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型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型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
究
[摘要]文章深入挖掘了行业型院校的历史沿革,厘定其概念与特征,提出了一种行业型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体系。该模式提出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渗透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教学方法中。高校、行业、学生“三位一体”的办学定位,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行业的作用,旨在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专业素养、行业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行业型学院应用型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王淑芳(1975- ),女,山西壶关人,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赵林惠(1973- ),女,河北石家庄人,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张建成(1971- ),男,安徽合肥人,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北京 10002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037-02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学生适应社会差、就业创业能力不强以及应用型人才紧缺等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该纲要为人才培养指出了一种新的培养途径,即通过高校与行业的深度合作,缩短毕业生进入行业的适应期,促进毕业生在短期内深入行业技术前沿解决实际问题。教育部积极响应,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据统计,两批次参与该项目的高校共192所。而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879所本科院校,287所独立院校。那么对其余高等院校而言,如何制定适应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提出一种依托行业发展通过行业型院校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行业型院校的历史沿革与概念的厘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工业体系相配合成立了一批单科性行业院校,如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它们是具有显著行业办学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称为“行业特色型大学”,它们奠定了行业型院校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务院机构调整使相关大学也进行了调整和划转,有的归属部门办学,有的划归到教育部所属的大学,有的划归到了地方。划归地方的高校中一部分进行专业扩张,扩大规模,逐渐脱去了行业特色;另一部分则在扩大学科领域的基础上保留原有行业特色,成为探索地方行业型院校特色发展之路
的先驱。与此同时,3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拔地而起。重庆大学副校长李茂国提出,行业型院校是新建院校的较好选择。这类大学是行业型院校的中坚力量。
本文提出的“行业型院校”既包括划转后的地方行业型院校,也包括选择面向行业的新建院校。“行业型院校”目前尚无准确定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王秉琦等提出行业型学院应该通过人才培养为行业提供人力支持、通过行业科研为行业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成果转化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文化传承为行业提供文化支持。本文将“行业型院校”定义为:依托行业并与行业密切联系协同发展,与行业共享信息、资源、文化,与行业共同进行科学研究、教学研究、成果转化实现协同创新,最终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院校。
二、行业型院校的特征
院校特征主要包括教育理念与办学定位、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三个方面,即围绕教学理念与办学目标设置学科专业通过教学过程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才培养。
1.教育理念与办学定位与行业相契合。行业型院校的办学定位必须是来自行业、去向行业的。对于行业型院校而言,首先必须有较清晰明确的行业指向;其次要求对行业未来10年左右的发展规划有清晰的认识;最后院校与行业合
作的深度和广度必须体现相互性、双赢性以及人力资源和硬件资源的共享性。高校与行业合作互建有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行业人才培养基地,从而进行多方位的互惠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能实现以下促进功能:高校提供人力资源,行业提供硬件资源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彼此提升社会影响;高校教师深入行业内部承担行业课题解决行业技术需求,承担行业工程师培训,促进行业发展;行业工程师参加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参与教学过程,促进人才培养。
2.学科专业设置考虑行业未来趋势。行业型院校的必须立足行业结合师资配备发展优势学科,围绕优势学科前瞻性地建立适应企业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
3.人才培养目标指向行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行业型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满足行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动态需求。行业院校型人才培养目标即人、人才、应用型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综合培养目标。人的培养目标:毕业生应具有高于其年龄段的社会人共同的人文素养,包括社会能力、工作能力、个性特点等方面。人才的培养目标:毕业生应具有专业素养,包括对本专业课题的分析、设计、开发、创新等专业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毕业生应具有行业素养,了解行业背景,理解行业现状,把握行业前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该兼具人文素养、专业素养和行业素养。
三、行业型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国外合作教育进行了很多探索,如以推动产业结合、学术界密切合作的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德国的校企合作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双元制,日本的官产学协作等模式。无论哪种模式,其核心都是高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合作。我国的学者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纷纷提出自己的模式。学者毛智勇创新性地提出“企业全程介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学者王应密等提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培养人才,突出学生本身的主体地位;学者赵予新等提出一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校企联合培养等多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教学体系等。这些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给出人才培养的范例,奠定了行业型院校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结合上述分析,本文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教学方法中,提出行业型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考虑学生的兴趣与个体差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高中生在报考大学时对专业并不了解,甚至是调剂过来的,如何调动、激发学生的行业兴趣成为难题。行业型院校在培养学生时也应充分考虑生源特点。一方面采用大类招生提供学生第二次选择专业方向的机会,另一方面,院校可通过人才培养基地进行行业认知、行业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