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微生物,其他论文文档]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微生物实验是一门实践与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要提高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就要从制定教学要求,改革考核和备教方式入手。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考核;备课
微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也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微生物实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既是理论有力证明和基础,又可加强学生对理论研究的理解和延伸。它的发展比较迅速,与许多学科有交叉,涉面较广,实用及可操作性强。通过学习它,既能够对理论课有所理解和加强,又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传统教学既有其优点也有其弊端,为了加强改善,我们在实验教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
1 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制,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内容
针对本科教学,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和科学研究精神。因此在制定教学内容上,偏重于综合、设计性实验。一般该类实验都安排在实验课期末,学生根据已学的微生物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基础,查阅资料,从实验的原理,实验材料,方案和步骤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以3~5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结合实验室的自身条件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审阅,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学生独立准备实验并完成实验操作,记录结果后再分析讨论并形成报告[1]。由于整个实验从设计到准备以及实施学生全程参与,所以既锻炼了基本技能,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由于是小组合作,还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培养他们创新和科学探索精神,可谓是一举多得。
对于专科学生,因其毕业后多从事生产实践工作,所以偏重于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2]。除了一些基础实验外,多设置一些理论联系实践的实验,如选作泡菜、酸奶的制作和其中乳酸菌的分离;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菌种保藏技术等。由于所选项目与生活生产实践紧密相连,所以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2 以督促学――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全程质量监控
所有的教学计划、安排、实施都是以学生为本。除了在教学内容设置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项目,更应注意到“人是有惰性的”的特性,需要一定的方法督促其学习,那么多种考核方式就可全方位地起到以督促学的作用。
3 改革备课和教学方式
教师做好怎样的准备,就有怎样的教学效果。每次实验
前教师应充分做好准备,不是写好教学文件,背好教学内容,而是要备材料,备教材,备课,备学生。
所谓备材料,即了解实验条件,并努力改善,将实验项目与客观条件相结合,知道哪些项目能做,在现有条件该如何做,应该准备些什么(包括仪器、材料、用品、药品等等)。有些实验还需要做预实验,以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整方案和完备好仪器用品及药品。
所谓备教材,即通过仔细阅读掌握其精髓,对其内容了如指掌,并且能够将以往所教知识融汇贯通。搜集相关资料,以便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取舍教材并充实教案。根据实验课程,实验条件以及专业培养计划,精心安排实验课教学内容,将独立的小实验进行精简与整合,例如将培养基制备与灭菌技术相结合;细菌的纯种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相结合;微生物大小及数量测定技术相结合等。原来独立设置的实验内容整合到一起,优化了实验教学内容,将每个实验内容合理安排顺序,从而使实验各个项目相互衔接与关联,既节省了实验材料与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系统科学思维,能够认识到各个实验的成功关系到以下环节的成败,所以必须认真,还要有统揽全局的认识[4]。
所谓备课,即在扎实掌握知识,熟练掌握实验技能的基础上,不但要能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做课堂教学的引领人,设计完整流畅的教学环节,选择合适的方式引领学生探索新知。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还要更新教学手段。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及时掌握前沿科学,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加以学习,使学生们在客观条件限制的情况下,不需花较长实验周期就能够及时掌握实验前沿的知识和技能。由于微生物无处不在,细小看不见又摸不着,实验操作非常严格、精细、复杂;采用常规的教学演示手段学生难以清楚地观察和领会,所以收集和制作视频信息,便于学生领会和掌握操作要领。例如革兰氏染色,步骤简单,但原理不易掌握,可通过展示细胞壁结构的图片,给予生动,形象的解释[5]。
所谓备学生,即教师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尽可能预知学生可能会遇到或提出什么问题,该通过何种途径如何解决。在做实验前,可提前为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带着问题,可有效促进他们主动预习并思考,在操作中主动找寻问题的答案。
一堂课结束后,并不意味着课程结束。教师还应积极反思,做好总结,总结教学经验与不足和待提高的地方,反思该如何改进提高;将好的经验归纳总结一下,以便以后发扬光大。及时与学生交流,互动,及时知晓学
生的学习效果,收集合理建议,以便及时更新改进教学方法。
4 结束语
以学生为主体,在实际的教学中将以上的3个方面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应积极探索如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更加完备考核制度,丰富考核方法,做到公平公正有效;在教学方式上更加灵活多样。
参考文献:
[5]高冬梅,王秀海,洪波.环境微生物实验演示影像库及教学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3):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