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重点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形成;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以流水和风力作用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形态的塑造。

难点:板块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内外力角度分析背斜谷和向斜山

关键:用直观教学法,特别是受力演示、多媒体动画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内外力与地表形态。

课时安排:用三个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完成内外力作用及板块与地表形态的影响;第二课时完成地质构造与地形形态;第三课时完成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及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学科核心素养)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学会列表比较分析问题;初步学会运所学理论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野外地质考察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举,树立尊重自然的意识,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通过对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1、课堂导入:利用世界经典地貌图片导入新课(选用流水、风力、冰川、海浪塑造而成的

地貌图)。

2、导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自行阅读,明白要学什么、做什么?

3、紧接课堂导入,教师设问这些地形地貌是怎么形成的?要求学生自行阅读课本第36页

第一部分,教师设计问题: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源是什么?它们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最后教师强调地表形态是在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

4、转承:内力作用到底让地表形态怎么了?引入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这部分的教学。

5、教师点明,目前地球大陆分布的原因分析有三种理论,引出板块构造学说

6、引导学生阅读37页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结合课本37页的活动内容,老师设计问题:

全球分成几大板块?板块的边界分为几种?结合课文活动,两大板块的移动造成什么后果?引出板块边界与地表地形间的相互关系?

7、利用图片或视频,说明板块的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对地表地形的影响?生长边界与裂

谷、海洋、海岭(洋中脊);消亡边界与山脉、海沟、岛弧。

8、利用课本38非洲地形,老师指明非洲的山脉名称与分布,设问为什么非洲少山脉?

9、引导学生思考:板块构造学说到底包含哪些内容?教师概括指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被

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互相掠夺碰撞或彼此分离,板块内部地壳活动稳定,板块边缘地壳活动激烈。

10、设计课堂例题,加深学生对板块学说的理解

11、作业布置:课时达标练习6

12、板书设计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能量来源---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全球岩石圈被构造带分割成六大板块;板块内部地壳活动稳

定,边界活跃。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板块的边界:生长边界(裂谷、海洋、海岭(洋中脊);消亡

边界与山脉、海沟、岛弧

第二课时

1、导课:展示板块图,复习六大板块与板块学说的中心思想。引入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还有哪些?导出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2、学生阅读课文38页内容,教师设问:什么叫地质构造?地质构造主要有几种?思考一下,两种地质构造下的岩层结构上有什么变化特点?

3、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地理教师的绘图技能,利用岩层来绘制褶皱与断层,并利用图形分析地质构造对地形的影响-分析背斜山向斜谷。

4、利用绘制的背斜与向斜图,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确认背向斜。

强调中间新两翼老为背斜,中间老两翼新为向斜。

5、利用课本39页活动1,尝试由学生小组讨论后,说一说,为什么会现出背斜谷与向斜山的形成原因?

6、老师展示华山图片或渭河谷地图片,并绘制地垒与地堑示意图,结合课本39活动2的练习,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原因。

7、老师通过试题,简单去分析说明地壳构造与人类的关系?

8、学生自主学习课本40活动内容: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教师另行介绍相关地震的震级与列度的基本知识。

9、课堂巩固:2016年10月浙江省学考选考试题练习

10、作业:课时达标练习7

11、板书设计:着重绘制背斜、向斜、地垒、地堑图

第三课时

1、考点知识加顾复习,重点注意背向斜的判别,背斜谷、向斜山的形成

2、学生自主导读41页内容,老师设问: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有哪些?

外力作用的主动力主要有包含哪些要素?

3、老师充分利用各种地形地貌图片,分析流水、风力、冰川、海浪四大因素对地形形态产生的影响。结合课件图片,引导学生对这些地形地貌的分布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4、结合我国地形地貌特点。分析说明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喀斯特地貌的分布。

5、老师重点从侵蚀作用与沉积作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侵蚀作用要结合瀑布、河谷、黄土高原、U 型与V 型谷、挪威峡湾。沉积作用要结合沉积平原、三角洲、沙丘、冲积扇、黄土高原。

6、小组讨论课本42页的活动题

①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农业生产?为什么? ②是不是所有的山区都可以开垦成梯田?

③填海造陆会给地表形态还来什么样的影响?你还知道有哪些国家出现填海造陆? 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造成哪些影响? 7、课堂巩固练习

例1、和田玉分布于昆仑山,是由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形成的玉石,要中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产于河床中磨圆程度好的称为籽料。 1、导致和田玉籽料磨圆程度好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接触变质作用

B .风力侵蚀作用

C .流水沉积作用

D .流水搬运作用 例2、读“长江巫峡景观图” 2.M 地质构造是

(A )地垒 (B )地堑 (C )向斜 (D )背斜 3.形成巫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流水沉积 (B )流水侵蚀 (C )风力沉积 (D )风力侵蚀 8、作业

课时达标练习8 9、作业布置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