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①有助于在宿主细胞上的粘附与入侵;②有多种酶可降 解宿主组织中的大分子物质,供入侵的结核分枝杆菌繁殖所 需的营养;③能防止宿主的有害物质进入结核分枝杆菌,荚 膜还可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14
四、结核分枝杆菌
•脂质:①索状因子:一种糖脂,与毒力密切相关。能破坏细胞 线粒体膜,影响细胞呼吸,抑制白细胞游走和引起慢性肉芽 肿。若将其从细菌中提出,则细菌丧失毒力。②磷脂:能促使 单核细胞增生,并使炎症灶中的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 从而形成结核结节。③硫酸脑苷脂:可抑制吞噬细胞中吞噬体 与溶酶体的结合,使结核分枝杆菌能在吞噬细胞中长期存活。 ④蜡质D: 是一种肽糖脂和分枝菌酸的复合物,可从有毒株或 卡介苗中用甲醇提出,具有佐剂作用,可激发机体产生迟发型 超敏反应。 •蛋白质:有抗原性,和蜡质D结合后能使机体发生超敏反应, 引起组织坏死和全身中毒症状,并在形成结核结节中发挥一定 作用。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10
三、金葡菌
2、抗原特性 • 两种抗原:
–A蛋白抗原:完全抗原,无种属特异性,无型别特异性
–多糖抗原:半抗原,具有型别特异性,依此进行分 型,分9型 • 葡萄球菌所产生的毒素均具有抗原性,而且是超抗原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16
五、单增李斯特杆菌
•是人和动物李氏杆菌病的病原体。 •人体是否患病与菌量和宿主的年龄免疫状态有关 •该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宿主对它的清除主要靠细胞免疫 •易感人群:新生儿、孕妇、40岁以上成人,免疫功能缺陷者。 •潜伏期:在感染后3-70天出现症状。 •临床表现:健康成人出现轻微似流感症状,新生儿、孕妇、免 疫缺陷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呕吐、出血性皮疹、化脓性结膜 炎、发热、抽搐、昏迷、自然流产、脑膜炎、败血症直至死亡
2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四、结核分枝杆菌
1、食品卫生学意义
•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最适温度为37℃,低于30℃不生长。细胞壁的脂质 含量较高,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故生长缓慢。在一般培养基 中每分裂1代需时18-24h,营养丰富时只需5h。 •抵抗力: •细胞壁中含有脂质,故对乙醇敏感,在70%乙醇中2min死亡 •脂质可防止菌体水分丢失,对干燥的抵抗力特别强。 •粘附在尘埃上保持传染性8-10d,干燥痰内可存活6-8个月。 •对湿热敏感,在液体中加热62-63℃ 15min或煮沸即被杀死。 •对紫外线敏感。直接日光照射数小时可被杀死。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8
二、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
3、免疫学检测 • 检测方法:
– 免疫学检测方法: – 酶标抗体(EIA):
• 预防措施:
– 屠宰场 – 肉彻底煮熟 – 乳彻底消毒 – 常洗手,隔离病人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9
• 牛等动物是其携带者,可通过食品或直接传染给人 • 临床症状:胃肠道症状,腹泻或急性胃肠炎,严重可导致出血
性胃肠炎,伴有恶心、呕吐、腹痛 • 有些病例继续发展为急性尿路感染和尿路脓毒症,也可引起新
生儿脑膜炎和败血症。 • 溶血性尿毒血症可引起40%患者肾功能衰竭,死亡率为3-5% • 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免疫控制是最好的选择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6
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二、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
1、食品卫生学意义
• 污染率(%):牛肉15-40、猪肉1.5-18、鸡肉12、火鸡肉1.5-7、 羊肉5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13
四、结核分枝杆菌
2、抗原特性
• 不产生内、外毒素。其致病性可能与细菌在组织细胞内大
量繁殖引起的炎症,菌体成分和代谢物质的毒性以及机体对 菌体成分产生的免疫损伤有关。
• 致病物质:荚膜、脂质和蛋白质 • 荚膜:荚膜的主要成分为多糖,部分脂质和蛋白质。其作用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17
五、单增李斯特杆菌
•抗原结构与毒力无关,致病性与毒力机理:
–1、寄生物介导的细胞内增生,使它附着及进入肠细胞与巨噬 细胞; –2、抗活化的巨噬细胞,单增李氏菌有细菌性过氧化物歧化 酶,使它能抗活化巨噬细胞内的过氧物(为杀菌的毒性游离 基团)分解; –3、溶血素,即李斯特杆菌溶血素O,可从培养物上清液中获 得,为SH活化的细胞溶素,有α和β两种,为毒力因子。
• 肉毒梭菌具有4-8根周毛性鞭毛,运动迟缓;无荚膜。 • 菌落:不正圆形,约3mm。半透明,表面呈颗粒状,边缘不
整,界线不清,向外扩散,呈绒毛网状,常扩散成菌苔。在血 平板上,出现与菌落几乎等大或者较大的溶血环。 • 最适温度25-35℃,最适酸碱度为pH6.0-8.2。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 (2)专门对动物致病:很少传染人,代表菌有马流产、鸡白痢 沙门氏菌
• (3)引起人类的食物中毒:特征①胃肠炎而发热少②感染在肠 道,很少侵入血液③潜伏期短48h内④病程短症状轻愈后良好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3
一、沙门氏菌
1、食品卫生学意义
•分布:广泛存在各种动物的肠道和内脏中,及被动物污染的 水和土壤中 •污染途径:①内源性污染②外源性污染 •临床表现:肠源性发热、胃肠炎、败血症、恶心、呕吐、腹 泻、腹痛、腹部痉挛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4
一、沙门氏菌
2、抗原特性
• 菌体(O)抗原: –存在菌体表面,化学成分类脂-多糖-多肽复合物,其中多糖 决定着O抗原的特异性 –性质稳定,耐热,100℃数小时,能抵抗酒精和石碳酸 –根据O抗原把其分为了43大类
• 鞭毛(H)抗原:
=20万小白鼠致死量,1克=400万吨小白鼠),人致死量约1 μg.
– 化学成分为蛋白质 – 不耐热,60℃30min可被灭活,酒精能破坏其抗原性 – 有两种:第一相(特异相)和第二相(非特异相)
• 荚膜(Vi)抗原:
Hale Waihona Puke Baidu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5
一、沙门氏菌
3、免疫学检测
• 主要采用免疫学技术进行检测 • 但是需要前增菌后才能够进行检测 • 检测灵敏度:100个/mL以上 • 增菌过程包括前增菌、选择性增菌、后增菌,约需27-48h
4、治疗
• 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为第一线药物。利福平与 异烟肼合用可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对严重感染,用吡嗪酰胺 与利福平及异烟肼合用。
• 1g干酪灶或空洞约含结核分枝杆菌106~10。每105~6菌可有1种 耐药突变产生,对2种耐药需菌1011,故以2药联合应用为宜。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18
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五、单增李斯特杆菌
•免疫学检测:
–用李氏杆菌特异的p60多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或单克 隆抗体,以ELISA方法检测食品、环境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性 李斯特氏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2
一、沙门氏菌
1、食品卫生学意义
• 分类:是肠杆菌科中的一个大属,包括2000个以上的血清 型,是在形态结构、培养性状、生化特征和抗原构造等方面 相似的一群G-,分为三个类群:
• (1)专门对人致病:特征①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发病②潜伏期 长10-20d以上③侵入血液引起肠热性病④持久带菌;代表菌有 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20
六、肉毒梭菌
2、致病性
• 取决于所产生的神经毒素即肉毒毒素,这些毒素能引起人和动 物的肉毒中毒
• 根据肉毒毒素的抗原性,肉毒梭菌至今已有A、B、C(1、 2)、D、E、F、G等七个型。
• 引起人群中毒的,主要有A、B、E三型。C、D二型毒素主要 是畜、禽肉毒中毒的病原。F、G型肉毒梭菌极少分离,未见G 型菌引起人群的中毒报道。
三、金葡菌
1、食品卫生学意义
• 分布:广泛 • 食物中毒主要是致病性金葡菌产生的肠毒素引起的 • 25℃,5h即可产生毒素,8-10h就产生大量毒素 • 易污染食品:乳、肉、蛋、鱼 • 特征:中毒是最急性的,突然发病,来势凶猛,在进食1-4h即
发病,呈现急性胃肠炎症状,剧烈的反复呕吐、恶心、急性 腹痛、腹泻,严重会带血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21
六、肉毒梭菌
3、流行病学
•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引起中毒的食品有肉制品及发酵类制品及 其它食品。
• 肉毒梭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感染剂量极低。摄食 18-36h后发病为典型病症,但不典型的可在4h至8天不等。
• 症状:虚弱、眩晕、伴随视觉成双、渐进性说话障碍、呼吸和 吞咽困难。也许会出现腹胀和便秘。毒素最终引起麻痹,呈渐 进对称性、自上到下
• 分布:A、B型广泛分布于自然界,C、D型多存在于动物尸 体;E型菌存在于海洋的沉积物、水产品的肠道内,E型在海 洋地区的广泛分布。除G型菌之外,其它各型菌的分布都是相 当广泛的。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22
六、肉毒梭菌
4、肉毒毒素
• 生物学性状:神经麻痹毒素(细菌为腐生菌)。各型分别产生相应 的毒素(A、 B、 C、 D、 E、 F、 G)。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7
二、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
2、抗原特性 •菌体(O)抗原:
–即内毒素,对热稳定,耐高压蒸汽2h不被破坏 –有164种O抗原,之间有交叉反应
•鞭毛(H)抗原:
–有50多种,大部分菌体为单相菌 –可被80℃高温或酒精破坏
•荚膜(K)抗原: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19
六、肉毒梭菌
1、生物学状性
• 厌氧性梭状芽胞杆菌属,形成芽胞(比繁殖体宽),呈梭状,革 兰氏染色阳性,产生剧烈细菌外毒素肉毒毒素。
• 为多形态细菌,约为4×1μm的大杆菌,芽胞为卵圆形,位于 次极端,或偶有位于中央,常见很多游离芽胞。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15
四、结核分枝杆菌
3、预防
• ①发现和治疗痰菌阳性者 • ②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约 80% 获得保护力。
• 卡介苗是活疫苗,苗内活菌数直接影响免疫效果,故目前已有 冻干疫苗供应。新的核糖体RNA(rRNA)疫苗已引起关注,但 尚处在试验阶段。
• 破坏条件: •A型毒素(60℃2min); •B、 E型毒素 (70℃ 2min); •C型毒素(90℃2min), •只要煮沸1min或75℃ 5-10min,毒素都能被完全破坏
• 稳定性:酸性条件较稳定,碱性条件易破坏。易被胰酶激活和加强
• 致病性:毒性极强,最强的神经麻痹毒素之一,精制毒素(1μg
第十三章 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hxq8210@126.com
主要内容
食源性沙门氏菌感染与免疫学检测 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及其控制 金葡菌食物中毒和免疫学检测及控制
结核分枝杆菌、单增李斯特杆菌感染与免疫 肉毒梭菌感染与免疫、 霍乱弧菌感染与免疫 食品介导的病毒感染和免疫预防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11
三、金葡菌
3、免疫学检测 • 免疫学方法:
– 沉淀反应 – 颗粒吸附试验 – 固相放射免疫试验 – ELISA – 免疫印迹
• 预防措施:
– 避免人对食品的污染 – 对乳房炎奶要严格控制 – 对各种易腐败食品要注意保存条件
食品免疫学导论 2012-04-09
第十三章食源性病原感染及免疫预防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