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速度-准准确性权衡:在具体采用反应时指标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因为反应时实验有两个基本的因变量,即速度和准确性。反应时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反应速度和反应准确性间的反向关系,这使得我们必须在它们之间作出权衡。心理学家将这种关系称为速度-准确性权衡。

2. 双盲实验:是一个很好的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排除法的一种。双盲控制时让实验的操作者和实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的内容和目的,由于实验者和研究参加者都不知道哪些被试接受哪种实验条件,从而避免了主、被试双方因为主观期望所引发的额外变量。

3. 被试内设计:指每一个被试都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处理的设计。被试内设计不但节省了被试人数,而且不同组的被试个体差异也得到了最好的控制。被试内设计比被试间设计更有力,能更好的考察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差异,这个优点使得许多研究者更倾向于使用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相反,被试内设计不会受到来自被试个体差异的困扰,但却必须面对实验处理之间相互污染的问题。可以采用平衡技术来控制这些差异。

4. 实验者效应:指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附和实验者的期望。这种效应往往以颇为微妙的方式起作用。

5. ROC曲线:即是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在心理学上又称为感受性曲线。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都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定标准下所得的结果。该曲线以虚惊概率为横轴,击中概率为纵轴所组成的坐标图和被试在特定刺激条件下由于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得出的不同结果画出的曲线。

6. 开窗实验:是一种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的方法,它能比较明显地看出各个加工阶段,那就好像打开窗户一览无遗了,它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形式。

7. ABA设计:是一种小样本设计。它可以较好地区分实验自变量(比如一种疗法)的效果和时间顺序等其他因素的效果,从而进一步解决了AB 设计中常常会发生的混淆问题。

8. 准实验设计:即指未对自变量实施充分控制,但使用真正实验的某些方法搜集、整理以及统计分析数据的研究方法。准实验设计能够在严格实验无法进行的时候取得结果。

9. 小样本设计:在特殊情况下,比如临床心理学家希望确定某种疗法的效果却又只有一两个患者,或像心理物理学实验那样极端费时且个体差异几无影响时,心理学家也会采用与之相反的实验模式——小样本设计。小样本设计是被试内设计的一种变式,实验时它向人数较少的被试或单个被试呈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处理方式。

10.被试间设计:是指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的情况。

被试间设计的一个优点为:每一个人只接受一种处理方式,一种处理方式不可能影响或污染另一种处理方式。被试间设计的主要问题在于:由于接受自变量不同水平处理的被试各不相同,所以很难分辨出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被试间的差异所致,还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所致。

11. 简单反应时:指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作单一的反应,这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

间隔就是反应时。譬如说,短跑运动员在听到发令枪响后立即起跑,这一事件就可以作为一个简单反应时任务。这种反应之所以称之为简单反应,是因为特定的刺激与特定的反应间的联系十分明确。

12 绝对阈限:通常指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

差别阈限:指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零结果:零结果是指自变量的操作没有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因而因变量的变动为零。

原因:(1)实验者所作出的猜测——自变量是导致某中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可能是错误的。

(2)实验者没有对自变量进行有效的操纵

伦理原则:1保障被试知情同意权2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3保护被试免遭伤害4保密原则

实验研究一般程序:确定课题,选择被试,确定实验控制,数据整合,篆写实验报告

自变量:操作性定义: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操作他的程序下定义,就叫操作性定义

分类:作业变量,环境变量,被试变量

因变量:因变量的分类:客观指标:(1)反应速度(2)反应速度的差异(3)反应的正确性(4)反应标准(5)反应难度,主要指标:被试的口语记录/

因变量的控制:反应控制:通过指导语等手段,让被试反应确实发生在实验者感兴趣的因变量维度上。(指导语,刺激条件,反应装置)

控制变量:

典型的额外变量:(1)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

(2)要求特征: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总是以某种动机,态度来对待实验的,因而实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被试对实验的态度。

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1)排除法: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2)恒定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

(3)匹配法: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

(4)随机化法和抵消平衡法:随机化法:把被试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中去的技术

抵消平衡法:采用某些综合平衡的方法,使额外变量的效果相互抵消,达到控制额外变量的目的。

统计综合法;实验完成后通过一定的统计控制技术来事后避免实验中额外变量的干扰。

各种控制方法的不足:排除法: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却常常难以推广

恒定法:实验结果不能推广到额外变量的其他水平上去

操纵自变量和保持恒定的额外变量可能产生交互作用

被试间设计: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

优:由于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处理方式,因此一种处理方式不可能影响或污染另一种处理方式。

缺:由于接受自变量不同水平处理的被试各不相同,我们就很难辨出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被试间差异所致还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所致

改进:匹配:先对所有被试进行前测。然后根据前测的作业分数进行匹配

随机化:把被试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组内接受不同的自变量处理。

被试内设计:所有的被试都会受到每一水平自变量的影响

优:节省被试人数,而且不同组的被试个体差异也得到了最好的控制

缺:被试接受不同的自变量水平的处理之间总会存在时间间隔,因此实验者需要努力防止在此间隔内偶然发生的事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由于被试先后接受不同处理,时间顺序误差就可能混淆进来,比如被试的表现是否会因为逐渐熟悉实验情景而有系统地提升,又或者其表现因为连续作业的疲劳而有系统地下降。

平衡技术:(1)ABBA设计:适用于自变量水平只有两个时,被试按照ABBA的顺序接受四次实验处理,在ABBA设计中,被试接受A,B良种处理的平均顺序是一样的,因此ABBA设计在理论上能有效平衡成线性系统变化的时间顺序误差。

(2)拉丁方设计:当自变量水平有两个以上时,平衡的拉丁方设计是较为常见的设计。

实验研究的效度:

内部效度:指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影响因素:(1)主试——被试间的相互作用:要求特征和实验者效应会造成实验误差。解决办法入双盲实验。

(2)统计回归:当实验分组涉及某些具有极端特征的个体作为被试时统计回归将对实验的内部效度起到极大的影响,实验者将无法区分统计回归的效应和自变量本身的效应。解决办法如把几组被试各自的相对水平进行匹配。

(3)其他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实验内部效度还与许多其他因素的控制有关,例如被试的一些固有的和可得的差异,如年龄,性别,经验,个性。较长时间的实验,个体本身的生长和成熟因素。长期实验中,参加实验的人员的流失使缺失后的被试样本难以代表原来的样本。

外部效度: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

影响因素:(1)实验环境的人为性,实验是在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实验环境的人为性可能使某些实验结果难以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现象。

(2)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由于心理学实验的被试通常是自愿的,很难把被随机选上的人全部请来做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