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技术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超滤

第一节概述

近年来,超滤在食品、医药、超纯水制备及生物技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用于某些含有各种小分子量可溶性溶质和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酶、病毒等)溶液的浓缩、分离、提纯和净化。另外,超滤在工业废水处理和超纯水制备等水处理技术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超滤是在压差推动力作用下进行的筛孔分离过程,它介于纳滤和微滤之间,膜孔径范围在1nm~0.05μm。最早使用的超滤膜是天然动物的脏器薄膜。1861年,Schmidt首次公布了用牛心胞薄膜截留可溶性阿拉伯胶的实验结果。1867年,Traube在多孔磁板上凝胶沉淀铁氰化铜制成了第一张人工膜。1907年,Bechhold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超滤膜,并首次采用了“超滤”这一科技术语。1963年,Michaels开发了不同孔径的不对称醋酸纤维素(CA)超滤膜。20世纪70年代,超滤从实验规模的分离手段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分离单元操作技术,工业应用发展十分迅速。

国内超滤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已有20多个单位和30多个厂家从事超滤膜的开发研究和生产,先后研制出醋酸纤维素膜、聚砜膜、聚醚砜膜、聚丙烯腈膜、聚偏氟乙烯膜、聚氯乙烯膜、聚砜酰胺膜等,并相继开发了板式、管式、中空纤维、卷式等超滤膜组件,大大促进了膜分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超滤所分离的组分直径为5nm~10μm,可分离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0的大分子和胶体,这种液体的渗透压很小,可以忽略。因而采用的操作压力较小,一般为0.1~0.5 MPa,所用超滤膜多为非对称膜,膜的水透过通量为0.5~5.0 m3 /(m2 · d)。

超滤在小孔径范围与反渗透相重叠,在大孔径范围内与微孔过滤相重叠,它可以分离溶液中的大分子、胶体、蛋白质、微粒等。由于超滤的操作压力低、产水量大,因此更便于操作,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第二节超滤的基本理论

一、超滤原理

一般认为,超滤是一种筛分过程,超滤过程的原理如图5-1所示。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含有大、小分子溶质的溶液流过超滤膜表面时,溶剂和小分子物质(如无机盐类)透过膜,作为透过液被收集起来;而大分子溶质(如有机胶体)则被膜截留而作为浓缩液被回收。

在超滤中,超滤膜对溶质的分离过程主要有:

(1)在膜表面及微孔内吸附(一次吸附);

(2)在孔内停留而被去除(阻塞);

(3)在膜面的机械截留(筛分)。

超滤膜选择性表面层的主要作用是形成具有一定大小和形状的孔,它的分离机理主要是靠物理筛分作用。原料液中的溶剂和小的溶质粒子从高压料液侧透过膜到低压侧,一般称滤液,而大分子及微粒组分被膜截留。实际应用中发现,膜表面的化学特性对大分子溶质的截留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考虑超滤膜的截留性能时,必须兼顾膜表面的化学特性。

图5-1 超滤原理示意图

二、超滤的基本传质理论

1.浓差极化

超滤特性一般可用透过通量(Jv )和表观截留率(R a )两个基本量来表示。 膜的透过通量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膜上透过的溶液量来表示。

At V Jv /= (5-1)

式中:Jv −− 透过通量(m 3

/m 2

·s );

V −− 滤液体积(m 3);

A −− 分离膜的有效面积(m 2);

T −− 获得V 体积滤液所需的时间(s )。

溶质的截留率,可通过溶液的浓度变化测出,即由原液浓度和透过液浓度可求出表观截留率(R a ),定义如下:

R a = 1-C p /C b (5-2)

式中 C b −− 原液浓度,mg/L ; C p −− 透过液浓度,mg/L 。

超滤分离中,由于筛分作用,料液中的部分大分子溶质被膜截留,溶剂及小分子溶质能自由地透过膜,表现出超滤膜的选择性,截留物在膜表面累积增多,膜表面料液浓度逐渐上升,在浓度梯度作用下,近膜表面的溶质又以相反方向向料液扩散,平衡状态时膜表面形成一定的溶质浓度分布边界层,对溶剂等小分子的运动起阻碍作用,如图5-2所示,这种现象称为浓差极化。浓差极化对超滤膜性能有很大影响,当膜面上截留溶质的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在膜面上会形成一层凝胶层,该凝胶层对料液流动产生很大阻力,因而使得膜透过通量急剧下降。

图5-2 浓差极化现象示意图

由于浓差极化现象的存在,膜表面截留的溶质浓度为C m ,所以膜的真实截留率R 应为:

R = 1-C p /C m (5-3)

截留率R 虽然能真实地表示超滤的特性,但由于膜表面浓度无法测定,所以可按图5-2所示的浓差极化模型进行计算。

膜表面被截留的溶质,会沿浓度梯度向料液方向扩散,当溶质以对流方式向膜方向的传递量等于渗透通量与反向扩散通量之和时,扩散得到平衡:

J C p +dx

dc

D

= Jc (5-4) 式中:C −− 溶质质量浓度,mg/L ;

J −− 膜透过通量,m 3

/( m 2

· s); D −− 扩散系数,m 2

/s 。 边界条件为: χ=0 ⇒ C =Cm

χ=δ ⇒ C =Cb

将边界条件代入式5-4积分,可得到下列浓差极化方程式:

)

ex p(D

J Cp Cb Cp Cm δ=-- (5-5)

其中,扩散系数D 与边界层厚度δ之比为传质系数,即 K =D/δ。引入传质系数K 和真实截留率,式5-5则为:

)exp(

)1()exp(

K

J R R K

J Cp

Cm -+= (5-6)

式中,Cm/Cp 称为浓差极化模数,随着通量J 增大,截留率R 增加以及传质系数K 减小,浓差极化模数增大,即膜表面的浓度Cm 增大。

当溶质被膜完全截留时(即R =1和Cp =0),式5-5则为:

)exp(D

J Cb Cm δ= (5-7)

2. 传质系数

浓差极化层内的传质系数K ,受体系流体力学状况影响较大,可以采用传质准数并联式计算,当膜组件内的流动为层流时,可用莱维科式进行计算:

S h =1.62(Re 、Sc 、d h /L )1/3 (5-8)

式中: S h ——舍伍德数(=Kd h /D );

Re ——雷诺数(=Ud h /γ); Sc ——施密特数(=γ/D); d h ——当量直径,m ;

L ——膜的长度,m 。

式5-8的适应范围为:1000< Re 、Sc 、d h /L <5000。由式5-8求得的传质系数是沿膜长L 的平均值。

湍流时可按照德斯来尔提出的方程进行计算:

S h =0.023Re 0.875Sc 0.25 (5-9)

实际使用的膜组件,除了管式和中空纤维式外,一般在流道中要加入湍流促进材料,以增加湍流程度,提高传质系数K 。

3. 速率方程

膜透过速率方程式,可以从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现象论方程式推导如下:

)(πσ∆-∆=P Lp Jv (5-10) Jv C Cp Cm P Js )1()(σ-+-= (5-11)

式中 Lp ── 纯水渗透系数,m 3/m 2

•Pa •s ;

P ── 溶质渗透系数,m/s ;

σ── 反射系数,通常为0~1; C ── 膜两侧溶质平均浓度,mg/L 。

当膜两侧浓度差较大时,可用式5-12代替式5-9:

)1/()1(F F R σσ--= (5-12)

式中F 为:

{}P Jv F /)1(ex p σ--= (5-13)

式5-12和式5-13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透过膜的通量Jv 增大时,真实截留率R 也增大,式5-10、式5-12和式5-13可以作为表示截留率的速率方程式使用,也包括高截留率的情况在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