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双语”教学 构建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民汉合班班级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思考

民汉合班班级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思考

・66・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随着民族院校“双语教学”的逐步推广和深化,以民汉合班为载体的民汉一体化教学已经成为各民族院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对于民汉合班班级的英语教学而言,面临着比其它学科更多的教学困惑,比如学生基础不一、民族生英语学习动机不强、教材难度过高等。

正视这些困难,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对于提升民汉合班班级的英语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语言交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民汉合班班级英语教学的基本现状所谓“民汉合班”,是将民汉学生统一编班进行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由以往在汉语言教学班级中插入“民考汉”、“民转汉”、“双语班”等学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对于民族院校而言,民汉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模式决定了其在语言教学方面的特殊性。

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存在第三语言习得困难的问题,英语教学面临着“同步不同效”的现实困境;另一方面,民汉师生、生生之间可以更加频繁地接触与交往,互相帮助、学习,既有利于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接受与理解。

因此,尽管民汉合班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难点,但却是提高民族院校教学水平,实现各民族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民族院校探索和推进民汉合班一体化教学的努力从未停止。

随着“民考汉”、“双语班”考生的招生比例逐年增加,鼓励汉语水平较高的“民考民”学生转入汉语言班级学习的举措也日益完善。

二、民汉合班班级英语教学面临的突出困境(一)学生基础不一,民族生汉英基础普遍薄弱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区,从小生活的语言环境、文化心理迥异,接受语言的规则和思维各不相同。

尤其是民考民学生大多来自社会经济较不发达地区,他们在中学时多就读于非双语学校,除了课堂很[收稿日期]2012-01-16[作者简介]1.夏钦( 1979-),女,研究生,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副教授,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研究方向:商务英语教学和理论研究; 2.黄建国 (1978-),男,研究生,湖南民族职业学院讲师,商务英语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商务英语教学。

加快内蒙古双语教学改革,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加快内蒙古双语教学改革,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加快内蒙古双语教学改革,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摘要] 双语教学在内蒙古地区实施以来培养了众多的双语人才,取得了很多成就。

但由于双语教育体制的不够完善,导致了民族人才的流失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淡化,更加影响了民族院校学生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中小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蒙汉双语教学的新模式,以及实现该模式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 民族教育,双语教学改革,人才发展,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教育的目标包括两种,一是使少数民族自然的融入现代主流社会之中,分享现代化的成果。

二是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发展和民族大团结。

这两大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民族基础教育的支持和推动,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在学校学好科学知识的同时学习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养和民族素养[1]。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较开放的少数民族聚集区。

以蒙古族、汉族人民为多数,回族、满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人民为少数的多民族混居地区。

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使该地区的汉化时间较早,程度较深,速度较快。

与此同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速度在逐渐放缓,民族语言的适用范围也在逐日缩减。

为了更好的保护民族文化,推广民族语言,使人们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提高民族人才的素质,自治区通过实施双语教学的教育模式培养少数民族的优秀人才。

让学生学习并传承母语和民族传统的同时又能熟练地掌握汉语,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

对于民族发展和民族大团结而言弥足珍贵。

然而目前的双语教学体质还不够完善,需要进行改革和优化。

一、内蒙古地区双语教学的现状及现存的问题在我区的蒙古语授课学校中,从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起开设汉语文课程的学校比例分别为:29.26%,41.73%,21.88%,全自治区的蒙语授课学校基本上形成了从小学低年级起开设汉语文课程的教学体制。

[2]2000年以前的蒙古语授课学校,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汉语文课程。

双语教学已经在内蒙古地区发展的比较顺利,并且在不断的完善和改革过程中。

新疆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新疆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新 疆是 一个多 语种 少数 民族 聚居 区 , 其中 6 0 . 4 % 为 少数 民族人 别 占 6 9 %和 7 7 %。在 教 学 当中 , 最 困扰 民族 学 生 的并 不 是与 教 师 口, 提高 少数 民族 高等教 育一 直是 新疆 教育 发展 的重 中之 重 ” 。民 同学 之 间的汉 语交 流问题 , 而 是对 于专 业知 识 的理解与 掌 握 。实际 汉一体 化教 学 , 意指 通过将 各 民族学 生统一 编 班 、 统 一培 养方案 、 统 教学 当中 , 我们 也发 现少 数 民族学 生在课 堂 问答 中很少 可 以准确 的 教 学大纲 、 统 一考 核标准 和统 一毕 业标 准进 行培养 的一 种教 学管 使 用专 业术 语 。在 大学 高等 教 育 中 , 面 对难 度 更 深 , 范围 更广 的 专 理模 式 】 。民汉一 体化 教学 模式 的 出现 , 在 于过 去少 数 民族大 学生 业 知识 , 由 于基 础知 识 底 子较 差 , 民族 学 生在 面对 新 知识 时 常常 表 仅在 汉语 课 上学 习汉语 , 普 遍存 在 汉语 水 平提 高慢 , 汉 语学 习效率 现 出犹 豫与 迟 疑 , 接 受 和 掌握 新信 息 的能 力 有限 , 很 难提 高 自身 素
体化 教学 也 往往 流 于形 式 。在 实际 教 学中 , 可 以明 显 的发 现 , 无
论 是课 堂讲授 还是 课堂 讨论 , 学生 们都 喜欢与 自己本 民族 的同 学抱 团 形成小 集体 , 民汉学 生之 间缺乏 相互 沟通 、 相 互触合 , 非 常不 利于
教 师统筹 兼顾 。另外 , 民汉学 生在 学习 方法上 存在 很大 的 差异 。与
革, 提 高民族 学生专业汉语 水平; 加强 中小学 民族教师师 资队伍 建设 , 提 高基 础教 育质量 ; 培养 民族 学生好 的学习方法和 习惯 , 真正 实现 民汉 教 学互融 ; 提升 高校教 师队伍综合素质 , 保证 民汉一体化教 学质量。 【 关键词】 高校; 民汉一体化教 学; 存在 问题 ; 对策建议

新疆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新疆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新疆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本文针对新疆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有效推行民汉一体化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要加强汉语教学改革,提高民族学生专业汉语水平;加强中小学民族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培养民族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真正实现民汉教学互融;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保证民汉一体化教学质量。

标签: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存在问题;对策建议新疆是一个多语种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中60.4%为少数民族人口,提高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一直是新疆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1]。

民汉一体化教学,意指通过将各民族学生统一编班、统一培养方案、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考核标准和统一毕业标准进行培养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2]。

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出现,在于过去少数民族大学生仅在汉语课上学习汉语,普遍存在汉语水平提高慢,汉语学习效率低,大学毕业后用汉语开展工作困难等问题[3]。

随着新疆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学”模式的广泛推广,民汉一体化教学已成为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普遍模式,其根本目的是提高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教学质量,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

在新疆经济文化高速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无疑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也为少数民族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但在看到改革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由于基础教育、学习习惯、教学考核及教师素质等方面的原因,民汉一体化教学的真正实现和深入推行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对新疆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讨论民汉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中的几个突出问题1、民族学生专业汉语水平过低目前,新疆高校民族生源主要有“民考汉”、“民考民”和“双语生”三种,随着新疆地区大力发展“双语教学”和“预科培养”模式,大部分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较之从前已经有了较明显的提高,相当一部分的民族学生也通过自身努力通过了学校要求的汉语水平资格考试。

中英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中英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中英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中英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一、中英教育融合的概念中英教育融合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它将中英两种文化的优势互相结合,使之成为一体,以求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发展中英双方的学习能力。

二、中英教育融合的优势中英教育融合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模式,既可以满足中国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发挥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和英语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文化水平。

三、中英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1、通过中英文互助的方式授课。

教师在教授中文课程的同时,用英文讲解和解释英文知识点,双方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2、以双语的形式进行授课。

教师在教授中文课程的同时,也会以英语解释中文课程的概念和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练习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文水平和兴趣,挑选出合适的练习内容,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四、中英教育融合的方法1、拓宽学生的英文词汇量。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文的同时,可以通过英语教材或课外资料学习单词,从而拓宽英语词汇量。

2、用英文回答中文提问。

学生在教师提问时,不妨用英文回答,可以不仅强化中文知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文水平。

3、利用英文进行语言沟通。

教师可以采用双语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用英文表达自己的思想,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可以引导学生多读英语,丰富学生的英语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

五、结论中英教育融合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它把中英两种文化的优势相互结合,使学生得以受益,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教师在实施中英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时,需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双语授课、练习、语言沟通等来帮助学生掌握英文,提高英文水平。

新疆民汉双语教育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新疆民汉双语教育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新疆民汉双语教育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作者:古尼沙.买买提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07期摘要:新疆民汉双语教学模式由于双语文和两种文化的运作而显得复杂。

因而从分析影响新疆民汉双语教学模式的相关因素出发,梳理和探索新疆民汉双语教学模式的成功方法与经验,找出新疆民汉双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推动新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新疆民汉双语教学模式一、新疆民汉双语教学的概况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目前少数民族教育领域的双语教学是指用民族语言和汉语进行教学。

民汉双语教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民族语文与汉语文的学习;二是民族语文与汉语文在教学中的运用。

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

基本目标是:培养既把握本民族语言,又能熟练使用汉语的“兼通”人才,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它受到新疆广大少数民族百姓的欢迎。

在新疆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其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使用民、汉两种语言的能力,达到“民汉兼通”,更重要的是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二、新疆民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新疆的民汉双语教学模式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

综合各种分类现状,新疆双语教育专家库成员之一刘军老师提到以下四类教学模式。

模式一:理科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其他课程使用民语授课(过渡性)。

这种模式多见于新疆完全民语环境的民族中小学。

主要目标是通过理科汉语授课强化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同时提高理科成绩。

但由于缺乏合格的双语师资而很难实现。

模式二:民族语文及音体美等课程中,涉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用民语授课,其他课程使用汉语授课。

这种模式在民汉杂居程度较高地方的民族中小学或民汉合校中较多。

主要目标是通过理科课程及文科部分课程汉语授课加大强化汉语学习的力度,同时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文、理科的学习成绩。

“民汉合校”工作心得体会

“民汉合校”工作心得体会

“民汉合校”工作心得体会在我参与“民汉合校”项目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以下是我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所积累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理念与目标“民汉合校”项目的核心理念是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其目标是通过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汉语教学,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加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铭记这一重要使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只有真正把握住这一理念和目标,才能够将工作做得更好,对学生更有帮助。

二、组织与协调在“民汉合校”项目中,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要与学校、社区、家长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使得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首先,要与学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与学校的教育主管部门、校长、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明确项目的目标和对口支教的具体要求。

要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年龄、学习水平、教学资源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其次,要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社区是项目开展的重要环节,我们要与社区的领导、居民保持密切联系,了解社区的需求和意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参与。

要组织一些与社区文化相关的活动,加强与居民的交流和互动,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友谊。

最后,要与家长保持有效沟通。

家长是学生的重要支持者和监护人,我们要及时向他们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关心和培养学生的成长。

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困惑。

三、教学与管理在“民汉合校”项目中,教学和管理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内容,如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如何管理好学生和教师,是我们始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教学方面,我们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水平和需求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和技能。

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工作计划

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工作计划

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工作计划1. 背景介绍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双语教学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双语教学成为了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双语教学,可以更好地维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因此,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规划。

2.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使学生能够流利的运用本族语言和普通话进行交流。

(2)增强学生对本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学内容(1)本族语言课程:包括本族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阅读、写作和口语训练等内容。

(2)普通话课程:包括普通话的语音、语法、词汇、阅读、写作和口语训练等内容。

(3)民族文化课程:将传统民族文化内容融入教学中,使学生了解和热爱本族的传统文化。

4. 教学方法(1)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2)实践式教学法:通过实际活动和实践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教学手段(1)教学设备:为学校配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2)教学资源:建立丰富的本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教学资源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料。

(3)教学环境: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6. 教学管理(1)教学质量评估: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2)教学督导:配备专业的教学督导员,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监督和指导。

(3)教学反馈:建立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

7. 教师队伍建设(1)培训计划:制定全面的教师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和水平。

(2)师德师风: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南疆民汉合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南疆民汉合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南疆民汉合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思考作者:张洪庆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年第06期【摘要】推进“双语”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升各民族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南疆地区开办了不少民汉合校的双语教学班,其教学模式有多样化特点。

本文以阿克苏地区实验中学为例,拟对南疆民汉合校双语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双语教学;模式;思考毋庸置疑,推进“双语”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升各民族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我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是广大人民群众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客观现实需要,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必由之路。

对于和谐新疆建设、实现我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现行民汉合校双语教育的主要模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占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90%以上,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力争经过十年的努力,构建起各学段相互衔接、各学科相互渗透的具有新疆特色的双语教育体系。

这一规划纲要的出台,给现行民汉合校的普通高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那就是现行民汉合校如何尽快完善办学模式,以适应十年后大批经历了双语培训学习的孩子进一步接受高中教育。

1.几种模式简介。

南疆不少学校按照这一要求,纷纷开展了民汉合校的整合,于是产生了不少民汉合一的“实验中学”。

笔者所知,仅仅阿克苏地区就有若干所“实验中学”。

这些“实验中学”的教学模式有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普通班教学模式,即各科目用母语授课,加授汉语课程的教学模式;二是部分课程使用母语授课、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授课,我们称之为模式一。

三是各科目用汉语授课、加授母语的教学模式。

我们称之为模式二。

2.几种模式的利弊。

回顾几种模式的教学探索,结合阿克苏地区实验中学改制八年的办学情况。

我们认为,学习和掌握双语是提高少数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

双语教育''''民汉兼通''''目标解析

双语教育''''民汉兼通''''目标解析

双语教育''''民汉兼通''''目标解析阿木古楞;白红梅【摘要】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我国民族政策、语言政策平等公正的具体表现.双语教育长期坚持''''民汉兼通''''目标是民族教育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优秀人才的保障.近几年,民族学校的学生掌握民族语言文化情况很不乐观,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实施双语教育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学生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化,在此基础上学习好第二、第三语言文化,这是保护和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顺利融入主流民族文化的最好途径,也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这有利于: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跨文化交往能力,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的双语人;2.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3.培养学生的本民族认同感和中华民族认同感,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发展.【期刊名称】《民族高等教育研究》【年(卷),期】2017(005)002【总页数】5页(P75-79)【关键词】双语教育;民汉兼通;语言;文化【作者】阿木古楞;白红梅【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5双语教育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一个民族跟另一个民族交际或向另一个民族学习的需要而产生的”。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对于各少数民族来说保护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的同时,理解掌握其他民族尤其是主流民族的语言文化是关系到个体甚至整个民族的发展。

截止2007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共有1万多所学校使用21个民族的29种文字开展民汉双语教育,实行双语教育的中小学在校生600多万名,每年编译出版的少数民族文字教材达3500多种,总印数达1亿多册。

〔1〕我国双语教育具有队伍庞大,双语种类多(如蒙汉双语、维汉双语)等特征。

新疆“民汉”双语播音与主持人才的培养研究

新疆“民汉”双语播音与主持人才的培养研究

新疆“民汉”双语播音与主持人才的培养研究作者:刘惠彬来源:《传媒》 2013年第12期文/刘惠彬摘要:随着新疆广播电视事业的繁荣发展,亟需培养更多高水平、“民汉”双语兼通的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

加快培养“民汉”双语播音与主持人才,构建“民汉”双语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模式,形成科学、合理、完整的教学培养体系,将会促进新疆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疆民汉双语播音主持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新疆传媒业也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听众和观众的数量越来越多。

但是,就目前新疆广播电视业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十分缺乏高水平的“民汉”双语播音员、主持人,这将会对新疆广播电视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双语播音主持人才已成为众多媒体竞相追逐的稀缺资源的今天,亟需做好“民汉”双语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工作。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疆艺术学院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越来越重视双语教学和教学实践,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更新观念,注重发展专业的民族特色,大力开展“民汉”双语教学。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培养出一大批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素质高、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型新闻传媒综合艺术人才。

新疆艺术学院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大力推进以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水平为主要教学目的的双语教学,已成为专业艺术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

一、新疆“民汉”双语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实际应用当前,关于“民汉”双语播音主持艺术的理论文章和著作尚无专人研究,理论研究滞后,接近于空白,目前仅处于教学实践阶段。

以笔者所在的新疆艺术学院为例,从2001年起,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开始招收双语播音主持方向的本科生。

2006年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开设汉语—英语、维吾尔语—汉语“双语播音课程”,民语专业虽然教学实践上具前瞻性,却一直没有走出两种语言简单相加的误区。

1.双语播音主持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简单相加。

“民汉”双语在节目中既能交互使用又能共同存在。

两种语言交互使用,在节目进程中必须根据节目内容的需求加以变化,更要根据受众所期待的语言调整具体布局,运用两种语言有主有次、由浅入深、由简入繁、雅俗共赏的进行讲解评述。

论民族聚居区高校藏汉双语“分类并进”教学模式

论民族聚居区高校藏汉双语“分类并进”教学模式

论民族聚居区高校藏汉双语“分类并进”教学模式[摘要]科学解决民族聚居区高校双语教学问题,除了必须遵循已被公认的双语教育原理外,更要从本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存在的不同类型的双语现象,制定切合实际的双语教学模式。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在探索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实施了藏汉双语“分类并进”教学模式,其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分类教学、培养目标分类、人才培养方案分类制订、实施推进课程“七化”建设。

[关键词]民族聚居区高校藏汉双语教学模式我国要使少数民族通过学习国家族际共同语以达到顺利进入主流文化的现代化社会,同时通过学习本民族语言与文化从而较好地保留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双语教育成为解决国家统一和民族发展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各民族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客观需要。

正确解决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问题,除了必须遵循已被公认的双语教育原理外,更要从本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存在的不同类型的双语现象,制定切合实际的双语教学模式。

2007年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探索出了符合实际的藏汉双语“分类并进”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中,既可以达到劳动力就业市场对语言能力的要求,又能够保证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

笔者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对民族聚居区高校正在实施的藏汉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一、探索藏汉双语“分类并进”教学模式的依据(一)法律政策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双语教育的规定。

宪法第四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 这是宪法关于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明文规定。

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关于双语教育的规定。

双语教育在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自治法第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普及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发展特色优质教育

普及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发展特色优质教育

普及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发展特色优质教育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各族群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日益密切。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上,促进民族间交流融合,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育,助力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普及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发展特色优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时代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现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近10%。

由于历史、地理等多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育水平整体较低。

据统计,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都面临着汉语水平较低的问题,这就给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 促进民族交流融合。

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多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汉语作为中国主要的语言,能够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有利于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有利于国家的团结与稳定。

2.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学习汉语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汉语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之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学习好汉语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他们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必备能力。

3.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汉语作为国家的主要语言,掌握好汉语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普及汉语教育,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1.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

国家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建设更多的学校、配备更多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从根本上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

2. 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国家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优秀教师来到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汉语教学工作。

3.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汉语教学需要需要专业的汉语教师资源,应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培养更多的汉语教师,增强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如何看待新疆双语教育

如何看待新疆双语教育

为什么要推行双语教育?——双语教育宣讲提纲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以下简称双语教育)是指在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语言文字开展相关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双语教育是新疆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标是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来学习中华民族文化、国家主流文化、现代科技文化,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获得更大发展;通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来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使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一、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是法律的规定在宪法和有关法律中,专门列出条款,要求公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情况从小学低年级或者高年级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汉语是国家的通用语言,是包括各民族在内的中国公民都必须学习使用的语言。

作为中国的公民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是天经地义的。

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体现了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同时也是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交往和发展,当然也是国家的语言文字法律和民族政策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少数民族更好地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

二、关于双语教育政策规定(一)双语教育是民汉兼通教育。

双语教育坚持民汉教学并重、民汉兼通培养,一直把母语教学作为双语教育工作的重点。

中小学双语教育主要有两种模式,模式1是理科用汉语授课,文科用母语授课。

模式2是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开设民族语文课程,不具备师资条件的学校,体育、音乐、美术可以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

这两种模式都是双语教育,采取哪种模式,按照群众的意愿、教师和学生的情况由各地自行确定。

在中小学双语教育两种模式中,民族语文课程是从小学一年级起直到高中都开设,此外双语教育中还有一些涉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仍是用少数民族语言为主进行教学的,这些课程以及相应的教学课时都是要求开齐开足的。

新课程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新课程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确的学生观,全面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正视“双语”学习,明白学习双语的重要性;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多阅读汉语课外读物,通过阅读激发学生汉语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1]阿斯哈尔·吐尔逊.依托“双语”教学构建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J].语言与翻译,2010,(01).[2]艾买提.对新疆少数名族汉语教学性质的探讨[J].民族教育研究,2002,(02).[3]刘秀明,郑燕.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评析与思考(一)[J].新疆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4]吴宏岭.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教学有效性之研究[J].科技信息,2010,(14).作者简介:牛爱萍(1985-),女,甘肃省会宁县第三中学。

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和研究。

新课程语文课堂的探究教学,要渗透道德品质教育,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中的典型人物和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深入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建构”中学生和谐、健康的道德品质。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渗透道德品质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规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人文思想培养是一个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中学语文教材,本身是一部优秀民族文化的历史浓缩,也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精选,其中包含着价值观念、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的内容。

在探究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道德体验的情景。

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情景的参与者,是教学活动的体验者,在这种情感再体验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提升了能力,形成了价值观,培养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并为道德品质结构的稳定建构奠定了基础,师生一起学习并继承中华文化精神,一起拓展其精神价值。

除了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责任感之外,还要拓展中华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真正达到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有深深的危机感,把“阐旧邦辅新命”作为自己的学术追求。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民汉合班英语教学中的构建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民汉合班英语教学中的构建
语言学习方法是 以取得 最佳学习效果为 目的 ,根据学 习
更高发展水平迈进 的教学模式 。在英语教学 中 ,这 种模 式可 以很好地解决学 习者在学 习中 “ 主动建构 的机会 和条件”的
问题 。
二 、 民汉 合 班 英 语 教 学 现 状 分 析
者内外 部情况 的变化 、对观 念 、策 略和技巧进 行不断调控 的 动态系统 。我 院民汉合 班 的学生 由于文化 背景 、生 活环 境 、 家庭 教育等 因 素造成 了性格 、学 习风格 、英 语 水平 上 的差 异 ,他们 的学习方法各不相 同 ,学 习效果 也大相径庭 。汉族 学生 中 6 6 . 5 % 采 用 深 层 学 习 ,2 1 . 3 %采 用 浅 层 学 习, 1 2 . 2 %是成就 性学 习 ,期 末考 试优 秀率 为 6 8 . 8 %;民族 学
外语学习动机是直 接推 动学生进行语 言学习活动 的一种 内部心理动因 。它主要 由两 方面因素构成 :第 一 ,外 国语言 学习的需要 ;第二 ,激发外语学 习动 机的外部 因素。通过 问 卷调查发现 :9 4 . 5 %的汉族学生社会 责任 动机 弱 ,家长支持 动机强 ,合作/ 竞争学 习 动机 强 ,教学 因素 动 机强 ;9 6 . 7 % 的少数 民族 学生社 会责 任动机 弱 ,家长支 持动机 强 ,合 作/ 竞争学习动机弱 ,教学 因素 动机弱。 3 .学 习方法
2 0 1 4 . 2
九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 施 亚娇 :支架式教 学模 式在 民汉合 班 英语教 学 中的构建 )
2 9
支 架 式教 学模 式在 民汉合 班英 语 教 学 中的构 建
施 亚娇
( 湖南 民族 职业学 院,湖南岳 阳 4 1 4 0 0 0 )

推进民汉混合编班实施方案

推进民汉混合编班实施方案

推进民汉混合编班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的进程,民汉混合编班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作为一种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民汉混合编班在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增强语言能力和培养国际视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推进民汉混合编班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1. 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2. 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双语水平;3.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其未来的国际交往和合作打下基础。

三、具体措施1. 制定课程方案: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民汉混合编班的课程方案,结合中文和民族语言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2. 培训教师队伍: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双语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 创设双语环境:学校应创设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包括双语图书馆、双语角、双语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4.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发展,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四、保障措施1. 加大政策支持:相关教育部门应出台政策,对民汉混合编班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倾斜,包括资金、人力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2. 加强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民汉混合编班的监督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 宣传推广: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民汉混合编班的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的学校和家长了解民汉混合编班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方案,提高社会对民汉混合编班的认可度和支持度。

五、结语推进民汉混合编班实施方案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提升语言能力和培养国际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

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民汉混合编班实施方案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喀什地区民汉合校双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以疏勒县镇泰小学为例

喀什地区民汉合校双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以疏勒县镇泰小学为例
语 言或汉 语言 为教学 语言 , 而 与汉语 授课 学校及 民 语授课 学校相 区别 。 ① 新疆喀什 地 区疏勒 县共 有 两所 民汉合校 , 即镇 泰 小 学 和 东 营第 一 希 望 小 学 , 该 县 没有 汉 语 系 小
的代 表 , 镇 泰 小学 实施 的这 一模 式效 果究 竟如 何 ,
年。 根 据大 量 的访 谈 、 随堂听 课记 录 , 结 合笔 者多年 的双 语教学 实践 , 我们 认 为对 以疏 勒县 为代表 的维 吾 尔族 聚居 区— — 喀 什 地 区推 行 的双 语教 学 模式
深入研 究很有必要 。
1 . 选定 民汉 合校— — 镇泰小 学双语教 学为研 究 对象 的缘 起 民汉合 校是在 民汉 杂居 地 区 , 根据 社 区人 口的 民族构 成及 所 使 用 的语 言状 况 设 立 的学 校教 学 形 式, 因其在 同一 学校 内部 的汉合校双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族老师 上 ) 。
我 们 从 以下 四个 方 面对 镇 泰 小学 开 展 的双 语
年度 语文 汉语文 数 学 录取人数 录取率 镇 2 0 1 o # - l O 3 l 1 1

小 2 0 1 1 生 1 2 3 1 0 7 9 7 . 5 1 8 6 . O 2 ’ l
语言与翻译 2 0 1 3 年第4 期
喀什地区民汉合校双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
以疏勒县镇泰小学为例
刘秀明 , 郑燕
( 喀 什 师 范学 院 中语 系,喀什 8 4 4 0 0 0 )
摘要 : 文章以喀什地 区民汉合校——疏勒县镇泰 小学的汉维双语教学为研 究对 象, 通过访谈 、 随堂听课 , 调查分析 了镇 泰小学汉维双语教学的现状, 总结了好的经验, 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 困难, 并提 出了思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的意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的意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03.26•【字号】新教双[2012]9号•【施行日期】2012.03.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双〔2012〕9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局,各地、州、市教育局,各大中专师范院校: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推进新疆双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精神,结合双语教育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1.正确认识双语教育工作形势。

自2004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下发以来,我区双语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双语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双语教育条件明显改善,双语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双语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截至2011年9月,学前和中小学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少数民族学生达到140.84万人,占学前和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的55%。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双语教育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双语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双语教育教学管理不够到位,双语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不够规范,双语教育质量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双语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前双语教育工作中最紧迫、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提高双语教育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民汉兼通”人才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双语教育的需求,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双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充分认识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真负责地抓好双语教育质量工作。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稳妥、有效地推进双语教育工作2.科学制定双语教育发展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阿斯哈 尔 ・ 尔逊 (9 3 , 维吾 尔族 , 吐 16 -) 男, 新疆 财经大学校长, 教授, 研究方向为“ 双语” 教育教学。

5 ・ 9
依托“ 双语 ” 教学 构建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育的公平性。双语” “ 教育由于处在特殊的位置 , 所以给予了“ 双语” 特殊的关怀。 由于这是一项政府主 抓的与基层领导考核挂钩的重大民生工程 , 于是就在一些地方变成了出政绩的形象工程。 由于从上 到下 都格外关注这个“ 特殊工程”也使得这项工作成为实惠最多的一项工作 , , 许多资金 、 基建项目、 政策都集 中在了“ 双语 ” 教学上 ,双语” “ 学校建设、双语” “ 师资培训 、双语” “ 基地建设等等纷至沓来。 家长都愿意把
孩 子送 到条件 最好 的 “ 双语 ” 校 , “ 学 进 双语 ” 。 那些达 不到 实施“ 班 而 双语 ” 教学 标 准与要 求 的学校 , 则不 能 得到相 应 的资金 政策 等方 面支持 , 造成教 育资源 配置严重 不 均衡 , 整个教 育格 局 中被边缘 化 , 在 在一 定程 度上挫 伤 了部 分教育 _作 者 的积极 性 , 害了一些无 法把孩子 送进“ T 伤 双语” 校的群众 的感情 , 某种程度上讲还存在教学课程上发展不均衡问题 。 因此 , 对待“ 双语” 教学工作 , 应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 坚持实事求是、 科学规划、 因地 制宜 、 类指 导的原则 , 分 在科学 理论 和科 学发展规 划 的指导 规范下推进 “ 双语 ” 教学 作 。
语言与翻译 ( 汉文)21年第1 ( 00 期 总第11 ) 0期
依托“ 双语” 教学
构建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
阿斯哈尔 ・ 吐尔逊
( 新疆财经大学,乌鲁木 齐 801) 302
摘要 : 随着 中小学“ 双语 ” 教学的迅速推进 , 继续实行 民汉教 学双轨制 , 不利 于缩 小少数民族 学生在 学习质量上与 汉族 学生的区别。 新疆财经大学对 少数 民族学生各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修订 , 出了构建 民汉一体化教 学 提 改革的思路 , 少数 民族学生专业培养计划和汉族 学生保持一致 , 使 以保证 民汉培养 口径的 同一性 。
3. 双 语” 以“ 教学 为基础 。 努力构 建 民汉一体 的教学模式
在 长期 的办 学过程 中 , 疆财 经大学 一贯重 视少 数 民族 教学质 量建设 , 持与 时俱 进 , 断深化 少 新 坚 不
关键词 :双语教 学;民汉一体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5 7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0102( 1) -090 10-83 00 1(5-3 - 2 0 }
推行“ 双语” 教学 , 自治区党委 、 是 人民政府着眼于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繁荣进步 、 构建和谐社会而做 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本人作为这项事业 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 在多年的具体工作 中, 形成了一些想法 。 1“ . 双语 ” 学是 各 民族共 同发 展进步 的必 由之 路 教 “ 双语 ” 教学是指除本民族语言以外使用第二种语言文字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行为 , 在新疆 主要是 指少 数 民族 掌握使 用汉 语 的现 象 。 众所 周知 , 言文字 是思维 和交流 的工具 , 是知识 信息 的重要 载体 。 语 也 它没有优劣之别 、 先进落后之分, 只有使用范围的宽窄和使用频率的高低 、 覆盖面的大小之分。 作为交流 工具 , 它在承载信息量多少、 使用该语言的人群地域程度上有差异。 国际上 , 英语的使用最广泛 , 传播信 息量大、 面广 。 在国内, 汉语使用最广泛 , 承载和传播信息量最多 , 影响面最大, 成为各民族共同使用的交 际工具 , 这是 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 所以, 大力发展“ 双语” 教学是完全正确的, 把推广普及“ 双语” 教学作为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 共同繁荣 、 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 也是为各少数民族融人现代社会创造 条件。 实践证 明, 实施“ 双语 ” 教育 , 对增进各民族间的了解和沟通 , 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 ,双语” “ 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 是发展的需要 , 是各民族休戚 与共 、 团结进步的需要 , 更是构建和谐社会、 确保新疆长治久安和谐稳定的需要 。 2 “ 语” 学应 科学规 划 , .双 教 分类指 导 , 确保 质量 , 现教 育的公 平性 体 “ 双语 ” 教学以其重要性和深远的影响力受到党中央 、 国务院和 自治区各级党委、 政府 的高度重视 , 也享受到了其它教学形式所不及的“ 特殊待遇”它已由一种教育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 , 。 在党和政府强力 推行之下 , 在各类文件法规政策和领导讲话 中,双语” “ 教学 占据了显要地位, 这是少数民族教育 的福祉。 但是 , 在实际工作中, 有些地方只强调对“ 双语” 教学工作的推进, 而忽视了两个 问题 : 一是忽视教学 的一般规律。十年树木 , “ 百年树人”教学工作是一 门科学 , 。 科学必然有其内在的、 本质的规律性 。 它是一 个完整 的系统结构 , 只有诸多要素协调配合 , 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一些地方对 “ 双语” 教学工作给 予过度的行政干预 , 使特殊的教育行为异化为一般的行政行为 , 出现了“ 一哄而上”“ 、一刀切”不顾现实 , 条件、 不尊重教学 自身规律的“ 形式主义” 现象。 主要表现在师资“ 两低一缺” 和盲 目推行“ 双语” 教学。两 “ 低 ” 教师 的汉语 水平 低 、 指 汉语 表 达能力 低 ,一 缺 ” “ 指缺 少合 格 “ 双语 ” 教学 师 资 。 据统 计 , 目前 接受 “ 双 语” 教育的少数 民族学生占少数 民族学生总数的3 %, 3 从事“ 双语” 教学的教师仅占1 .%。 6 8 二是忽视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