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与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玛丽莲 戴梦德(Marian Diamond )把同窝婴鼠放在刺激丰富的和 贫乏的两种不同的环境中喂养,结果发现:丰富的环境只使爱玩的老鼠 受益。那些积极主动地探索环境(钻爬迷宫)、与伙伴共同玩弄物体的 老鼠的大脑皮层较厚,有更多的突触联系。只是坐着不动,看其它伙伴 活动的老鼠的大脑皮层没有发生类似的、有测量意义的变化。
案例三:
幼儿园的活动室里。老师正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活动室被分割为 不同活动的角色游戏区,有“娃娃家”、“医院”、“饭店”、“糖果 厂”、“商店”、“公共汽车”等。幼儿按照自愿报名的原则去了不同 的游戏区。教师在做巡视指导,当她发现“医生”闲着无事可干的时候, 就赶紧跑到“娃娃家”,提醒“妈妈”宝宝生病了。在老师启发下, “爸爸”、“妈妈”赶紧抱上孩子,坐上“公共汽车”,去“医院”找 “医生”看病。“糖果厂”的小工人用糖纸包完糖果(橡皮泥)以后, 坐着发呆。老师不失时机地跑来,告诉他们“今天是周六,该大扫除 吧?”……
在用不锈钢、有机玻璃制成的“医院”“挂号台”后,端端正正地坐着 一位“小护士”。在长达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因为没有“病人”来挂 号看病,“小护士”就一直呆坐在那里,看起来很无聊的样子。我们问 “小护士”:“这里没有病人,为什么还坐在这里,为什么不到别的地 方去玩?”“小护士”回答说:“我每次都玩这个!”
3、游戏是幼儿的权利
“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 残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儿 童权利公约》第31条第1款。
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理
“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管理条例》 (1989)第16条;《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第21 条第6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总 则第5条百度文库《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2010)第8条。
(一)为什么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二)如何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一)为什么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1、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2、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3、游戏是幼儿的权利
1、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案例: 幼儿园活动室,早餐时间。保育员用泡过
水的抹布擦桌子,然后把馒头和一碗汤放 在每个幼儿面前的桌面上,没有为幼儿提 供放馒头的盘子和喝汤用的勺子。一个男 孩子用手一点一点地掰着馒头吃。他一边 吃着,一边把掰下的馒头放在桌子上搓着, 一会儿搓成一个长条,一会儿又揉成一个 面团……这时候,玩面团成了他注意力的中
实践界:“什么是游戏?”;“游戏要不要追求教学目标的达成?那样的话 还是游戏吗?”;“同一活动能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吗?”;“游戏在教育过 程中是内容还是形式?”;“游戏是目的还是手段?”“怎样才算做到了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案例一:
幼儿园数学课,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框,框里放着五颜六色的塑 料片。老师对小朋友说:“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一起做个游戏,请小朋友们 把相同颜色的塑料片放在一起。看谁做得越快越好。”随着老师一声令下, 小朋友们立即开始动手操作起来。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与指 导
一、什么是游戏? 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理 三、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与指导
一、什么是游戏?
来自理论和实践的两种困惑
理论界:“这是幼儿在游戏,还是教师在游戏幼儿”;“这不是教师导演的 一台戏吗?”;“分明是教学,何必非说成是游戏?”;“说是在游戏,幼 儿的游戏体验在哪?”;“老师在为游戏而游戏,幼儿在为老师而游戏”
案例四:
幼儿园大型游戏室。一间很大的屋子被分割成了若干个游戏区:“饭 店”、“医院”、“娃娃家”、“银行”、“商店”、“理发店”等。 各个区域被精美逼真的玩具和材料装饰得很美,乍眼看去,如同置身于 一个美丽的“小人国”。
在“娃娃家”里,孩子们有的摆弄着逼真精美的各种“食物”,有的抱 着娃娃走来走去。“饭店”里,“服务员”在等待客人上门……
她为什么要选择无聊地坐在这里呢?在游戏活动结束时我们知道了答案。 在游戏活动例行总结评价时,老师专门表扬了“小护士”:“今天在医 院扮演护士的小朋友很好,虽然没有病人来,但她能够坚守岗位。
由于游戏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要给游戏下一个让所有人都 认同的概括化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但对于游戏的判断我们 可以从它所呈现的几个典型特征来判断哪些是游戏。这些 特征有:(1)自由选择或自愿参加;(2)自主决定; (3)无功利性目的;(4)积极的情绪体验
案例二:
某幼儿园大班。午餐时间,教师出示一张天安门的范例 画,要求每个孩子吃完午餐对着样子画一画。幼儿吃完 午餐以后,拿了自己的彩笔盒,找了一个空座位坐下来 画画。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研究者和幼儿个别谈话, 下面是和新竹(5岁半)的一段谈话:
问:你在干什么?是在玩吗? 新竹:不是(摇摇头),我在画画,不在玩 问:为什么? 新竹:因为老师让小朋友每个人都画一张天安门 问:那什么是玩呢? 新竹:玩是可以随便的。
整个游戏过程,老师忙得不亦乐乎,从这个区到那个区,启发诱导。通 过她的穿针引线,各游戏组之间发生了横向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游戏 场面显得热闹壮观,在一旁观摩的老师啧啧称赞:“这个游戏活动组织 的真好!”,但是幼儿的反应和体验完全不同。
当老师宣布“今天游戏玩到这里,小朋友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了”时,两 个男孩子走到一起,“现在好了,老师的游戏玩完了,我们到外面去玩 我们自己的游戏吧”。
2、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纳什(Nash,1997)根据贝洛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的研究报告指出:游戏不充分的或很少被抚触的幼儿,他们的大脑比同 龄正常儿童的大脑要小20%-30%。
布朗(S Brown 1994)对德克萨斯州26名杀人犯进行了研究,发现 其中有90%的人在童年期要么不玩游戏,要么玩非正常的游戏——如欺 侮、虐待、残害动物或开极端玩笑等。在他另一项关于酒后驾车造成自 己或他人丧生的研究中,发现其中有75%的人玩那些非正常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