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生动物疾病的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水生动物疾病的现状,发展前景与动态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品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惟一养殖量超过捕捞量的国家。我国有着广袤的湖泊,交叉纵横的河流,淡水资源较多。因此淡水鱼类产品在水产品中占据了很大份额。对于一些常见的淡水鱼病害识别与防治就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对于淡水鱼病害的研究与防治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以开展并在相关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只有认知了解这些常见的淡水鱼病害并掌握相关防治方法,把握防治最新动向和技术成果,才能促进淡水鱼养殖持续发展。

关键词:淡水鱼水体治理消毒检疫

前言:随着我国淡水养殖业不断地向基地化、工业化、集约化、产业化等方面的发展,开发养殖的水域越来越广,单产水平越来越高,养殖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国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科学技术、从业者素质、产业设施及管理机制等方面有较大进步,但是由于环境自我的污染加剧和周围自然环境污染的不断恶化,导致病原微生物种类增多,传播速度加快,病害逐年加重,给我国的淡水养殖造成严重损失。如何减少病害的发生,杜绝或减轻病害的流行,是当前我国淡水养殖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

我国主要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现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渔业生产逐渐从捕捞转向了养殖。从20世纪80年代开端,我国养殖水产品产量敏捷进步,水产养殖工业构造和品种结构等发生了宏大的变更,多动症。养殖生产方法已由传统的池塘养殖向工厂化、粗放化、多元化及破体化等养殖方式发展,养殖品种也由传统的鲤科鱼类扩展到海淡水鱼类、甲壳类、贝类、两栖类、爬行类等近百个品种。

然而,近20年来,在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水产养殖病害频繁发生,鱼虾疾病已成为制约21世纪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据初步统计,目前迫害我国水产养殖生物的疾病已达400~500种,全国每年水产养殖发病率达50%以上,丧失率为20%左右。到目前为止,在现有水产养殖的品种中,简直不不受疾病严峻要挟的养殖品种。

在鱼类方面,我国主要养殖品种有草鱼、青鱼、鲢、鲤、鳙、鲫、鳜、鳊、黄鳝、白鲳、乌鳢、叉尾鮰、罗非鱼、鳗、鲈、鲷、鲆、鲽、鲟等近50个品种,各类疾病达200余种。大多数鱼类疾病的病原是病毒、细菌、寄生虫和真菌等。其

中病毒性疾病有草鱼出血病、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淋巴囊肿病、真鲷病毒病、河鲀白口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欧鳗狂游症、病毒性败血症和鲤痘疮病等10余种;细菌性疾病有淡水鱼类出血性败血症、溃疡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疖疮病、白皮病、打印病,爱德华氏病等多少十种;鱼类真菌性疾病包含水霉病、鳃霉病、虹鳟内脏真菌病、镰刀菌病、链壶菌病;藻类疾病包括楔形藻类、卵甲藻病、淀粉卵甲藻病等;寄生虫引起的疾病有粘孢子虫病、车轮虫病、斜管虫、小瓜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复口吸虫病、锚头鳋病、大中华鳋病和鱼鲺病等50多种。除了已知病原的疾病外,还有很多不明起因的疾病。

一、近年来我国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进展

1、水生动物免疫学的研究

(1)免疫组织、器官

免疫组织、器官的研究发展迅速,卢全章等(1991)报道了胸腺是鱼类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主要场所,其组织结构分为皮质和髓质,内有大、中、小三类淋巴细胞,有人认为鱼类的胸腺参与了T淋巴细胞的成熟。脾脏是鱼类红细胞、粒细胞产生、储存及成熟的主要场所,由红白髓组成,同样存在着大量淋巴细胞(秉志,1983)。

(2)免疫相关细胞的研究

对参与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也进行了研究,证明了真骨鱼类确有T、B细胞之分(夏春,1994)。研究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对这些细胞进行分析,以确认它们与哺乳动物异同及在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3)鱼类疫苗的研究工作逐渐深入

草鱼出血病细胞灭活疫苗在进一步实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大规模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性免疫试验,草鱼出血病的防治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对于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和对虾常见细菌病的防治,已建立了疫苗防治技术综合预防措施,使细菌性疾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对于鳗鲡、甲鱼等的细菌性疾病的疫苗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目前疫苗的研究工作已从组织疫苗、细胞疫苗向基因疫苗方向发展。

(4)免疫相关因子的研究

近年来对免疫相关因子的研究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补体的作用已查明,它是一组蛋白成份组成的复合酶,主要是导致细胞溶解,协助抗体杀死病原体,可介导炎症反应并吸引及增强吞噬细胞的活性;干扰素是鱼体重要的抗病毒感染的防御因子,由白细胞产生;溶菌酶多存在于鱼粘液、血清及吞噬细胞中,能抵抗病原微生物而使鱼类获得保护(陈昌福,1990);白细胞介素和巨噬细胞活化因子能刺激肾和外周血白细胞,增加巨噬细胞数量并提高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

(5)免疫诊断技术

核酸探针技术核酸探针技术是把DNA片段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光敏生物素标记后制成探针,与病原微生物的DNA进行杂交,以此来确定病原携带者和传播者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该技术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在对虾病毒病的检测中倍受青睐。我国通过从纯化的虾暴发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状病毒中提取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切成DNA片段,用质粒做载体。建立HHNBVDNA文库,从中筛选出三个重组质粒,分别用光敏生物素标记做成核酸探针,用于检测受HHNBV感染的对虾,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刘萍等,1995年)。目前已生产出核酸探针诊断试剂盒。

PCR技术即聚合酶链式反应,又称为DNA体外扩增技术。它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反应快、操作简便、省时等优点,在医学上应用于检测人类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基因等许多方面。黄海所已成功的将此技术应用于对虾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原的检测(孔杰等,1994)。中国农业大学建立了套式PCR法检测β-溶血素嗜水气单胞菌(夏春等,1999)。

单位克隆抗体技术利用杂交瘤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其原理是正常脾脏细胞与癌细胞融合后,一些杂交瘤细胞表现出两种细胞系的性质,既能产生来自脾细胞的抗体,又能象瘤细胞那样快速地生长,在海水养殖动物疾病诊断和检测的免疫技术 如放射免疫分析技术,酶联免疫检测技术,间接荧光抗体技术等 中应用单克隆抗体 可对疾病做到准确、迅速的检测。

2、对鱼类病原细胞和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对于水产动物病原的研究一直是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很多研究都达到了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