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文化与生命的突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场文化与生命的突围
生命就像是一局棋:举棋容易,落子甚难;一子落下,前路既定;知棋容易,解棋甚难;悔棋无望,成败由天。在这张棋盘上,有调虎离山、暗度陈仓,有笑里藏刀、顺手牵羊,也有隔岸观火、趁火打劫……三十六计,无处不有。人生计谋,尽在粒粒微小的棋子中暗藏。也许咫尺之间,就是千里沙场;也许转瞬之间,就是生死轮回;也许行差踏错,就是粉身碎骨。
历经600余年的唐宋繁华盛世,出过不知多少位惊才绝艳、名扬青史的诗人、词人,照亮了中华民族曾六方来朝的骄傲与辉煌,留下了智慧与文明最珍贵的墨宝,以其丰富而深厚的底蕴普照着一代代优秀的中华后人。
我爱李白的豪放、不羁,爱杜甫的苍劲、沉郁;爱王维的高旷、清雅,爱白居易的正气、炼达;也爱李商隐的迷幻、深刻,爱李煜的绮丽与哀伤……
我爱范仲淹的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爱陆游的身老志坚、忧思报国,爱辛弃疾的昂扬澎湃、张狂自信;也爱柳永的光风霁月、真情实意,爱李清照的少时明媚,晚时悲戚……
但这么多人之中,我最想写的只有东坡一人。
论才情,也许他不比诗仙;论爱国,也许他不比诗圣;论想象,也许他不比诗鬼。甚至在众多遭受小人排挤、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中,他也许不算最凄惨的,但要论淡定从容豁达大气,无人敢在他面前自比第一。
上.
四十四岁前的苏轼,是嫉恶如仇、尖锐犀利的。如遇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他替监狱里的犯人伸冤,为无衣无食的老人呜咽,对苛吏贪官怒骂驳斥……他写农村田园情趣时,起的题目却是《吴中田妇叹》:“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他借江南农妇之口,写出农民遭受天灾和虐政的双重不满,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对劳动人民苦难遭遇的深切同情;他在歌咏“春入深山处处花”时也写农民的食粮,农民吃的竹笋没有咸味,只因“尔来三月食无盐”,直指朝廷的专卖垄断,直击新政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他写被征调的人民挖通运河以通盐船,其笔触更加尖刻犀利:“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完全不留一点情面,如此之尖锐,如此之“愤青”;他指责积贫积弱的朝廷,他渴望一个“致君尧舜”的时代,梦想着有朝一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射下那腐朽溃烂的制度,射中统治者的心脏,为黎民百姓射下一片明净蔚蓝的澄澈天空。
四十四岁前的苏轼,是追求仕途、怀揣壮志的,不然他不会写下“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这样豪迈、自信的宣言,如此气度,何等痛快!何等的年少风流!那时的他,还是文采斐然、满腔热血的有志青年,锐意进取,济世报国。想百姓之所想,感百姓之所苦,言百姓之不敢言……他“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如此之气宇轩昂!如此之慷慨激昂!虽鬓微霜,又有何妨?这丝毫不影响他杀敌卫国的决心。他一边探问着“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边拉弓挽剑,直射那凶残的“天狼”。尽管生活不尽如人意,但情感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若无
那一腔的热血沸腾,他更不会在其政论文章中一再阐发《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他渴望的是“天子一日赫然奋其刚健之威”,励精图治,变法图强。
四十四岁前的苏轼,是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的。尤以密州时期为盛:他会写出“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这样的锋芒毕露;一首名垂千古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决不可“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来悠然而唱,而必须要“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每每读至此词,总不能平心静气,眼前浮现的是一个挥鞭而下、奔腾驰骋着肆意挥洒汗水的坚毅形象。也许现实终将会把人的热情打磨殆尽,但当时那一刻的决绝和不屈不服却是真正切切的。那时的他,留下的是一个孤独却挺直了的背影,信仰着属于自己的信仰,坚持着属于自己的坚持。
中.
才高八斗的苏轼,壮志未酬的苏轼,亲民爱国的苏轼,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小人们的牺牲品吧。
若说舒亶因为支持新政而故意曲解与其政见不同的苏大文人的作品还尚可理解,那李定——一个曾因母丧之后不服孝而引起人们唾骂的高官,只因妒忌就强说东坡先生不学无术、文辞不好就让人简直“叹为观止”了。虽然一直知道人的嫉妒心理是极其具有影响力的,但看到王圭——一个胸无点墨、虚伪张狂的老人竟然恬不知耻的给人使绊子,实在是有点看不下去了。总说长者为尊,可当一个被妒忌冲昏了头脑的老人发威时,其效果也是不可低估的。又如李宜之——芝麻大的小官,若没有搀和进鼎鼎大名的东坡之案,恐怕历史连一丁点位置都不会给他留。诚如余秋雨先生的分析“对内不会负道义责任,对外不会负法律责任,乐得投井下石,乘顺风船”,他的目的达到了,也被历史永久地唾弃了。
自此,苏轼落入了一场“文化群小”的死棋:退不得,进亦难,唯有接受命运的安排。在监狱里,他被侮辱、被摧残,他哀嚎着,哀嚎到嘶哑,这本是一个只需要哀嚎的地方,他写那么美丽的诗就已经荒唐到底了还不该打,打得他浓妆淡抹,打得他乘风归去,打得他密州出猎。
就这样,日复一日、通宵达旦的逼供逼垮了他,闭闭眼,认了吧……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的一身脏水,孤独的走进了荒凉的黄州,他就如同一只小蝌蚪在汹涌澎湃的大海里颠簸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梦想虽然曾经美丽,现实毕竟归于涩意。他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尽受了官场的炼狱洗礼,在生活的敲打中,渐渐洗去铅华,归于空灵,成熟在一场灾难之后,成熟在灭寂后的重生……
下.
四十四岁以后的苏轼,是透彻亲和、安逸宁静的。下棋,他体悟到的是“着时自有输赢,着了并无一物”;立于幽林空谷之上,他感受到的是“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耐客思家”;他不再执著于“奋力有当时志世”而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遨游赤壁之上,面对清风拂面、明月朗照,他不叹伟人之消逝,不哀吾生之须臾,不羡长江之无穷,却发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的豁达之言。
四十四岁以后的苏轼,是淡然洒脱、旷达坦荡的。忘却了功名利禄,远离了蝇营狗苟,寄情山水,畅游古迹,凭吊先贤,慨叹世事变迁、人事无常。他虽惜“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但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浩荡胸襟,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之气魄与伟岸;他高声吟唱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顶风冒雨,从容前行,如一名斗士,在疾风劲雨中欣赏着生命的礼乐;他向上天发问“谁道人生无再少?”,既然门前的流水尚能西流,年龄又怎能阻止追求青春的脚步?只要不把白发唱黄鸡,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四十四岁以后的苏轼,是朴质清淡、香远益清的。他或咏物言情,或记游写景,或酬赠留别,或谈禅说理,包揽万象,平淡致远。他静观自然——“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他移情美景、美酒、美曲——“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他学庄子无我皆忘——“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终.
人生这局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有时你是自己的一颗棋,勇往直前抑或步步为营,终是自己的选择。运气好的,悔一步棋,柳暗花明;运气不好的,无力回天,堕入地狱。
而有时你只是别人偷走的一颗棋,任他搓扁揉圆还是回归正主,常常是身不由己。运气好的,遍体鳞伤后重新出发,走出蜕变过的精彩;运气不好的,终身困在自己围起的围栏中,苟延残喘、不得而终。
人在棋局,棋势无定,棋路险峻,没有硝烟弥漫,却隐含重重杀机。谁都无法预知未来,输与赢不过因人而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赢,可以招来满身骂名;输,也可以名留青史。
我不知道至今我的这盘棋下的如何,但我至少肯定在九百多年前,苏轼成功的突围了,突围地洗刷了偏激的淡漠,突围地升华成了无须声张的从容,突围地岁岁年年刻在了黄州的不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