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
(一)原诗再现:
湘中
韩愈
猿愁鱼踊水翻波,
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
空闻渔父扣舷歌。
(二)注解明确:蘋藻:《诗经·召南·采蘋》写祭祀情况,蘋藻都是祭物:“于以采蘋”、“于以采藻”、“于以奠之”。
(三)诗歌赏析:
贞元末年,韩愈官监察御史,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徭役赋税,遭谗被贬为连州阳山令。
政治上突如其来的打击,在诗人心底激起了无法平息的狂澜,从而形成了《湘中》诗起调那种突兀动荡的气势:“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这两句语调拗折,句法奇崛。
若按通常章法,应首先点出汨罗江名,然后摹写江上景色,但这样写容易流于一般写景,显得平淡无奇。
现在诗人运用倒装句法,突出了江景:山猿愁啼,江鱼腾踊,湘波翻滚,一派神秘愁惨的气氛,以为诗人哀愤的心境写照。
首句又连用“猿”、“鱼”、“踊”等双声字相间,以急促的节奏感来渲染诗人激动不平的心声。
所以,诗人虽然没有直抒目见汨罗江时所引起的无限感慨,却自有不尽之意溢于言外。
诗人来到汨罗江本是为凭吊屈原而一泄心中的郁闷,然而就是在这里也无法实现这一心愿:江边到处飘浮着可供祭祀的绿蘋和水藻,可是屈原投江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当初贾谊尚能投书一哭,今日却连祭奠的地方都无从寻觅,唯有江上的渔父舷歌依然,遥遥可闻。
相传屈原贬逐,披发行吟泽畔,形容枯槁,遇一渔父相劝道:“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说罢,“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如今屈子已逝,渔父犹在,今日之渔父虽非昔日之渔父,然而今日之诗人正如昔日之屈原,贤者遭黜,隐者得全,清浊醒醉,古今一理。
因此那悠闲的歌声似乎永远在嘲弄着一代代执着于改革政治、不肯与世同流合污的志士仁人。
全诗寓激愤哀切之情和排奡跌宕之势于清空的意境和深长的韵味之中,成功地抒发了诗人的一腔愁绪,满腹忧怨,充分体现了韩愈在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和深厚造诣。
(四)拓展阅读:
1、诗歌拓展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2、整体赏析:
六朝皇帝,以奢侈荒淫著称,最末的那位陈后主更甚。
他在豪华的台城里,整天倚红偎翠,不理朝政,还自谱新曲《玉树后庭花》并填词,让数以千计的美女边歌边舞。
可不料笙歌未彻,隋兵已临都门,楼上红灯,楼下战火,连成一片。
金粉南朝就在这靡靡之音中结束了。
这首怀古诗,以古都金陵的核心——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尽感慨。
怀古诗往往需抒发议论的,但这首诗不作抽象的议论,而是把议论和具体形象结合在一起,通过形象的创造,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让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为具体形象,从而使诗句具有无限情韵,发人深思,引人遐想。
(五)能力检测:本诗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六)参考答案:①借用典故。
这里暗用楚辞《渔父》的典故,情景交融,浑成无迹,构成清空孤寂的境界,与前两句激切哀愁的气氛在对比中达到高度的和谐。
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面对茫茫江天怅然若失的神情,含蓄地抒发了那种无端遭贬的悲愤和牢骚。
(一)原诗再现: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二)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以一个“悲”字贯串全诗。
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着笔,时令当在严冬。
郊外衰败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清的景象。
在这样的气氛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
“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得直、露,但由于紧承上句脱口而出,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奠定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到提挈全诗的作用。
诗的第二联写送别的情景,仍紧扣“悲”字。
与上句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
第三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还是没离开这个“悲”字。
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
人生少孤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天宝末年动乱,自己远徙他乡,饱经漂泊困苦,而绝少知音呢?这两句不仅感伤个人的身世飘零,而且从侧面反映出时代动乱和人们在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感情沉郁,显出了这首诗与大历诗人其他赠别之作的重要区别。
诗人把送别之意,落实到“识君迟”上,将惜别和感世、伤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诗思想感情发展的高潮。
在写法上,这一联两句,反复咏叹,词切情真。
“早”、“迟”二字,搭配恰当,音节和谐,前急后缓,顿挫有致,堪称佳造。
第四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
诗人在经历了难堪的送别场面,回忆起不胜伤怀的往事之后,越发觉得对友人依依难舍,不禁又回过头来,遥望友人离别处,独自垂泪掩泣,企盼着相逢之日。
全诗以“悲”流贯,写得情真意切,哀婉动人,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
(三)拓展阅读
1、诗歌拓展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2、整体赏析:
头两句写别浦晚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可知是秋季。
当值秋天相送,应是格外难堪。
诗人登山临水,一则见“水国蒹葭夜有霜”,一则见月照山前明如霜,这一派蒹葭与山色“共苍苍”的景象,令人凛然生寒。
句中暗暗兼用了《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两句以下的诗意:“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以表达一种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怀恋情绪。
由“千里自今夕”一语,可以体会到诗人无限深情和遗憾。
这里却加“谁言”二字,似乎要一反那遗憾之意,用的是一种慰勉的语调。
这与头两句的隐含离伤构成一层转折,表现出相思情意的执着。
结句“关塞长”使梦魂难以超度,已自不堪,更何况“离梦杳如”,连梦也新来不做。
一句之中含层层曲折,将难堪之情波浪式地推向高潮。
(四)能力检测:诗中运用哪些意象?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参考答案:①“寒云”,“暮雪”。
②“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冷峻和重压之感,对主客别离时的悲凉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染作用。
友人终于远行了,此时留在旷野里的只有诗人自己,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③“暮雪”霏霏,诗人再也不能久留了,只得回转身来,挪动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
④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意脉流畅,色调和谐,
(一)原诗再现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二)注解明确:
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
②横笛:笛子。
③天山:山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
(三)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
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
枝梢被狂风折断。
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
诗人以这一笛声,使人产生这里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
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
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
试想,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又怎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呢?适应氛围描写的需要,在押韵上采用了入声的韵脚,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韵,“裂”、“折”、“雪”都是入声“屑”韵字,韵尾为舌尖音,收音短促,适宜于抒写或悲或壮的诗情。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
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
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
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见行军将士的精神。
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
特别巧妙的是“不见人”三字的嵌入。
“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突入人们的眼帘之中。
《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四)拓展阅读:
1、诗歌拓展
塞下曲四首(其一)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2、整体赏析:
唐代边塞诗不乏雄浑之作,然而毕竟以表现征戍生活的艰险和将士思乡的哀怨为多。
即使一些著名的豪唱,也不免夹杂危苦之词或悲凉的情绪。
当读者翻到李益这篇塞上之作,感觉便很不同,一下子就会被那天地空阔、人欢马叫的壮丽图景吸引住。
它在表现将士生活的满怀豪情和反映西北风光的壮丽动人方面,是比较突出的。
诗中“蕃州”乃泛指西北边地(唐时另有蕃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县西,与黄河不属),“蕃州部落”则指驻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带的边防部队。
军中将士过着“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的生活,十分艰苦,但又被磨炼得十分坚强骁勇。
首句只夸他们“能结束”,即善于戎装打扮。
作者通过对将士们英姿飒爽的外形描写,示意读者其善战已不言而喻,所以下句写“驰猎”,不复言“能”而读者自可神会了。
军中驰猎,不比王公们佚游田乐,乃是一种常规的军事训练。
健儿们乐此不疲,早晚都在操练,作好随时迎敌的准备。
正是“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同组诗其四)。
“朝暮驰猎黄河曲”的行动,表现出健儿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决胜信念,句中饱含作者对他们的赞美。
这两句着重刻画人物和人物的精神风貌,后两句则展现人物活动的辽阔背景。
西北高原
的景色是这样壮丽:天高云淡,大雁群飞,歌声飘荡在广袤的原野上,马群在绿草地撒欢奔跑,是一片生气蓬勃的气象。
征人们唱的“燕歌”,有人说就是《燕歌行》的曲调。
目送远去的飞雁,歌声里诚然有北国战士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然而,飞鸿望断而“燕歌未断”,这开怀放歌中,也未尝不包含歌唱者对边地的热爱和自豪情怀。
如果说这一点在三句中表现尚不明显,那么读末句就毫无疑义了。
“牧马群嘶边草绿”。
在赞美西北边地景色的诗句中,它几乎可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奇句媲美。
“风吹草低”句是写高原秋色,所以更见苍凉;而“牧马群嘶”句是写高原之春,所以有油然生意。
“绿”字下得绝佳。
因三、四对结,上曰“塞鸿飞”,下对以“边草绿”,可见“绿”字是动词化了。
它不尽然是一片绿油油的草色,而且写出了“离离原上草”由枯转荣的变化,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
这与后来脍炙人口的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都以用“绿”字见胜。
在江南,春回大地,是啼鸟唤来的。
而塞北的春天,则由马群的欢嘶来迎接。
“边草绿”与“牧马群嘶”连文,意味尤长;似乎由于马嘶,边草才绿得更为可爱。
诗所表现的壮美豪情是十分可贵的。
(五)能力检测: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六)参考答案:①表达了诗人对从军战士的敬佩赞美之情,展现出一副战士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越雪山的壮美画面。
②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
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
③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一)原诗再现:
望驿台
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
(二)诗歌赏析:
元和四年(809)三月,元稹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东川按狱,其间,写下一组《使东川》绝句。
不久,白居易写了十二首和诗,《望驿台》就是其中之一。
元稹《望驿台》诗道:“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
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这是元稹在三月的最后一天,因思念妻子韦丛而作。
结句“不曾春尽不归来”,为诗人悬揣之辞。
设想妻子以春尽为期,待他重聚,而现在竟无法团圆,怅惘之情,宛然在目。
白居易的和诗更为出色,首句“靖安宅里当窗柳”,元稹家在长安靖安里,他的夫人韦丛此时就住在那里,写其宅自见其人。
“当窗柳”点出怀人。
唐人风俗,折柳以赠行人,见而思
游子,取柳丝柔长不断,以喻彼此情愫不绝之意。
从这诗句里,依稀可见韦丛整日守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的情景,次句“望驿台前扑地花”,自然是指元稹。
春意阑珊,落红满地。
他一人独处驿邸,见落花而念及如花之人。
这一句巧用比喻,富于联想,也很具诗情。
三句“两处春光同日尽”;更是传句。
“尽”字如利刀断水,效果强烈,它含有春光尽矣、人在天涯的感伤情绪。
“春光”不单指春天,还兼有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希望的意思。
“春光同日尽”,也就是两人预期的团聚落空了。
这样,就自然引出了“居人思客客思家”。
本来,思念决不仅此一日,但这一日既是春尽日,这种思念之情便犹为深重了。
一种相思,两处离愁,感情的纽带把千里之外的两颗心紧紧联系起来了。
此诗诗格与原作一样,取平起仄收式,但又与原诗不同,下笔便用对句,且对仗工稳。
不仅具有形式整饬之美,且加强了表达力量。
在内容上,这两句是赅举双方,出以对句,则见双方感情同等深挚,相思同样缠绵,形式与内容和谐一致,相得益彰。
又由于对起散收,章法于严谨中富于变化,更增加了诗的声情之美
(三)拓展阅读:
1、诗歌拓展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2、整体赏析: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
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
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第二句“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
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
“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 三昧” 。
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四)能力检测:你认为本诗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五)参考答案:
①“思”字。
②全诗紧扣思字,含蓄地、层层深入地展开。
③首句“当窗柳”,传达出闺中绮思,次用“扑地花”,流露出驿旅苦思。
这两句都通过形象传情,不直言思而思字卓然可见。
④三
句推进一层,写出了三月三十日这个特定时期由希望转入失望的刻骨相思。
⑤四句更推进一层,含蓄变成了爆发,直点“思”字,而且迭用两个思字,将前三句都绾合起来,点明诗旨,收结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