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蹇驴得志鸣春风
据说驴子是战国后期至秦朝从西域进口来的,并非中原本土所生。驴子进入中原之后,也就进入了中国的文化史,进入了中国古代诗歌。古代诗人骑驴做诗,做了大量的骑驴诗,使得“骑驴”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文化景观。于是,驴也就获得了自己作为诗歌意象的特殊地位,具有了特殊的文化内涵。
不幸的是,驴在中国文化中是那么的低贱卑微,英俊不及高头马,稳健不及俯首牛,所以骑驴的诗人也注定不是大富大贵之人。诗人们选择驴作为坐骑,大概正是看中了它的廉价且易于饲养的特征。诗人杜甫曾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这样写自己:……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敲打着豪富人家的大门,尾随着贵人肥马的灰尘,在残杯冷炙中讨生活,在穷困潦倒里尝艰辛。奔波在长安的大街小巷,一条瘦驴,和达官显贵们的高头大马形成了让人辛酸的对比;在驴背上,作者尝尽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骑驴十三载”概括了作者十三载旅食京师的真实情景,可谓形象。
更令人难堪的是,贫穷之人,连骑的驴也是羸弱跛足的“蹇驴”。蹇驴就是跛足驽弱的驴子,它和穷困潦倒的主人形成了映照。例如唐代诗人姚合的《喜贾岛至》:布囊悬蹇驴,千里到贫居。饮酒谁堪伴,留诗自与书。爱眠知不醉,省语似相疏。军吏衣裳窄,还应暗笑余。
喜欢睡知道没有喝醉,说话少好像关系疏远。其实姚合和贾岛真是一对好朋友,经常在一起饮酒写诗,遗憾的是两人都是受穷的主。骑着跛脚驴,挂着布口袋,这是千里访朋友的贾岛;身为军吏,住着贫居,衣裳窄窄,还要担心朋友笑话,这是开心迎接朋友的姚合。
有驴来骑似乎还不是最糟糕的,很多时候连这样的驴甚至蹇驴都没有,出行还要向人借用,古代诗歌中有不少作品写到借驴,可见生活之极端贫困。例如白居易的《酬寄牛相公同宿话旧劝酒见赠》:
每来政事堂①中宿,共忆华阳观里时。日暮独归愁米尽,泥深同出借驴骑。交游今日唯残②我,富贵当年更有谁。彼此相看头雪白,一杯可合③重④推辞。
【注】①政事堂,唐宋宰相议事的地方。②残,剩下。③合,应该。④重,再。
好朋友相聚同宿政事堂,回想曾经在华阳观的共同时光。天黑了独自归来发愁没有粮食,
路泥泞一起出门借驴来骑。要知道时至今日陪伴你的只剩下了我,当年的富贵好友已经没有几个。你看我我看你头发都已花白,一杯酒再要推辞可是大不应该。这个好朋友牛相公就是宰相牛僧孺,往日的苦难贫贱好像真的成了美丽的记忆和珍贵的财富。
古代诗歌中“借驴”事件是那么多,以至于“借驴”似乎成了古代诗人苦难生活中的一种标志。再看元代诗人袁彦章的《丙申岁》:
华发骎骎①五十余,此生哪见此恨虞②。人情世上叶③如土,米价年来贵似珠。近海更无鲜可食,满城漫④说酒堪沽。等闲又过花时节,谁解东家借蹇驴。
【注】①骎骎,迅疾的样子,音qīn qīn。②虞,忧虑。③叶,薄。④漫说,别说,不要说。
年过半百,头发花白,贫贱生活着实堪哀;已然人情如土,无奈米价如珠;无鱼可食,无酒可沽;花开时节,等闲已过,就连东家蹇驴,估计也是难以借到喽。
骑上借来的蹇驴,奔走在旅途上,穿行在岁月中,为的自然还是步入仕途,施展才华,建立功业,改变命运。苏轼曾经有一首著名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僧死壁坏,故人不可见,旧题无处觅,见出无常的人事。因了雪泥鸿爪的比喻,怅惘和眷念中又多了几分达观的深意。艰难的往昔,已经化为温情的回忆;乐观的话语,既是对弟弟的勉励,也是自己人生态度的展示。“路长人困蹇驴嘶”,既是当年行走在路上的真实往事,也是古代诗人颠沛人生的典型写意。
然而,生活的拮据,和仕途的艰难,还有命运的落拓,从来都是联系在一起的。骑着蹇驴的古代诗人,很少是富贵腾达之人。杜甫有一首《画像题诗》:
迎旦东风骑蹇驴,旋呵冻手暖髯须。洛阳无限丹青手,还有功夫画我无?
那个在寒风中骑着蹇驴,不停地呵出口气来暖双手和髯须之人,一定不是什么显贵之人,分明是一介萎缩寒碜之徒。这幅画像真可以作为古代蹇驴背上文人的形象代表了。
参加科举,求取功名,是封建社会的文人主要的仕进之路。高中者自然可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而落第者,则只有骑驴的份儿了。唐朝诗人孙定的《寄孙渚》写的就是科考下第者的心境:
行行血泪洒尘襟,事逐东流渭水深。秋跨蹇驴风尚紧,静投孤店日初沈。一枝犹挂东堂梦①,千里空驰北巷心②。明月悲歌又前去,满城烟树噪春禽。
【注】①东堂梦,指梦想考试及第,“东堂”指晋宫的正殿,晋武帝时郤诜于东堂殿试得第,后因以为试院的代称。②北巷心,指富贵心愿。
科考落第,多年努力付之渭水东流,只剩下血泪斑斑,沾染了衣襟。无奈之下,在瑟瑟秋风中,在落日沉沉中,骑着蹇驴投宿孤店。富贵之求虽然暂时破灭,但是科考之梦却一息尚存。到得明日将更悲歌前往,在满城树木烟雾笼罩中,在到处禽鸟噪鸣的凄凉景色中……
落第骑驴固然难堪,而更加难堪的是如何回家面对期盼已久的妻子,此时驴子的长长驴脸和愁苦皱眉的诗人想来相得益彰。唐朝诗人李贺在《出城》中写出了这份凄苦: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入乡诚万里,无印自堪悲。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就像桂花遭受风雪而凋零,就像乌鸦遭受弹丸击打而悲鸣。科考落第,又遇谗毁,无奈低头骑驴,踏上萧条归途。灞水中倒映着驴影,秦风中低垂着帽带。万里返乡本就凄苦,两手空空更是难以面对闺中卿卿,于是不觉双泪盈盈。落第之后心中的酸苦,尽在其中。
其实,就是科举考中,甚至谋得一官半职,又有几人能够真正仕途顺利呢,也许还得像蹇驴一样,颤颤巍巍,谨小慎微地艰难度日呢。例如唐朝诗人施肩吾的《上礼部侍郎陈情》:九重城①里无亲识,八百人②中独姓施。弱羽③飞时攒箭④险,蹇驴行处薄冰危。晴天⑤欲照盆难反⑥,贫女如花镜不知。却向从来受恩地⑦,再求青律变寒枝⑧。
【注】①九重城,宫禁。②八百人,作者中状元时的举人人数。③弱羽,羽毛未丰、飞行力弱的小鸟。④攒箭,集中射来的箭。⑤晴天,晴朗的天空。⑥盆难反,比喻难以改变现实。⑦受恩地,洪州西山,作者参加科举之前已在那里隐居,故称。⑧青律,指春天。青律变寒枝,指时光变迁。
本来已经入山归隐,为了一份理想重回红尘,虽然皇城内举目无亲,但凭着非凡的才华超越众人。像弱小的飞鸟面临箭的攒射,像驽钝的驴子踏着危险的薄冰。官场的凶险不会有晴朗明澈的天空,现实难以改变也无人赏识自己的才能。还是回到曾经容纳自己的西山深处吧,在自由恬淡的生活中度过春夏秋冬。“蹇驴行处薄冰危”形象比喻了混迹官场的艰险。
科考落第者、仕途失意者之外,因为各种原因离乡背井的漂泊游子,他们中很多人也是骑着蹇驴奔走在人生的凄苦中。例如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犯霜驱晓驾,数里见唐城。旅馆归心逼,荒村客思盈。访人留后信,策蹇赴前程。欲识离魂断,长空听雁声。
人说孟浩然是隐逸之人,写诗是闲适之意,至少此处大谬。终生未仕,不等于生来不曾求仕。冒着早起严霜寒冷,忍着他乡思归之情,不怕荒村旅馆孤寂,无暇与友亲自道别,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