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一号线湘湖站基坑事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个方法没有考虑到周边环境的 影响,该拆迁、转移的东西没有拆 迁、转移,高速公路在基坑表面,
赶工现象非常严重,为了省钱, 把费用压得很低,不合理的工期、 不合理的造价,是影响安全、影响
造成整个基坑垮塌。上马匆忙,前
期的筹划、设计都比较草率。
质量的一个主要原因。
1、直接原因
(1)土方超挖: 设计文件规定,基坑开挖至支撑设计 标高以下0.5m时,必须停止开挖,及时设 置支撑,不得超挖。 但实际开挖时,在拟设置最下一道支 撑时,有的地段已挖至基坑底,支撑架设 和垫层浇筑不及时。 (2)支撑体系存在薄弱环节: 设计单位没有提供支撑钢管与地下连 续墙的连接节点详图及钢管连接点大样。
市政公用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 继续教育培训
杭州地铁车站基坑 坍塌事故
天津第六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薛长迁 2014年5月
主要内容
一、事故概况 二、基坑支护形式特点 三、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3、基坑深部稳定性分析 四、事故教训总结
一、事故概况
湘湖站为杭州地铁一号线的起始站。车站 为南北向,总长934.5m,标准宽20.5m,为12m 宽岛式站台车站。车站全长分为8个基坑,发 生事故的为南北走向的2号基坑,该基坑长 107.8m,宽21.05m,基坑深度15.7~16.3m。 2008年11月15日15∶15左右,北2基坑西 侧风情大道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事故。塌陷面 积长75m,宽约20m,深15m,11辆以上行进中 的汽车坠入塌陷处,坍塌口至少埋压50余人, 造成21人死亡、重伤1人、轻伤3人,直接经济 损失4962万余元。 这是中国地铁建设史上伤 亡最严重的一次事故。
(3)原勘察单位和后来检查单位所作物理 力学性质指标差异并不大,如④2、⑥1两 层软土后者的含水量、孔隙比还比前者低 。但未根据当地软土特点,综合判断及合 理推荐选用基坑围护设计参数,力学参数 选用偏高,降低了基坑体系的安全储备。
三、基坑深部稳定性分析 1、地下连续墙悬于软黏土中,导致产生过 量沉降 800mm厚地下连 续墙,嵌固深度 17.3m,等于基坑深 度16.3m的1.06倍, 但仍悬置于⑥1层淤 泥质粉质黏土中, 致使最大地面沉降 达316mm。
实践证明若地连墙再增长约4.0m,置于⑧2 层之中,或对基坑底面以下的④2层及⑥1 层进行加固处理是合理的,企图依靠降水 使软土产生排水固结沉降来改善软土特性 ,实践证明,短时间降水难于达到此目的 ;且降水过程中,必然产生较大的地面沉 降,包括地连墙的沉降。 2、基坑抗隆起稳定不能满足要求 1~3按浅基础极限承载力的普郎德尔公式 进行验算,对于深达33.6m的深基础不尽合 理(参下图)
11月13日时最大侧向位移已达65mm, 均早已超过报警值,但均未报警。
二、间接原因:
(1)原方案设计时,设计单位曾提出基坑 底部下要进行条状搅拌桩加固,后施工单 位建议用降水固结沉降,取代抽条加固措 施。
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时提出:①基坑内 地下水降低到结构内部构件最低点以下1m 处,并大于基坑底面以下3m;②基坑开挖 前进行降水试验,并应提前4周进行降水; ③地面沉降超过报警值时,应停止降水, 并及时上报。但实际施工时并未完全执行 (2)监理对不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的严重 问题制止不力。
2008年11月17日 ,杭州地铁施工 塌陷事故现场基 坑南端地面出现 裂纹,现已破除 地面,揭盖卸载 300立方米,目前 ,墙体变形已受 到严密监控,抢 险救援工作也在 加快进行中。
为有利于抢险救援工作的开展,事故附近的农民房已经 被全部推倒
11月18日下午3点34分左右,施救人员在地铁坍塌现场将当日 第一具遇难者尸体打捞上来
(3)内支撑若采用钢桁架或钢管内支撑应 提出节点构造连接大样及焊接要求,避免偏 心、失稳;第一道内支撑宜采用钢筋砼支撑 。 (4)抗剪强度参数的选取,应与计算目的 和安全系数配套,为计算土压力,和与土压 力有关的“抗踢脚”、“抗倾覆”计算应选 择固结快剪、或三轴 CU指标;抗隆起、抗 滑移和整体稳定性计算,当软黏土起控制作 用时,对软土应选择直剪快剪或三轴UU指标 或十字板剪切强度,要综合考虑后推荐设计 采用,不能过大或过小或只提一个平均值。
国家安全委员会指出: 此次事故暴露出五个方面的问题:一 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 ;二是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治理不坚决,不 及时,不彻底;三是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 术培训流于形式,甚至不培训就上岗;四 是劳务用工管理不规范,现场管理混乱; 五是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四.事故教训总结
(1)该事故再次证明土方开挖必须按分层 、分段、对称、平衡、适时的原则,严禁 超挖,尤其是软土地区更应如此。本工程 并未按此执行,造成此重大事故,且是此 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
(2)深厚软土地区,桩、墙+内支撑支护 结构,其桩墙必须考虑深部稳定性问题, 包括桩、墙沉降、隆起及“踢脚”破坏, 应经多种方法严密计算,不能满足要求时 ,应加深桩、墙入土深度或进行被动区加 固,本工程设计对此重视不够,未进行被 动区加固。
(5)监测工作应严格、独立、不受干扰的 进行Leabharlann Baidu达到报警值时,必须及时预报不得 隐瞒不报,否则形同虚设。监理单位应熟 悉岩土工程,对一些违规的重大问题应严 加制止。
谢谢
二、基坑支护形式特点
地下连续墙 +钢管内支撑 设计单位原方 案: 基坑底部下进 行条状搅拌桩加固 施工单位建议: 用降水固结沉 降,取代抽条加固 措施。
三、事故原因分析
杭州的土质特殊,经勘测,发生事故的这 段路属于淤泥质粘土,含水的流失性强。
风情大道作为一条交通主干道,来往车流
事故调查专家组
量大,负载量很大,给基坑西面的承重墙 带来太大冲击。
1、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地基基础规范》 (GB50007-2002) 2、上海市标准《基坑工作 设计规程》(DBJ08-6197),固结快剪
4按深基础,以圆弧滑动进行验算,并考虑 了地下连续墙的抵抗弯矩,相对比较合理。但 无论何种方法、何种强度参数计算都不能满足 相应抗隆起安全系数的要求,故深部基坑底部 隆起、滑移的危险性是存在的,原设计中的坑 底加固不应取消。 用固结快剪指标计算 1.6 0.77 安全系数可达1.9,造成 可满足抗隆起稳定的假 2.50 象。 1.90
1.6 1.15
3、上海市标准《基坑工作设 计规程》(DBJ08-61-97), 快剪或三轴UU
4、深圳市标准《 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
1.4 0.646
3、“抗踢脚”破坏验算
按要求,抗踢脚破坏稳定安全系数K≥1.3, 实际只有1.12~1.15,不满足要求,说明被动抗力 不足,有可能产生“踢脚”破坏。实际上也是如 此,事故前,基坑以下一定深度,连续墙已向坑 内水平位移65mm。 还必须要着重指出,上述计算是按单侧计算 的,若按双侧考虑,两侧基坑外的主动土压力都 向基坑内挤压。而基坑宽度并不大(仅20m左右 ),在两侧土压力挤压下,必然向上面的临空面-基坑地面隆起,可能导致基坑深部失稳而破坏。 沿南北向基坑一侧有一条河道,即基坑一侧的上 覆土压力要大于另一侧,两侧主动压力不平衡, 导致了风情大道一侧土体向坑内滑移。
十月份杭州出现的一次罕见的持续性降雨 过程,使得地底沙土地流动性进一步加大。
施工方法要和地层、周边环境紧密结 合,没有研究出一个好的施工方法,随 便拿一个最便宜的,但是对破坏环境最 大的方法来施工,造成很多问题。
工程中,有一个撑塌式污水 管,是长期漏水的,成了造成 剥离面的润滑性,积到最后, 由于下雨,造成突发性。
没有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也没有对钢支 撑与地连墙预埋件提出焊接要求,实际上 是没有进行焊接。 引起局部范围地连墙产生过大侧向位 移,造成有的支撑轴力过大及严重偏心, 导致支撑体系失稳。 (3)监测工作处于失效状态: 11月15日前,地面最大沉降已达316mm ,测斜管测得18m处最大位移43.7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