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人的称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人的称呼

一、古人对女子的尊称

古代对女子的称呼“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多在小说、戏剧中出现此词。《红楼梦》第1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故对年轻美丽的女子总是冠以“玉人”、“璧人”、“佼人”、“丽人”、“玉女”、“娇娃”、“西施”、“尤物”、“青娥”等称。

“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软玉温香”,指温柔年轻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古乐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

美丽而坚贞的妇女被称为“罗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无盐”。

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令媛”、“女公子”。

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室人”、“令间”之称。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内助”、“中馈”、“糟糠之妻”等等

二、古人对美女的称呼

美人:此乃对美女的通称。“譬若美女,处而不出,人争求之。”【《墨子·公孟》】

美姬:“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史记·项羽本纪》】

古人对美女的称呼更多的是带“玉”字的,如:

玉人:“睹卿半面,长系梦魂;不图玉人,奄然物化。”【蒲松龄《聊斋志异·鲁公女》】

玉女:“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吕氏春秋·贵直论》】玉儿:宋毛滂有词:“唤起玉儿娇睡觉,半山残月南枝晓。”

玉娥:“玉娥重起添香印,回倚孤屏。不语含情。水调何人吹笛声。”【南唐冯延巳《采桑子》】

玉娇:“载酒春情,吹箫夜约,犹忆玉娇香脸。”【宋高观国《齐天乐》】

玉姝:“陆游有绝句”玉姝眉黛翠连娟,弄翰闲题小碧笺。”

玉真:“宋晏几道《玉楼春》词:“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玉妃:原指美女杨贵妃,后泛指美女。如南宋汪元量《越州歌》:“鳌山灯月照人嬉,宣德门前万玉妃。”

此外,还有“玉天仙”、“玉芙蓉”等等。

娇姿:“展转自寻思,定要娶娇姿。”【元无名氏《鸳鸯被》】

娇姝:“娘子莫是东邻幼女,北舍娇姝,春情荡漾,游戏于兹。”【明朱有炖《风月牡丹仙》】

娇娥:“我的两个娇儿呀,两枝花,未嫁娇娥,比不上赔钱货。”【清蒋士铨《桂林霜》】

娇娘:“这娇娘恰便似嫦娥离月殿,神女出巫峡。”【元乔吉《金钱记》】

娇娆:“宋玉愁空断,娇娆粉自红。”【李贺《恼公》诗】

妖女:三国魏曹植《名都篇》诗:“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妖姬:唐韩愈《龌龊诗》:“妖姬坐左右,柔指发哀弹。”

妖艳:隋卢思道《美女篇》诗:“京洛多妖艳,余香爱物华。”

古人对美女还有其他的称呼,如玉奴、娉婷、姝好等等。

三、中国古代对年龄的称谓

古代年龄称谓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汉人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

说法。但后人却常把“幼学”、“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这恐怕是后代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原因吧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二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

另外还有:

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弱冠:二十岁。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杖朝之年:八十岁。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始龀、髫年:女孩七岁。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及笄:女子十五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标梅之年:出嫁

另:

婴儿----初生儿;

悼,龆龀-----七岁;

总甬,垂髫----童年;

幼学----十岁;

束发-----青少年;

童子----十五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破瓜-----女子十六岁;

待年待字-----女子待嫁的年龄;

弱冠之年------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壮三十岁;

不惑之年-------强四十岁;

知命之年-------艾五十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