、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 2、现代话剧的成熟

中国现代文学史(老舍)笔记

老舍 一、概述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在英国期间完成了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老张的哲学》以北京为背景,展示了小市民的生活侧面。作品塑造了张德明这个恶棍形象,展现了20年代在黑暗势力的崔擦逼迫下,北京普通市民的生活,沉痛揭示了封建传统道德观念对国民的严重侵蚀,在哭声中暴露了现实社会的丑恶、腐朽。 《赵子曰》写的是新一代,主要人物有:赵子曰、欧阳天风、李景纯。作品所设置的赵子曰从“混世”到“救世”的觉醒过程,作者对赵子曰的针砭与嘲讽,出自于老舍呼唤自重自强的民族精神的深层心理。 《二马》是老舍早期三部长篇小说中的翘楚,它通过对马则仁(老马)、马威(小马)父子的对比,切入了中西文化冲撞的本质,显示了在世界潮流的冲击下,经历了漫长历史积淀的中国民族文化心理必然更新的趋势。在新旧交替,中西对比的整体思维中,透视了民族心理的各个层面。《二马》标志着老舍早期创作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抗战前老舍的其他作品,童话体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文博士》,中篇小说《新时代的旧悲剧》,短篇小说《赶集》、《婴海集》、《蛤藻集》。 《猫城记》接猫人丑恶行为的描写,对中国这个古老民族的劣根性作了淋漓尽致、痛心疾首的剖析,并间接地抨击了国民党政府内政外交的腐败、无能。 《离婚》通过对北平财政所几个科员家庭风波的描写,批判了整个旧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形成市民性格的文化系统。小说标志着老舍创作的一个新的高度。 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这十几年,是老舍创作的又一阶段。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中篇《我这一辈子》,中篇小说集《月牙集》,短篇小说集《火车集》、《贫血集》、《东海巴山集》、《微神集》和话剧《残雾》、《张自忠》、《面子问题》等。 《月牙儿》是老舍根据自己被毁于战火的长篇小说《大明湖》的主要情节改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 几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朱栋霖丁帆 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黄修己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4、《中国现代文学史简明教程》许祖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一) ?1922年,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最后一节,是“略述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学的大概”,可视为最早的以“史”的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的尝试。 ?20年代末期始,少数高校以开设了新文学研究的课程和讲座。陈子展、周作人、朱自清、李何林等都讲授过现代文学的课程,并出版过文学史著作,如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之流源》、李何林的《近二十年来中国文艺思潮论》等。因此,现代文学的早期研究有很强的“当代性”。 ?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是1951年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的出版和他在北京大学所开的课。王瑶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二) ?195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这本文学史建构了一种激进的写作框架。在文学运动部分,用革命运动统摄文艺运动和现象;在作家作品部分,简单地使用了阶级划分的方法。 ?同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东北大学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第一卷。作家都被纳入“革命作家”、“进步作家”、“小资产阶级作家”、“右翼作家”等范畴进行评价。 ?1956年,作家出版社又出版了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下卷,作者阐发了研究现代文学的三大目的:第一,叙述“五四”以来先驱者使用文艺武器与统治阶级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实况;第二,把各个历史时期的战斗史实和经验加以正确的叙述和总结;第三,全面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文学史的“历史建构”在这样一种政治文化背景下有了“主流”和“非主流”的区别。“非主流”的作家在不断的过滤和批判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 绪论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 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什么是现代文学? 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学而言的。“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戏剧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戏剧 此部分主要参考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钱理群等主编的《现当代文学三十年》。其他可以参考程光伟、孔庆东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董建、董乐山著《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1、戏剧与戏曲 戏剧是特殊的艺术类型,是一种时空综合性艺术,是表情和造型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如音乐就是一种表情艺术,绘画和舞蹈就是造型艺术),也是一门古来的艺术,自人类文明产生之始就有了古老的戏剧。戏剧在狭义上就是话剧,是西方戏剧。1907年戏剧传入中国,标志性事件就是春柳社按西方样式编演了新戏剧《茶花女》。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统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昆曲、皮黄戏、京剧等。宋元之后,以歌舞演故事为主的南戏与杂剧占据戏曲舞台,清代则是京剧发展和兴盛的时期。 由国外传入的话剧被称为新戏,而传统戏曲被称为旧戏,新剧旧剧的对应即话剧与戏曲的对应贯穿整个中国的20世纪。 2、世界范围内得以保存下来的三大戏剧文化体系 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戏剧(悲喜剧),古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戏曲。前三种戏剧和日本的能剧并为四大样式。西方文化为主导文化,古希腊为源头,西方文化强势,而东方文化系统和印度梵剧已经消亡,日本的能剧和歌舞仍然存在。在法国的学者发现东方戏剧的魅力在于是残酷戏剧。中国戏曲的特点是角色行当化,表演的歌舞化和舞台构造虚拟化、写意化。 戏剧是与人类文明、人类本性、人类之根相结合,戏剧属于物质文化更属于精神文化(三大文化指物质、制度和精神) 3、戏剧的起源 戏剧起源关系到人的模仿的本能、表现的本能、观看的本能。戏剧是一种社会化的艺术,是群体艺术,它与人的社会性相关,是社会化本能相结合的产物。 4、戏剧的本质特征与要素 构成戏剧的基本要素有四个(1)演员和表演艺术(核心要素);(2)观众的因素,观演关系——戏剧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矛盾;(3)剧本因素(意味着表演一个故事),戏剧的特定情境,剧本对戏剧的规定性,情节和戏剧冲突不可缺少。表演最早产生,戏剧稍晚,剧本的产生标志戏剧的成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即兴戏剧史靠演员即兴表演的,“案头剧”是仅供阅读的,非完整意义上的戏剧。剧本不是唯一的决定性要素。(4)剧场与导演艺术:戏剧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同剧场的出现与导演分不开,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旅行剧团梅宁根公爵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导演。导演的出现使戏剧由自觉走向成熟,使剧场作为整体出现。 5、中国近代戏剧(话剧)分期 (1)萌芽幼年时期(1907年文明戏——五四运动) (2)酝酿时期(20年代——30年代《雷雨》出现之前)。话剧的命名:田汉和洪森,北方的陈大悲和南方的田汉(南国戏剧社)。 (3)成熟时期:30年代,《雷雨》,三一律式(有古希腊,易卜生,莎士比亚,佳构剧的影子),其后的《日出》(学高尔基)、《原野》(学奥尼尔)、《北京人》(转向契诃夫)、夏衍的《上海屋檐下》、田汉的《好一记鞭子》。“三出小戏”即(《三江好》、《最后

《中国话剧史》练习题

《中国话剧史》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中国最早的新剧演出活动可追溯到19世纪末上海教会学校的 活动。这可视为中国话剧的开端。 2、 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最早将现代话剧形式比较完整地搬上舞台 的人是 。 3、1904年,陈独秀在《 》中指出:“戏馆子是众人的大 学堂,戏子是众人的大教师,世上人都是他们教训出来的。” 4、1904年9月,陈去病、柳亚子等创办我国最早的戏剧杂志《 》,提倡改良戏曲,鼓吹民主革命。 5、1906年,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 ,欧阳予倩 和陆镜若不久也参加活动。该社宗旨是“研究新旧戏曲,冀为吾国艺 界改良之先导”。1907年,他们首先公演《茶花女》(第三幕)、 《黑奴吁天录》,为新剧开端。 6、 中国话剧第一次比较正规的演出,是1907年春在日本东京由春柳 社演出的《 》选场。 7、 中国话剧史上第一次完整的话剧演出是春柳社成员于 在 日本东京演出的《黑奴吁天录》(由美国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 叔叔的小屋》改编)。 8、1907年, 在上海发起成立春阳社,演出新剧《黑奴吁 天录》,轰动上海剧坛,可以说是中国职业新剧的肇始。 9、1908年,王钟声在 的帮助下,演出了从英译小说《迦因 小传》(《迦茵小传》)改编的同名新剧,这是中国本土第一次公演 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话剧,标志着国内新兴话剧的萌芽。 10、新剧被称为 ,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形态。 11、辛亥革命后,春柳社成员陆续回国,组建 剧场,开始 了在国内的演剧活动。陆镜若在上海组织的新剧同志会(1912),王 钟声领导的春阳社,任天知领导的 ,以及全国的学生演 剧,尤其是南开新剧团的演剧活动,形成了20世纪初年的新剧演出景 观。 12、中国话剧史上第一个原创剧本,是春柳社同仁于1912年在上海演 出的《 》(剧本未保留下来)。 13、目前可见的中国第一部话剧剧本,是 1915年为清华大 学筹款创立成府贫民小学义演而创作的《贫民惨剧》。 14、中国第一部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话剧创作,是1919年3月15日《新青

中国现代文学史(茅盾)笔记

茅盾 一、概述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五四时期,茅盾大力提倡“文学为人生”的艺术主张。茅盾认为新文学不仅要“表现人生”,还须“指导人生”,不仅要以人道主义精神揭示出社会和人生的病苦,还须指出未来的希望,来激励人心,唤醒民众而给他们力量。 1929年著长篇小说《虹》,作品把知识青年寻求新的生活道路放在较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递进描写,深刻地描摹了一代知识分子从五四到五卅时期如何冲破牢笼,走上与人民大众携手战斗的艰难心灵历程。小说的女主人公是梅女士。 1930年,茅盾开始创作两部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中篇小说:《路》、《三人行》。 1932年到1937年是茅盾创作的鼎盛时期,长篇小说《子夜》的问世,奠定了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的其他作品还有: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和《林家铺子》等。 1938年茅盾以卢沟桥事变为背景创作了《第一阶段的故事》,同时还著有散文集《炮火的洗礼》。 1939年到1944年茅盾创作了长篇小说《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篇小说《走上岗位》,短篇小说集《委屈》、《耶稣之死》,散文集《见闻杂记》、《时间的记录》、《劫后拾遗》、《归途杂拾》等。 《腐蚀》旨在暴露国民党法西斯的特务统治的黑暗,被人称作“是一部用血写成的特务反动分子的罪行记录”小说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形成了有别于茅盾其他作品的心理现实主义特色,形式(日记体)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是这部小说成为茅盾40年代创作的高峰, 《霜叶红似二月花》以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夕江南一个小县城为背景的小说,它揭示了当时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和人际关系,歌颂了呼唤民主和要求个性解放的五四启蒙思潮,这部作品,更多的采用了民族的形成和风格。 建国后,茅盾停止了文学创作,主要从事文学评论的撰写工作。 二、《蚀》 《蚀》诗集茅盾的小说处女作。它是由三个系列的中篇所组成的:《幻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