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与学生对话

蹲下来与学生对话
蹲下来与学生对话

蹲下来与学生对话

潘金翠

笔者始终认为,最有效的教育是触及学生心灵的教育。而蹲下来,和孩子对话,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前提。

“蹲下来”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也就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换位思考,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教师要抛开“我是老师”的心理,把自己当成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关心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有一个老师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下面每组图中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很显然,这道题的教学意图是让学生体验到同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教学进程颇为顺利。有的孩子是通过计算得出结论的;有的孩子通过推理,也得到了同样的答案,大部分同学都能圆满解答了。老师看着通过计算得到结论的同学,问:“下次再碰到这样的题,你还想算一算再回答吗?”“不用了,因为同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肯定相等!”晨晨同学却有异议:“我不通过计算,也能知道图中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因为那个图形像影子一样,所以相等。”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位老师也情不自禁笑了起来。晨晨小朋友显得局促不安。老师立即感到自己的笑有些过了,连忙说:“老师很欣赏晨晨同学能想出这条理由!我很好奇,你是怎样想到这样的理由的?”晨晨同学挠挠了头,没能说出什么。也没有同学有要帮助他的意思。“哦——人的影子确实有和人的身高一样长的时候。”老师似自言自语地说道。这时晨晨同学脸上露出几分自豪。“不过,人的影子也有比人的身高长的时候。”一男生抢着高声地说。“对,还有短的时候呢!”另一男生应和着。老师不作评价,环顾四周,孩子们都点点头。“晨晨同学,现在你觉得能不能根据那个图形像影子,就推断它们面积相等呢?”晨晨同学摇摇头。老师满意地笑了,说:“晨晨同学能够想出一条从来没有人想到的理由,并且这一想法对一半,我们为有这样的同学而自豪!”自发的掌声响起来,晨晨同学体面地坐下了。

这一波三折的教学片段,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这位老师不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他知道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带有很大成分的具象性和片面性,所以他接纳了孩子虽幼稚但不乏新颖、奇特的想法;他同情孩子的窘境,以老师的睿智语言为学生解围,并且把学生的思维由“具象”引向“抽象”,由“片面”引向“全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保护了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作教师的就要拥有一颗童心,熟悉儿童,理解儿童,与儿童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才能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找到接触点和共振点,把握住教育的契机。

笔者有这样的一次经历:去年秋天,我带一年级语文。才开学觉得很轻松,因为现在的孩子接受的学前教育都不错,所以教拼音时,许多孩子掌握得比较快,字母写得也非常漂亮。可是班上有个瘦小的孩子韩君竟然连“a o e”这样的字母都写不好,显然是学前教育缺失。我就手把手地教他写。花了不少功夫,他总算掌握了,可是写得歪歪扭扭而且速度很慢。一天上课学写字母“i u ”。孩子们很快写完了,一下课交了作业就象快乐的小鸟跑出去玩。只有韩君没写完,仍然低头写着。几个孩子围过来,看到他写的作业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写这么慢呀!”“字写得好难看呀!”……韩君窘得小脸通红。我见状连忙热情地称赞道:“我要大力表扬韩君小朋友,奖给他两颗小红星。你们看,你们写完作业都出去玩了,他仍然留在教室里写作业,这种态度是不是特别值得大家学习。他虽然写得慢了点,可他写得多么认真呀!字也有很大的进步!”韩君接过小红星笑得那样自豪、那样甜美。以后,韩君写作业更认真了,而且写完作业总要让我看,虽然他的字仍没别的同学好,但我知道,他尽力了,于是我总是发自内心的称赞他。当然他现在的字也越来越好,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有信心,对学习有兴趣。

我成功地为这个孩子解除窘境,保护了他的自尊心,心里异常温暖。我想:作为老师,就应该理解学生的需要,同情他们的不幸,宽容他们的错误,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积极帮助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蹲下来与学生对话”,首先是要“蹲下来听孩子说话”。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他们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需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尊重和关怀。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十分关切地对待青少年内在的精神世界,不可粗暴地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他们,要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要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参加他们的讨论。”

当前师生关系中仍存在教师中心主义倾向。当学生出现上课捣乱、迟到或者不交作业等问题时,我们自然而然、脱口而出的便是严厉的训斥:“你要……你要……”“你们要……你们要……”甚至讽刺、挖苦。我们很少想到去听听学生的想法,探究学生上课捣乱、迟到或者不交作业的背后的原因以进行更有效的因势利导。这样的教育,必然进入不到孩子的心灵。相反教育中过多的训斥、讽刺,必然使学生产生羞愧感、挫败感、自卑感进而产生无力感。在教师的威压之下,学生也许很顺从,但却缺乏心灵的自由舒展、意气的昂扬奔放、更难以培养起独立的强健的人格。

施教者和受教者只有角色的差别,没有身份的高低,任何居高临下的心态和语气都很难与孩子产生良性的沟通。因此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就要学会蹲下来,走进孩子心灵,少一些说教、多一点平等对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予学生理解、同情、信任、鼓励、支持,而这种建立在理解信任基础上的教育才能真正打动学生心灵,给学生强大的精神力量,给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浅谈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教学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一种心灵上的沟通,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融。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学生单纯、机械的被动接受的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交往、相互鼓励的互动活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情境的过程。那么,对话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达成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率的预习,让学生学会自主地与文本对话,形成预习的好习惯。二是要讲究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有效阅读,达成与文本对话的有效性。 1、预习中的有效对话。 预习是学生相对独立的学习过程,一直以来,学生预习的低效问题比较普遍。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呢我认为,教师要注重预习方法的指导,才能提高预习的效率。 首先,要设置操作性比较强的“任务”,达成预习的有效性。所谓任务引导,就是预先布置好预习任务:文章的写作背景,重点、难点、疑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完成预习任务,达到预习既定目标的方法。预习任务的布置要遵循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使学生“踮起脚来能够摘到桃子”,否则会引发学生对预习的厌倦和敷衍。

其次,预习要讲求策略,注重预习方法的指导,即方法引导。所谓方法引导,就是让学生掌握必须的预习方法,有能力、有自信地完成预习任务,达成预习目标的方法。学生必须掌握的预习方法主要有三种:借助工具书、上网求助和向别人求教。借助工具书是最常用的预习方法,语文常用工具书有字典、词典、成语词典和字词句等。上网求助是一种现代学习手段,通过上网求助进行预习,可以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和培养学生自信。搜集新课相关资料和解决部分疑难问题就可以通过上网求助的方法来完成。向别人求教也是一种预习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直接简便,但是落实起来却不容易,所以教师可以经常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调查性的预习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调查中学会向生活求教,向身边的人求教。 2、课堂中的有效阅读。 新课标中讲,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认为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现实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句子还没读通顺,词语还没理解,课文还不熟,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有的直奔重点、中心,谈感悟;有的急着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段或抓住一两句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感悟、体会、想象,如此,既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低。因为此时学生对课文整体还没形成印象,把握不准,对课文的重、难点部分也不熟悉,就此拿出一词、一句、一段进行揣摩感悟,因火候未到必然造成学生体会不深,理解肤浅,泛泛而谈,不得要

教师与学生如何沟通结题报告.

教师与学生如何沟通 调查目的: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家长去外地务工或者因其他原因缺乏和孩子沟通交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界,教师和学生交流不想10年前那样轻松自如。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由此可见,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作为教师,该怎样引导师生之间的沟通,用什么方式沟通呢?为此,我进行了本课题的研究。本课题从两个方面研究,一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二学生方面和教师沟通的心理状态 调查地点:赵官镇中学 调查对象:九年级学生 调查时间: 2011年1月—2011年12月 调查过程: 第一阶段:逐步探讨研究阶段 主要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搜集整理作好记录,共同讨论研究,确定课题研究方向、目标和任务以及具体措施 第二阶段:通过散发问卷、采访等形式了解同学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结合第一阶段所查找到的资料,总结出影响师生沟通交流的因素。 第三阶段:用上网查找资料,对老师进行采访等方式寻找提师生沟通交流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阶段:对所有的资料进行总结分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成调查报告。

调查结论: 经过历时一年的实践研究总结如下: 第一,爱心是沟通的钥匙 高尔基说过:“谁爱学生,学生就爱他;只有爱学生的老师,他才可以教育好学生。”我非常欣赏这句名言,在教育工作中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心能驱使教师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挖掘自身的潜能,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有了这种爱,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上,给予学生最真诚的爱,尊重并接纳学生。 宋代程颐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一种教育力量,学生只有感到被信任,才愿意去接纳老师。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和接纳度有多高,对老师所传递的教育影响的接受度就有多高。接纳和尊重是一种心理品质:教师相信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帮助学生相信他的老师即使对他的某些行为和想法不认同,但是,他在老师的眼里仍是一个有潜力和有价值的人。“自己即使有缺点和不足,但是老师仍然喜欢我,仍然接纳我。。这就是我说的第一点。 第二,教师与学生沟通中的口语艺术。 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的工具。师生沟通的艺术实际上也就是师生间的语言交流艺术。为了适应师生沟通中的不同情景和学生的各种差异,教师除了要重视语言的表达内容外,还要重视表达语言的技巧。(1幽默。幽默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人们都喜欢幽默的交谈和幽默的话语。具有幽默的 教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就会感到快乐,沟通也就通畅了。(2委婉。在师生的沟通中,教师的话虽然完全正确,但学生却因为碍于情感而感到难以接受,这时直言不讳效果一般就不好了。如果把话语磨去一些“棱角”,使对方在听话时仍能感到自己

《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范文

《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范文 “与孩子交流,请蹲下!”这是许多父母都知道的事情,却很少有人严格地去执行。是的,通常我们只会在心情好的时候想起蹲下与孩子交流。下面为大家分享《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一起来看看吧! 《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1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童年”这样一个仅有的、宝贵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呢?与孩子最亲近、相处最多的是父母,我们会给与他们什么样的童年呢?王璐的《蹲下来和孩子交流》一下子就吸引了身为母亲的我,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父母心中所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这种情感就是父爱和母爱,父母是孩子心中最仁慈的法官、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父母的爱如火焰照耀并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得以健康成长。父母之爱如此之伟大,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发现很多孩子对父母之爱往往不以为然,甚至常常产生逆反心理,对父母抱以“敌视”态度,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答案就在于父母没有能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感悟到他们的爱,没能同孩子进行正确有效的沟通。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正确地去爱孩子呢?这无疑是让很多为父母者头痛的话题。孩子淘气不听话,不爱学习,不懂礼貌,性格害羞,爱撒谎,屡教不改··如此种种,让父母难于应付,般无奈之下,无名火起就对孩子动辄以打骂,或者变相的体罚,经过这样一翻“教育”,自以为孩子能悔过自新,却成想适得

其反,孩子愈加的反判,甚至对你阴奉阳违,以至造成大错,这样的父母这“爱”无疑是失败的,那么如何才算是正确的教育之法?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呢?本书所要告诉我们的正是这一点。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最应该做到的有以下几点之一: 一、要放下权威的架子,蹲下身子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权利。 二、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适当时放弃那双充满“爱”的手,让孩子健康自由的成长。 三、父母要以身作则,要知道单纯的“言传”往往很难让子女发自内心地完全地接受你的教育,只有父母做出了榜样,孩子才能真正的信服。 四、要能疏导孩子的情绪,尤其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要积极耐心地帮助其疏导不良情绪。 五、教会孩子沟通的本领,让孩子主动说话并能正确的表达。这其中,教会孩子自信是最为关键也是首要的一步。 六、常识孩子,告诉孩子:“你真棒”,赏识只要掌握了尺度和方法,那就是最能激发孩子潜能,最有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方法。 七、掌握批语和惩罚的方法,批语和惩罚固然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但如果用得好,也是非常具有效果的。八、给孩子一个宽容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充分体会你的爱,这是家庭教育最为根本的一点。 蹲下来,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是我们关心儿童世界的一种方式;也营造出一种明主、和谐的相互尊重的父母与孩子

关于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报告

前言: 由于刚上大学的我们依然青涩,特选此主题,调查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的情况,选取了多个地点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工作过程中遇到多处问题,但是经过我们一同努力都较为合理的解决了。本调查报告是建立在社会调查实践合作的成果,体现出我们大学生注重合作,注重实践的精神。由于我们的分析能力有限,调查报告依然有不少不足,希望谅解。 问卷调查回收整理综合分析最后得出调查报告以文本形式展现 所花时间: 制卷并分发填制一个星期左右 整理问卷信息并分析,两个星期左右 总结写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章:调查前期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价值观的讨论从未停止,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势在必行,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更具有对社会的风气导向作用,且大学生直接置身于市场经济的潮流中,同时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因而,我们从小处入手,研究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相处,沟通情况,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对待亲人亲情的态度,以小见大,以此窥其全豹。 二、调查范围 淮南师范学院 三、调查对象 淮南师范学院的不同专业,不同届的学生及各科老师,淮南市师范学院内部及市区流动的社会人群 四、调查内容 ①被调查者的一些基本信息;

②在校学生父母与自身的距离及了解状况; ③社会人群对大学生亲情体现的了解; ④父母对大学生状况的沟通侧重点见解; ⑤关于改善大学生与父母之间进一步的沟通状况的措施及建议。 五、调查方式 由于需要调查的人员范围较广,我们花费了较多时间在我们的学校和周边发放及回收我们的调查问卷。设计了两套套调查问卷,以被调查者的身份为划分标准。以争取从不同的角度得到更为全面的调查结果。我们的调查问卷分为学生问卷、长辈问卷。我们将100份学生问卷在淮南师范学院随机发放(为了保证结果具有代表性,我们选择的男女生对等);将100份长辈问卷在人流量广的龙湖地下商业街以及学院内部随机发放给成人50份;组织小组成员到各个院系的办公室发放我们的调查问卷50份。由于我们的调查时间较为充足,我们准备采用以逐一发放逐一收回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汇总结果并进行分析总结。 六、调查意义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较系统的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当代大学生与父母之间沟通问题及普遍状况,以找到合适的方式解决两辈人之间的问题。通过本次的调查活动,我们的组成员充分意识到了合作的乐趣与重要性。在此次活动中,我们还学习到了该如何沟通交流,该如何整理繁琐的文字统计与一手资料,总结工作。在总结工作结论的同时也从中发现了自己心理上的一些不足。我们会好好珍惜一起工作的劳动成果,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肯定。让我们一起发现问题一起成长! 第二章: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我们正在做一项关于大学生与父母交流沟通状况的调查,现恳请您帮忙填写以下问卷,你的答案将影响着我们调查的结果,请认真填写,不胜感激。本问卷采用匿名制,请放心填写! 1、你是大()的学生,性别是() A.一 B.二 C.三 D.四 E.男 F.女 2、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A.都知到 B.只知道其中一个 C.不太清楚 3、你在进入大学前与父母距离远吗?有过住宿舍经历吗? A.远,有 B.近,有 C远,没有 D近,没有 4、你认为父母在生活里是什么样子的形象? A.至亲 B.亲人和朋友 C.敬重的长辈 5、你认为你的家庭氛围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A.玩得很好,很温馨 B.简简单单,平平淡淡 C.有点冷

班主任与学生的对话

班主任与学生的对话 厦门湖滨中学占然 学生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班主任的语言艺术与班主任工作的好坏有密切的联系,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重大影响,有可能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会影响学生一生,有可能会对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也可有可能对学生是一种鞭策。我在与不同过学生谈话时也在探索一些语言艺术的运用。 1.对学生的鼓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学生,更愿意受到家长、老师的表扬和夸奖。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将更多的赞美言辞奖励给表现好的学生,而往往忽略了对差生的鼓励和表扬。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越是各方面表现差的孩子,对赞美的渴望就越强烈,因为他们受表扬的机会太少了。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一次表扬就是一点进步的积累,一句赞许就是一份信心的提升。 我以前有个学生,他说他酷爱理科,但是每一次测试他都是考最后一名,我都感觉有点诧异。后来我发现原因,他的确热爱理科,但是基础较差,而且学习态度也比较差。我婉转的给他说明了他的问题所在,并在方法上给予了一定的指导,他对自己没有信心,他说我最后一名成绩肯定弄不起来,我这样对他说:“你现在没有什么负担了,不用担心有人会超过你啊!”他惊讶的看着我说:“最后一名还没有负担啊?”我又说:“你想一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呢?你不用担心有人会超过你,但是只要你往前跑,肯定会有进步。”他受到启发,会心的点了点头。在接下来的一次考试中,他考了全班第29名,我对他说:“太好了,你看你比上次进步了十几名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居然考到了全班第12名,我激动的说:“你娃太厉害了,你真了不起!离第一名之差11名了。”就这样,不管学生的成绩是好是坏,我总是坚持正面激励,从不训斥责骂,而学生的成绩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对于没有考好的优生,我是这样对他们说:“老师相信你的实力,你的成绩好是明摆着的事实。考试成绩不理想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正如每个学生的胃口不同,有可能这套试卷不适合你的胃口而适合他人的胃口,一些你没有掌握到的知识点其他同学恰好掌握了,而考试又考了,这样你不就吃亏了吗?而就算考满分的同学就一定说明他学的好吗?不一定,有可能他的问题根本就没有暴露出来而已。”学生听了我的这番话不再沮丧而是信心爆棚。2.对抄袭作业的学生:我在改学生作业时,发现邓冰的作业时抄袭的。当时,很想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下大大的“抄袭”二字,可静下心来想想,这样做,他会改正错误吗?这样不是

蹲下来和孩子交流

《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读后感 绥德县吉镇中学高亚丽 孩子淘气不听话,不爱学习,不懂礼貌,性格害羞,爱撒谎,屡教不改等如此种种,让老师们难于应付,般无奈之下,无名火起就对孩子动辄以打骂,或者变相的体罚,经过这样一翻“教育”,自以为孩子能悔过自新,却成想适得其反,孩子愈加的反判,甚至对你阴奉阳违,以至造成大错。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想想我们的方法是否正确? 假期里看过一本书《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这是一本关于父母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书,一下子就吸引了作为老师的我,书中的教育方法更值得我们老师学习。书中有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就是蹲下来和孩子交流,体现了如何看待子女同父母的关系的教育观念,也从一个侧面体现着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我们总是站着面对孩子,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就不仅是身高上的几十厘米,而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距离,是一颗心与一颗心之间不能沟通的距离。蹲下来,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是我们关心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也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相互尊重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亲子沟通,做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改变了对学生的看法和做法,如果把这样爱的情感毫不吝啬地投射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师生间一定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 就从我们蹲下来的这一刻开始吧。 首先,做孩子的倾听者。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错,如果你想要孩子把发生的事告诉你,攻击和批评可不是办法。此外,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要等待他把事情全部说完。听完了他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诱使他们自己发现问

题的答案或者解决办法。随着孩子的不断成熟,家长应越来越走到幕后,给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孩子,让我们来谈谈!”如果你们的谈话是这样开始的,结果往往是说话的只有你一个人。然而,在你们一起打完篮球,开车回家的路上,或周末一起洗衣服时,往往是孩子滔滔不绝、喋喋不休的时候。要想多了解孩子的生活,就要多创造这些对他们没有压力、和你一起活动的机会。当你真的需要问问题的时候,也要少用“为什么”,这个词往往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当孩子做错了事时,你必须首先对他向你承认错误的诚实表示肯定。孩子们最担心因为他们的错误行为而失去父母的爱,所以你要特别注意鼓励他们养成主动承认错误的好习惯。 其次,平等的教育。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间的平等,更应是教育者和孩子间的平等,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有更好地实施的土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真正走到学生中,有时蹲着、有时坐到学生中,有时半跪着进行指导,营造一种和孩子"等高"的平等气氛,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里率真地袒露他的一切,其实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其次,爱的教育。我们经常提赏识教育,但这并不是简单的观念灌输就能做到的。赏识要有发自于内心的信任、尊重、理解、宽容、激励才能做到,信任就是相信孩子能行,并把这种信任落实到平时的言行中,使孩子体会到你对他的信任,进而激发孩子的自信与自强。孩子需要赞扬,就

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

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 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喜欢逛商场,但每次她领女儿逛商店,女儿总是哭着闹着不愿进。这位年轻的妈妈百思不得其解:商店里的商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小孩子为什么不爱来呢? 终于,有一天她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这天,她领孩子在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来挤去,女儿的鞋带开了。她蹲下身来,给孩子系鞋带。就在这一瞬间,她忽然发现,眼前是多么可怕的情景:矮小的孩子,没有柜台高,她的眼中,根本就看不到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到的只是大人们的一条条大腿和一双双手。那一只只来回摆动的胳膊,一个个带棱见角的背包,时不时磕碰着孩子的小脸和弱小的身体。年轻的妈妈这才明白女儿哭闹的原因。” 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是在大学课堂上,老师告诫我们: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蹲下来看孩子”的道理。从那时起,我就在心中默念,以后我一定要蹲下来和孩子交流,成为他们真正的朋友。 没曾想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就接手了一个一年级的班级,而且担任班主任,这下要真正与孩子们接触了。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是天真可爱的,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往往他

们也是调皮捣蛋的,因为在他们心目中还没有“规矩”这个概念。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就从给他们上“规矩”做起。每天按时到校,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可以随便讲话,更不能随意离开座位。做操要排好整齐的队伍,不应该东张西望……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我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可谓“黔驴技穷”了。很快,一个月就过去了,我是忙得焦头烂额,事必躬亲,可孩子们并不买你的帐。课上照样有人讲话,写字时依然有人站着,课间操的队伍还是弯弯扭扭…… 为什么我的付出孩子们一点都体会不到呢,依然我行我素?有时真的很生气,觉得自己是在对牛弹琴。反思起自己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我忽然又想起了那句“蹲下来看孩子”的善意提醒。虽然我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但在工作中我又何尝真正去做了呢?总是以师者的身份去俯视学生,认为与这些小孩子无法进行正常的沟通。当孩子们犯了错时,常常对他们大呼小叫,举起棍棒吓唬……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所改变。那天,孩子们在写字,我还是象往常一样巡视,纠正“两姿”(握笔姿势和写字的坐姿)。这时看见地上有块橡皮就俯身去捡,我发现那个孩子的脚竟然是悬空的。随后我又留心观察了其他学生,还发现了几个这样的情况。我们写字要求脚放平的,他们怎么能做到呢?课后,我找来几个孩子询问:“为什么你们上课听讲或写字

大学生人际沟通团体辅导

大学生团体辅导训练方案

一、团体名称 人际沟通成长团体 二、团体目标 1.协助成员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 2.协助成员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团体性质 封闭式、结构式、志愿式、发展性团体。 四、团体对象 大一及以上年级的学生,男女生数量要求基本平衡。 五、团体人数 12~16人,为便于分组活动,团体人数最好为偶数。设团体领导者和团体协助领导者各一名。 六、成员招募方式与斟选标准 以海报张贴及网络公告方式在校园内公开招募志愿者。领导者与志愿报名者进行面谈,确定其条件及问题适合接受团体辅导者方可成为团体成员。性格过于孤僻和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不宜参加。 七、时间频率及次数 共6次,每周1次,每次120分钟。 第一次团体 单元名称:第一次亲密接触 单元目标: 1.澄清团体目标和成员参加团体的动机,帮助成员了解团体的性质。 2.协助成员订立团体规范。 3.促进成员尽快相互认识。 活动准备: 用于写《团体契约书》的大白纸1张、笔每人1支 活动程序: (一)热身活动:(20分钟) 雨点变奏曲和按摩阵线联盟: 1、领导者宣布游戏开始。 2、领导者先后引导大家以如下四种方式发出声音:1)手指互相敲击。2)巴掌轮拍大腿。3) 大力鼓掌。4)轮跺双脚———每种声音发出时,培训师都双手渐渐抬高(表示声音渐强)、双手渐渐压下(表示声音渐弱)。 3、领导者提醒学员利用一种自然界的现象来使我们发出的声音变得美妙动听?引导大家 想象一下这些声音和下雨是不是十分相似。 譬如: 1)轮跺双脚———“雷声”

2)手指互相敲击———“小雨” 3)巴掌轮拍大腿———“中雨” 4)大力鼓掌———“大雨” 5)鼓掌加跺脚———“暴雨” 4、领导者引导大家合奏一曲“雨点变奏曲”: “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划过,雷声开始轰隆了,又一道闪电,又一阵雷声(要有渐强渐弱的变化,下同),小雨噼噼啪啪地下来了,行人慌忙躲避;很快地,小雨变成了中雨……变成了大雨……又是一阵雷声,暴风雨来啦!又是一阵雷声,大雨倾盆,雨渐渐地变小了,变成中雨,变成小雨……一阵又一阵雷声,大雨又降临了!但仅仅一会儿,(领导者双手猛地一收)雨过天晴啦!” 5、大家排成一圈,每一名成员伸出自己的双手为前一名队员做肩部按摩,成员再转身,为后一名成员做按摩。 (二)“叠罗汉”(60分钟) 1.给每位成员三分钟的时间,思考如何用最好记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名字和特点。领导者可以先进行自我介绍,作为示范。 2.按顺时针方向,从某个成员(比如A)开始介绍自己,要求: (1)先用一句话介绍自己,这句话中必须包含两个信息:姓名以及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比如“我是活泼好动的周慧”。 (2)从第二个成员开始,每个成员在用一句话介绍自己时都必须从上一个人开始讲起(如“我是坐在好动的周慧旁边的内向害羞的王琳”),直到最后一个人都必须从上一个人开始讲起。 (3)一句话介绍完自己后,再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对自己的名字和特点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4)在介绍的过程中,每位成员都要集中注意力听,努力记住该成员的名字,而且每个人都有协助他人完整表达的义务。 3.当成员A作完自我介绍后,小组的其他成员依次向A提一个关于个人信息的问题。要求每个人提的问题不能与前面成员提的问题重复。对于其他成员提的问题,A可以表示不回答,但不能说谎。当所有的成员都问完一个问题后,A旁边的下一个成员再开始介绍自己。4.所有的成员都介绍完自己后,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思考和讨论: (1)在刚才的游戏中,你说对了所有人的名字吗?你一共记住了几个人的名字? (2)你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记住别人的名字?(或者你为什么没能记住别人的名字?)(3)当别人准确地说出你的名字时,你内心的感受如何?当别人叫不出你名字时,你的感受又如何? 5.领导者小结 (1)准确地记住他人的名字是与陌生人交往的第一个技巧,因为它表达了你对他人的关心和重视。 (2)记住他人名字的方法:提问法、重复法、联想法等。

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35909936.html, 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 作者:林文锋 来源:《语文建设》2012年第07期 早在上个世纪初,叶圣陶就提出阅读教学要“潜心会本文”。用现代阅读教学理念来看,“潜心会本文”就是学生直面文本,和文本对话。“潜心会本文”的目的不仅是理解课文,还在于提高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能力。因此,教师不光在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实现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学中也要推动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倾听作者的心声,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语文素养。 一、潜心涵泳,培养倾听能力 对话首先是倾听,让学生学会倾听,应引导学生从“本文”着手,潜心涵泳,透过文章本身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当前一些阅读课堂满足于对语言文字浅尝辄止,而急于模仿表达,使阅读流于肤浅,甚至曲解文章,导致误读。 例如《伯牙绝弦》一课,以往有一种处理方式,即根据文中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设计仿写练习: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情景,子期又会怎样赞叹?于是,学生说:“伯牙鼓琴,志在炊烟,子期日:‘善哉,袅袅兮若炊烟。’” 我们如果进一步思考: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流水中寄寓着古人的志向和情怀,子期听出了高山和流水,是听懂了伯牙寄予在山水之中的这份情怀,听懂了伯牙的心声。正因如此,“高山流水”才被引为知音的象征,千古传颂,并非“炊烟”之类可以同日而语。忙着去仿写,看似丰富了孩子的感受,而实际上是让他们的理解狭隘化了。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们聚焦关键词句“泰山”“江河”,除了要读懂字面的意思,还要引导他们反复诵读,联系相关诗文(如《望岳》《将进酒》等),领会“泰山”与“江河”在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心中的象征意义。 潜心涵泳,需要充分阅读,要“知其然”,更要读出“所以然”——为什么作者写这些?这样 写有什么好处?在与文本对话之初,要先倾听文本,把握文本的主旨,感受文本表达的精妙。如果没有引导学生充分倾听文本,而急于模仿表达,那是一种浮躁的态度,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二、个性表达,丰富阅读想象 不同的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尊重这种差异,发挥学生在对话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对话能力的个性发展。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时,要留出学生读书与想象的时间与空间,还要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师如何与学生谈话——浅谈心理辅导技术在师生交流中的运用

教师如何与学生谈话——浅谈心理辅导技术在师生交流中的运用在介绍心理辅导技术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位班主任老师与一名打算退学的学生对话的案例。 生:老师,我不想读书了,我想退学! 师:你怎么能这样想呢? 生:我觉得学习一点用处都没有… 师:谁说学习没用?你看那么多人都在努力学习,准备考一个好点的大学,以后找一个好工作。 生:考大学有什么意思?您看报纸上说,读了大学,很多人连工作都找不到! 师:那你的意思是,不考大学就能找到工作啦?笑话!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如果你连本科学历都没有.你凭什么去找一个好工作呢? 生:我觉得未必。您看,不是也有很多没考上大学就取得了成功的人吗?比如80后作家韩寒只有初中文凭不也一样成功出名吗? 师:你觉得你能和他相比吗?他是特殊情况。而且,像他那样聪明的人,全世界都没几个,你就不要做白日梦了! 生:老师.我真的不想读书了。 师:你可不要拿自己的前途来开玩笑哟!还是继续读书吧。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不听老师的话,将来长大了,一定会后悔的。 看完这段对话,大家觉得这位学生会听从老师的建议吗?这样的师生对话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段师生的对话从头到尾都是失败的、无效的。 在谈话的开始,学生说自己不想读书了。作为教师,应该立即追问并找出造成学生想放弃学习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可是.这位老师却向学生表达了一个否定的意思(你怎么能这样想呢?)。紧接着,学生说学习没用,还没说完,老师就立刻予以反驳,搬出一大堆道理,并在交谈的过程中变相侮辱学生(比如“你就不要做白日梦了!”)。这样的一番师生交流,学生对于教师的观点是强烈抵触的,其内心根本就没有被教师的话语所触动。因此,教师又怎么能让学生放弃打算退学的念头呢? 《孙子兵法》有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次之。作为经常与学生打交道,肩负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也需要掌握心理学的知识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李子勋提出了两个观点:第一,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在与孩子关系不良的时候,千万不要过分教育,这样只会激发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第二,教育方式重于教育内容。孩子抗拒的往往不是我们给他的内容,而是我们给他的方式。 因此,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在面临学生心理巨变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学习并运用一些心理辅导技术,改变以前一味的死板的说教教育方式,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定能在做学生工作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倾听技术 在心理辅导中,倾听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这个倾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倾听,需要讲究技巧和艺术。大家看,“听”的繁体字是“聼”,这就告诉我们,听,不但要用耳朵,用眼睛,还需要用一颗炽热的心。所以,真正有效的倾听,不单是用耳朵和眼睛,最为重要的是,还必须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说话者的内心以及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蹲下来”看学生

“蹲下来”看学生 镇江实验初中赵小平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是教育教学的主旨。其中,教师尊重学生,是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前提。青少年有强烈的自尊心,特别要求他人尊重自己。教师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 教师尊重学生是个古老而又现实的话题,纵观古今中外教育,但凡有所成就的教育者,无一不是尊重学生的楷模,而教育收效甚微甚至失败者,又无一不与不能尊重学生有关。教师能不能尊重学生,受到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受到教师教育观念的支配,受到教师个性的牵制,因而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学习,积极探索,使自身言行举止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眼里,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受到尊重。 在全面推进与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如何尊重学生?笔者以为有三个方面是需要时刻引起我们广大教师注意的。 一、不把个人“好”、“恶”带进工作 教师能不能尊重学生,感情因素是首位的,影响我们教师情绪的,大体有两类,一类是碰到不顺心的事;一类是看到不顺心的人。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学生,就必须坚决“忘掉”这两个不顺心,摆脱其不良影响。时刻牢记教师的天职,正视不良情绪带来的危害。否则,一个过分的动作,一句冷峻的语言,一种细微的表情,都会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甚至成为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阴影。同样的原因,教师常发现某

些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们的言行举止,不能顺心顺意,不讨人喜欢,甚至有点怪异。这样的学生,教师要以宽阔的心胸,热情关注他们,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个性,给予“偏爱”,使他们由于教师的尊重,产生自信,实现自强,健康成长。虽然情感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忠诚教育事业需要炽热的情感作支撑。有了火样的热情,才能关心爱护学生,才能自觉地尊重学生。 二、要善于理解,倾听学生的倾诉 教师能不能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十分重要。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把学生当朋友,并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尊重而“潜心爱教”。把学生当朋友;对情绪和行为异常的学生,就不会急于给学生下负面的结论;你就会对这些学生细心观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耐心等待他的自省、自觉。把学生当朋友;对有缺点或错误的学生,就不会“恨铁不成钢”,你就会给学生申辩的机会,和风细雨地表明你的观点和建议,指出改正的方法和途径,满怀信心地期待他的进步。把学生当朋友;对“优等生”中的“骄傲”者就不能放松要求,教师要像知心朋友那样地坦诚告诫,激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到了回首往事的那一天,我们就可以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一声,因为我对学生的尊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三、帮助学生打破传统的权威意识 教师能不能尊重学生,“蹲下来”看学生是个关键。这是我省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一句肺腑之言。“蹲下来看学生”让学生敢于平视教师,由不断提出“为什么”的讨教者向挑战者过渡。传统的权威意识对

大学生如何提高沟通能力

大学生如何提高沟通能力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因此,当代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沟通能力是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下面整理了大学生提高沟通能力的相关知识,供你阅读参考。 大学生提高沟通能力技巧(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 1、开设人际关系沟通方面的课程。高校不但是传授知识的殿堂,也是传授人际关系沟通方面的知识,通过沟通方面知识的学习,增强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知识奠定雄厚的观念基础。 2、加强心理教育。高校不可少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培养自信、宽容、理解、交流的良好心态。克服沟通障碍,实现良好的沟通能力,成为受社会广泛受欢迎的人。 3、培养集体意识。大学生本是现今活动的一个大群体,不可能与世隔绝独立生活。培养大学生多参加校园、班级的文化活动,寻找知心朋友;树立集体观念,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充分发挥父母教育的引导作用 1、教育方式作用。父母是子女第一任且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老师。特别是大学生的年龄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晚期阶段,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尤其是面临着踏入社会并在其中生存与发展的各种挑战,父母的教育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切忌不要偏爱、过渡保护、干涉、拒

绝、否认的方式去教养。 2、培养方式作用。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敢于承担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人;一个有勇于挑战、有志气、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切忌不要抱怨、失望的态庹去对待孩子。 3、自身方式作用。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作为家庭也应与时俱进,虚心向孩子们了解新知识,学习新信息,可以适时提醒孩子在人际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加以注意,与孩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教育的能动作用 1、从思想上要体现基本品德素质。大学生要有良好的言论举止和文明礼貌,待人处事要有风度、风格、风貌、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团结人,和睦相处。 2、从知识上体现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当今的大学生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和人文修养。使他们的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陶冶,人格得以完善,心智得以充实。 3、从心理上体现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大学生有自己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活泼外向、开朗大方、平易近人,情感稳定,心态乐观,热爱生活,蓬勃向上的精神品质。同时也具有承受挫折的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合作共事的能力,环境适应的能力,但这些都是在人际沟通中成长和锻炼。 大学生沟通能力的主要问题(一)人际关系沟通能力的意识淡薄

浅谈让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

心灵感应情感碰撞 ——浅谈让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最能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教师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就应该“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储备,多视角、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盖的信息,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真切地体验他们在特定背景中的喜怒哀乐,达到情感的共鸣,得到人生的感悟,获取语感的积累”。因此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将解疑与感悟结合起来,引领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超越文本、超越自我。下面我从四个层面谈谈如何帮助学生与文本对话。 一、接触文本,理解文本。 在教材中具有大量的具体形象、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文章材料的理解形成内容上大体的统一,可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为此对于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就更能反映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性。我们可以引领学生从题目、重点句段、文章前后的矛盾处与文本交流。 1、与课题对话。课题就是文章传神的眼,大多文章从课题中就可以知道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与课题对话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同课题进行有效的对话:五壮士指谁?为什么称他们是壮士?把“壮士”改为“战士”行吗?通过学生与课题的对话,直指文本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作好了充分的铺垫。 2、与重点句段对话。在文章中重点句段是全文的核心,有很强的辐射作用。通过与重点句段的对话就抓住文章的筋脉,就可以引领学生与全文对话。如在第《军神》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文中的重点句是: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教师先引导学生学生体会沃克说这句话时的情感,然后进一步引领学生质疑:此刻你最想弄明白什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与文本进行全身心的对话。我觉得,通过重点句让学生潜心会文,自悟、自得,带动了篇文章的学习。

教师和学生言语沟通基本技巧

教师和学生言语沟通基本技巧 一、首先要了解学生和人性 教师要善于和学生沟通。教师和学生沟通,也是一种人教交往。 人际交往和掌握胜利的人际关系技巧的第一步是:正确地了解人和人的本性。 了解人和人性可简单概括为——“按照人们的本质去认同他们”,“设身处地认同人们”,而不要用局限于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别人,更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人首先是对自己感兴趣,而不是对你感兴趣。换句话说——一个人关注自己胜过关注他人一万倍。认识到“人们首先关心的是自己而不是你”这一点,是生活的关键所在。 二、如何精巧地与别人交谈 当你与人交谈时,请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呢?是他们自己!把这几个词从你的词典中剔除出去——“我,我自己,我的”。用另一个词,一个人类语言中最有力的词来代替它——“您”。你是否对谈话感兴趣并不严重,严重的是你的听众是否对谈话感兴趣。当你与人谈话时,请谈论对方,并且引导对方谈论他们自己。这样你就可以成为一名最受欢迎的谈话伙伴了。 三、如何精巧地令别人觉得严重 人们一个最普遍的特性是——渴望被承认,渴望被了解。你愿意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吗?那么,请尽量使别人意识到自身的严重性。请记住,你越使人觉得自已严重,别人对你的回报就越多。 1.聆听他们。 2.赞许和恭维他们。 3.尽可能经常地使用他们的姓名和照片。 4.在回答他们之前,请稍加停顿。

5.使用这些词——“您”和“您的”。 6.肯定那些等待见你的人们。 7.关注小组中的每一个人。 四、如何精巧地聆听别人 聆听越多,你就会变得越聪惠,就会被更多的人所喜爱,就会成为更好的谈话伙伴。当然,成为一名好的听众,并非一件简易的事。 1.注视说话的人。 2.靠近说话者,专心致志地听。 3.提问。 4.不要打断说话者的话题。 5.使用说话者的人称——“您”和“您的”。 五、如何精巧地影响别人 促使人们按照你的意愿去做事情的第一步,是找出促使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即他们想要什么)。和别人说他们想听的东西,他们就会感动。 你只需简单地向他们说明,只要做了你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之后,他们便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 “了解人们所想”的方法是:多询问,多观察,多聆听,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 六、如何精巧地说服别人 当你说一些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时,人们通常会怀疑你和你所说的话,这是人本能的一种表现。更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直接阐述,而是引用他人的话,让别人来替你说话,即使那些人并不在现场。 因此,要通过第三者的嘴去讲话。七、如何精巧地发言

《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

《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 《蹲下来和孩子交流》一书是京华出版社出版的,由王璐手笔。原来以为这是一本专为父母写的书,细细看下来,发现里面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教师学习的。书中倡导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学会倾听,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用“蹲下来说话”的对话方式教育孩子。 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父母心中所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这种情感就是父爱和母爱,父母是孩子心中最仁慈的法官、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父母的爱如火焰照耀并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得以健康成长。父母之爱如此之伟大,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发现很多孩子对父母之爱往往不以为然,甚至常常产生逆反心理,对父母抱以“敌视”态度,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答案就在于父母没有能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感悟到他们的爱,没能同孩子进行正确有效的沟通。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正确地去爱孩子呢?这无疑是让很多为父母者头痛的话题。孩子淘气不听话,不爱学习,不懂礼貌,性格害羞,爱撒谎,屡教不改······如此种种,让父母难于应付,百般无奈之下,无名火起就对孩子动辄以打骂,或者变相的体罚,经过这样一翻“教育”,自以为孩子能悔过自新,却成想适得其反,孩子愈加的反判,甚至对你阴奉阳违,以至造成大错,这样的父母这“爱”无疑是失败的,那么如何才算是正确的教育之法?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呢?本书所要告诉我们的正是这一点。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最应该做到的有以下几点之一: 1、要放下权威的架子,蹲下身子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权利。 2、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适当时放弃那双充满“爱”的手,让孩子健康 自由的成长。 3、父母要以身作则,要知道单纯的“言传”往往很难让子女发自内心地完 全地接受你的教育,只有父母做出了榜样,孩子才能真正的信服。 4、要能疏导孩子的情绪,尤其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要积极耐心地帮助 其疏导不良情绪。

小学生对话训练

实实在在的作文指导:三年级对话训练设计指导思想: 根据儿童认知规律,以阅读为本,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在初步掌握的基础上练习、巩固,在以后的作文中通过运用不断提高。 本次对话练习有以下五个步骤: “美文阅读”→“认识交流”→“表达训练”→“快乐体验”→“赏奇析疑” 第一个环节: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美文阅读(初步感知) 目标:通过对著名童话的阅读,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并对提示语的位置及提示语后标点的作用产生初步的印象。 一、你读过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吗?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自己。我决不能让人知道这件事。难道我不称职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织工说。 “啊,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戴着眼镜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说我对于这布感到非常满意。” “嗯,我们听到您的话真高兴,”两个织工一起说。他们把这些稀有的色彩和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儿。这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里去时,可以照样背得出来。事实上他也就这样办了。 ——节选自《皇帝的新装》 二、你读过格林童话吗? 哭着哭着,小公主突然听见有人大声说:“哎呀,公主,您这是怎么啦?您这样嚎啕大哭,就连石头听了都会心疼的呀。”听了这话,小公主四处张望,想弄清楚说话声是从哪儿传来的,不料却发现一只青蛙,从水里伸出他那丑陋不堪的肥嘟嘟的大脑袋。 “啊!原来是你呀,游泳健将,”小公主对青蛙说道,“我在这儿哭,是因为我的金球掉进水潭里去了。” “好啦,不要难过,别哭了,”青蛙回答说,“我有办法帮助您。要是我帮您把您的金球捞出来,您拿什么东西来回报我呢?” “亲爱的青蛙,你要什么东西都成呵,”小公主回答说,“我的衣服、我的珍珠和宝石、甚至我头上戴着的这顶金冠,都可以给你。” 听了这话,青蛙对小公主说:“您的衣服、您的珍珠、您的宝石,还有您的金冠,我哪样都不想要。不过,要是您喜欢我,让我做您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游戏,吃饭的时候让我和您同坐一张餐桌,用您的小金碟子吃东西,用您的小高脚杯饮酒,晚上还让我睡在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