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与学生对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蹲下来与学生对话
潘金翠
笔者始终认为,最有效的教育是触及学生心灵的教育。

而蹲下来,和孩子对话,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前提。

“蹲下来”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

也就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换位思考,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

教师要抛开“我是老师”的心理,把自己当成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关心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有一个老师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下面每组图中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很显然,这道题的教学意图是让学生体验到同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教学进程颇为顺利。

有的孩子是通过计算得出结论的;有的孩子通过推理,也得到了同样的答案,大部分同学都能圆满解答了。

老师看着通过计算得到结论的同学,问:“下次再碰到这样的题,你还想算一算再回答吗?”“不用了,因为同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肯定相等!”晨晨同学却有异议:“我不通过计算,也能知道图中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

因为那个图形像影子一样,所以相等。

”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位老师也情不自禁笑了起来。

晨晨小朋友显得局促不安。

老师立即感到自己的笑有些过了,连忙说:“老师很欣赏晨晨同学能想出这条理由!我很好奇,你是怎样想到这样的理由的?”晨晨同学挠挠了头,没能说出什么。

也没有同学有要帮助他的意思。

“哦——人的影子确实有和人的身高一样长的时候。

”老师似自言自语地说道。

这时晨晨同学脸上露出几分自豪。

“不过,人的影子也有比人的身高长的时候。

”一男生抢着高声地说。

“对,还有短的时候呢!”另一男生应和着。

老师不作评价,环顾四周,孩子们都点点头。

“晨晨同学,现在你觉得能不能根据那个图形像影子,就推断它们面积相等呢?”晨晨同学摇摇头。

老师满意地笑了,说:“晨晨同学能够想出一条从来没有人想到的理由,并且这一想法对一半,我们为有这样的同学而自豪!”自发的掌声响起来,晨晨同学体面地坐下了。

这一波三折的教学片段,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这位老师不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他知道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带有很大成分的具象性和片面性,所以他接纳了孩子虽幼稚但不乏新颖、奇特的想法;他同情孩子的窘境,以老师的睿智语言为学生解围,并且把学生的思维由“具象”引向“抽象”,由“片面”引向“全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保护了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

作教师的就要拥有一颗童心,熟悉儿童,理解儿童,与儿童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才能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找到接触点和共振点,把握住教育的契机。

笔者有这样的一次经历:去年秋天,我带一年级语文。

才开学觉得很轻松,因为现在的孩子接受的学前教育都不错,所以教拼音时,许多孩子掌握得比较快,字母写得也非常漂亮。

可是班上有个瘦小的孩子韩君竟然连“a o e”这样的字母都写不好,显然是学前教育缺失。

我就手把手地教他写。

花了不少功夫,他总算掌握了,可是写得歪歪扭扭而且速度很慢。

一天上课学写字母“i u ”。

孩子们很快写完了,一下课交了作业就象快乐的小鸟跑出去玩。

只有韩君没写完,仍然低头写着。

几个孩子围过来,看到他写的作业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写这么慢呀!”“字写得好难看呀!”……韩君窘得小脸通红。

我见状连忙热情地称赞道:“我要大力表扬韩君小朋友,奖给他两颗小红星。

你们看,你们写完作业都出去玩了,他仍然留在教室里写作业,这种态度是不是特别值得大家学习。

他虽然写得慢了点,可他写得多么认真呀!字也有很大的进步!”韩君接过小红星笑得那样自豪、那样甜美。

以后,韩君写作业更认真了,而且写完作业总要让我看,虽然他的字仍没别的同学好,但我知道,他尽力了,于是我总是发自内心的称赞他。

当然他现在的字也越来越好,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有信心,对学习有兴趣。

我成功地为这个孩子解除窘境,保护了他的自尊心,心里异常温暖。

我想:作为老师,就应该理解学生的需要,同情他们的不幸,宽容他们的错误,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积极帮助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蹲下来与学生对话”,首先是要“蹲下来听孩子说话”。

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他们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需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尊重和关怀。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十分关切地对待青少年内在的精神世界,不可粗暴地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他们,要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要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参加他们的讨论。


当前师生关系中仍存在教师中心主义倾向。

当学生出现上课捣乱、迟到或者不交作业等问题时,我们自然而然、脱口而出的便是严厉的训斥:“你要……你要……”“你们要……你们要……”甚至讽刺、挖苦。

我们很少想到去听听学生的想法,探究学生上课捣乱、迟到或者不交作业的背后的原因以进行更有效的因势利导。

这样的教育,必然进入不到孩子的心灵。

相反教育中过多的训斥、讽刺,必然使学生产生羞愧感、挫败感、自卑感进而产生无力感。

在教师的威压之下,学生也许很顺从,但却缺乏心灵的自由舒展、意气的昂扬奔放、更难以培养起独立的强健的人格。

施教者和受教者只有角色的差别,没有身份的高低,任何居高临下的心态和语气都很难与孩子产生良性的沟通。

因此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就要学会蹲下来,走进孩子心灵,少一些说教、多一点平等对话。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予学生理解、同情、信任、鼓励、支持,而这种建立在理解信任基础上的教育才能真正打动学生心灵,给学生强大的精神力量,给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