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羌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禹崇拜

北川的居民以羌人为主。据史料记载,羌人历来视大禹为先祖圣王,对大禹敬若神明。南北朝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记载了当时大禹故里人民对其先祖近于神化的崇敬:广柔县有

个石纽乡,是大禹诞生之地,羌民们共同守护着这块圣地,方圆百里不敢居住放牧,犯了罪的人逃匿于此,就不再受到追捕,能躲藏三年不被抓住,就会得到大家的原谅,说是受到了大禹神

灵的保佑。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川人民对大禹的崇逐渐演变成庙祭。据《新唐书》记载,唐代石泉建县以前,石纽山下就建有禹庙。传说农历六月六日是大禹诞辰,每年这一天,人们都齐聚庙前,燃香放炮、顶礼膜拜,表达了对大禹的怀念和崇敬之情。民间祭禹世代相传,历时千年而不绝。每到大禹诞辰,去禹王庙和禹穴沟进香祭奠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千百年来,主事石泉的地方官员们也十分注重“大禹效应”。在动荡不宁之时,用来缓和民族矛盾;和平时期,借以提高知名度,并发挥大禹的教化作用。地方官员建庙祭禹虽然有其政治目的,但其崇敬大禹的心理与人民群众是一致的。官祭与民祭相辅相成,由此形成的大禹文化的深厚积淀,成为北川一项宝贵的人文资源。

二、大禹文化概况

禹,又称大禹、夏禹,生活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是继炎、黄之后的又一人文始祖,因为制服泛滥于神州大地的滔天洪水并创建我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而彪炳史册。据古代文献记载,这个受到全民尊崇的伟大人物就诞生在北川。

关于大禹的诞生地,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孟子》一书。《〈史记.六国年表〉集解》引用《孟子》中的一句佚文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说大禹是夷人,即现在所说的少数民族,其降生地叫石纽。战国时的《竹书纪年》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说禹母修巳在石纽生下了大禹。

到了汉代,正统文献如《史记》等,都说禹生西羌,而蜀地的学者杨雄等人则指出大禹降生的石纽在汶山郡广柔县。“西羌”泛指羌人或羌人生活的地域,范围相当广阔,汉代北川境域属西羌之地,归汶山郡广柔县管辖,境内有石纽山,所以当时文献实际上肯定了北川是大禹故里。

唐代初年,在今北川县禹里设置石泉县,自此以后的一千多年中,《新唐书》、《郡国志》、《职方书》、《禹庙记》、《大明统一志》、《大清统一志》、《四川通志》、《龙安府志》、《石泉县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等文献典籍皆一致称石泉(北川)为大禹诞生地。

三、大禹穴

距“小禹穴”数百米之外的金锣岩上有楷书“禹穴”二字,“大径八尺”,“仙才天放,谨严有度”。据宋、明、清史志记载为李白所书。

四、服饰

羌民传统服装的基本色调为白色(本色)、蔚蓝色和青色(黑色)。男女均着长过膝盖的长衫,男子束腰带,外套一件羊皮褂或棉夹褂(俗称领夹子);妇女服饰绚丽多彩,衣领、衣襟、衣袖乃至裤脚边,都绣有彩色花边,腰系绣花围裙(俗称围腰子)。近代羌民受汉文化影响,平时衣着与汉人无异,除一些边远山区、旅游景区和服务行业外,现在北川羌人只在节日喜庆时着民族服饰。

五、甘泉

与石纽山隔河相望的崖壁上有摩崖阴刻楷书“甘泉”二字。旁有泉池,池水清澈。冬暖夏凉,四季不断。据传,禹母莘氏(又名修氏)傍晚打水,见泉中有鸡蛋大小的宝珠,无意间吞入腹中,于是怀了孕,14个月后生下了大禹。

六、歌舞

羌族能歌善舞,舞蹈形式主要有锅庄、皮鼓舞、马马灯、板凳龙等,锅庄最为流行,节日庆典、劳动之余、朋友联欢会,随时随地都可围聚表演,自娱自乐。

羌族的歌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歌曲,用羌语演唱,曲调极有特色;另一种曲调单一,歌词用汉语,现编现唱,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最为生动鲜活的是情歌。

羌人连续唱歌时间最长的是婚嫁之夜,大家围坐而歌,通宵达旦,俗称坐歌堂。羌人最常用的乐器是锣鼓和唢呐,曲调和汉族地区有很大的不同。

羌人独有的乐器是羌笛。羌笛是由两根小竹管并列竖吹的乐器。唐代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著名诗名,说的就是这种乐器。口弦是羌族女性喜爱的乐器,声音细小而柔美。

七、岣嵝碑

即禹碑,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刻建。上镌刻蝌蚪文七十七字,以及楷书释文、跋文。“碑上蝌蚪文自衡山拓来”,文字奇古,相传是大禹所书。此碑现存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大禹纪念馆内。

八、节日

羌人有独特的节日。一是羌历新年,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这是羌族最隆重的节日。过去是以村寨为单位举行庆祝活动,近年来多由县、乡组织,庆祝活动愈来愈热烈,吸引了远近的客人共同参与、娱乐。二是转山会,又称塔子会、祭山会。是一种祈丰年的活动,一般以村寨为单位,一年两次,春季许愿,秋季还愿。日期依据气候和农事而定。届时所有男子和未婚妇女都穿上整洁的衣服,带上祭品齐聚野外草坪,由释比(汉人称端公)主持祭奠神灵,祈求丰年,同时还要举行“放鸡”仪式来卜年成的好坏。之后还要举行“推杆”等参与性比赛活动。

九、民居

旧时北川羌人“垒石为室”,其住房就地取材,以片石和石板砌成,谓之“碉房”,兼有居住和防御之功能,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都坝河、白草河、青片河一带被官军毁掉的碉房就达4800多座。近现代,渐改为木质结构为主,其中吊脚楼最富特色,一般为三层,下层圈养牲畜,中层住人,上层贮放粮食和杂物。

十、羌族文化概况

据史料记载,在汉代曲山关以西便是羌人部落。随着时代的变迁,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北川,茂县陇木土司设在白什场的办事机构废止。红军离境后,国民党四川省政府发文废止陇木土司。至此北川全境实现“改土归流”,北川民族地区完成了由通过土司间接管理到由地方政府直接管理。随着“改土归流”的进程,北川羌人也由“生番”逐渐变成“熟番”,并最终被当成了汉人。80年以后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才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羌族是一个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古老民族。北川现有羌族九万多人,约占全国羌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200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北川成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

虽然,北川羌人因“改土归流”而被当成了汉人,但民居、服饰、饮食、歌舞、器乐、原始崇拜、丧葬、语言文字、节日等许多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却得以保存下来。特别是党的民族政策落实以后,羌族文化得以进一步弘扬。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撩开羌族的神秘面纱,让外界看到了北川羌族的本来面目。

十一、丧葬

古时羌人实行火葬,亲人亡故,置尸于柴薪上,焚而埋之。清乾隆年间,知县姜炳璋认为是“陋习”而加以劝导,此后便渐改土葬为主。

十二、石纽山

“禹生石纽”。石纽山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乡石纽村,山腰有一片不易风化的石林,其中“有二巨石纽结,每冬日霜晨有白毫出身云霄”。巨石上有阳刻隶书“石纽”二字,据推测为汉代杨雄所书。

十三、誓水柱

原立于禹里乡望崇山下白草河与青片河交汇处,上刻有虫篆体十二字,宋《淳化阁贴》释为“出令聂子星纪齐春其尚节化”。其义难懂,传为大禹治水时出的手令。

十四、小禹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