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论文论唐代时期的“佛道之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

题目:论唐代时期的“佛道之争”学院:文法学院

专业:法学

班级:法学122

学号:201250725237

姓名:***

指导教师:任汝平

目录引言

一、佛道产生的背景

(一)道之产生

(二)佛之产生

二、佛道之争的背景

三、唐代的佛道的发展及冲突

(一)起因

(二)发展

(三)结果

四、唐代佛道之争的结局及其评价结语

论唐代时期的“佛道之争”

引言:

自道教初兴,佛教东来,初期颇有互相利用之处,因两者所标义旨,间有相同。佛教传入之初,译天竺文为汉字,尝袭用道家字义,后道家亦有袭用佛教教义者。惟道家对于佛教之输入中土,因信奉者日多,遂与之发生冲突,历汉、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而未衰。

佛教传入中土,传统文化之卫道者一则以佛教来自印度,乃夷狄之教,以为夷狄文化低落,不及华夏,故不当信从。二则以华夷地域不同,益证老子序中以东为木,属阳,为道之所出;西为金,属阴,为佛之所生。阳尊阴卑,故道教优于佛教。三则以华夷之间,种族不同,夷人始信佛教,华人不当信。四则以佛教之流入中土,每致国家之衰乱,故不应信。

佛道之争,虽属宗教冲突,然二者之兴替,皆不离帝王之爱恶亲仇,结果有力者较易获胜,失败者,每遭毁灭之厄运。本文便从唐朝佛道之争论起。

一、佛道产生的背景

(一)道之产生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从酝酿萌芽到最后形成教团组织,有着漫长的过程。道教是中国远古的宗教思想(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万物有灵观念等)、传统的鬼神观念、先秦的道家哲学和神仙方术逐渐融汇整合的产物。

秦汉之际,修炼长生成仙之术的方士们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尚无教团组织。到东汉后期,曾辅佐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的留侯张良的八世孙、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张道陵,于江西龙虎山修炼得道后,闻蜀地民风淳朴,于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来到西蜀鹤鸣山传教,"感太上老君降授正一盟威之法"。

因为信徒尊奉张道陵为天师,所以这个道派被称为天师道。又因受道者要交纳五斗米以表虔诚信奉之心,故俗称五斗米道。

张道陵创立天师道后不久,至汉灵帝时(公元168-189年),北方又有太平道崛起,其领袖为张角。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以《太平经》教化徒众,转相传播,十几年间道徒达数十万人。到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便利用太平道这一宗教组织发动了著名的"黄巾起义"。后被镇压,太平道从此传授不明,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隋唐时期,道教十分兴盛。特别是唐代,由于李氏皇室为抬高自己的出身门第,自称老子(名李耳)是其始祖,于是对奉老子为太上老君的道教十分优渥。

唐高宗给老子上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给老子上尊号为"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并亲注《道德经》。(最早注解《道德经》的皇帝是梁武帝。)

唐代,道教高道辈出,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张果、叶法善等在当时声名卓著。

(二)佛之产生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因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取得修行成功后,被称为“佛陀”而得名。公元前5、6世纪曾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悉达多·乔达摩(Siddhartha Gautama)不满当时印度社会婆罗门教的独尊地位和种姓制度,于是创立了反对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之一的佛教,到现在为止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

公元前3世纪,佛教在古印度国王阿育王的护持下,由印度本土向国外发展;公元1世纪左右,佛教由北印度经中亚地区丝绸之路和海路传入中国。汉武帝通西域,中国与中亚的道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从三国时期开始,中国人有了正式的出家人,以后人数迅速增多。魏晋之际,佛教更在玄风大畅的背景下,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是有南北之分的。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偏于谈理,实际延续的是玄学清谈的习惯,喜好的是佛教所含的哲理部分;北朝“偏于教”,其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所说的去修行,以摆脱轮回,所以特重禅法。唐代是一个宗教文化的时代。佛教、道教、儒教以及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袄教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信众。朝廷文教基本是以一种儒学治国(表现是以儒家经典选拔政治人才),以宗教治身并允许信仰自主的多元格局。其中以佛教最盛,最盛的原因与王室的北朝背景大有关系。

二、佛道之争的背景

佛道之争,可以说是从顾欢的《夏夷论》开始的。顾欢是南北朝的隐士,晚年喜欢服食、信黄老,作《夏夷论》攻击佛教。

顾欢认为,佛道本是一回事,宗旨一样,但表现不同。如道士是华族装束,宽衣大带。佛僧则剃去头发,穿着僧衣。华人土葬,僧人火化。僧人用的,都是夷狄的风俗等。对华人来说,这是不能容忍的。他因此认为,不应该学习佛教。因为道和佛从事的道一样,所以用不着向佛教学。生活习惯根本不同,不论从哪一方面说,都用不着佛教。

当时刘宋的宰相袁粲托名“通公”,出来反驳。认为周孔老庄与佛教宗旨,以及修行目的都不同。后来又有几个人出来反驳。他们认为无论夷、夏人都是生活在天地间、日月下,有着共同的爱憎。真道只有一个,大家都应服从。道教追求羽化登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老子五千言,还有可取之处。明僧绍的《正二教论》再三强调老庄和长生术不是一回事。认为佛教道教,本质并不一样。认为佛比道高得多,佛可以兼包道教,道则不能兼包佛教。

夏夷之争,理论上似嫌浮浅。但其争论并不是为了理论是非,而是民族利益以及封建法权等引起的争执。并酿成一次次的灭佛或灭道,这完全取决于

当朝皇帝的信仰倾向等。

到了唐代,佛道论争的形势变化为,老子哲学被推到了第一线。唐代佛道论争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傅奕反佛;第二次是为翻译老子,玄奘法师和蔡晃道士的争论;第三次是以李荣为道教代表和佛教的往复争论。而唐代的佛道论争不仅涉及二教地位的先后主次、教理教义,也是由于宗教势力与封建法权的矛盾,而导致或促使佛道的激烈论争。

三、唐代的佛道的发展及冲突

(一)起因

公元618年,李渊父子利用农民起义的力量,推翻隋朝的统治,建立起新的统一的唐王朝。唐统治者接受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采取一系列发展生产,保障民生,巩固社会秩序的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进入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佛教文化作为唐代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达到了鼎盛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