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下《生命的突围》教案

合集下载

《生命的突围教案》小学品德与社会浙教 课标版六年级下册教案

《生命的突围教案》小学品德与社会浙教 课标版六年级下册教案

2 生命的突围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灾害来临前的预兆、预报知识,懂得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

2、通过汶川地震,感受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及培养学生逃生意识和技能,使学生树立在灾害面前一切以生命为重的意识。

3、培养随机应变,沉着冷静的能力,帮助孩子树立面对灾害的勇气和信心。

4、学习生命三角知识,并指导学生在不同场合寻找生命三角。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灾难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

学习逃生意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能够沉着冷静,科学避险。

教学过程3.1 【导入】导入1.教师介绍近期国内外发生的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

师:从刚才的资料中你觉得是什么使人们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人类能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吗?2.师:自然灾害的发生虽然有其不可抗拒的一面,但人类可以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各种工具和手段来预测、预防自然灾害,以减少损失。

【活动】二、走进故事屋1、而就在这次灾难中,一位年仅十岁的英国小姑娘,凭着自己所学的知识,救了自己和许多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走进故事屋,聆听一个真实的故事——《海滩上的小天使》2、交流:这位英国小姑娘蒂莉.史密斯凭借什么挽救了她全家和泰国普吉岛麦考海滩上全体人员的生命?原来,当海啸发生之前,细心的小蒂莉突然发现海水冒着泡泡,海浪突然奇怪的后退,这些奇异的显现引起了她的注意,她意识到灾难即将发生,于是急忙告诉妈妈,并通知海滩和附近旅店的客人迅速撤离,当他们离开几分钟,海啸就发生了,这个海滩没有一个人伤亡。

3、小蒂莉的举动给你什么启示?不管灾难多么可怕,只要我们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当灾害来临时,就能用知识守护我们,绝处逢生。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故事中的英国小姑娘是凭借海啸前的预兆知识挽救了全体人员的生命,多学习一些灾害预兆的知识,生命就多一分保障。

【活动】三、学习一些灾害前的预兆常识1、学生自学教科书中对灾害预兆的相关常识,让学生体会灾害的爆发前是有一些特殊的预兆的,并且人类是可以利用这些预兆来逃生的。

生命的突围 重难点突破的预设方案

生命的突围  重难点突破的预设方案

生命的突围教学目标1.学习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自救自护的方法,提高生存能力。

(难点)2.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勇敢地面对灾害。

(重点)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

2.学生搜集自然灾害时的逃生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导入1、同学们,谈话: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

仅就地震而言,海地地震、印尼地震,在我们身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接二连三。

一次次都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2、课件:出示汶川地震图片,引导学生交流:看着这一幕幕,你的心里在想什么?这一切,让我们震惊,它迫使我们重新思考灾害、感悟生命。

灾害往往不期而遇,当灾害真正来临时,我们应该如何突围呢?(板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科学避险的方法。

板书:科学避险。

二、学习科学避险的办法猜方法(梳理框架)今天我们就以地震为重点来学习探讨一下。

大家从课本所预习(了解)到的,结合生活经验猜想:地震来临时避险方法有哪些——引导直至归结出:跑躲求(板书。

不外乎这三样)。

最好的办法是哪个?——探讨跑还是躲?第一反应:跑;第二方应:伏而待定,震后速撤(一)跑:【探讨+照片出示】1、逃离危险境地。

迅速有序。

在农村多数居住平房,可以;但城镇化使得人们在城里居住高楼,跑一般是跑不掉的,因为?2、下面老师请大家看看一组照片,这是我们学校在防震演练时大家撤离的表现,谈谈你对逃生演练时大家表现的看法。

(出示地震演练照片:迅速有序、严格认真)【要积极参与这样的演练,树立防患未然的意识】(二)躲:【即:伏而待定展示角+生命三角+演练】[从展示中发现、暴露、生成问题。

互相补充交流——互相质疑生成——教师巧点妙引。

]过渡句:时间就是生命!灾难往往来势汹汹,如此危急?跑不掉先躲!1、结合自己掌握到的资料。

小组交流,展示自救中的躲避措施。

提示:一定提醒大家易忽视的地方;可展示你组从资料中提炼到的某一方面的措施;紧接着,出示归类表——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归类,有序预展。

生命的突围教学设计

生命的突围教学设计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生命的突围》教学设计姚关镇中心学校李菊香2013年4月12日《生命的突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灾害爆发前的预兆知识,能在灾害的前兆阶段产生警觉,防患于未然。

2.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

3.学会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和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勇敢地面对灾害。

教学重、难点: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

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和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配乐出示汶川地震图片,引导学生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此时,你最想说什么?2.揭题:生命的突围。

二、了解灾难,知晓危害1.生活中经常发生哪些自然灾害?(学生说)2.教师简介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三、掌握前兆,赢得时机1.请同学们自学第57页方框内容,划出灾难前兆的表现。

2.交流海啸①什么是海啸,海啸的前兆是什么?②自学教材第57页上的《海滩上的小天使》,并思考:小姑娘凭着什么挽救了海滩上全体成员?给你什么启示?3.交流地震前的预兆知识①教师简介重大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②交流:地震来临前,往往会有什么预兆?③大屏幕显示汶川地震前“青蛙图”,交流:假如人们能产生警觉,汶川地震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子?④总结:地震发生前夕,震中地区往往会出现一系列极为反常的自然现象:天气变化多端;动物行为异常;植物不合时令;地下隆隆巨响;井泉涨落不定;夜空出现彩光等。

⑤掌握逃生技能⑥认识“生命三角”A、看图说说,什么是“生命三角”?(出示实例和图片)B、寻找教室中的“生命三角”。

⑦地震演练,教师随机采访躲在不同位置的学生:为什么选择这儿?(板书:科学避险)⑧教师小结。

四、认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五、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生命的突围沉着冷静科学避险一切以生命为重。

小学品德与社会浙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生命的突围》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浙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生命的突围》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浙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生命的突围》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灾害来临前的征兆和气象预警信号,明白如何利用这些常识来进行防灾减灾。

2、知道什么是“生命三角”,学习有关地震的逃生避险知识,牢固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

2重点难点
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学习有关地震的逃生避险知识。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活动】生命的突围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前先给大家看几张图片。

(播放美丽的大自然),看好后说说你的感受。

2、刚才我们通过图片感受大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再给大家看几张图片。

说说你的感受? (播放自然灾害图片)大自然带给我们美好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也会给我们人类的生存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3、在这些灾难面前,人们都会变得有智慧,有力量,想尽一切办法,实现生命的突围。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命的突围》。

(板书课题:生命的突围)
二、学习征兆常识
地震征兆
1、事实上,很多灾难的发生之前,都是有征兆的。

比如汶川大地震前在当地曾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播放图片)但是当时人们并没有引起警惕。

2、你知道在地震来临之前还有哪些征兆吗?。

浙教版六下生命的突围教案

浙教版六下生命的突围教案
《生命的突围》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灾害眼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
二、通过度析比较唐山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地震、汶川地震,感受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庞大损失,及提高学校建筑防震标准,培育学生逃生意识和技术,对爱惜学生生命的重要作用。
3、学习生命三角知识,并指导学生在不同场合寻觅生命三角。
教学进程:
一、感受生命的宝贵与脆弱。
一、导入新课:
师:同窗们,这节课我想和同窗们谈论一个繁重而严肃的话题——地震,
二、阅读讲义52页《唐山大地震》,感受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庞大损失。
师:这段文字中,通过哪些数字能够看出唐山大地震对咱们来讲是一场大的灾难?
生:7.8级的强烈地震,造成24.2万余人死亡,70.36万人受伤,4204名儿童成为父母双亡的孤儿,倒塌衡宇不可胜数,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
师:当建筑物倒塌时,落在物体或家具上的屋顶的重力会撞击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址留下一个空间,那个空间被称作“生命三角”。
师一边讲解,一边用粉笔盒替代支撑的物体,黑板擦代替屋顶进行生命三角的演示。
二、指导学生在教室寻觅“生命三角”。
生:繁重墙墙根、墙角、课桌旁、讲桌旁。(提示:不能靠近窗户)
师提问:在咱们学校曾经弄过量次的防震演练,那么教师告知咱们要躲在什么地址呢?
师:同窗们,当灾害来临时,咱们没必要恐惧惶恐,要及时运用咱们所学到生命三角知识和其它避震知识进行
躲避,但仅靠自身的躲避是很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一起尽力,构筑好咱们生命的三道屏障,(如:一、国家加大投入,把学校建筑加固,提高建筑抗震标准。二、学校安不忘危有忧患意识,常常举行全校性地震应急演练。3、学生沉着平复把握自救的知识和技术。)如此咱们才能真正绝处逢生,使生命突围。

名师教学设计《生命的突围》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生命的突围》完整教学教案

案例名称科目品社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以“绝处逢生"为关键词,紧紧围绕着如何求生、逃生,让学生学习一些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护与互助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减灾、防灾的避险手段,树立忧患意识,并意识到未雨绸缪的重要性,形成相应的能力科学预防、躲避、面对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面对灾害的勇气、智慧和力量。

课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灾害来临前的预兆、预报以及利用预兆、预报,避免自己遭受损失。

课文介绍了海啸、地震、泥石流等灾害前的预兆和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列举了海啸中小姑娘蒂莉・史密斯利用灾前的预兆帮助游客们逃生的故事,让学生认识、感受学习预兆、逃生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部分介绍了一些灾害来临时的科学避险方法,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课文呈现了一些自救、自护和求救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在遇到灾害时如何急中生智、绝处逢生。

灾害来临学会自护与互助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学习生命三角知识,并指导学生在不同场合寻找生命三角。

过程与方法: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逃生意识和技能?,对保护学生生命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在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居安思危,提高防范、自救的能力。

教学难点:模拟训练避险方法。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学习逃生的意识和技能,深刻认识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生命的突围”这一内容是浙教版六年级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在结构上是五年级上第四单元“安全伴我行”的递升。

学生已经学过了火灾时的逃生,触电时自救与互救,遇到危险我不怕等相关内容。

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汶川地震,提高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

让学生明白灾难形成的原因,知晓灾难发生的前兆,分辨逃生正误的方法,通过灾难逃生演习,增强应对灾难的能力,树立灾难面前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

课堂设计分两个板块:海啸篇、地震篇,再通过必要的练习,形成技能。

《生命的突围》课件

《生命的突围》课件

3 人类与生命的关系
4 生命教育与未来发展
人类依赖于生命的存在和功能,同时也对 生命产生深刻影响。
通过生命教育,增强对生命的认识和关爱, 为未来的生命发展提供支持。
物质交换
通过代谢和生物化学反应与环境进行物质交 换。
生命起源与进化
1
生命起源的假说Βιβλιοθήκη 原始地球环境、化学反应和有机分子的自组装可能导致生命的起源。
2
三个基本进化阶段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不断演化和改变。
3
生命的多样性
生命形式的丰富多样性,包括各个物种的形态、功能和适应性。
生命的适应与突围
生命的适应
通过进化和遗传变异,适应环境中的各种压 力和挑战。
生命的突围与拓展
通过创新和演化,生命能够克服限制因素, 发展新的适应策略。
生命的限制因素
资源、环境条件和竞争等因素对生命的发展 和突围产生影响。
进一步演化与突破
生命在不同环境中继续演化和突破,获得新 的形态和功能。
生命与环境的关系
生命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对生命的影响 生态学与生命发展
生命通过代谢、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等过程对 环境产生影响。
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对生命的存活、 适应和演化起重要作用。
生态学研究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和规律, 促进生命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
1 生命的奇妙与神秘
2 生命的美好与残酷
生命的起源、演化和适应性仍然是科学界 探索的重要方向。
生命中充满了美好和残酷,生命的突围是 对极端环境和逆境的挑战。
《生命的突围》
这是一部关于生命的突围的PPT课件,涵盖了生命的定义与特征、生命起源 与进化、生命的适应与突围以及生命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

生命的突围 好

生命的突围    好

生命的突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

2、学习在灾害面前自护与自救的方法,勇敢面对灾害。

【教学重点】学习在灾害面前自护与自救的方法,居安思危,提高防范。

【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视屏导入,创设情景。

一、课前谈话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呢?人类不可避免要碰上很多的自然灾害,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一个海啸的视频,请大家看看。

(课件1:印尼海啸)1、印尼海啸视频播放(这样的场面,你看了有什么感觉?)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夺取了二十六万多人的生命。

波及印尼、印度、等多个国家。

坍塌的建筑,遍地的尸骨,散落于地的种种残骸,昔日的人间天堂变成了一个惨烈的地狱。

而就在这次灾难中,一位年仅十岁的英国小姑娘,凭着自己所学的知识,救了自己和许多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翻到课本57页,读《海滩上的小天使》寻找答案。

(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不管灾难多么可怕,只要我们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当灾害来临时,就能用知识守护我们,绝处逢生。

)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直面灾难的第二课《生命突围》,掌握更多科学避险的方法。

(板书课题生命的突围)请同学们读读课题。

三、明确目标为了更好的完成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来看看学习目标。

(课件2:学习目标)第二板块:认识预警信号自然灾害发生之前,气候变化异常,气象台会发布预警信号,那什么是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呢?我们一起来认识。

(课件3:气象预警信号)第三板块:直击地震,生命突围。

过渡:虽然有气象预警信号,但是许多自然灾害是不能提前预计到的,比如说地震。

1、同学们,这两年来,我们接连听到很多关于地震的消息,谁来举例?这里,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信息。

(课件4:地震信息)请看!根据专家调查: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可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每年有十几次。

2、大家知道目前为止还不能准确的预报地震的到来,所以地震往往在我们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降临。

小学六年级教案 2 生命的突围-国赛一等奖

小学六年级教案 2 生命的突围-国赛一等奖

《生命的突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2、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

二、教学重点: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

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和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三、设计意图“生命的突围”这一内容是浙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在结构上是五年级上第四单元“安全伴我行”的递升。

学生已经学过了火灾时的逃生,触电时自救与互救,遇到危险我不怕等相关内容。

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汶川地震,提高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

让学生明白灾难形成的原因,知晓灾难发生的前兆,分辨逃生正误的方法,通过灾难逃生演习,增强应对灾难的能力,树立灾难面前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

课堂设计分两个板块:海啸篇、地震篇,再通过必要的练习,形成技能。

四、学生准备:1、搜集灾前预兆的相关资料。

2、收集有关利用灾前预兆知识在灾害中急中生智、绝处逢生的事例。

3、小组搜集遭遇各类自然灾害时的逃生方法。

五、教学过程:一、事实震撼,激情引入:1.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去一个地方看看(出示汶川地震前的5张图片)2、孩子们你觉得这个地方怎样?(很美,是一个世外桃源)(师解说:这是2008年5月12日前的汶川,那时的汶川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一个世外桃源,可是就在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袭击了这个美丽的地方。

3、那么这场大灾难之后,刚才我们看到的美丽家园变成什么样呢?请继续看图4、看着这地震前后汶川的变化图,你有什么想说的?(地震真是太可怕了?)5可怕的还不仅仅是家园变成了废墟,我们无数的同胞也在这大地的颤抖中失去了生命,请看这一组惊人的数字。

6、那么这场大地震,造成经济损失有多少呢?再看。

(845100000000)请你读出这个数字8451亿。

长兴2016年度财政总收入是多少呢?74个亿,相当于多少个长兴财政总收入(114个)(我听到很多人在不停感慨了)7.看到这些真实事例,你有什么感想?是啊,地震就在我们身边。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生命的突围,经典课件,教师必备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生命的突围,经典课件,教师必备

同学们知道哪些危害人类 生命的灾难?
内容
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 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 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的部分叫地幔;地球最中 心的部分叫地核。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 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 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岩石,而是由大小不等的板 块彼此镶嵌组成的,其中最大的有七块,它们是南极板块、欧 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 非洲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上面每年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 度漂移运动,相互挤压和碰撞。 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 大,地震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1995年日本大阪 神户7.2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颗二战时美国 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的能量。
原来,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 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 火山可分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 猛烈的火山爆发会吞噬、摧毁大片土地,把大批生命、财产烧为 灰烬。可是令人惊讶的是,火山所在地往往是人烟稠密的地区,日本 的那须火山和富士火山周围就是这样。原来,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灰 是很好的天然肥料,富士山地区的桑树长得特别好,有利于养蚕业; 维苏威火山地区则盛产葡萄。火山地区景象奇特,往往成为旅游胜地。 在人类能够控制火山活动之前,加强预报是防止火山灾害的唯一 办法。科学家对火山爆发问题的研究,常常得益于动、植物的某种突 然变化。许多动物往往在火山爆发之前就纷纷逃离远去,似乎知识大 祸即将临头。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有一种奇特的植物,在火山爆发之 前会开花,当地居民把它叫做“火山报警花”。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生命的突围》教案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生命的突围》教案

生命的突围教学目标1.学习在灾害面前自救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勇敢地面对灾害。

2.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

2.学生搜集自然灾害时的逃生方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生命的突围。

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吗?(灾难前的预兆和一些气象预警信号)了解灾难的预兆就是一种科学避险的方法。

但是,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如何才能从死神的包围圈中突围出去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科学避险的方法。

二、学习科学避险的办法(一)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1、学习桑枣中学事例。

(1)引:灾难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5.12汶川大地震中就有许多学生遇难,但是有一所中学特别了不起,它是唯一一所全校师生无一人伤忘的学校,对于这所学校你知道点什么呢?(桑枣中学、2400名师生,仅用了1分36秒。

)(2)小结讨论:在地震来到时,桑枣中学2400多名师生,用了仅仅1分36秒,就全部安全撤离,无一人伤亡。

这真是奇迹。

是什么使他们创造了奇迹?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看完后,请大家在四人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3)师:是啊,大家说得对。

校长叶志平强烈的忧患意识,持续三年之久的抗震避险演习使学生能够冷静地对待发生的灾害,迅速找到逃生办法,有序地撤退,造就了今日的奇迹。

这种做法,我们可以称为。

板书:居安思危防患未然是的,只要我们能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不管遇到什么灾难,都能从容面对。

(二)、沉着冷静,迅速自救1、引:但是,当灾难无情地阻断了我们撤离的道路,我们又可以该怎样做呢?(板书:迅速自救)灾难往往来势汹汹,自救速度必须要快。

什么样的人才能迅速做出反应。

(板书:沉着冷静)如果不能保持冷静会怎么样呢?2、地震自救。

引:要自救,必须知道——自救的办法。

下面我们就学习地震时的自救办法。

(1)自学课文59,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四人小组共同来完成黑板大屏幕上的这张表格。

后面大方格表示各处通用的办法。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生命的突围》课件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生命的突围》课件
——席慕容
课外拓展:
1、继续深入了解灾难的科学避险方法,可以 登录“应急避险网” ,和父 母一起学习。
2、参考书本61页,选一种灾害,自编预防 和自我保护口诀。
和其他方法相比,使用生命三角逃 生的人能够达到 100%的存活率。
——美国救援专家道格.库普
“512”汶川地震三周年纪念活 动
防台风口诀:
台风来 ,听预报,阳台杂物请收好,
广告牌下莫站立,减少出行看信号, 关好门窗切电源,室内躲避离门窗。
求救信号文字或图片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山路, 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我 们应该学习笃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 乱中找到生机。
生命的突围

家里 教室里
在坚固家居下(旁) 小开间 不去阳台 不能跳楼
课桌下 墙角 不跳窗跳楼
地震 紧急 室外 自救 车上
空旷地 路中央 不要在高楼、烟囱下
《地震中的父与子》
……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教室的墙角, 房顶塌下来架成了个大三角形, 我们没被砸着。” ……

《2.生命的突围》教案新部编本

《2.生命的突围》教案新部编本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生命的突围》教案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

2、学习在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勇敢面对灾害。

教学重难点学习在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居安思危,提高防范、自救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视屏导入,创设情景。

课前谈话同学们:我们人类不可避免要碰上很多的自然灾害,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一个海啸的视频,请大家看看。

1、印尼海啸视频播放(这样的场面,你看了有什么感觉?可怕吧?)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夺取了二十六万多人的生命。

波及印尼、印度、等多个国家。

坍塌的建筑,遍地的尸骨,散落于地的种种残骸,昔日的人间天堂变成了一个惨烈的地狱。

而就在这次灾难中,一位年仅十岁的英国小姑娘,凭着自己所学的知识,救了自己和许多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位小姑娘叫蒂莉•史密斯,当海啸发生之前,她正和妈妈在海边旅游,细心的蒂莉突然发现海水冒着泡泡,海浪突然奇怪的后退,这些奇异的显现引起了她的注意,她意识到灾难即将发生,于是急忙告诉妈妈,并通知海滩和附近旅店的客人迅速撤离,当他们离开几分钟。

海啸就发生了,这个海滩没有一个人伤亡。

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不管灾难多么可怕,只要我们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当灾害来临时,就能用知识守护我们,绝处逢生。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直面灾难的第二课《生命突围》,掌握更多科学避险的方法。

(板书课题生命的突围)请同学们读读课题。

第二板块:直击地震,生命突围1、同学们。

这两年来,我们接连听到很多关于地震的消息,这些消息带给我们很大的震撼是吧?这里,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个信息。

请看!根据专家调查: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 万次,其中约 5 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可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 次;7 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每年有十几次。

人类智慧瑰宝:生命的突围教案重要性分析

人类智慧瑰宝:生命的突围教案重要性分析

人类智慧瑰宝:生命的突围教案重要性分析生命的突围教案重要性分析教育是培养未来的关键。

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能够为社会做贡献。

然而,现代社会中,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不断变化,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而且,在日益复杂的社会中,生存更需要各种技能和知识。

因此,教育的重要性无法被忽视。

本文将重点讨论“人类智慧瑰宝:生命的突围教案”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生命的突围教案“生命的突围教案”即“生命科学与环境教育突围项目”的教学资料。

这个教材是通过对自然和人类世界的研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有关生命科学和环境的知识。

教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技巧、辅助材料等。

它旨在提高学生对生命科学、环境保护等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提供有益启示。

二、教育中的重要性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成为具备良好道德和社会价值观的人。

通过“生命的突围教案”等教学资料的使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学和环境保护的概念。

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在今后的世界中,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问题将变得越来越严重。

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的严重性,而且可以让他们发现如何应对并解决这些问题。

更重要的是,通过生命突围教案的学习,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创造力,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三、教育领域中如何应用“生命的突围教案”1.作为教学工具:教材可以用作生命科学、环境保护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具。

这么做可使教学内容更具体且更贴切。

2.作为创意教学的平台: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制定与之相关的教学计划。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和提出问题,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好的了解生命科学和环境保护的概念,更能够应对未来生态环境的变化。

3.跨学科教学的实施:生命科学和环境保护的知识可以结合其他学科,如数学、科技、社会学等,进行跨学科教学。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突围》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

2、通过分析比较唐山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地震、汶川地震,感受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及提高学校建筑防震标准,培养学生逃生意识和技能,对保护学生生命的重要作用。

3、学习生命三角知识,并指导学生在不同场合寻找生命三角。

教学过程:
一、感受生命的宝贵与脆弱。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想和同学们谈论一个沉重而严肃的话题——地震,
2、阅读课本52页《唐山大地震》,感受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巨大损失。

师:这段文字中,通过哪些数字可以看出唐山大地震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大的灾难?
生:7.8级的强烈地震,造成24.2万余人死亡,70.36万人受伤,4204名儿童成为父母双亡的孤儿,倒塌房屋不计其数,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

生:这座拥有100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化为一片废墟。

生:成为20世纪以来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大震灾。

师:同学们,唐山大地震使我们深感生命是那样脆弱,可地震在今天销声匿迹了吗?
生:没有。

师:在本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就发生一次7.1级的大地震,请同学们阅读新闻内容。

(出示资料)
师:看来地震就然像一个疯狂的恶魔,它无情的吞噬着人类的生命,接下来我们再来读两则近期发生的国外地震的新闻。

3、对比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总结地震经验。

(幻灯1,地震新闻)
一名学生朗读地震新闻内容,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感受和思考。

师:同学们,新闻中有哪些数字可以说明海地地震损失惨重。

又有哪些数字说明智利地震强度大,但人员伤亡少。

对比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我们能提出怎样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生: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智利这个国家逃过地震恶魔的“灭顶之灾”呢?
师:继续观看显示资料。

智利有哪些抗震经验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生:1、智利在建筑中所实施的防震标准,使许多人在地震中幸免于难。

2、智利人防备地震袭击的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好,当地居民的防震逃生意识比
较强。

(板书:建筑防震标准防震逃生意识)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近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是在建筑的防震能力和设计等方面与智利、日本、美国、英国等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学生的生命维系着国家未来,所以对于学校校舍等建筑和设施一定加大投入,不断加固建筑的基础,提高它的抗震标准,这样我们才能使地震来时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

师:接下来另一则来自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新闻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学生观看新闻短片:采访叶志平校长)
生:1、叶志平校长不仅重视学习,更重视学生的生命,他把一座没有经过验收的教学楼经过加固后,成功的抗御了地震。

花17万修建的教学楼,光加固就花了40万。

生:叶志平校长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经常组织学生搞防震应急演练,2300名学生只用1分36秒就全部撤离。

师:看到这里我们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自己,当地震来时,我们该如何科学避险,如何让自己绝处逢生让生命突围呢?看来我们还需要掌握更多自救的知识和技能。

(板书:生命的突围)(板书:自救知识技能)
二、生命三角知识理解和应用。

1、生命三角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9页看图认识什么是生命三角?
幻灯出示图:师讲解图并用现成道具演示。

师:当建筑物倒塌时,落在物体或家具上的屋顶的重力会撞击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被称作“生命三角”。

师一边讲解,一边用粉笔盒替代支撑的物体,黑板擦代替屋顶进行生命三角的演示。

2、指导学生在教室寻找“生命三角”。

生:承重墙墙根、墙角、课桌旁、讲桌旁。

(提示:不能靠近窗户)
师提问:在我们学校曾经搞过多次的防震演练,那么老师告诉我们要躲在什么地方呢?
生:桌子底下。

师:这与我们刚学过的生命三角知识矛盾吗?哪一种办法更合理呢?
(幻灯出示:日本最新自救建议:不要躲在桌子下)
师:看了资料,你们说躲在桌下安全吗?躲在哪里安全?
生:不安全。

躲在桌子旁边安全。

师:对了,我们可以看图中小朋友躲哪里了?
(幻灯出示:学生藏桌子旁边)
师:同学们又是怎样一种姿势躲藏呢?(指导学生观察并模仿)
师:姿势要点:1、头尽量向胸靠拢, 2、双手交叉放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

3、头部必须低于物体最高处。

师:难道老师给我们讲的错了?看幻灯继续分析。

师:传统的课桌呈一个受力平面,教室若有30张课桌椅就有120只桌脚,万一天花板垮下来,桌子也有相当的承受力量。

所以老师让我们地震来时躲在桌子底下也是合理的,但前提是桌子很多而且坚固。

另外一个情况是个别同学身体较胖,钻不到桌子底下,你们说,躲什么地方最合适?
生:利用生命三角知识躲在桌子旁边。

3、指导学生寻找家里的生命三角。

生:内墙墙根、墙角、坚固家具附近,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

生:因为卫生间等小开间处,承重墙之间距离窄,跨度小,不容易塌,也有水源。

4、总结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生阅读: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

5、看图片分析,分析运用生命三角知识。

6、夜晚人睡觉时怎样避震最有效?(幻灯出示)
师:卷着棉被依靠床边,姿势比床低,以枕头护头,避免物品砸伤。

三、室外避震知识。

师:假如我们此刻在室外,我们该怎样躲避地震?(看书学习59页图)
生:我们一定到最空旷的地方远离高楼、烟囱或到路中央。

四、避震知识总结,升华“生命三角”内涵。

师:同学们,当灾害来临时,我们不必恐惧惊慌,要及时运用我们所学到生命三角知识和其它避震知识进行躲避,但仅靠自身的躲避是很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构筑好我们生命的三道屏障,(如:1、国家加大投入,把学校建筑加固,提高建筑抗震
标准。

2、学校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经常举行全校性地震应急演练。

3、学生沉着冷静掌握自救的知识和技能。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绝处逢生,使生命突围。

板书设计:生命的突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