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书名:《中国近代史》
二、著者:蒋廷黻
三、出版社:北京/现代出版社
四、页数:302页
五、内容大意
这本书包括四个章节和五个附录。前四章节主要讲述了19世纪之前至20世纪初的中国史,每个章节的叙述各有千秋,却始终围绕着“近代化”这一主题,运用中西对比、人物对比等方式,强调说明变革的重要性。
第一章“剿夷与抚夷”,从标题中我们可以看出,19世纪之前至19世纪中期(即“鸦片战争”爆发后),统治阶级对待西方的态度,始终是徘徊,毫无主张,游离在被动挨打与主动攻击之间,矛盾且复杂,这从本质上体现了清朝封建阶级的腐朽与没落,恰恰说明了其必然走向灭亡,革命已成大势所趋的道理。第七小节“剿夷派崩溃”:“奕訢与文祥绝不回头看,留恋那已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29页),亦可以看出蒋先生的心声。在第四小节中作者系统而详尽地阐述了“为何民族丧失二十年光阴”的原因,并特以林则徐为例,指出:“第一、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第二、中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第三、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可谓是一阵见血,由此可见,中国近代的变革必须从根本上触动,即思想的全面启迪,否则救世只能是一纸空谈。
第二章,“洪秀全”与“曾国藩”,一个是举着打倒孔子大旗,喊着“拜上帝”口号的农民阶级代表,一个是维护传统儒家文化,拥护大清的士大夫阶级,他们之间碰撞出别样的火花。洪秀全提出了“新口号”,却走着旧社会的循环套,而曾国藩运用旧的文化旧的思想,却编练出“新军”。此二人的行动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效果更是大相径庭,而他们却代表了社会动荡,处于变革时期,两个阶级之间的选择。变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变革之中的选择。选择倒退,便意味着必然失败,为历史所不容;选择向前看,则意味着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是正义的、可取的。洪秀全最终失败了,原因是他并没有向前,相反,他退却了,他建立的“新朝”是根植在传统封建制度之上的,而他提出的纲领,不切实际,难以施行,正如蒋先生所言:“我们可以说洪秀全对于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是十分积极的,对于社会革命则甚消极。他(洪秀全)的运动当然是个民间运动,反映当时的民间疾苦和迷信,以及潜伏于民间的种族观念。”(P36)反观,曾国藩,他虽然成功了,可是这种却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为最终目的,从这个角度看,他是失败的,因为他并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最可悲的是“曾国藩的事业,如同他的学问,也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要救旧社会、旧文化,而那个旧社会、旧文化所产生的官僚反要和他捣乱。他要维持大清,但大清反而嫉妒他、排斥他”。(P40)
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社会改革必然伴随着阵痛,因为改革涉及各方面的利益,改革不彻底会失败,改革冒进也会失败。在经历了重重炮火洗礼之后,统治阶级终于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这是在经历血的教训之后的深刻领悟。但是统治阶级却只看到了表层,即军队枪炮、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于是自强派几乎投入了全部的人力、财力、物力,并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可是甲午中日海战,国防一击即溃,毫无抵抗能力,自强失败了。关于失败的原因,蒋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旧半新是不中用的。”(P51)换句话说,自强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理论在近代中国行不通,行不通的原因是因其具有不彻底性。不仅如此,自强派在改革的过程中,又遇到了来自旧官僚、旧势力的打压,可以说,在中国近代,这股旧势力如同乌云一般,始终笼罩在中国历史的上空,亟待有人能驱散它,给中国带来光明。
第四章:“瓜分及民族之复兴”:这一章主要讲述了甲午中日海战至抗战以来的历史。甲午中日海战可以说是历史的转折点,一方面,清政府自强派的自强运动,宣告失败,这表明仅仅是国防
近代化不能挽救中国;另一方面先进的士大夫阶级开始寻找新的救亡图存的道路,即政治改革,寻求政治民主化,并由此衍生出思想、文化、社会习俗等一系列变革,等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可以说,近代中国有了新出路,气象变好,到后来无产阶级亮相并与资产阶级谋合作,都是后话了。这一过程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末代王朝—清王朝,在甲午海战之后,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可遗憾的是,“新政”仅仅是一个幌子,“加强中央集权”才是清政府的最终目的。“新政”就像穿着狼皮的羊,钻入资本主义的“狼群”,最终免不了遭毒手的下场。所以说“新政”像一支催化剂,不仅没能保住清王朝,反而加速了它的灭亡。改革大势,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书的后续还有蒋先生的附录,他知识渊博,从横、纵两个方向考察中国近代史,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严谨、细致的史学家。
六、读后心得:
蒋廷黻对近代历史上种种人物进行了评价。其中对林则徐、琦善、丁汝昌和刘步蟾进行了颠覆性的评价。我们眼中林则徐和琦善:一个是忠君爱国的民族英雄,一个是收受洋人贿赂的奸臣。而蒋廷黻却认为林则徐:“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因为他当时觉悟到中国较之与西洋的落后而不敢公开提倡”。这评价很多人都大跌眼镜吧!但回头看看林则徐的作为,他将开眼看世界的成果交给好友魏源,魏源以此编成《海国图志》。林则徐已经看到了中国的落后之处,却不敢自己公开提倡!所以蒋廷黻说他是中国旧社会的最好产品!如林则徐这类人都将自己的名声看得比国家更重,何况是别人呢!反观琦善:“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公开的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而且他们无自信心,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固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是不足责的”。这样的震撼反差,是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带来的。在震撼之外,更多的思考。他在这本《中国近代史》的总论里,把中国能否走出“中古”状态,建立“近代的民族国家”作为全书的理论主题,显然渊源于此。他写道:“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这句话是本书的主线,四个问号更是他对近代中国的期盼,这振聋发聩的反问,问醒了多少沉睡的中国人!这两点是看我之后最大的体会,也是看完多本历史著作后有别于其他的感受。在此以后,看历史书需要多想一点,更进一步。在众多的异口同声的观点中要有自己的理解。面对主流意识所树立的楷模也需持怀疑的态度。这是学习该有的态度。
七、评语:
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不再步入历史的后尘。回顾中国近代史艰难的前进步伐,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国民综合素质的落后就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落后。而落后就必然要挨打。我们近代的国民在政治观念,改革创新能力,对外交往等等方面都处于一个极度滞后的状态,造成了一直挨打的局面。最终,好不容易,在挨打中,我们觉醒了,我们长大了。对于治国者,要明白我们今天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无疑要把国民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对于我们个人,我们需知晓,个人发展其实就像国家发展,可以有自己的五年、十年发展规划,也可以有自己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自己的外交原则,学习一个民族是如何发展的,用在发展自身身上,其实也是适用的。我们也可以从自己的历史发展中汲取教训,获得精神力量。总之,读完蒋廷黻的获得精神力量。总之,读完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我深刻体会到,历史是人创造的。国家的历史是国民创造的。个人的历史是个人创造的。我们大学生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强化个体的综合素质,为自己的发展,为国家的富强做好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