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②五口通商时期
在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个开放通商的沿海城市和 香港竞相设立,规模小,小学程度。 宁波女子学塾:1844年 英国伦敦会女传教士爱尔德 赛在宁波创办女子学塾,是 中国的第一所女校,开创近 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先声。 徐汇公学:1849年创办 于上海,是天主教会在中国 开办的第一所学校。是徐家 汇天主教堂收容因水灾流离 失所的12名难童,供给衣食, 开设读经班,在此基础上建 立的。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②传教士创办的西书出版机构
近代中国出版机构发展概况: 三种类型: 一是教会主持,如宁波华花圣经书房(后改为美华书馆)、上海墨海 书馆、广学会、益智书会、上海土山湾印书馆;
二是政府官办,如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 编译局; 三是民间商办,如商务印书馆、文明书局、广智书局。 三个时期: 1860年代以前:教会出版机构的天下; 1860年代至19世纪末:教会出版机构与官办出版权构并峙时期 20世纪初期:民间商办出版西书机构空前兴盛,出书数量、影响都 远远高于教会与官办机构。
就教会自身目的而言,是希望借此来发展基 督教势力,就更广泛的背景而言,是扩展西方 在中国的影响。而且这种活动在很长的时期内 是处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之下,侵犯了中国的 主权。从这个意义上看,它理所当然地遭到争 取民族独立的中国人民的反对。 在客观上是顺应了向西方学习这一时代前进 的潮流,他们输入的异质文化为中国文化的发展 注入了新的活力。纵观整个教会在华教文卫活动 的历史,它对基督教的贡献是有限的,但对中国 的近代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19世纪60年代初
天主教 新教 200 100
19世纪末
800 1500
1910年
1400 5000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二)传教士的教文卫活动与西方文化的传播
1、传教士在华从事的新闻出版活动 2、近代教会学校发展概况 3、教会医疗事业的发展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我们曾把近代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简单 地批评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把外国传 教士称为“帝国主义侵略的急先锋”。 传教士在华的活动是多方面的,其动机也 是复杂的,在近代中国所起的作用也是双重的。 一方面,作为凭借武力而进入中国并在某些方 面为这种武力侵略服务的传教活动,在近代中 国导致了民族矛盾的加剧,并引起了人民群众 连绵不断的“反洋教”斗争。另一方面,从文 化交流的角度来看,传教士与传教活动充当是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对近代中西文 化交流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一)在侵略和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
1、于中国而言具有救亡图存的政治性质
2、中外人士的心理距离成为妨碍西学传播 的重要因素
“中国人对外国入侵者的畏惧和厌恨是如此强 烈,以致使他们开始兴办报业,建设工厂,实现 军事现代化的努力被推迟了整整一代,” ——费正清
近代中外关系史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一)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
1、基督教在古代中国的传播
唐代 天主教聂斯托派,景教 元代 天主教,也里可温 明末清初 天主教耶稣会、多明我会、方济各会 东正教
利玛窦(1552— 1610年),意大利人。天 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万历 十年(1582年),到达澳门, 从此,他一直居留在中国 从事传教活动。利玛窦坚 持适应中国国情的传教方 针,注重利用科学进行传 教,被誉为沟通中西文化 的第一人。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郭实腊(1803-1851),德籍新教 传教士,是一个对西方侵华政策颇有兴 趣的人。从1831年起,多次在中国沿海 侦察,参与英国的对华战争。 1833年 在广州编辑出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 传》《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境内 创办的第一家中文期刊。以“为在广州 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权益进行辩护”为 办报宗旨,1838停刊。在报刊内容上, 宗教伦理方面大为削弱,科学文化知识 大大增加,尤以介绍各国地理的文章为 多。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一,在华各教会团体仍然享有条约特权保护
第二,教会对自身的行径也作了一些反省和检讨
第三,教会外部的社会环境发生了迥异于19世纪的变化: 庚子事变以后,清政府中最顽固排外的势力已被剪除;《临 时约法》从法理上肯定了公民信教的自由 在华传教士人数对比表
的11%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2、中国选择学习西方的内容日益深刻 物质——制度——精神
林则徐、魏源、 曾国藩、李鸿章 物质
康有为、梁启超、 孙中山、黄兴
陈独秀、李大钊 胡适、鲁迅
制度
精神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二、外国传教士与中外文化交流
(一)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 (二)传教士的教文卫活动与西方文化的传播 (三)传教士与中学西传
1、西学传播主体变化 由以传教士为主的外国人变为以先进士大 夫、留学生为主的中国人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 顾燮光《译书经眼录》 (1900-1904) (鸦片战后-1896年前) “前译书之人,教会也,朝廷也;前译书之目的, 传教士译书(139)或与中国学 外国人译书(35)和外国人与中国 传教也,敷衍也。后译书之人,士夫也,学生也; 者合译书( 123)占总译书的76% 人合译书(33)占总译书的11% 后译书之目的,谋公利也,谋私利也。” ——时人 中国学者译书(38)只占总译书 中国人译书(415)占总译书的76%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罗伯特•马礼逊
1807年奉派东来 西方派到中国的第 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
1815年,英国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和 米怜在马六甲(今雅加达)出版了《察世 俗每月统纪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是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以中 国人为对象的中文近代期刊,揭开了近代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米怜为马 礼逊的助手,又为该刊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1821年因米怜病重停刊。该刊宗旨是以 “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直接宣传 教义的文章占全刊的绝大部分;其次是宣 传伦理道德;再次是科学知识,主要是天 文知识。该刊第二期刊登了中国近代报刊 上的第一条消息《月食》。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主要内容
一、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特点 二、 外国传教士与中外文化交流 三、 中国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一、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特点
(一)在侵略和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 (二)近代中国处于文化“入超”的地位 (三)中国人由被动接受开始走上主动选择的道路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林乐知(1836-1907) 。美国新 教监理会来华传教士。1860年被派来 中国传教。1864年,被上海广方言馆 聘为英文教习。1868年在上海创办并 主编《中国教会新报》,1874年改名 《万国公报》,1889年成为广学会的 机关报刊,为19世纪介绍西学最集中 的报刊。1869年进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任编译,达12年之久。1881年,在上 海创办中西书院,并任监院(院长)。 译著有十多种,最著名的是1896年编 译出版《中东战纪本末》。1907年林 乐知在上海病逝,《万国公报》 亦 停刊。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傅兰雅(1839-1928),英国 新教传教士,1861年来华。曾任香港 圣保罗书院院长,京师同文馆英文教 习, 上海英华学塾校长。1868年供职 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1874年参与创 建上海格致书院。1876年在上海创办 《格致汇编》月刊,是中国近代第一 份科学普及期刊。1885年创办格致书 室。一生在华20余年,翻译、出版过 逾百种科学著作,被誉为西学传播大 师。1892年傅兰雅赴美参加世界博览 会,该刊停刊。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1、传教士在华从事的新闻出版活动
①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
鸦片战争以前 南洋与华南沿海 马礼逊、米怜与《察世俗每 月统纪传》 郭实腊与《东西洋考每月统 纪传》 鸦片战争以后 华南沿海扩展到 林乐知与《万国公报》 华中、华东和华 傅兰雅与《格致汇编》 北
近代中外关系史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韦廉臣(1829-1890),英国新教伦敦会传教士。 1887年在上海发起成立“同文书会” ,1894年改 名为“广学会”。1890年韦廉臣因病去世,1891年 由李提摩太接替为督办。 李提摩太(1845-1919)英国新教浸礼会传教士, 1870年抵达中国,曾在山东、山西等地赈灾传教。 鼓吹变法,参加过强学会。1916年回国。1895年编 译出版的《泰西新史揽要》风行一时。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参考书目:
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 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 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 李传斌《条约特权制度下的医疗事业——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研 究》 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 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 1872-1949》
在南洋和澳门等地设立,规模小,小学程度,教学内容主要 限于宗教书籍,目的是吸引信徒和培养传教助手 英华书院:近代来华传教士最早创办的学校之一,1818 年由马礼逊和米怜创办于马六甲。书院在马六甲历时25年, 1843年迁到香港。1856年因故停办。1914年重新开办。学校 培养的学生,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批西学的知情者, 马礼逊学堂:最早在中国本土开办的教会学校。这所学校 于1839年在澳门成立,马礼逊教育协会主办。由美国传教士 布朗主持校务并任教师,1850年停办。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2、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潜伏期:鸦片战争以前
Fra Baidu bibliotek
初步发展期:1842-1860年
进一步发展时期:1860-1900年
黄金发展时期:20世纪初开始
罗伯特•马礼逊(1782— 1834),英国人,基督教 新教伦敦会传教士。1807 年奉派东来,是西方派到 中国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 教士。他所开创的译经、 编字典、办刊物、设学校、 开医馆、印刷出版等事业, 使其成为开创近代中西文 化交流的先驱。1834年出 任律劳卑的中文秘书兼翻 译官,为其出谋划策。
李提摩太
广学会的宗旨是“以西国之学广中国之学,以西国之新学广中国 之旧学”,以编译出版出刊,介绍西方文化为主。是基督教传教士 在中国设立的最大教会出版机关和文化机构。广学会开始了结合中 国实际、围绕变法宣传西学的历史,亦创造了西学传播的新局面, 在西学东渐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历时约 70年,1956年与其它 教会出版机构组成中国基督教联合书局。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二)近代中国处于文化“入超”的地位
“入超”原因:
1、西方文化处于一种高势能态势
2、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有着广泛的途径
西方学者来 华讲学 通商口岸和租 界
外国传教士 和驻华使馆 人员
中国留学生与 出使人员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三)中国由被动接受开始走上主动选择的道路
教方的出版物:分为宗教性和世俗性两大类,世俗性出版物所占比例越 来越大,其中各科“西学”始终占相当比重。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麦都思(左)与他的中文老师 伟 烈 亚 力
麦都思(1796-1857),英国新教 传教士,1816年被派往马六甲。1843年 麦都思到上海,是第一个到上海的外国 传教士。1843年在上海创建墨海书馆, 先后由他和另一英籍教士伟烈亚力主持 经营。墨海书馆是中国最早的编译出版 机构,为1860年前上海的西学出版中心。 以出版宗教读物为主,兼出一些政治、 科学知识书刊。最著名的有《续几何原 本》。1854年麦都思当选为工部局第一 届董事。1857年,麦都思在伦敦逝世。 1863年停业。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传教士从事的新闻出版活动是传播 西方文化的重要窗口。至1918年传教士 出版的书目已经厚达260页之多。这些 书报除了近半数的是纯粹宗教书外,其 它的则渗透到了各个具体的科学文化领 域。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2、近代教会学校发展概况
①鸦片战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