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老庄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收;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融和。他们恰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可或缺和赖以互补的两个方面。在此意义上来说,儒道本是一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他们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即便是在儒学一统天下的时期,道家思想也并没有泯灭,它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儒学、佛学之中,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无形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态度,这正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潜隐特点。

儒、道两家思想,一个刚健有为,一个柔顺因循;一个入世进取,一个潜隐退守,这是他们达到相通和互补的真正前提。所以,许多中国古代文人才能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或者熔儒道于一炉,张弛相济,进退自如。

从历史渊源来看,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奴隶制度逐渐解体,我国进入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一部分奴隶主贵族逐渐失去了他们原有的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地位,成为贫民或者奴隶。其中一部分人结草为庐,结伴而耕,避世隐居。《论语》中把他们叫做"逸民"或"隐者"。这些人对弱肉强食、离乱痛苦的现实社会,表示强烈的不满,和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一样,他们痛斥"天下无道"!在这同一个时代,儒家和道家走着两条不同的道路。

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即便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最终也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他与那些逸民、隐者的区别就在于"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用孟子的话来解释,就是:"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一向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但实际上不管天下"有道"还是"无道",他似乎没有一点退隐的意思。为了改变这个"无道"的世界,尽管他四处碰壁,却百折不挠,骨子里还是那股劲:"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此方面,孟子比孔子毫不逊色。在他看来,无论得志还是不得志,无论困厄时还是显达时,都不应该绝人逃世;主张用自己的方法来"平治天下",实现其"王道"理想;并且扬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他更无退隐之意。

道家面对残酷的现实,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本人就是一个"隐君子",相传他在周朝做过藏书管理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来他退隐了,写下《老子》一书。庄子曾做过宋国漆园的管理员,辞职后表示"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宁肯隐居陋巷,借米充饥,自编草鞋,过着清苦的生活,也不愿应楚威王高薪聘请而赴楚相之位。从老子的自然无为、少私寡欲、贵柔守雌的思想,到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放达的精神境界,无不说明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之处。道家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固执地守护着人的精神的尊严,辛勤地开垦着人的精神的荒漠,把人生从一切无法消除的痛苦和灾难中拯救出来,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获得一种宁静的自由和圣洁的心境。老子和庄子都是隐士,但他们又不同于一般的隐者。他们的退隐不单单是为了规避无法改变的罪恶现实,也不仅仅是为了避免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更重要的是为了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自由。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道家在韩非子的显学排行榜上名落孙山。可以说,春秋战国时代所涌现出来的大批隐者的现实生活,以及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隐者生

活的亲身体验,正是道家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而孔子和孟子则远离隐者的生活体验,因而,他们的思想历程必定不同于老子和庄子。

第五十二场:孔孟儒学的生命智慧与老庄道家的价值追求——冯达文

发布日期:2010-03-07

冯达文(1941—),广东罗定县人,现任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所长。1977年开始攻读中国古代哲学,他前十多年致力于对中国哲学的形式化、知识化处理,用以揭示中国古代思想的逻辑关系与逻辑发展进程;后十多年关注中国哲学的本源—本体论,重在凸显中国传统思想作为“生命的学问”所开启的境界追求。近年来涉猎古代宗教,代表著作有《早期中国哲学略论》、《宋明新儒学略论》、《回归自然:道家的主调与变奏》、《中国哲学的本源——本体论》等。

2009年8月3日,冯达文先生在少林寺经堂为大家作专题讲座,讲座分为两场,上午题为“孔孟儒学的生命智慧”,下午题为“老庄道家的价值追求”。

开场时冯先生谈道,在中国古典思想文化中有四个大的思想流派对中国人的影响很深:儒、道、佛三家,以及以法家为代表的经世致用之学。儒家和法家属于正面的构建,道家和佛学是反省批判,入世和出世的精神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化的一种张力,缔造了中华民族的人格之魂。这种人格特质即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在“孔孟儒学的人生智慧”讲题中,冯先生重点讲了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孔孟儒学的根基是什么;第二个是如何从古典文明结构的比较中看待孔孟儒学的价值;第三个是孔孟儒学与中国的国民性问题。

冯先生把孔孟儒学的根基归结到人世间的情感。孔孟儒学与古希腊、古中东、古印度所走的路不同,没有走知识理性的路子,也没有走宗教信仰的路子,孔孟儒学回到人世间,发现人们都是生活在情感之中,凭着人天然的情感就可以获得自救,就可以走出自我走向他人,走出功利走向道义。所以孔孟儒学从正面的道德理想构建儒家的思想体系,从人之皆有的自然情感中找到救心救世的力量和信心,从而提升人的生命境界。

通过与其它古典文明的比较,可以看到孔孟儒学独特的普世价值。通过提高人的知识理性水平去提升人的道德水平,有它的难处。通过宗教信仰也有它的难点,难点之一就是它比较强调族群性,第二是宗教的彼岸性问题,第三是宗教信仰保密性问题和偶然相遇性问题。而中国传统的儒家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从人世间的情感生活出发,立足于人的真实生活状态。不管什么种族和信仰,都有其天然的人伦关系和亲情,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建构,不需要很多说明,凭着这份情感,我们可以走出自我,走向他人。所以儒家立足于人最原本的情感,建立起它的救心救世方案,有它非常独特的特殊价值。我们不能说宗教信仰的路子不够,而是说儒家的路子,即使在一个不信教的社会中,也是非常有效的。儒家力图开启我们内在的情感来救世,

有其独特性。

在理性和信仰之间保持平衡的张力构成了儒家的一种独特性,也是中国国民性的特性。儒家是在理性和信仰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张力的一种思想体系。不管往哪个方向展开,它始终都不会造成理性和信仰的破裂。我们看中国的国民性,中国两三千年的历史,从来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宗教战争,不会因为宗教信仰问题就要去征服别人或者发动战争。可见,中国的国民性是理性的。另一方面,因为中国人是讲情感的,讲求内在的融合,情感是民族间的粘合剂,所以由于不同宗族的融合而形成世界上最庞大的中华民族。

下午“老庄道家的价值追求”的讲座,冯先生主要讲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老庄其人其书;第二是老庄对社会与文化的批判;第三是老子的宇宙论及其回归自然的价值理想;第四是庄子的世间观及其荒诞意识与艺术人生。

老庄思想的立足点是对社会及其进步史观的批判。老子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科技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并没有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大地改善,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动乱,让人徒生机巧之心,从而失去了人的本真,这引起了老庄的批判。

在中国历史上老子第一个建构起“宇宙论”,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他认为宇宙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的一个过程,这是宇宙变迁的特点。单一意味着最纯粹,但是到了“道生一”以后,特别是“一生二”以后,那么就意味着已经有矛盾了,已经有斗争了,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地丧失自我,不断地丧失本真和本性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地被限定被剥夺的过程,所以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最高的境界就是回到自然的状态。《老子》第八十章有一句“小国寡民”,他想要回归到一种自然状态,一种充满情感、充满人情味的社会中。

庄子思想跟老子思想是有区别的,这是冯先生讲的第四个问题:庄子的世界观及其荒诞意识与艺术人生。庄子思考的角度是,与其通过倒回去的方法来求得精神的安顿和生活的快乐,还不如我们直接面对现实生活,在所面对的实际生活中找到精神寄托。老子应该说是追求出世的,庄子希望能够不离世间而同时又能够达到出世的目的,这是庄子的一个价值理想。庄子这种既入世又出世的生活态度,既不是滑头主义,也不是混世主义,而是一种艺术人生。

最后,冯先生总结道:“儒家讲求一种入世的担当精神,道家有反省批判的精神,这两者结合起来所铸造的人格精神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以出世的心态来做入世的事业。一方面,我们对功利看得很淡就是出世;但同时我们对人世间的苦难要有所承担,要用我们的大悲心去承担人世的苦难,引领众生走向道德,走向超越,这就是入世。希望我们既有儒家的现实态度,也有道家的超越境界,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