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端午节的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端午节的习俗
篇一:苏州风俗
苏州风俗
轧神仙农历四月十四
农历四月十四是吕洞宾(“八仙”之一)的仙诞,俗称“神仙生日”。这一天,前往阊门神仙庙进香者甚多,传说吕洞宾在这一天混迹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凡有奇疾难愈者,往往有缘得到治疗,大家都想碰碰运气,得到仙人的恩惠,俗称“轧神仙”。现已成为一种民间的庙会活动。
曝书翻经农历六月初六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苏州有晒书习俗。各寺庙将所藏经书搬出来晒一晒,僧人趁机召集乡村老妇开“翻经会”,由她们在烈日下翻经曝晒,宣称“翻经十遍,来世可转男身”。
又有民谚云:“六月六,狗惚浴。”(苏州方言将洗澡叫做惚浴)是日将小
猫小狗牵到河中沐浴,可避虱蚤。
12月31日寒山寺听钟声、端午节吃粽子、重阳节登高吃糕点、正月初一吃年糕、中秋节吃月饼
苏州土特产
卤汁豆腐干、碧螺春茶、阳澄湖大闸蟹、苏式糖果(粽子糖)、丝绸制品、苏绣、太湖莼菜、枣泥酥饼
苏州环境
气候温和湿润、东方威尼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小桥流水、庭院楼阁、园林甲天下、鱼米之乡
篇二:端午节习俗二
端午节习俗二:龙舟竞渡龙舟竞渡,俗称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从黄河流域至长江以南,凡有水域之地,都有此俗。据《隋书·地理志》追记说:屈原投泪罗后,“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古代龙舟竟渡,以唐宋时最盛。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
歌》中描绘道:“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盛唐时,扬州官府还在长江刻龙舟,铸洞镜,进献朝庭,祝愿屈原故事为鉴,任贤才,去奸人。在封建社会中,妒贤忌能己成通病恶习,无法改变。正如宋朝洪迈所讽喻的:“愿储医国三年艾,不博江心百炼铜。”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在《记纂渊海》所引《岁时记》中,有“越地传云竞渡起源于越王勾践”之说,如果这一说可靠,那么最初的龙舟竞渡是于屈原亳无关系的。但端午节成为有积极意义的民族节日,它确实同是在同伟大诗人屈原挂了勾之后,现在的端午节龙舟竞渡更加充满诗意,又富有向上的竞枝精神,并己传播到国外去了。在泪罗江畔,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隆重的竞渡仪式。人们穿着新衣,扶老协幼,先到屈原庙朝拜,还抬着龙头祭庙,然后才开始龙舟竞渡。是时群龙一齐下水,一声炮响,船似剑发,两岸欢呼,鞭炮齐呜。热闹的盛典
上“彩龙飞舞”情景十分动人。船有青龙、黄龙、乌
龙、白龙等等,不仅船身,就连船上那些旌旗罗伞的装铈,以及划手们的服装乃至桨,都是一色的,十分壮观。
湖南泪罗江的龙舟竞渡,首先是参赛者点着蜡烛,抬着龙头刭屈子祠去祭祠,然后才挂红下水。一声炮响,众船竞渡。岸上观众为桡手们呐嘁助威,姑娘们漫游江畔,唱着悠扬的情歌。
四川万昌地区龙舟竞渡是在长江里进行。船是特制的“泥鳅背”式的尖底狭长船,大的可容七八十人。各船以不同颜色的令旗作标志,桡手们特制的衣着、帽子(或头巾)与龙船浑然一体。各船有一执令旗者立于船头,领呼号子,鼓动士气。另有敲锣击鼓者助威,一鼓一桨劈波逐浪,飞掠江面。竞渡终点以夺旗或抢鸭子告捷。岸上万头攒动,呼声震天,蔚为壮观。
广东、广西的龙舟竞渡则有:斗龙船和“爬”(即划)龙船;男子船女子船,
用手划和脚划两种。广东的斗龙船是比赛,而“爬”龙船是表演。龙船长达十丈, 桡手七八十人, 比赛时奏乐打鼓,鞭炮震野,播送《赛龙夺锦》乐曲,生动的描述了赛龙舟万众欢腾的胜境。番禺尚存一条长十多丈、宽八尺的大龙船,造型美观,相传是宋朝的遗物。
广西龙船比赛的胜负不全取决于速度,也要比龙舟的设计、装潢。因此龙舟个个打扮得多彩多姿。比寒开始,运动员以鼓为令,齐心协力,飞舟夺标。
解放后,各地龙舟竞渡出新盛举。湖南举行的一次龙舟竞渡,两岸观众多达十余万人。曾为龙舟竞渡拍成了电影,后来龙舟又被列入了比赛项目,曾举办过“屈原杯”龙舟赛。
端午节习俗之纪念屈原龙舟竞渡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
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
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靠近江河的地方,则在端午举行龙
舟竞渡。张岱的《陶庵梦忆》卷五记「金山竞渡」:瓜州龙船一二十只,刻画龙头尾,取其怒;傍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蓬,前後旌幢绣伞,取其绚;撞钲挝鼓,取其节;艄後列军器一器,取其锷;龙头上一人足倒竖,其上,取其危;龙尾挂一小儿,取其险。自五月初一至十五日,日画地而出,五日出金山,镇江亦出。惊湍跳沫,群龙格斗,偶堕洄涡,则百捷,蟠委出之。金山上人团簇,隔江望之,附蜂屯,蠢蠢欲动。晚则万齐开,两岸汨汨然而沸。
杨嗣昌的《武陵竞渡略》详细记载了明朝沅湘一带的竞渡习俗。当地俗传竞渡是为了禳灾,因此划龙舟前要举行种种祭祀,还要聘请;巫师来作法以祈求胜利。划过龙舟後,居民会舀取龙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来洗澡,用意也在於辟恶。西湖的龙舟则分为两种。其一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小孩装扮各种历史、神仙人物,下层载有鼓吹手,敲锣打鼓,两傍坐著划船的水手,这种龙舟较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