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质酸钠分子量的检测

合集下载

一种体积排阻色谱法测定玻璃酸钠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的方法与流程

一种体积排阻色谱法测定玻璃酸钠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的方法与流程

一种体积排阻色谱法测定玻璃酸钠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的方法
与流程
要利用体积排阻色谱法测定玻璃酸钠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准备样品:将玻璃酸钠样品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使得样品浓度适中,通常为0.1-1 mg/mL。

2. 准备流动相:选择合适的流动相溶液,其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盐或其他添加剂,以提供合适的排阻效果。

3. 准备色谱柱:选择适合玻璃酸钠分析的色谱柱,例如凝胶渗透色谱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根据样品的预估分子量范围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孔径。

4. 进行色谱分析:将样品注入色谱柱后,通过适当的流速将样品溶液推动通过柱子。

分析过程中,通过体积排阻效应使得分子在纵向流动时受到大小不同程度的碰撞阻力,从而实现分离不同分子量的玻璃酸钠。

5. 检测器选择: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器进行分析。

体积排阻色谱通常使用光散射检测器(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LSD)和折射率检测器(Refractive Index Detector,RID),光散射检测器可提供粒径信息,折射率检测器可提供浓度信息。

6. 数据分析:根据检测器输出的数据,使用相关的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获得样品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体积排阻色谱测定不同分子量的玻璃酸钠需要选择合适的柱子和流动相,且色谱条件的优化也是十分重要的。

而且,对于大分子量的玻璃酸钠,可能需要使用多个不同孔径的色谱柱进行串联分析,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另外,还要注意样品的稳定性和浓度范围的选择,以避免样品在分析过程中发生聚集或分解的情况。

透明质酸钠稳定性试验

透明质酸钠稳定性试验

透明质酸钠稳定性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比实验验证除内毒素透明质酸钠与一般透明质酸钠的稳定性差异二、试剂和仪器0.2mol/L氯化钠溶液、除内毒素透明质酸钠粉末、普通透明质酸钠粉末、100ml容量瓶、25ml试管、乌氏粘度计、平氏粘度计、旋转式指针粘度计、烘干箱、水浴锅、冰箱、秒表三、方法步骤1. 分子量1.1 分别取贮存于4℃条件下数月的已知为相同分子量的普通透明质酸钠粉末和除内毒素透明质酸钠粉末若干,配制成浓度为0.3%的溶液,各取1ml分别置于25ml试管中,用0.2mol/L氯化钠溶液稀释20倍,以0.2mol/L氯化钠溶液为空白对照,用乌氏粘度计于25℃水浴锅中分别测出其与空白对照溶液的时间比。

1.2 分别取贮存于常温条件下数月的已知为相同分子量的普通透明质酸钠粉末和除内毒素透明质酸钠粉末若干,配制成浓度为0.3%的溶液按1.1法测定。

1.3 分别取于100℃烘箱中加热3h的已知为相同分子量的普通透明质酸钠粉末和除内毒素透明质酸钠粉末若干,配制成浓度为0.3%的溶液按1.1法测定。

2. 运动粘度2.1 分别取贮存于4℃条件下数月的已知为相同运动粘度的普通透明质酸钠粉末和除内毒素透明质酸钠粉末若干,配制成浓度为0.1%溶液,用平氏粘度计于20℃水浴锅中分别测定其粘度值。

2.2分别取贮存于常温条件下数月的已知为相同运动粘度的普通透明质酸钠粉末和除内毒素透明质酸钠粉末若干,配制成浓度为0.1%的溶液按2.1法测定。

2.3分别取于100℃烘箱中加热3h的已知为相同运动粘度的普通透明质酸钠粉末和除内毒素透明质酸钠粉末若干,配制成浓度为0.1%的溶液按2.1法测定。

3. 动力粘度3.1分别取贮存于4℃条件下数月的已知为相同动力粘度的普通透明质酸钠粉末和除内毒素透明质酸钠粉末若干,配制成浓度为1%的溶液,用旋转式指针粘度计分别测定其动力粘度值。

3.2分别取贮存于常温条件下数月的已知为相同动力粘度的普通透明质酸钠粉末和除内毒素透明质酸钠粉末若干,配制成浓度为1%的溶液按3.1法测定。

小分子量透明质酸片段的4种分子量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小分子量透明质酸片段的4种分子量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小分子量透明质酸片段的4种分子量检测方法包括:分子量比浊度检测、分子量比拉曼光谱检测、分子量比红外光谱检测和分子量比模拟吸附检测。

下面对这4种方法进行简要对比:
1.分子量比浊度检测:这种方法基于物质的浊度,即溶液的浓度和吸光度之比,浊度
值越大,分子量就越大。

这种方法简单、实用,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但对于吸光度较小的物质可能不够精确。

2.分子量比拉曼光谱检测:这种方法基于物质的拉曼散射效应,即物质在红外光照射
下的拉曼光谱。

拉曼光谱的峰值位置及峰值强度与物质的分子量有关,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分子量。

这种方法精确度较高,但需要专用仪器,并且对于有多个峰值的物质可能不够准确。

3.分子量比红外光谱检测:这种方法基于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即物质在红外光照射
下的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的吸收峰位置与物质的分子量有关,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分子量。

这种方法也需要专用仪器,并且对于吸收强度较弱的物质可能不够精确。

4.分子量比模拟吸附检测:这种方法基于物质与某种吸附剂之间的吸附关系,通常使
用沸石或碳纳米管等吸附剂。

这种方法精确度较高,但需要专用仪器,并且对于吸附效率较低的物质可能不够精确。

总的来说,分子量比浊度检测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但对于吸光度较小的物质可能不够精确。

而分子量比拉曼光谱、分子量比红外光谱和分子量比模拟吸附检测则是精确度较高的方法,但需要专用仪器,并且对于某些物质可能不够准确。

透明质酸钠碳谱

透明质酸钠碳谱

透明质酸钠碳谱
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简称HA)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多糖,具有优良的保湿、润滑和药物载体等特性。

透明质酸钠的碳谱分析可以提供关于其分子结构和组成的信息。

碳谱是一种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谱学技术,通过测定样品在特定条件下裂解后释放出的碳原子的数目和分布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组成。

对于透明质酸钠的碳谱分析,一般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1. 样品准备:将透明质酸钠样品进行适当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谱学分析。

2. 碳化处理:将样品在高温下进行碳化处理,使其裂解并释放出碳原子。

3. 谱学分析:通过高分辨率的谱学仪器(如质谱、红外光谱等)对碳化后的样品进行分析,测定释放出的碳原子的数目和分布。

4.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谱学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解析出透明质酸钠的分子结构和组成。

透明质酸钠的碳谱分析可以提供关于其分子量和组成的信息,有助于了解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行为,为其在医药、化妆品和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

透明质酸钠分子量的检测

透明质酸钠分子量的检测

透明质酸钠分子量的检测透明质酸钠检测透明质酸钠是人体内分布最广的一种酸性黏糖,存在于结缔组织的基质中。

具有良好的保湿作用。

可通过乳酸球菌发酵制得。

用途1.保湿作用化妆品常用的保湿剂有甘油,丙二醇,山梨醇,聚乙二醇,乳酸钠等。

实验表明,与这些保湿剂相比,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对透明质酸钠的影响比较小。

2.皮肤损伤的修复和预防作用透明质酸钠通过促进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可促进受伤部位皮肤的再生。

事先使用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3.润滑性和成膜性透明质酸钠属于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很强的润滑感和成膜性。

含透明质酸钠的护肤品涂抹时润滑感明显,手感很好。

含透明质酸钠的护发品,可在头发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起到保湿,润滑,护发,消除静电等作用,使头发易于梳理,飘逸自然。

4.增稠性透明质酸钠在水溶液中具有很高的粘度,其1%的水溶液成凝胶状,添加在化妆品中可起增稠和稳定作用。

性能影响因素-分子量作为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显得尤为重要。

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的保湿,增稠和成膜效果都不同。

市场上常见的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从几千到几百万不等。

价格也因为分子量有很大差异。

一般分子量越小,销售价格越贵。

透明质酸钠分子量测试方法将透明质酸钠溶解于氯化钠溶液中,通过乌式粘度计测量流动时间,从而计算分子量。

透明质酸钠常见检测标准QB/T 4416-2012 《化妆品用原料透明质酸钠》QB/T 4576-2013 《透明质酸钠》YY 0308-2004 《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YY/T 0606.9-2007 《组织工程医疗产品第9部分:透明质酸钠》。

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

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

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一、透明质酸钠的定义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由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葡萄糖胺交替连接而成。

它具有极强的保湿作用,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水分流失,同时还能促进肌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和修复。

二、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是指其分子中所含有的化学键数或化学基团数。

由于透明质酸钠是由多个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葡萄糖胺单元组成的长链高分子,因此其分子量非常大。

1. 分子量测定方法目前常用的透明质酸钠分子量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凝胶渗透色谱法:将样品通过一列孔径不同的凝胶柱,根据其大小排列进行分离,并测定出其相对分子质量。

(2)粘度法:通过测定透明质酸钠在一定浓度下的粘度,推算出其相对分子质量。

(3)激光光散射法:利用激光光散射仪直接测量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

2. 分子量范围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范围非常广泛,从几万道数百万不等。

其中,常用于化妆品和医疗领域的透明质酸钠通常具有较低的分子量,一般在100,000-1,500,000之间。

3. 分子量与功效关系透明质酸钠的功效与其分子量密切相关。

通常情况下,分子量较小的透明质酸钠更容易被皮肤吸收,能够深入肌肤底层发挥保湿、滋润和修复作用;而分子量较大的透明质酸钠则更适合用于填充面部细纹和皱纹等美容治疗中。

4. 透明质酸钠产品中常见分子量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透明质酸钠产品中,分子量一般在100,000-1,500,000之间。

其中,100,000左右的透明质酸钠主要用于化妆品中,能够深入肌肤底层发挥保湿、滋润和修复作用;而分子量较大的透明质酸钠则主要用于注射美容中,能够填充面部细纹和皱纹等。

三、透明质酸钠的应用领域透明质酸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和美容领域的高分子物质。

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1. 医疗领域:透明质酸钠可以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广泛应用于关节腔注射、软组织填充等医学治疗中。

一种核磁共振氢谱定量测定透明质酸钠含量的方法

一种核磁共振氢谱定量测定透明质酸钠含量的方法

核磁共振氢谱(NMR)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谱学技术,可以用于定量测定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含量。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方法:
1. 样品的制备:将透明质酸钠样品溶解在去离子水和D2O的混合溶液中,使其浓度在0.1-1mg/mL之间。

2. 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使用高分辨率NMR仪器进行氢谱测定,具体测定条件需根据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样品本身特性进行调整。

一般采用300 MHz或更高频率的NMR仪器,使用顺磁性离子作为内部标准物质,如TSP(3-(Trimethylsilyl) propionic-2,2,3,3-d4 acid sodium salt)。

3. 数据处理:将测得的氢谱数据导入数据处理软件中,如MestReNova等,进行积分峰面积计算。

4. 定量分析:根据透明质酸钠和内部标准峰面积之间的比值计算出透明质酸钠的含量。

透明质酸钠的含量可表示为mg/mL或%(质量分数)等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NMR测定时,样品需充分溶解且清晰透明,以避免谱线受到杂质的影响。

同时,数据处理和定量分析时需注意校正、修正内部标准和消除基线漂移等,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该方法还需要在实验前进行仪器校准和实验室环境控制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凝胶色谱法测定透明质酸钠分子量

凝胶色谱法测定透明质酸钠分子量

凝胶色谱法测定透明质酸钠分子量凝胶色谱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的方法,包括透明质酸钠。

下面是使用凝胶色谱法测定透明质酸钠分子量的步骤:
1. 准备样品:将透明质酸钠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以得到适当浓度的样品溶液。

2. 准备色谱柱:选择合适的凝胶色谱柱,如琼脂糖或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并按照柱的要求进行条件调整,如预洗等。

3. 校准色谱柱:使用一系列具有已知分子量的标准品(如蛋白质标准品)进行校准,建立分子量与保留时间之间的标准曲线。

4. 进行样品分析:将样品注入色谱柱,并以适当的流速进行色谱分离。

透明质酸钠分子量较大,需要较长的分离时间。

5. 检测和记录结果:使用适当的检测器(如紫外检测器)对分离出的成分进行检测,并记录相应的保留时间。

6. 计算分子量:根据标准曲线,将透明质酸钠的保留时间与标准品的保留时间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对应的分子量。

需要注意的是,凝胶色谱法只能提供透明质酸钠的相对
分子量,无法确定其精确分子量。

此外,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进行一些优化和修正,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11086990_黏度法测定化妆品用原料透明质酸钠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211086990_黏度法测定化妆品用原料透明质酸钠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检测认证黏度法测定化妆品用原料透明质酸钠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王秀娟 穆淑娥 闫婷婷 李 敏 崔玉磊(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品质管理中心)摘 要:本文依据CNAS-GL006: 2019《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不确定评定程序,建立化妆品用原料透明质酸钠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测定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研究分析了整个测定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度因素并进行评定,确定不确定度分量及合成不确定度。

结果表明:当测定结果为1.41×106Da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4×106 Da(k=2),方法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贡献较大。

通过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可以更客观科学地评价该测量结果。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确定度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07.034Uncertainty Evalu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Average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for Cosmetic Raw Material Sodium Hyaluronate by ViscosityMethodWANG Xiujuan MU Shue YAN Tingting LI Min CUI Yulei(Bloomage Biotechnology Co., Ltd.)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ocedure for uncertainty assessment descried in Guidance on Quantifying Uncertainty in Chemical Analysis (CNAS-GL006: 2019) and Evaluation and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 (JJF 1059.1-2012),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uncertainty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average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of sodium hyaluronate was established. Various uncertainty factors in the whole determination process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and the uncertainty component was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anded uncertainty was 0.04×106Da (k=2) when the measurement result is 1.41×106Da. The uncertainty caused by repeatability was greater.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can be evaluated more objectively and scientifi cally. Keywords: sodium hyaluronate, average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uncertainty测量不确定度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透明质酸钠含量

透明质酸钠含量

透明质酸钠含量简介透明质酸钠是一种常用的保湿剂和抗衰老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医药领域。

了解透明质酸钠的含量对于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功效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透明质酸钠的定义、生产工艺、检测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 透明质酸钠的定义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是一种天然产物,是透明质酸的钠盐形式。

透明质酸是一种多糖类物质,由N-乙酰-D-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通过β-1,3-糖苷键连接而成。

透明质酸钠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够增加皮肤的含水量,改善皮肤弹性,减少皱纹的出现,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医药领域。

2. 透明质酸钠的生产工艺透明质酸钠的生产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发酵透明质酸钠的生产通常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

常用的发酵菌株包括链球菌、乳酸杆菌等。

发酵过程中,菌株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进行生长和代谢,产生透明质酸。

2.2 提取发酵后的培养液经过杂质去除和浓缩等处理,得到含有透明质酸的液体。

2.3 离子交换透明质酸的提取液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和盐类,需要进行离子交换来去除这些杂质和盐类。

离子交换通常采用树脂柱层析的方法,使透明质酸与其他离子进行吸附和解吸。

2.4 结晶和干燥经过离子交换后得到的透明质酸溶液经过结晶和干燥处理,得到透明质酸钠的粉末。

3. 透明质酸钠的检测方法透明质酸钠的含量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透明质酸钠含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3.1 紫外吸收法紫外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透明质酸钠含量检测方法。

透明质酸钠在紫外光波长280nm处有明显的吸收峰,可以通过测量其吸光度来计算含量。

3.2 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法是一种高效分离和定量透明质酸钠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毛细管内壁的带电性和透明质酸钠分子的大小和电荷来实现透明质酸钠的分离和检测。

3.3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敏感的透明质酸钠含量检测方法。

通过质谱仪对透明质酸钠样品进行分析,可以得到透明质酸钠的分子质量和含量。

透明质酸钠的红外光谱、圆二色谱和核磁共振研究

透明质酸钠的红外光谱、圆二色谱和核磁共振研究

透明质酸钠的红外光谱、圆二色谱和核磁共振研究透明质酸钠是一种高分子量的多糖,其结构和构象可以通过红外光谱、圆二色谱和核磁共振研究进行分析。

红外光谱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多糖结构的方法,透明质酸钠的红外光谱表现为强烈的羧基伸缩振动峰和较弱的骨架振动峰,同时还出现了一些C-H引入的振动峰。

该谱图还表现出了一些水分子的振动峰,说明透明质酸钠是一种亲水性的高分子。

圆二色谱是一种用来分析分子构象的方法,透明质酸钠的圆二色谱表现为两个极端的欧拉角度,即+165˚和-105˚,表明透明质酸钠的构象是类似螺旋状的结构。

核磁共振是一种精确分析分子结构的方法,透明质酸钠的核磁共振谱图表现出多种信号,包括羧基、N-乙酰基和C-6的氢原子信号。

此外,此谱图还表现出了多种耦合常数,有助于确定分子中功能基团的位置和取向。

综合来看,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是在分析分子结构和群团的位置时最常用的方法,而圆二色谱则在分析分子的构象时有着重要的应用。

一种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系数的检测方法

一种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系数的检测方法

一种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系数的检测方法1 背景介绍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Medical Sodium Hyaluronate Gel)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种注射型填充物,主要用于美容整形、填充面部皱纹、改善皮肤疤痕等方面。

然而,透明质酸钠凝胶的质量控制与检测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其中,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系数是影响透明质酸钠凝胶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准确可靠的分子量检测方法。

2 现有方法及其局限性目前,常见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分子量检测方法有色谱法(如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凝胶渗透色谱法、凝胶电泳法等。

其中,凝胶色谱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因为其操作复杂、耗时长等问题,难以适应分析大批量样品的需求。

凝胶电泳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其操作过程中需要加热或者加酶,这样会对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系数造成影响。

总之,现有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3 原理现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分子量检测方法。

DLS技术是一种基于粒子在液体中发生布朗运动所产生的激光散射现象的检测方法,可以测量物质的微观粒子的尺寸、形状、摩尔质量、分子量等信息,并且因为无需分离、样品需求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生命科学、化学等领域。

将透明质酸钠凝胶样品溶于缓冲盐水,用DLS设备测量其在散射角度为90度处的平均光散射率,并通过Stokes-Einstein公式计算得出样品的分子量。

同时,可使用基于DLS的动态尺寸分析(Dynamic Light Scattering)及相对分子量分布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对透明质酸钠凝胶样品的分子量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估。

DLS的优点在于测试样品的特征不会受到离子强度、表面电势、溶质浓度和洗脱操作等因素的影响。

4 优势和应用前景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廉等优点,且样品需要的量较少。

高吸水性止血材料中透明质酸钠含量的测定

高吸水性止血材料中透明质酸钠含量的测定

8 10 12
吸光度(A)
图 1 葡萄糖醛酸标准曲线
限公司);浓硫酸(分析纯,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2.2 仪器与设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Agilent Cary 60,美国安捷伦 科技有限公司);XP205DR 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 器(上海)有限公司];IKA MS3 漩涡振荡器(上海莱贝科 学仪器有限公司)。 2.3 试验方法 2.3.1 溶液的配制 2.3.1.1 咔唑试液。称取 0.125g 咔唑,加无水乙醇 100mL 溶解,置暗处保存。 2.3.1.2 葡萄糖醛酸(GA)标准溶液。精密称取经 105℃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真空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醛 酸对照品约 0.1g,置于 100mL 量瓶中,加水溶解稀释至刻度, 摇匀,作为贮备液。精密量取贮备液 5.0mL,置 100mL 量瓶 中,加水制成每 1.0mL 中含 50μg 的溶液,摇匀,4℃下贮存。 2.3.1.3 0.025mol/L 的四硼酸钠硫酸溶液。称取四 硼酸钠(Na2B4O7·10H2O)9.54g,加入 1L 浓硫酸中,加盖。 不定时地振摇,直至四硼酸钠完全溶解。室温下贮存。 2.3.1.4 试样制备。精密称取 5g 高吸水性止血材料 样品(以下称止血材料),然后剪成 1cm×1cm 的小块于 100mL 烧杯中,并在烧杯中加入量取的 20mL 水,用玻璃 棒充分搅拌,使止血材料中透明质酸钠充分溶解于水中, 然后过滤去除不溶物,并用水洗涤不溶物三次以上,滤液 合并转移至 100mL 容量瓶中,并用水定容至刻度。 2.3.2 测定步骤 2.3.2.1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标准溶液 0、 0.4、0.8、1.2、1.6mL 和 2.0mL,分别置于 25mL 具塞试管中, 各加水至 10mL,混匀,冰浴中冷却,缓缓加入已冷却的硼 砂硫酸溶液 5.0mL,密塞,混匀,沸水浴加热 10min,冰浴 中冷却至室温。精密加入咔唑试液 0.2mL,混匀,沸水浴 加热 15min,冰浴中冷却至室温。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法,在 60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葡萄糖醛酸的浓度对 相应的吸光度计算回归方程。 2.3.2.2 测定。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 10mL 置于具

透明质酸分子量的测定方法与相关技术

透明质酸分子量的测定方法与相关技术

图片简介:本申请介绍了一种透明质酸分子量的测定方法,涉及生物医药检测技术领域。

该测定方法基于透明质酸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吸光度来测定透明质酸溶液中透明质酸的分子量。

本申请解决了目前透明质酸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复杂、检测范围有限,不能对透明质酸酶解液中的透明质酸及其盐的分子量进行快速检测,本申请的测定方法实现了对透明质酸酶解过程中透明质酸及其盐的分子量的实时监控。

技术要求1.一种透明质酸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透明质酸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吸光度来测定透明质酸溶液中透明质酸的分子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质酸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度为透明质酸溶液在232nm处的吸光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质酸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溶液为透明质酸经酶裂解后所产生的透明质酸酶解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质酸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透明质酸酶解液的S值与透明质酸酶解液中透明质酸的分子量M之间的函数关系“M-S函数”,所述S值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其中,A为透明质酸酶解液的稀释液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吸光度,V为透明质酸酶解液的总体积,T为透明质酸酶解液的稀释倍数,H为透明质酸酶解液酶解用的原料透明质酸盐的水分含量,W为透明质酸酶解液酶解用的原料透明质酸盐的质量,R为透明质酸在透明质酸盐中的分子量占比;将待测透明质酸酶解液样品进行灭活稀释,测定其紫外吸收光谱的吸光度A,再根据所述公式计算待测透明质酸酶解液样品的S值,然后根据待测透明质酸酶解液样品的S值和“M-S函数”计算待测透明质酸酶解液样品中透明质酸的分子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质酸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函数”中透明质酸的分子量M的范围为3kDa~50kDa。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质酸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酶解液中透明质酸的质量分数为1%-5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明质酸钠含量的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明质酸钠含量的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明质酸钠含量的研究陈玉娟1ꎬ陈雯雯1ꎬ乔莉苹1ꎬ李启艳2ꎬ于海英2ꎬ胡德福2ꎬ郭学平1(1.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ꎬ山东济南250101ꎻ2.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ꎬ山东济南250101)摘要:目的㊀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定量检测透明质酸钠原料含量ꎬ有效实现产品质量控制ꎮ方法㊀采用MCIGELCK08EH色谱柱(8mmˑ300mmꎬ5μm)ꎻ以1%磷酸为流动相ꎻ柱温40ħꎻ流速0.6mL min-1ꎻ检测波长232nmꎮ结果㊀透明质酸钠在0.0~184.1μg mL-1范围内其浓度和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1.0000)ꎬ平均回收率为103.1%ꎬ方法重复性RSD为0.4%(n=6)ꎬ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4μg mL-1和0.12μg mL-1ꎮ结论㊀该方法专属性强ꎬ准确度高ꎬ重复性好ꎬ灵敏度满足要求ꎬ适合于透明质酸钠原料的含量控制ꎮ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ꎻ透明质酸钠ꎻ含量中图分类号:R927.2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5-5375(2020)03-0146-004doi:10.13506/j.cnki.jpr.2020.03.006DeterminationofsodiumhyaluronatebyHPLCCHENYujuan1ꎬCHENWenwen1ꎬQIAOLiping1ꎬLIQiyan2ꎬYUHaiying2ꎬHUDefu2ꎬGUOXueping1(1.BloomageBiotechnologyCo.ꎬLtd.ꎬJinan250101ꎬChinaꎻ2.ShandongInstituteforFoodandDrugControlꎬJinan250101ꎬChina)Abstract:Objective㊀ToestablishanHPLCmethodforthedeterminationofsodiumhyaluronate.Methods㊀AMCIGELCK08EHcolumn(4.6mmˑ250mmꎬ5mm)wasusedwith1%H3PO4asmobilephaseat40ħꎬtheflowratewas0.6mL min-1ꎬthedetectionwavelengthwas232nm.Results㊀Thelinearrangewas0.0~184.1μg mL-1(r2=1.0000)forsodiumhyaluronateꎬtheaveragerecoverywas103.1%ꎬwithRSDof0.4%(n=6).TheLODandLOQwas0.04μg mL-1and0.12μg mL-1.Conclusion㊀Themethodwassensitiveꎬrapidꎬaccurateandreproducibleꎬandcanbeusedforthequal ̄itycontrolofsodiumhyaluronate.Keywords:HPLCꎻSodiumhyaluronateꎻContent㊀㊀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ꎬHA)是一种可用于皮肤保湿㊁润滑㊁修复的化妆品原料ꎬ又称玻尿酸ꎬ用于医药领域时也称作玻璃酸ꎮ通常应用其钠盐形式ꎬ即透明质酸钠ꎮ透明质酸是一种酸性黏多糖ꎬ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组织细胞间质中ꎬ其结构是由β-D-葡糖醛酸和β-D-N-乙酰氨基葡糖组成的双糖单位反复交替连接而成ꎬ分子量范围可由几千至几百万道尔顿ꎮHA是在1934年由美国科学家Meyer等[1-3]从牛眼玻璃体中首次分离得到ꎬ因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㊁保湿性和黏弹性ꎬ并具有极佳的生物相容性而广泛应用于化妆品㊁食品和医药行业中ꎮ透明质酸钠含量的经典检测方法为硫酸-咔唑法[4-5]ꎬ即使用强酸将透明质酸钠降解成葡糖醛酸ꎬ葡糖醛酸与咔唑反应形成有机络合物ꎬ该络合物显示特有的紫色ꎬ其吸光度和糖醛酸的浓度成正比ꎬ通过葡萄糖醛酸的含量可以确定透明质酸钠的含量[6]ꎮ由于透明质酸双糖才是透明质酸最小结构单元ꎬ上述方法只针对双糖结构中一部分(葡糖醛酸)进行鉴别和定量ꎬ专属性并不强ꎮ且一般化妆品通常配方较为复杂ꎬ当一些结构复杂的防腐剂㊁乳化剂㊁稳定剂等存在时也可能与硫酸咔唑试剂反应显色在530nm有特征吸收ꎬ采用经典的咔唑法作为这些产品的含量检测方法专属性差ꎬ会造成结果偏差较大ꎬ回收率难以达到要求等问题ꎮ微生物来源的透明质酸酶能将透明质酸钠特异性降解为不饱和双糖(ΔDiHA)[7]ꎬ通过对供试品中㊀作者简介:陈玉娟ꎬ女ꎬ工程师ꎬ研究方向:多糖及其制剂的质量研究ꎬE-mail:yujuanchen@bloomagebiotech.com㊀通信作者:郭学平ꎬ男ꎬ博士研究生ꎬ研究员ꎬ研究方向:生物制药ꎬTel:0531-82685550ꎬE-mail:guoxp@bloomagebiotech.com的ΔDiHA进行定量来计算透明质酸钠含量ꎬ即只有供试品为透明质酸钠时ꎬ才能产生对应量的ΔDiHAꎬ因此采用酶解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透明质酸钠含量ꎬ能排除绝大多数干扰及假阳性ꎬ如糖醛酸㊁有色添加物㊁能与硫酸咔唑反应显紫红色的物质等ꎬ有极强的专属性ꎬ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ꎮ1㊀仪器与材料1.1㊀仪器㊀梅特勒-托利多AL104型分析天平(0.1mg)ꎻAgilent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ꎮ1.2㊀试剂与材料㊀磷酸二氢钠(分析纯)ꎻ磷酸氢二钠(分析纯)ꎻ磷酸(分析纯)ꎻ去离子水ꎮ透明质酸钠对照及供试品(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ꎻ透明质酸酶(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ꎬȡ1000IU mL-1)ꎮ2㊀方法与结果2.1㊀色谱条件㊀色谱柱:MCIGELCK08EH色谱柱(8mmˑ300mmꎬ5μm)ꎻ流动相:1%磷酸ꎻ流速:0.6mL min-1ꎻ进样量:20μLꎻ柱温:40ħꎻ检测波长:232nmꎮ2.2㊀溶液配制㊀酶解缓冲液:称取磷酸二氢钠(NaH2PO4 2H2O)27.4g㊁磷酸氢二钠(Na2HPO4 12H2O)8.8g置1000mL容量瓶中ꎬ加水稀释至刻度ꎬ摇匀ꎬ得0.2mol L-1Na2HPO4-NaH2PO4缓冲液ꎮ上述缓冲液稀释40倍后得到酶解缓冲液(5mmol L-1Na2HPO4-NaH2PO4缓冲液ꎬpH6.0)ꎮ对照溶液:精密称取透明质酸钠对照品约50mg于50mL容量瓶中ꎬ酶解缓冲液充分溶解并定容至刻度ꎬ混匀ꎮ取上述溶液0.2mLꎬ加入0.5mL透明质酸酶ꎬ混匀ꎬ密封ꎬ42ħ酶解2hꎬ煮沸2min使酶失活ꎮ将上述溶液转移入10mL容量瓶中以缓冲液定容至刻度ꎬ0.22μm滤膜过滤ꎬ即得对照溶液ꎮ供试溶液:精密称取透明质酸钠供试品约50mg于50mL容量瓶中ꎬ酶解缓冲液充分溶解并定容至刻度ꎬ混匀ꎮ取上述溶液0.2mLꎬ加入0.5mL透明质酸酶ꎬ混匀ꎬ密封ꎬ42ħ酶解2hꎬ煮沸2min使酶失活ꎮ将上述溶液转移入10mL容量瓶中以流动相定容至刻度ꎬ0.22μm滤膜过滤ꎬ即得供试溶液ꎮ平行制备两份ꎮ2.3㊀检测㊀分别取对照溶液和供试溶液各20mL注入液相色谱仪ꎬ记录色谱图ꎬ以外标法[7]计算供试品透明质酸钠含量ꎮ2.4㊀方法专属性验证㊀验证方法:按 2.2 项下方法制备对照品溶液及空白溶液(不溶解透明质酸钠)ꎬ分别取对照品溶液㊁空白溶液各20μL依法进样ꎬ记录色谱图ꎮ可接受标准:空白溶液在主峰(不饱和透明质酸二糖ꎬΔDiHA)位置没有色谱峰出现ꎬ主峰两侧如有相邻峰ꎬ分离度应大于1.5[8]ꎮ验证结果:酶解缓冲液及酶液中的成分均未对主峰产生干扰ꎬ主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为13.0ꎬ该方法的专属性符合验证要求ꎬ结果见表1及图1ꎮ表1㊀专属性验证结果样品主峰RT/min相邻峰RT/min分离度空白溶液-7.4-对照品溶液10.17.413.0图1㊀透明质酸钠对照品色谱图2.5㊀线性和范围㊀验证方法:精密称取透明质酸钠对照品约50mg于50mL容量瓶中ꎬ酶解缓冲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ꎬ混匀ꎬ制得标准储备液ꎮ精密量取上述母液0.0㊁0.1㊁0.2㊁0.5㊁1.0㊁2.0mLꎬ分别加入2mL透明质酸酶ꎬ混匀ꎬ密封ꎬ42ħ酶解2hꎬ煮沸2min使酶失活ꎬ各转移入10mL容量瓶中以流动相定容至刻度ꎬ0.22μm滤膜过滤ꎬ即得系列标准工作溶液ꎮ按 2.1 项下所述色谱条件进样ꎬ记录色谱图ꎮ以工作溶液浓度为横坐标ꎬ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ꎮ可接受标准: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98ꎬ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5479.5)的2%(109.6)以内ꎮ验证结果:透明质酸钠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9.772X-5.0460ꎬ相关系数r2=1.0000ꎬ截距为-5.0460ꎬ均符合验证要求ꎮ结果见表2㊁图2ꎮ表2㊀线性结果标准系列透明质酸钠浓度/μg mL-1峰面积10.00.029.2273.8318.4548.0446.01358.9592.12706.76184.15479.52.6㊀检出限(LOD)㊀验证方法:将对照溶液稀释适当倍数ꎬ依法进样ꎬ记录色谱图ꎬ计算主峰信噪比(S/N)ꎬ当S/Nʈ3时的浓度为最低检测浓度即检出限ꎮ图2㊀线性回归方程验证结果:当透明质酸钠浓度为0.04μg mL-1时S/N=4.1ꎬ该方法对透明质酸钠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4μg mL-1ꎬ最低检出量为0.8ngꎬ检出限远低于检测浓度ꎮ2.7㊀检出限(LOQ)㊀验证方法:将对照品溶液稀释适当倍数ꎬ依法进样ꎬ记录色谱图ꎬ计算主峰信噪比(S/N)ꎬ当S/Nʈ10时的浓度为最低定量浓度即定量限ꎬ将此浓度供试品重复进样6次ꎬ计算主峰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ꎬ不得大于2%ꎮ验证结果:当透明质酸钠浓度为0.12μg mL-1时S/N=9.8ꎬ该方法对于透明质酸钠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2μg mL-1ꎬ最低检出量为2.4ngꎮ将此浓度下的溶液依法重复进样6次ꎬ主峰峰面积RSD为1.7%ꎬ符合验证要求ꎮ2.8㊀重复性验证㊀验证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溶液ꎬ依法进样检测ꎬ记录色谱图ꎬ计算供试品中透明质酸钠含量及6个平行样结果的RSDꎮ可接受标准:6个结果(透明质酸钠含量)的RSD应小于2.0%ꎮ验证结果:6个供试品平行样中透明质酸钠含量平均值为97.0%ꎬ6个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ꎬ符合验证要求ꎬ重复性验证通过ꎬ结果见表3ꎮ表3㊀重复性结果平行样透明质酸钠含量(%)含量平均值(%)RSD(%)197.297.00.4297.6396.5497.0596.7696.92.9㊀准确度验证㊀验证方法:精密吸取不含透明质酸钠的空白样品0.2mL及1mL透明质酸酶至EP管中ꎬ平行配制9份ꎬ每3份为1组ꎬ每组分别加入 2.2 项下所述对照母液0.16㊁0.20和0.24mLꎬ混匀ꎬ密封ꎬ42ħ酶解2hꎬ煮沸2min使酶失活ꎬ各转入1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ꎮ将9份供试溶液各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ꎬ记录色谱图ꎬ以HA检出量和理论加入量的比值计算方法回收率ꎮ可接受标准:方法回收率为95%~105%ꎬ且9个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ꎮ验证结果: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3.1%ꎬ相对标准偏差1.3%ꎬ均符合验证要求ꎬ验证通过ꎬ验证结果见表4ꎮ表4㊀准确度验证结果供试品系列透明质酸钠峰面积回收率(%)平均值(%)RSD(%)280.1103.3浓度1(80%)283.0104.4275.3101.6338.0103.9浓度2(100%)336.4103.4103.11.3331.7102.0390.1102.8浓度3(120%)399.4105.3383.2101.03 讨论3.1㊀检测波长选择㊀透明质酸钠经透明质酸酶彻底降解后的产物为透明质酸不饱和双糖ꎬ在紫外232nm有特征吸收ꎬ吸收值和ΔDiHA的量呈线性相关ꎮ因此将检测波长设置为232nm(见图3)ꎮ图3㊀ΔDiHA紫外扫描图谱3.2㊀酶量的选择㊀本方法定量是通过检测供试品中降解生成的ΔDiHA的量来计算透明质酸钠的含量ꎬ因此酶解步骤中加入的透明质酸酶应保证溶液中的透明质酸彻底降解ꎮ经前期试验摸索ꎬ1mg透明质酸钠应至少加入1000IU透明质酸酶ꎬ42ħ酶解2h即可彻底降解(232nm吸收不再增加)ꎮ此方法如应用于终端产品ꎬ由于配方中的成分可能影响酶活性ꎬ因此应通过预试验确定酶的最佳用量ꎮ(下转第180页)487ꎬ507.[51]张代娟ꎬ刘江月ꎬ王建英.3ꎬ4-二羟基苯乙酮通过AMPK途径降低肝细胞及肝脏组织的甘油三酯含量[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ꎬ2018ꎬ34(10):1855-1860.[52]冯立明ꎬ潘华珍ꎬ张之南.青心酮的抗氧化作用[J].药学学报ꎬ1987ꎬ22(4):241-244.[53]LUXYꎬCHENWC.Effectof3ꎬ4-dihydroxyacetophenoneonNa+ꎬK+-ATPaseactivityofinjuredmitochondriaandtheoxygenconsumptionofbraincellsofrat[J].ActaPharmSinꎬ2005ꎬ40(1):13-16.[54]LEEJꎬJUNGEꎬPARKJꎬetal.GlycyrrhizinInducesMelanogenesisbyElevatingacAMPLevelinB16MelanomaCells[J].JInvestDermatolꎬ2005ꎬ124(2):405-411.[55]KIMYJꎬNOJKꎬLEEJSꎬetal.Antimelanogenicactivityof3ꎬ4-dihydroxyacetophenone:inhibitionoftyrosinaseandMITF[J].BiosciBiotechnolBiochemꎬ2006ꎬ70(2):532-534.[56]IADECOLACꎬALEXANDERM.Cerebralischemiaandinflammation[J].CurrOpinNeurolꎬ2001ꎬ14(1):89-94.[57]严明生ꎬ凡瞿明ꎬ汪光蓉ꎬ等.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脑组织COX-2㊁PGE2㊁15d-PGJ2的表达及青心酮的干预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ꎬ2009ꎬ25(4):24-27.[58]中国人民解放军157医院.青心酮的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二)[J].北京制药工业ꎬ1983(1):14-15.[59]中国人民解放军157医院.青心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50例临床疗效观察[J].北京制药工业ꎬ1983(1):27-29.[60]北京制药工业研究所药理室.3H-青心酮在大鼠体内的吸收㊁分布和排泄[J].北京制药工业ꎬ1983(1):6-10.[61]蔺福宝ꎬ季智芳ꎬ潘华珍.青心酮在体内及红细胞内的分布[J].中药药理与临床ꎬ1992ꎬ8(4):10-12.[62]北京临床药学研究所ꎬ北京友谊医院.青心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北京制药工业ꎬ1983(1):11-13.[63]王亚平ꎬ王曼丽ꎬ王汝龙.青心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生理科学ꎬ1982ꎬ2(1):20-21.[64]黎曙霞ꎬ李郁ꎬ闪珍珍ꎬ等.青心酮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ꎬ1993(2):91-92.[65]庞雪冰ꎬ傅官铭ꎬ左明达.青心酮三种给药途径的生物利用度比较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ꎬ2002ꎬ13(1):31-32.[66]庞雪冰ꎬ傅官铭ꎬ左明达.青心酮与孕妇血清蛋白结合率的实验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ꎬ2003ꎬ14(1):34-36.(上接第148页)3.3㊀色谱柱的选择㊀ΔDiHA的极性较大ꎬ分析检测一般选用氨基键合硅胶柱以盐溶液为流动相ꎬ在这种色谱条件下键合氨基的水解速度较快ꎬ色谱柱耐用性较差ꎮMCIGELCK08EH是一种阳离子交换柱ꎬ以水或1%磷酸为流动相ꎬ适用于小分子有机酸和小分子糖的分析ꎬ柱效高ꎬ稳定性好ꎬ提高了方法的耐用性和经济性ꎮ本文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透明质酸钠含量的方法ꎬ透明质酸钠先经透明质酸酶彻底降解为ΔDiHAꎬ通过检测ΔDiHA的量计算透明质酸钠含量ꎮ相比于传统的硫酸-咔唑法ꎬ本方法兼具定性及定量的作用ꎬ有极强的专属性ꎮ采用酶解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透明质酸钠含量ꎬ能排除绝大多数干扰及假阳性ꎬ如糖醛酸㊁有色添加物㊁能与硫酸咔唑反应显紫红色的物质等ꎬ检测结果准确可信ꎬ能更加科学有效控制原料和终端产品的质量ꎮ参考文献:[1]㊀凌沛学.透明质酸[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ꎬ2000. [2]甄利凯.透明质酸的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与应用概况的探析[J].食品安全导刊ꎬ2015(33):139.[3]张琳培.微生物发酵优化透明质酸生产的研究进展[J].轻工科技ꎬ2018(3):18-20.[4]张莉ꎬ赵鹏ꎬ何涛ꎬ等.高效凝胶色谱法同时测定眼用粘弹剂中透明质酸钠和硫酸软骨素钠的含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ꎬ2018ꎬ54(3):260-263.[5]汤祥忠ꎬ刘东ꎬ杨永环.高吸水性止血材料中透明质酸钠含量的测定[J].河南科技ꎬ2019(34):119-121. [6]李敏ꎬ侯增淼ꎬ李晓颖ꎬ等.改良咔唑法测定重组人溶酶菌滴眼液中透明质酸钠的含量[J].化学分析计量ꎬ2019ꎬ28(1):95-98.[7]GUOXꎬSHIYꎬSHENGJꎬetal.AnovelhyaluronidaseproducedbyBacillussp.A50[J].PLoSOneꎬ2014ꎬ9(4):e94156.[8]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ꎬ2015.。

不同分子量范围的透明质酸钠的分离和测定分子量的方法[发明专利]

不同分子量范围的透明质酸钠的分离和测定分子量的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不同分子量范围的透明质酸钠的分离和测定分子量的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刘继东,杨强,杨晨
申请号:CN202111455129.8
申请日:20211201
公开号:CN114113400A
公开日:
202203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医药和分析检测领域,涉及一种不同分子量范围的透明质酸钠的分离和/或测定分子量的方法。

具体地,一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透明质酸钠样品的分子量的方法,其中,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为SRTSEC‑150(5μm,7.8x300mm)、SRTSEC‑500(5μm,7.8x300mm)和SRTSEC‑2000(5μm,7.8x300mm)三根色谱柱串联;流动相为氯化钠水溶液,浓度为
0.18‑0.22mol/L,其中按照体积百分比加入0.01%‑0.05%ProClin200试剂;色谱柱温度(同检测器温度)为40℃‑50℃;流速为0.7‑0.9ml/min;并且进样体积为90‑110μl。

本发明的方法有效地分离和检测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混合物且成本低;另外,使用ProClin200试剂替代流动相中常加入的叠氮钠,降低了剧毒和易爆炸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申请人: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110163 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泗水街6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海罗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浓度对凝胶色谱法测定低分子透明质酸钠分子量的影响

浓度对凝胶色谱法测定低分子透明质酸钠分子量的影响

浓度对凝胶色谱法测定低分子透明质酸钠分子量的影响
浓度对凝胶色谱法测定低分子透明质酸钠分子量的影响
作者:程伟
作者机构: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221116
来源:现代企业教育
ISSN:1008-1496
年:2007
卷:000
期:08X
页码:P.12
页数:1
中图分类:O631.61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低分子透明质酸钠;分子量;浓度;凝胶色谱法
摘要:目的考察样品浓度对凝胶色谱法低分子透明质酸分子量的影响。

方法色谱条件为:O.71%Nacl溶液作流动相,流速lml/min;柱温35℃;进样量20μ1。

在此条件下,改变标准品及样品的浓度。

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浓度对多糖标准品的色谱峰形影响不大,分子量较低的标准品浓度越低,基线不平稳造成的干扰越明显;浓度对分子量较低的透明质酸钠样品的色谱峰形影响不大;浓度对分子量较高的透明质酸钠样品的色谱峰形影响很大,浓度越小,峰形越好。

改变浓度,对分子量的测定结果基本没有影响。

结论重均分子量高于1、7×105透明质酸钠,采用的浓度应低于0.1%。

样品分子量越大,采用的浓度应越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明质酸钠检测
透明质酸钠是人体内分布最广的一种酸性黏糖,存在于结缔组织的基质中。

具有良好的保湿作用。

可通过乳酸球菌发酵制得。

用途
1.保湿作用
化妆品常用的保湿剂有甘油,丙二醇,山梨醇,聚乙二醇,乳酸钠等。

实验表明,与这些保湿剂相比,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对透明质酸钠的影响比较小。

2.皮肤损伤的修复和预防作用
透明质酸钠通过促进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可促进受伤部位皮肤的再生。

事先使用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3.润滑性和成膜性
透明质酸钠属于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很强的润滑感和成膜性。

含透明质酸钠的护肤品涂抹时润滑感明显,手感很好。

含透明质酸钠的护发品,可在头发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起到保湿,润滑,护发,消除静电等作用,使头发易于梳理,飘逸自然。

4.增稠性
透明质酸钠在水溶液中具有很高的粘度,其1%的水溶液成凝胶状,添加在化妆品中可起增稠和稳定作用。

性能影响因素-分子量
作为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显得尤为重要。

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的保湿,增稠和成膜效果都不同。

市场上常见的透明质酸钠分子量从几千到几百万不等。

价格也因为分子量有很大差异。

一般分子量越小,销售价格越贵。

透明质酸钠分子量测试方法
将透明质酸钠溶解于氯化钠溶液中,通过乌式粘度计测量流动时间,从而计算分子量。

透明质酸钠常见检测标准
QB/T 4416-2012 《化妆品用原料透明质酸钠》
QB/T 4576-2013 《透明质酸钠》
YY 0308-2004 《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
YY/T 0606.9-2007 《组织工程医疗产品第9部分:透明质酸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