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慈善事业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

摘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中国国情的需要,也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慈善事业需要各方面的热心支持和鼎力相助。”由于我国社会慈善事业起步较晚,自身体制不够完善,人们对社会义务的认识不够明确、缺乏制度保障诸多问题束缚影响,造成了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本文旨在以中国国情出发,参照一些国家的成功示范,以此发现其中的问题及隐患,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慈善事业、文化缺失、法律保障、监督机制。专业化

修改意见:

1、题目太大,作为一篇博士论文的题目都足亦。

2、联合实际,撰写一篇有关慈善事业当下问题的文章比较合适。

3、论文的格式不太符合要求,包括字体、页下注释及参考文献等格式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发展慈善事业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未完善之中,第一次明确了慈善事业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关系,第一次界定了慈善事业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即慈善事业是我国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这些重要论述使我们认识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现代慈善公益事业不仅是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尺。

一.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概况

(一)慈善组织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及时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使得社会上原来的高度紧张甚至对立的人际关系得到缓和,开始营造出尊重人权的社会氛围,党和政府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许可民间力量承担政府下放的部分社会福利救济责任,这就打开了改革国内慈善公益事业的复兴思路,这期间,在政府的支持下的全国性慈善团体陆续成立。例如,1981年7月28日,经中央书记处第100次会议批准,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在北京成立,开启了中华慈善公益事业的新篇章,是我国大路第一个共募基金会,其宗旨是辅助国家发展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1982年5月29日,宋庆龄基金会筹建成立,其主要开展少儿文教福利方面的公益慈善事业。1984年3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在北京成立。1989年成立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这些运行型基金会,即在筹募慈善基金的同时组织实施各项救助资助项目的基金会,成为我国早期慈善基金会的一个特色。1993年1月,全国出现第一家地方性慈善机构——吉林省慈善总会,1994年民政部创建中华慈善总会,随后各慈善公益基金会和地方慈善公益机构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设立,它们在善款募集、灾害救助、济贫扶困、社会关爱、志愿行动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成为政府救助工作的重要补充。

从民政部统计公报数据对比看,1980年以前,全国仅有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福利会等几个民间团体。1990年,全国共有1.08万个各类民间组织,其中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社团83个;2000年,全国共有13.1万个各类民间组织,10年增长可十多倍;2007年全国共有38.1万个各类民间组织,其中社团20.7万个,比2000年增长了近2倍。从民政部门公布的慈善资金募集数量变化看,1990年接受国际社会的无偿援助和捐赠总价值为四百多万美元,国内民众捐赠的资金极少;2000年,全年社会各界捐赠资金达到16.4亿元,其中民政部门组织筹集的社会捐赠资金及物资折合金额为12.5亿元,慈善团体募捐资金3.9亿元。

到2007年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共接收捐助款42.4亿元,接受捐赠衣被6311万件,其他物资折款7973.2万元;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募集的社会捐赠总额达到223.16亿元,社会慈善团体募集的资金额大大超过了民政部门接受的捐赠资金额。《2011慈善蓝皮书》披露,在慈善捐赠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的社会慈善捐赠总额达到了700亿元,比2009年542亿元有大幅度增长。①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徐瑞新认为:“慈善事业正在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民营企业成为我国慈善公益事业中慈善捐赠的中坚力量。这些横跨公、私域的非“公”非“私”、“公私合作”的社会第三部门,对弘扬公民慈善公益精神、推进我国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大灾难后慈善事业的崛起

改革开放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过程中,经历了四次重大自然灾害的考验,现代慈善公益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家宝总理在谈论中国人民抗击灾害的感受时曾指出,一个民族在灾害中形成的凝聚力,定将推动民族的团结和进步;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也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我们经历了一场磨难,也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中国人民更加团结,中华民族更加坚强。②历史已经证明,中华民族在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体现了顽强坚韧的大勇、心系苍生的大爱,折射出中华民族愈挫愈勇的宝贵品格。

1998年6月份起,由于雨水充沛,长江、松花江、嫩江、珠江相继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全国29个省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全国各地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团结大协作精神,纷纷组织捐款捐物紧急募集进内外捐赠款物达134亿元,为中国有史以来接受捐款捐物最多的一年。③随后出台1999年6月出台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来规范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赠行为,使我国慈善捐赠活动开始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

2002年末全球开始流行非典型性肺炎,我国截止2003年4月份,疫情波及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疫情发生后各地组织个人踊跃投身到抗非工作中,5月底就募集社会捐赠款9.61亿元人民币。此后,捐款的规模继续扩大,最终突破40亿元人民币。积极的社会募捐政策的出台,掀起了全国继1998年抗洪救灾捐赠的又一次公益捐赠热潮,它不仅解决了许多困难群体的燃眉之急,成为政府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有益补充,并且形成公益捐赠的社会氛围,推动了我国慈善公益事业捐赠工作的制度化管理。

2008年南方地区连续遭受低温冰冻极端天气过程袭击,波及2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灾害发生后,在“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机制的指导下,社会各界主动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捐赠与救助活动,使得救灾工作实现了全面化动员与参与,极大地增强社会救助力量。通过这次赈灾募捐活动,社会性的公益慈善活动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捐赠款物流向量基本与受灾程度成正比。二是红十字会、各地慈善协会等社会组织发挥了重要积极的作用。包括各级红十字会和各地慈善组织在内的社会团体共接受了各界捐款捐物占总捐赠的26.8%。三是国内民间捐赠潜力大,来自国内民间(包括公务员、军人、企业单位职工和其他民众)的捐赠占总捐赠总额的18.5%,占国内捐赠额的27.3%呈现出捐赠越来越平民化、大众化,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级的特大地震灾害,它造成了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区、市)的417个县、44656个乡(镇)、47789个村庄受灾,受灾人数达4624万。灾害发生后震动了全中国,也唤起了中国民众的爱国情怀和慈善精神,为了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各地自发捐款者络绎不绝,无论是富裕的沿海地区还是欠发达的内地省份,不仅仅有工商企业和企业家、演艺体育明星、社会组织纷纷解囊,而且上至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