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哲学思想的形成
试谈《大众哲学》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 键字] 思奇 ; 克思主义哲 学; 关 艾 马 大众 哲 学 ; 然 性 必
[ 图 分 类 号 ]2 中 B7
[ 献标识码 ] 文 A
[ 文章 编 号 ]62—17 (0 00 — 0 5 5 17 0 12 1 )1 0 1 —0
映照 , 论界 中封 建 文 化 鼓 吹 的 “ 理 中学 为 体 , 西学 为
- [ 稿 日期 ]09~l 一2 收 20 l 6 [ 者 简介 ] 瑞科 (93 , , 北 省 南 和 县 人 , 作 樊 18 一) 男 河 中共 黑 龙 江 省 委 党校 O 8级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专 业硕 士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克 思 主 研 马
的 。 [] ) ’ 1 ’ (
为什么 一本 不太 厚 的哲学 通俗 读物 在 既无任 何 政 治权 威 的强制 推 行 , 无 任何 学术 权 威 的强 力 推 也 荐 , 没有抢 眼 的商业 包装 的情 况 下能 够一 版再 版 , 更
思想 疑惑 , 中国 的前 途 和命 运 产 生质 疑 , 中 国 向 对 “ 何 处 去” 的问题 尖 锐 地 摆 在 人们 的面 前 。与 现 实 相
一
、
《 大众哲学》 之所 以成为大众哲学的客观原因
( ) 大 众哲 学》 住 了 时代 主题 , 映 了现 实 一 《 抓 反
需要
马 克思 说 : 理论 在 一 个 国家 实 现 的程 度 , 定 “ 决 于满 足这 个 国家 的需 要 的 程 度 。 C 【 ’ 果 哲 学要 ”2 P 如 ]n 真正成 为大 众 的哲 学 , 必 须 关 注 和 回答 大 众所 关 就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贡献与启示
1 .2批 驳错误 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 学中国化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的过程 中,艾 思奇也 存在与其他 一些派别
思想做斗争。叶青对于 中国化 的观点是 :中国化必 须改变原有 形式 ,产 生一个新的东西 ,与原来的东西不 同 , 这才是 中国化。艾思奇 则指 出叶 青 是要阻碍马克思主义应用到 中国革命 中 , 故意夸 大特殊性 。为此 ,艾 思奇在他写的 《 论中国的特 殊性 》 一 文 中指 出,要 坚 信 马克思 、恩格 斯 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 。肯定它 的指导作用 , 在此 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 思 想会因不同 国家 、不 同社会背景存在 的差异 ,表 现出不 同的形式 。因 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是从 中国客观社会发展 情况 ,经 济发展条 件 出发 ,来制定 出中国革命 的具体任务和策 略。艾 思奇 勇于批 判错误思 想 ,坚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 学 的中 国化 ,对 于 中国革命 中存在 的问题 , 应 该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解决 。
艾 思 奇 对 马 克 思 主义 哲 学 大 众 化 的贡 献 与 启 示
田 博
摘 要 :艾思奇是我 国著名 的马克 思主义哲学 家,对马克思主义哲 学大众化的 实现有极 大的贡献,艾思奇 帮助人 民群众理 解马克思主
义思想 ,代表著作有 《 大众哲 学》 、《 哲学与生活》 、《 艾思奇文集》 等。艾 思奇一生为马 克思主义哲 学大众化做 出了 巨大贡献 ,努 力宣传 和研究毛泽 东哲 学思想 ,但是 由于当时社会 环境的限制 ,在将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的工作 中,也给后 人留下 经验 和教训。本文 阐述 了艾思奇
1 .3在 中国传 统哲学的基础 上 实现马克思主 义哲 学中圆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大众化——读艾思奇的《大众哲学》
201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大众化———读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王红霞**【内容提要】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用通俗浅显的语言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哲学与群众生活相结合、与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典范。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需要哲学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并与时俱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哲学》通俗化大众化艾思奇(1910 1966),原名李生萱,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
他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宣传工作,硕果累累,著作等身,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经典之作,曾引导成千上万的有志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
2006年6月人民出版社在修订再版说明中评价该书:“《大众哲学》像革命的火炬,在黑暗中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启蒙了成千上万的青年奔向革命道路。
在国内战争时期,蒋***本文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全媒体时代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若干问题研究”(2014010033)成果。
王红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介石无可奈何地感叹:‘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承认其失败,是人心丧失,‘乃败于艾思奇先生之《大众哲学》’!”①《大众哲学》原名《哲学讲话》,从1934年11月至1935年10月在上海出版的《读书生活》杂志半月刊上连载24期,1935年结集出版。
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读书生活出版社共出了32版,加上各地出版社出版的共有50多版。
新中国成立后,《大众哲学》也是一版再版,足见其影响力之大。
时至今日,重读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探索其在写作手法、体裁设计、内容形式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所做的创新贡献,对于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思想
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思想摘要:艾思奇第一次明确提出“哲学的中国化和现实化”的口号。
并通过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大众化的成功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的初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是原有理论的简单重复,而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活动。
关键词: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哲学基础。
艾思奇认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并从中创造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阐释1938年4月,艾思奇在《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哲学的中国化和现实化”的口号。
他说:“现在需要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1]虽然艾思奇在这里用的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概念,但也不难看出这是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的一个初步。
艾思奇提出的“哲学中国化、现实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到中国的抗战实践中,总结抗战的实践经验来发展哲学的理论,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毛泽东说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
……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有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2]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吸收中外哲学的精华,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话语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来时就是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使其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启示
[摘要]艾思奇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他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国最早提出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使哲学成为人民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与此同时对当代中国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不断的将其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大众化,艾思奇这个过程中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其贡献进行具体的分析十分具有意义,能从中带来一些启示。
一、艾思奇率先提出把马哲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哲的中国化(一)提出的时代背景19世纪30-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了,虽然产生于欧洲,但是每一个国家的国情都是不同的,欧洲国家与中国也是如此,那么如何让诞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更好地运用到中国,还不会产生水土不服,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他们不断进行思考。
艾思奇在《哲学的现状与任务》一文中,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同时考虑到中国的国情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任务。
过去的时间里哲学所做的运动只不过是更加通俗,这些在揭掉外来哲学的神秘的观点上,在是人们的生活更加哲学化上……然而基本上可以这样说,实现了中通俗化并不意味着中国化,实现了中国化并不代表贴近人民群众实际的生活状况。
”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十分有必要,既有助于大众化的实现,而且也是当时抗日战争的实际需要。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含义“大众化”从表面去理解就是“为人民大众所理解”,但是“人民”这个概念的定义,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都有所不同,在资本家眼里工人阶级只是会说话的机器,甚至他们还不如机器,他们并没有被包含在“人民”这个字眼里,而是被排除在外的。
马克思却与此相反,他重新审视了“人民大众”这一含义,不论是对于自身,还是相对于广大无产阶级,“大众”指的不就是工人阶级,不就是一直被剥削和压迫的人们。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就用毛泽东的一句话,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可以这样进行解释,把人们不易弄懂的哲学原理“从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生动的语言,不再是一小部分人能读懂看明白,而是要让大部分都能读懂,”从而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理论工具,帮助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客观的物质世界。
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思想研究
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思想研究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一直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
艾思奇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和传播者,以其独特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中国化、时代化以及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艾思奇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时,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深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应该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优势,通过学习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更富有创造性的指导。
艾思奇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中国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问题上,艾思奇关注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与时俱进,在对待人的问题上更加关注人的发展、人的需求与人的自由。
他认为,时代变革和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艾思奇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艾思奇还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问题,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不仅仅是少数人的学术研究领域,更应该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需要和思想追求的工具。
他提倡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使其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的语言和思维方式。
艾思奇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普及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艾思奇的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研究观点启发着我们思考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前社会中的发展和应用。
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艾思奇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使其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服务。
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国际范围的传播和发展,让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在全人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综上所述,艾思奇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研究
070
1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大 众 化 的 原 因
当 闭 关 锁 国 的 中 国 大 门 被 帝 国 主 义 的 坚 船 利 炮 强 行 打 开 之 时 ,各 种 思 想 观 念 随 着 贸 易 和 文 化 的 交 流 流 向 中 国 ,马 克 思 主 义 作 为 先 进 思 想 和 被 实 践 证 明 的 科 学 理 论 .一 经 传 入 便 在 中 国 引 起 鼎 沸 之 势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读艾思奇《大众哲学》
习和研读时 ,总被其吸引 ,不知不觉 中读完一章又一章 内容 ,也就是 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大家解开了马克思 主义 的神秘面纱 ,掌握 了马克思 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 ,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吸 引力 和影响力 。不 仅如此 ,通过学习 《 大众哲学》 所掌握的思考问题、分 析问题 、解决 问题的方法 ,既能用于统筹安排好各科课程 的学习 ,研究谋划 学 习方 法和学习策略 ,也能应 用于 日常 生活 ,包 括处 理好跟 老师 同学 关系 等 ,对大家树立正确的人生 观、世界观 、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百 科 论 坛
马 克 思 主 义 大 众化 j 的 典 范
— —
读 艾 思奇 《 大众 哲 学》
辽宁 北镇 1 2 1 3 0 0 )
范乃心 ( 北镇市高级中学
摘 要 :艾思奇是我 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 育家和革命 家。《大众哲学》 为艾思奇 的代表 作,是 马克思主 义中 国化、大众化 的经 典文献 ,影响一批 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当前 ,青年学生研 读 《 大众哲 学》,不仅要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 本理论 ,J E-  ̄, v , 中理 解、感悟和践行 艾思奇忧 国忧民的爱国情 怀。 关键词 :艾思奇 大众哲 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艾思奇 ,原名李生萱 ,是我 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教育 家 和革命 家。《 大众哲学》 为艾思奇 的代表作 ,该书是我国上世纪 3 O年 代传播 马克思 主义最通俗 的理论著作之一 ,至今仍 多次再版 ,对广 大 青年了解 马克思主义 、认识马克思主义 、研究 马克思 主义发挥 了重要 作用 ,产 生 了极 大 影 响 。
《 大众哲学》 赞誉有加 ,1 9 3 7年 l 0月 艾思奇 奔赴延 安时 :毛 主席高
国内外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思想研究
国内外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思想研究摘要:艾思奇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他一生奋战在理论战线上,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和方法对艾思奇的哲学思想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贡献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当前我们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艾思奇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哲学思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在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思想的研究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今天,我们对学术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思想国内研究综述自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后,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思想逐步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学界对此发表了大量的专著与论文,同时召开了一系列的座谈会、研讨会,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艾思奇本人及历史贡献的研究这类研究主要集中体现为传记类作品和纪念文集,其中传记类的代表作品有:《智慧之路—一代哲人艾思奇》[1]《艾思奇传》[2]等书。
论文集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纪念艾思奇同志逝世二十周年》[3]《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纪念文集》[4]《大众哲学家—纪念艾思奇诞辰百年论文集》,[5]此外还有一些论文,如:《大众哲学家艾思奇鲜为人知的传奇人生》[6]《哲学家艾思奇的风雨人生》[7]等等。
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专著只有马汉儒的《哲学大众化第一人—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8]以上论著多从史实的角度对艾思奇本人及著作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介绍,同时对艾思奇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评价和认识,即他是“学者、战士、真诚的人”三者的完美结合。
艾思奇大众哲学思想探源
统 哲学以及毛泽 东哲 学思想是其理论 渊源 , 个人非 凡的哲学素养是其主观条件 。 关键词 : 艾思奇; 大众哲 学; 探 源
中图分类号 : B 2 6 文献标识 码 : A
艾思奇哲学 大众 哲学理念的产生是其所 生活 的时代 的需要 , 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实践过 程 中, 以其强 烈的 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为 己任 , 自觉 推进 马克 思 主义哲学 理论修养 , 始终坚 持理论联系实际 , 不断汲取 民族传统哲 学文化精髓 , 并在 充分展现个人非凡哲学 素养 的基 础上 , 通 过认真学习 、 思考 和反复提炼总结而逐 步形成 , 对马 克 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 大众化等方面做 出了杰 出的贡献。 残酷的社会 历史 现 实, 是 艾思 奇大 众哲学 思想 形成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认为 , “ 真 正 的哲 学都 是 自己时 代精 神 的精 华” 艾 思奇 的大众 哲学 思 想也 不例 外 , 就 是在 满 足人 民群众 革命 斗争 的需 要 的基 础上 , 用 于指 导 斗争 的思想 武器 。l 9世纪 4 o年代 开始 , 伴随着 西方列 强逐 步侵入 , 中国逐 渐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 建社 会 , 整个 民族 和 国家陷 人 了灾难 的深渊 , 广大人 民生活 苦不堪 言。尤其是 2 0世 纪3 0年代 开始 , 日本 加快 了侵略 中 国的步伐 , 而 国民党 反动派却倒行逆 施 , 实行所 谓 “ 攘外 必先安 内” 的反 动政 策, 内忧外患 、 民不聊生。此时 , 民族 的未来将 如何 , 个人 的出路在哪里 、 靠什 么来救 中国等 问题 成 了 当时中 国社 会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 此 时担任上 海《 读 书杂志》 编辑 的艾思 奇 , 也收 到了 众多读者 的来信 , 特别是失学失业 的青 年 , 他 们无不 吐露 了 自己对 民族 和国家 的担忧 以及 心 中的苦 闷 , 希 望艾 思 奇能够给 以解 答 。残 酷 的社 会 现实 极 大地 刺激 了艾 思 奇, 唤醒了他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和使命 感 。艾思 奇感知 , 出现这种状况 的主要 原 因是 人 们缺 乏 正确 的世 界 观指 导, 由此艾 思奇认为 , “ 使更 多的人把握正确 的认识 武器 , 找到救 国救 民的真理 和正 确 的生活 道路 , 是 理论 工作者 不 可推卸的责任 ” 。 艾思 奇从 当时 国民受教 育 的不 多 , 国民受教育水平低基 础 出发 , 认 为要想 使人 民群 众真正 掌 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一 思想理 论武 器 , 必 须运用 大众 化 的 日常生活语 言。此后 , 艾 思奇 便 以通俗 的 口语 化 的 语 言形 式 , 以满腔热 情投 入研 究和 宣传 马克 思主 义哲学 的工作 , 为适应 中国革命 斗争和群众 的需要 。 提供 了强大 的思想 理论 武器 。此 时艾 思奇 开始大 众哲 学传 播生 涯 , 为克 服社会上各种反 动唯 心思潮 的 消极影 响 , 为抵 制 国 民党反 动派的“ 文化 围剿” , 坚持 传播 马克 思主 义 , 号召 广大群众 与反动派进行斗争来谋求 中国的解放作 出 了杰 出贡献 。因此 , 艾思 奇 的大众哲 学理 念是 满足 时代 呼唤 和人 民需求 的必 然产物。 二 自觉的马克 思主 义理论 修养 。 是 艾思奇 大 众哲 学思想形成 的理 论条件 1 . 马克思 主义哲 学思想为其提供 了理论 渊源 。 艾思奇在认 真学 习马列主义和参加革命 实践 中实现 了他世界观 的转 变 , 确立 了 马克思 主义 世界 观。艾思 奇 认为 : “ 世界观就是人 们对 于一切 事物 的最 根本 的观点 , 就这个意义来说 , 哲学 又可 以说 是研究 世界 上一 切事 物 的最根本 的道理 的学 问 ” 。 艾思 奇在 中学 的时候 就 开
试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学术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试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学术价值及其现实意义艾思奇大众哲学是一种以大众为中心的哲学体系,强调人们普遍性的思考和探索生活的意义。
它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和存在的理解和体验,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哲学的讨论和思考中。
艾思奇大众哲学旨在让人们思考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并在现实生活中落地实践。
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学术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打破了传统哲学研究的门槛和壁垒。
传统哲学往往只是少数专家学者之间的讨论和争辩,离大众群体较远。
艾思奇大众哲学鼓励每个人都参与到思考和讨论中,强调每个人的观点都有价值。
这种开放的思维方式为哲学研究引入了更多元的视角和信息,充实了哲学研究的内容和广度。
其次,它注重探索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意义。
艾思奇大众哲学强调个体的价值和意义的多样性,并提倡人们思考自己的存在和人生目标。
这种关注个体的关怀方法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并最终践行自己的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感到迷失和焦虑,而艾思奇大众哲学为人们提供了自我探索和价值实现的方法和途径。
此外,艾思奇大众哲学还具有启发思考和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通过参与思维和探索,人们可以获得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
这种思维的拓展对于解决现实问题和面对挑战至关重要。
人们可以通过艾思奇大众哲学的讨论和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创新和社会进步提供动力。
在现实意义方面,艾思奇大众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困扰和挑战。
通过艾思奇大众哲学的思考和实践,人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提升生活的意义和质量。
艾思奇大众哲学同时也关注社会问题和公共议题,人们可以通过参与讨论和思考,为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观点。
艾思奇大众哲学鼓励人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提高个体和社会的幸福指数。
总之,艾思奇大众哲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它通过打破传统哲学的壁垒和引入大众参与,充实了哲学研究的内容和广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思考——读艾思奇《大众哲学》
路 。正是 由于《 大众 哲 学》的 出现 , 一种 全 新 的 方 用 式 开启 了高深 莫测 的神 圣 的哲 学殿 堂 大 门 , 把哲 学
推 向了人 民 , 燃 了无 数 人 尤 其 是 青 年 们 心 灵 的 火 点
神 圣 的学术 研究 成 为 自己挣钱 的工 具 , 得 搞研究 、 使
国 的确 起 到 了 “ 众 ” 的作 用 , 初 版 后 的 1 大 化 在 0年 间再版 3 2次之 多 , 见 其 影 响 力 之 深 , 受读 者 喜 足 深 爱 ,大 众哲 学 》 《 真正 地让 “ 学 ” 种 以往 只在 书 斋 哲 这 里 的貌 似深 不 可测 的抽 象物 走进 了广大 人 民尤其 是 青 年们 的现 实 生 活 中。从 《 众 哲 学 》 版 的背 景 大 初 来看 , 当时正值 抗 日战 争 前 期 , 日民族 矛盾 尖 锐 , 中 国难 当头 , 匹夫 有 责 , 是 由于 当时 没有 科学 理论 的 但
[ 中图分 类号 ]B 7 [ 献标 识码 ] [ 章编 号 ]62— 43 2 1 )4— 0 1 O 2 文 文 17 37 (02 0 0 1 一 4
一
、
前 言
放区投身革命的, 由此可见《 大众哲学》 的影响是何 等 的 巨大 。
《 大众哲学》 是艾思奇 同志在 2 0世纪 3 0年代 写 成 的一本 哲 学读 物 , 正如 它 的名字 , 在 当时 的中 它
冢 口 吧入 . r U
厶 l 卜 -蒯 ~ u 厶上 t 瓜
Jr , -加
马克 思主 义哲 学 大众 化 的思考
— —
读 艾 思 奇《 大众 哲 学》
肖 霜
( 中共广 东省 委 党校 , 东 广 州 5 0 5 ) 广 103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艾思奇,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被称为哲学大众化第一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和现实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所著的《大众哲学》堪称是将抽象知识形象化、艰涩知识通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之作。
一、《大众哲学》的基本特点鲜明的时代性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各派军阀相互混战,日本帝国主义正妄图吞并中国,加紧侵略中国的活动,国民党反动派加紧对中国共产党及其一切进步力量进行围剿,广大人民彷徨犹豫,不知路在何方,中国的有识之士正在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大众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顺应历史的潮流应运而生,它通过通俗化的语言向广大的革命群众阐释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艾思奇不仅重视形式上的通俗化,而且注重把哲学道理同民族存亡、大众疾苦、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握时代脉搏,从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实际谈起,更能吸引人民大众对哲学的学习和运用。
”[1]让广大人民群众在黑暗中看到了前进的信心和胜利的曙光。
深刻的思想性《大众哲学》看起来非常好懂,但并不是说它非常浅显,它只是用普通大众能够看得懂的通俗语言来反映深刻的哲学理论,艾思奇本人对中西方哲学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正是因为他对中西方哲学有着深入地研究,才为他写下思想性深刻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大众哲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被西方人誉为“最伟大的哲学家”、“千年思想家”,他的哲学理论是在深入研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实现了超越。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写的深入浅出但并非浅显,用通俗化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系统的论证。
打破传统哲学模式的创新性传统哲学充满了神秘色彩,长期被禁锢在神圣的联盟书斋里和大学的殿堂上。
艾思奇是一名敢于创新的哲学家。
他的哲学著作,用人们熟知的事例,用通俗化的语言来揭示哲学道理,让人们感觉哲学并不神秘,容易接近,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就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试论艾思奇的哲学思想及其贡献
1 . 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 1 9 2 7年和 1 9 3 0 年, 艾思奇两次 留 传播。新 中国成立后 ,艾思奇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演讲《 社会发展
发, 认为扩大农特产品出口, 当为“ 国民经济最正当之路” [ 3 1 2 2 _ 5 : t I 。 不仅 业生产 的影响十分巨大 。 一般而言, 现代T业对原料提出了i大最基
台 纵 横
口 渤海船 舶职 业学院 殷
红
摘
要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 史上 ,艾思奇既是学者和哲 学家, 学 日本 , 留学期 间他参加 了巾共东京支部的“ 社会主义学习小组” , 也是一名革命 家和战士 , 为马克 思主义哲学现 实化 、 大众 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 ,此后他刻苦研读 了诸如 《 共产党宣言》 、
如此 , 她甚至认为 , 扩大农特产品出 口, 乃是 中国经济建设 必须付 出 本条件 , 亦即原料的质量与标 准化 、 供应量 充足与供应 时间固定 、 价
的代价或 阵痛 。因为, 中国农业经济并不发达 , 鸡蛋 、 油脂等农特产 格低廉与相对稳定 , 三者缺 一 不可。但是 , 农产原料受 自然 因素影 响
一
时青年人面对前途大多迷茫 , 为了解决青年人思想问题 , 他开始为每
、
马 克 思主 义 哲学 思 想 的形 成
期《 读书生活》 写一篇哲学讲话 , 讲述 自己对马克思主义思想 的理解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 , 云南腾 冲人。 自幼受父兄影响 , 父亲研读过 和对实际生活的思考, 年底把这些文章集结成书即《 哲学讲话》 , 后改 先秦哲学 , 哥哥学习西方哲学 , 他也 因此受到 了良好 的哲学熏 陶。 新 名为《 大众哲学》 。此书一经发行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 毛泽东更是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凭着对哲学的兴趣和救 国救民的忧患意识 , 艾 赞誉《 大众哲学》 为“ 通俗 而有价值的著作” 。1 9 3 7年他又l 叶 J 版 了《 哲 思奇树立 了马克思 主义世界观 , 他撰写文章 , 出版书籍 , 参加 马克思 学与生活》 , 这本书从生活人手 , 以回答读者提 f } | 哲学问题 为主要形 主义哲学活动 , 逐步形成 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 式, 书中几乎涵盖了哲学所有重要方面 , 推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
用群众化的语言阐释哲学理论—艾思奇与《大众哲学》
用群众化的语言阐释哲学理论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位于云南腾冲和顺古镇的艾思奇纪念馆参观时提出,“我们现在就需要像艾思奇那样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讲好的人才。
我们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
哲学的大众化离不开哲学的通俗化,今天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关键是要用群众化的通俗语言阐释好哲学深奥理论,让马克思主义哲学“飞入寻常百姓家”。
20世纪30年代,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经典之作,它架起了群众与理论之间的桥梁,启迪许多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
一、《大众哲学》的由来:从《哲学讲话》到《大众哲学》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使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国民党政府对外采取不抵抗政策,对内坚持“剿共”方针,对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进行镇压,对进步文化以野蛮手段“围剿”。
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加上社会经济的凋敝,广大青年失业、失学,生活困苦、精神苦闷,迫切寻求一条光明的出路。
如何驱散青年们心中的迷雾,使他们看清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走上革命的道路,是摆在党的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面对这一状况,越来越多的爱国知识分子开始注意到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的重要性,文艺大众化、科学大众化、哲学大众化形成一股潮流,艾思奇就是这一群体中的杰出代表。
艾思奇是从云南腾冲这块热土上走出来的人民哲学家。
1930年,他考入日本福岗高等工业学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激于爱国义愤,毅然弃学回国。
1932年,艾思奇来到笼罩着白色恐怖但又澎湃着革命浪潮的上海。
经同学介绍,他在福建同乡会办的泉漳中学当了一名理化教员。
艾思奇在自传中说:“一九三三年以前,我虽早读过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并已相信共产士义社会必然实现,但我自己没有把这种认识变为行动,所以一直找机会学工业。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23-10-29
contents
目录
•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 • 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贡献 • 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 • 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影响与启
示 • 结论: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及影响
01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 化的背景
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他的思想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普 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当代启示
艾思奇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仍然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他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是一项重要任 务,艾思奇的思想对于提高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 解和接受程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02
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 化中的贡献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阐述
坚持唯物主义
艾思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强调实践
艾思奇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艾思奇的实践经验和方法论对于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问 题和挑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未来展望
艾思奇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未来 展望主要是基于他对中国社会和世界 形势的深刻分析和判断。
他认为,未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更加 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不断推进马克 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高人民群众 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及其现实意义
宣传也因为俄 国十月革命 的胜利有 了一个广阔的空间。第三 , 马 克思 主义哲学 是真正科 学的 , 符合社会 发展需要 的思 想。《 大众 哲学 》 打破 了人们一直 以来认 为哲学高深莫测 的惯性 思维 , 领导
值 以及 中国的革命前 途和命运 。
而《 大众哲 学》 之所 以能够在 当时代造成那 么空前 的影 响并 持久 的原 因在于 : 第一 , 当时的社会 环境动荡不 安 , 受 日本帝 国 主义侵略 的中国满 目疮痍 , 人们群众对真理 的追求如饥 似渴 , 哲
哲 学历来被人们看做一 门很高深的学 问。艾思奇 也清楚大 学的 出现正逢其 时。第 二 , 经过实践 的洗礼 , 封建文化鼓吹 的一 多数人肯定会对这 门与玄学并称 的学科望 而生畏 ,会觉得哲学 些西方哲 学 的思 想如“ 实用 主义 ” 、 “ 生命哲学 ” 等唯 心论和形而 神秘 、 深奥 、 虚幻 。那个 年代 社会 本来就落后 , 人 民群众受教育 的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认识 , 而正是这种新的认识 , 成 为引导 当时
未有 的 ,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 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的。2 0 世纪
3 0 年代 , 日本帝 国主义疯狂侵略我 国 , 而懦弱 国民党政 府却 一再 的妥协 退让 , 不 仅采取不抵抗政策 , 还残酷镇 压中国共 产党和革 命人士 。面对 日益严重 的民族危机 和国民党反 动派的倒行逆施 , 广 大人 民群众特别是其 中的有 志的青年知识分子普遍感 到思想
一
部分 。在 ‘ 五四 ’ 以后 , 中国的新文化 , 却 是新 民主主义性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 出生在 “ 一个 书香 门第的革命 家庭 ” 。 同盟会 .投身 于孙 中山领导 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被委任为军政部 次长 。 袁世凯 复 艾 思 奇 的 原 名 叫 李 生 萱 .艾 思 奇 是 他 在 上 海 南军政府成立后 ,
时使 用 的笔 名 。1 9 1 0年 2月 3日, 艾 思奇 出生 于 辟期 间 .他 出任蔡锷 为总司令 的护 国第一军秘 书
被俘入狱 ; 留 学 日本 主 修 冶金 专 业 。 对 自然 科 学 、 社 会 科 学及 马 克 思 主 义 有 着 特 别 的 兴趣 ; 善 于 了解 社 会 、 洞 察 人 生. 而 且 对 生活 充 满 了情 调 这 五 种 因素 最 终 铸 造 了艾 思 奇 马 克 思 主 义 大 众 哲 学 家 的 美 名 。 关键 词 : 艾 思奇 : 马克思主义 ; 大众 哲 学 思 想 的 形 成
学》 是 中 国 学者 把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大众 化 、 通俗 化 的 开 山之 作 . 曾长 时 间 地 影 响 了我 国 的 哲 学界 。 艾 思 奇 出生 在 一
个书香 门第的革命 家庭 ; 受过 良好的学校教育 , 很 小就是 一个唯物 主义者; 积极参加 学生运动, 思想进步活跃 , 曾经
对艾思 奇影 响很 大。 本哲 学著作 , 深 入浅 出 , 通 俗易懂 , 启 迪 了广大青 德润 的这些 品格 。
年 的思想 . 鼓舞着他们走上 了革命 的道路 . 就连著
名学 者闻一 多 、朱 自清都认真 阅读过并深受其影 里 . 他 的 父 亲 李 日垓 . 是 一 个 具 有 民主 主 义 思 想 的 响 这正如列 宁所 说的那样 : “ 最高 限度 的马克思 传统学 者 。李 日垓 的个性是 “ 生而颖异 。沉 默寡
2 8 所土 民学 堂 .成 为少数 民族 教育 的 以下 因 素 促 成 了艾 思 奇 马克 思 主 义 大 众 哲 学 思 想 共创办 了 1
的形 成 。 起 到 了潜 移 默 化 、 耳 濡 目染 的 作 用 。
先驱 。 后来在黄兴及其族叔的介绍下 , 在缅甸加入 运动 。辛亥革命 时期 , 李 日垓参加 了昆明起 义 , 云
深 受蔡锷 器重 。 为此。 还被好 友章 太炎誉 为 “ 滇 南 么会 偷 了 吃 ? ” 艾 思奇又说 : “ 既然弥勒佛不会 吃 ,
一
不要 迷信 了, 根本就没有鬼神 。 ” 他 的 支笔” 。 辛亥革命后 。 李 日垓 回到故里 , 大力 倡导 供它干什么?
艾 思奇就 偷偷拿 了几块 , 母 亲发 现之后 , 建议 而得 .著名 的讨袁檄 文也是 由他与第二 军秘 奉菩 萨 ,
书长钟动一道起草 的 . 文 中 留下 了 “ 昆仑 山下 谁 非 就追 问是谁 干 的 .艾 思 奇 就说 : “ 是 弥勒 佛偷 吃 ” 他 的 母 亲 训斥 道 : “ 胡说 ! 弥 勒 佛是 瓷 制 的 , 怎 黄 帝 子 孙 ?逐 鹿 中原 合 洗 蚩 尤 兵 甲 !” 同 的名 句 , 并 了。
【 收稿 E l 期】 2 0 1 3 — 1 1 — 1 0 【 基 金 项 目] 2 0 0 8 年 度 教 育 部 人 文 社会 科 学规 划项 目 ( o 8 J c 7 7 0 o o 4 ) 【 作者简介】 窦春 芳 ( 1 9 7 2 一) , 女, 广 东湛 江 市人 , 副 教授 , 硕 士, 研究方向: 中共 党 史人 物 ;
江西 广播 电视 大 学学报
2 0 1 4年 第 1期
试析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哲学思想的形成
窦春 芳. 苗体君
( 广 东海洋 大学
摘
思 想政 治理 论课 教学 部 , 广东
湛江
5 2 4 0 8 8 )
要: 哲 学 历 来 被 看 作 是 最 高意 义 上 的 “ 智慧之学” 。 是 高深 莫 测 的 , 一般人是很难懂的 。 而艾思奇的《 大 众 哲
中围分类号 : B 2 6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3 5 3 7 ( 2 0 1 4 ) 0 1 一 O 0 5 6 — 0 5
艾 思奇 写过一 本名 叫 《 大众 哲学 》 的书 , 于 云南省腾 冲县和顺乡水碓村 .艾思奇 的祖 父叫李
1 9 3 6年 1月 出版 .不 到 5个 月 就 连 续 出 了 四版 . 德润 , 字泽之 , 是一位成 功 的商人 , 年轻 时在缅 甸 1 O多年 中创 下 了连 续 出 3 2版 的奇 迹 。“ 这 是 一 本 经商 . 经 常往 来 于仰 光 、 腾 冲及 下关 间 , 李德 润年
苗体 君 ( 1 9 6 9 一) , 男, 河 南鹿 邑县人 , 教授, 硕 士 生导 师 , 研 究 方向 : 中共 党 史人 物 。
一
5 6 一
江西 广播 电视 大 学学报
2 0 1 4年 第 1期
长。 据史料记载 . “ 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军 ” 之名 就 是 出 自李 日垓 的 才 是 真 实 的 。有 一 次 他 们 的母 亲 摆 了一 桌 糕 点 供
主 义= 最 高 限度 的通 俗 化 。 ” 囱 艾思奇的《 大众 哲 学 》 言。” 网 清光 绪年间 。 李 日垓 考人京师大学堂 , 也就 “ 是 中 国学 者 把 马克 思 主 义哲 学 大 众 化 、 通 俗 化 的 是今 天北京大学前 身 , 攻读经济特科兼读 外语 。 毕 开 山之 作 . 曾长 时 间地 影 响 了我 国 的哲 学 界 。 ” [ 3 】 是 业后被委任为全滇沿边土 民学 堂总办 .在 任期间
通俗宣传马克思 主义哲学 的优 秀著作 。只薄薄的 老后 . 回到故 里 , 在家 中闭门读 书 , 并拒绝做官 , 被
一
能律 己” , “ 待 人耿直无饰” 圈 。祖父李 本. 但是它在历史上却产生过很大 的影响 。 ” 【 l 】 这 乡人赞誉为 “ 艾思奇 出生在一个具 有 民主思想气氛 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