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与当代价值
弗洛姆的幸福观及现实意义
弗洛姆的幸福观及现实意义艾里希弗洛姆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他结合时代背景及社会环境对现代人的幸福观及不幸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独特的幸福观。
弗洛姆认为想要实现幸福人们需要构建一个和谐社会,重视精神世界,爱己及人。
其思想有利于促进人们树立积极的幸福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对当今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弗洛姆;幸福观;精神生活;和谐社会艾里希弗洛姆,美籍德国犹太人,著名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一生写下多本著作,对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幸福是人类社会一个重要议题。
现代社会工业和经济迅速发展,然而丰富的物质财富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中的幸福感,人们常感到内心空虚与不快乐。
弗洛姆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出阻碍幸福的因素有哪些并就如何实现幸福提出建议。
如今我国经济繁荣,同样有人面临幸福感缺失的问题。
弗洛姆的思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利于帮助人们走出困惑,树立积极的幸福观,促进人与社会健康发展。
一、弗洛姆的幸福观及其产生背景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幸福的探讨。
关于“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存在不同的答案:柏拉图向往的理想国,享乐主义宣扬的“幸福等同为快乐”,儒家学派设想的大同社会,近年来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小康生活弗洛姆没有完全赞同哪位前人的观点,而是结合亲身经历及现代社会状况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他一生经历过经济大萧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资本和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这些经历使他对研究人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浓厚兴趣。
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中,人人都在追求幸福,但由于不健全的社会环境与个人心理力量的缺失导致人们过于依赖外部物质,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应该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爱、人与人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的社会,个人内心充实且强大,拥有充实的精神世界。
他还指出,通往幸福的道路上有着许多阻碍,想要实现幸福个人与社会都需要努力做出改变,个人需要培养战胜各种阻碍的能力,同时社会需要在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和发展。
弗洛姆的社会健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㊀㊀作者简介:李晨( 1 9 9 4- ) ,男,山西运城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2 0 1 7 1 2
㊀ 7 5
探讨与争鸣
的奴隶。他释放出来的力量愈是有力和巨大,他就愈是 感到人的软弱无能。 ”
[ 1 ] 1 2 5
就是成功地找到工作,实现作为一件商品的价值,人们 只是注重自己的社会经济价值,而不考虑自己的主体 性。当人们只知道适应社会市场的需要,不从自身兴趣 爱好出发时,就已经迷失了自己的本质,体验不到自身 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彻底成为了一个没有自我认同的 物品。 最后,在政治生存领域也存在着异化。在民主选举 过程中异化的表现更为明显,政党组织为了达到赢得选 举的目的,也采用和商品广告一样的方式,在各大主流 媒体大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相互攻击对方的选举 人,操纵舆论,使得选民的感性因素大于理性,丧失了 自身的理性判断。西方的民主表面上看起来是社会中的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参与竞选和手中的选票来获得决策的 权力,但实际上政策的制定取决于当选的政党,而不是 代表人民的议员。“ 他进行投票选举,自以为它是政治 方针的制定者,那些他所接受的东西都是他自己作出 的,但事实上,政治的决其当代价值
李㊀晨
(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 4 5 0 0 0 1 ) 摘㊀要:弗洛姆在马克思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物化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对异化的内涵进行了更加 深入的探索,结合弗洛伊德有关性格结构的理论,弗洛姆认为异化现象已经渗透到人的性格结构 和心理机制当中,并且披上了技术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合理外衣,导致了非创造性人格的出现。为 了解决人们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弗洛姆提出仅仅确立健全的人格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社 会,恢复人的批判性维度。弗洛姆的社会健全理论对我国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弗洛姆;社会健全理论;异化;借鉴价值 中图分类号:B 8 4- 0 6 ㊀㊀文献标志码:A ㊀㊀文章编号:1 0 0 2- 7 4 0 8 ( 2 0 1 7 ) 1 2- 0 0 7 5- 0 4 ㊀㊀一、弗洛姆对人的生存困境的分析 弗洛姆认为,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困境主要是异化所 带来的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和非生 产性的性格结构,对现代人心理机制和性格结构异化的 深入分析是弗洛姆创建社会健全理论的核心所在。 1 .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弗洛姆从人与自然的关 系进行分析,认为人与自然虽然是不可分离、相互统一 的,但是人的个体化进程又是不断超越自然的过程。人 在自身个体化进程中随着自由的不断增长,孤独感也随 之增强,正是人自身的这种内在冲突才滋生了逃避自由 的心理机制,由于对孤独感的排斥,人们开始产生逃避 自由的倾向,盲目认同社会上的主流整体和权威,来减 轻自己的孤独感。 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缺少个体自由的传统人逐渐消 失,取而代之的是以自由和个性为特征的现代人。对现 代人而言,自由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消极自由,人 摆脱了中世纪的宗教和专制权威的压迫,成为一个独立 的个体。随着资本主义政权的建立,社会取得了飞速的 发展,人们摆脱了传统的外在的束缚和障碍,自由程度 不断提高,但是人们却失去了在传统的中世纪社会结构 中所拥有的安全感,取而代之的是资本、竞争,宗法社 会关系的解体,固定的经济地位也不再固定等等。面临 着市场自由竞争下的巨大生存压力,人开始对自己本身 和生活的目的产生怀疑,由于竞争关系的存在,每个人 都成为潜在的竞争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有隔阂 的,人们获得的自由程度越高,人的孤独和不安全感就 越强;二是积极自由,逃避自由不可能真正地获得安全 感,只有建立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才能找回丢失的安全 感,这就意味着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实现自身的 价值,而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就需要积极地以爱去 工作。当然爱不是无条件的和他人融合在一起,而是在 相互尊重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与他人相处,在爱的前提 下,工作也成为了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积极创造性活 动,而不是以前的毫无主体性的机械化生产。积极的自 由就是肯定人的主体性,主动创造条件达到自我的实 现,每个人都有能力去积极地在社会中生活。 2 .人的生存异化的表现。 在弗洛姆看来,异化是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他认为偶像崇拜和异 化是有同样的含义的,偶像崇拜就是最早的异化,只是 异化的程度不同,在现代社会,异化已经渗透到了社会 领域的各个方面。“ 异化渗透到人与自己的劳动、消费
[心理测验]弗洛姆的动态社会性格理论
弗洛姆的动态社会性格理论弗洛姆的动态社会性格理论简介“社会性格”的思想并不是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的独创而仍然是从弗洛伊德那里继承下来的。
正如他自己说的“有关性格的理论乃是弗洛伊德最有意义的发现之一。
”但是弗洛姆并没有照抄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性格的思想而是赋予了性格以新的内容并规定了动态“社会性格”概念的含义。
关于“社会性格”的概念是弗洛姆于1931年出版的《基督教主义的演化》一书和1932年发表的《精神分析的性格理论及其社会学的意义》一文中提出来的意思指人同世界发生关系的行为模式。
弗洛姆指出“社会性格仅包括部分特性它仍是一个团体的绝大多数人性格结构的核心。
是作为这一团体共有的活动方式和基本的实践活动的结果而发展起来的。
”弗洛姆又认为人同世界的关系是在同化和社会化的过程中实现的也就是在人作用于现实世界的动态过程中实现的。
实际上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的。
因而人的社会性格也是随着人同现实世界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所以“社会性格”不是在静态中而是在动态中形成和变化的。
因而弗洛姆又在1968年对社会性格重新定义“社会性格在某种程度上是可变的它是把人的能量引向同化和社会化过程的相对固定形式。
”这一动态社会性格概念成了弗洛姆人学思想的核心概念。
动态社会性格是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模式中形成的同时又是适应某种社会结构的基础。
弗洛姆认为人是不能选择他出世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模式的。
人一出世舞台已给他准备好了他必须同大人一样生活在这现成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模式中他必须接受了这个结构才能生存下去。
他必须吃饭从而也必须活动。
换句话说人一生下来需要生存的条件和社会制度作为刚出世的人对此是无法改变和选择的。
不仅如此还必须在这样的条件和社会制度中形成自己的社会性格否则无法生存。
所以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的行为、观念、思想、判断的规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适应当时的社会结构为基础的。
也就是以当时现存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模式为基础的。
(完整版)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
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弗洛姆认为性格是由性格特征构成的,性格特征所具有的共同倾向性,称之为性格倾向。
在人的性格结构中存在几种倾向,通常根据占主导地位的性格倾向来划分性格类型。
一.同化过程中的性格倾向同化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是就人与物的关系而言的,人要获取物体即同化,弗洛姆根据同化过程中的性格倾向是否具有创生性将人的性格分为创生性倾向和非创生性倾向。
1.创生性倾向弗洛姆认为创生性是一种基本的人生态度,是人在一切领域中对客体的反映方式。
包括对他人、对自己、对事物的心理反应方式,他关心人所特有的潜能的实现。
而使用这种力量有两种方式。
第一,爱的方式。
弗洛姆认为“爱首先不是同一个具体人的联系,而更多是一种态度,性格上的一种倾向,这种态度决定一个人同整个世界,而不是同爱的唯一对象的联系。
”因此,创生性的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一种把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的能力。
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之感,同时也使人成为他自己。
第二,理性的方式。
理性也叫原创性思维。
弗洛姆认为人们从分辨理性和智慧之间的不同就可对原创性思维获得基本了解。
原创性思维是由客体和主体性质共同决定的,即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这种同一性是原创性思维的特性。
2.非创生性倾向弗洛姆把非创生性倾向分为四种类型:第一,接受倾向。
具有接受倾向的人乐于被动的接受所需要的东西(物质的和精神的)。
他认为一切好的东西都源自外界。
他坚信自己所需要的无论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唯一获得的方法是从外界取得。
所以这种人失去了主动性而处于被动状态中。
第二,剥削倾向。
剥削倾向的人和接受型的人基本前提相同,认为一切好的东西都源自外面,这种人与接受倾向的人的区别在于剥削倾向的人并不期望像接受礼物一样得到别人的东西,而是通过强迫和诈骗手段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第三,囤积倾向。
这种倾向的人对从外界得到所需之物缺乏信心,而靠囤积和节约来建立安全感。
把花钱看作是一种威胁,他在自己周围建立一道围墙。
其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把东西带进来,尽可能少的带出去。
弗洛姆社会性格理论对加强高校青年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
弗洛姆社会性格理论对加强高校青年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摘要:作为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弗洛姆从社会性格的角度揭示了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他认为社会性格一定程度上具有维系社会稳定、促进人的行为的作用,但社会性格的异化则会逐渐削减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意识,导致创造性的丧失,甚至威胁人际和谐。
弗洛姆试图告诉现代人努力认清自我,形成真正独立的人格。
本文就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做一简单论述,并由此浅析其社会性格理论对当前高校青年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弗洛姆;社会性格;青年教育身为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弗洛姆,是20世纪西方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和人道主义伦理学家。
在弗洛姆的思想体系中,最具独创意义的社会性格理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主张把人的性格纳入到生产和社会关系中,为我们认识人与社会的动态关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对于当前进一步做好高校青年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而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弗洛姆社会性格理论概述社会性格理论是弗洛姆在批判继承弗洛伊德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弗洛姆认为不能以固定不变的本能理论来阐释人的性格,而提倡以历史的、具体的、人居于其中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来解释人的性格。
弗洛姆认为人的一生在同化和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与社会及他人发生联系,而特定的联系形式就表现出个人的性格。
“社会性格”即是“一个特定社会中大多数人在同化与社会化过程中把能量引向同一方向的特殊方式,亦即同属于一个文化时期内绝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性格结构的核心,它决定社会成员按照社会制度的要求去行动的方式。
”社会性格是个人心理结构与社会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不同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每个人的心理特质及生理特征的差异会造成个人性格的差异;即使是同一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个人,也会因个体经历和生活体验的差异而造就不同的性格。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处在相同时代、相同社会环境下的人的性格存在相同之处,弗洛姆便将其称之为社会性格。
弗洛姆的生存观及其当代价值
2018年第2期【摘要】弗洛姆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生存观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有着很大程度的借鉴和发展。
弗洛姆的生存理论不仅在当时有价值,在日益发展的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弗洛姆;生存观;价值一、弗洛姆思想的渊源以及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法兰克福学派是一批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重新反思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教训并重新认识马克思理论的流派,代表人物是霍克海默、阿多诺、弗洛姆等。
弗洛姆(1900-1980),是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哲学家,著作有《逃避自由》、《为自己的人》、《健全社会》等,从小接触犹太教。
弗洛姆的思想主要是讨论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思想建立在很多学科基础上,如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主要的是: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2.犹太教的宗教思想;3.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弗洛姆承认他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除了犹太教就是马克思对他的影响最大,“如果没有马克思……我的思想也就失去了至关重要的动力。
”[1]第一,弗洛姆继承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他赞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且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同时也赞同人是社会的产物;第二,弗洛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分析工具,比如劳动异化理论。
除了继承,弗洛姆还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弗洛姆和马克思生活的年代和成长的背景不同,两个人的思想有不同之处。
比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是在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当时的社会是血淋淋的剥削,而对资本主义现代发达的工业社会研究很少,弗洛姆在这一方面做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揭露了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不断被异化的事实,他对人的制约和扭曲做了更进一步的说明,认为这样的社会虽不断发展,但人们并没有因此快乐,反而被欲望和利益(自己创造的东西)控制。
二、弗洛姆的生存思想(一)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的伦理困境1.重占有的个体伦理困境弗洛姆认为“人要勇于去生存和投入精力,而不是简单地看自己能够获得什么和自己还能剩下什么”。
弗洛姆消费异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代价值2023-11-06CATALOGUE目录•弗洛姆消费异化理论概述•弗洛姆消费异化理论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弗洛姆消费异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弗洛姆消费异化理论的当代价值•弗洛姆消费异化理论在当代社会的应用•研究结论与展望01弗洛姆消费异化理论概述指消费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变成了目的本身,消费行为与人的真实需求相分离,消费行为本身成为了人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的主要手段。
消费异化消费异化源于现代社会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消费成为维持和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而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行为则成为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
消费异化的起源消费异化的定义消费者往往盲目追求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而忽视了自身的真实需求和价值观。
消费行为的盲目性消费行为的过度性消费行为的虚幻性消费者往往过度追求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消费者往往追求虚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而忽视了自身的真实需求和价值实现。
030201过度消费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
生态环境的破坏消费异化导致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社会不平等的加剧消费异化导致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人的精神需求和人性发展,使人们失去了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机会。
人性的扭曲02弗洛姆消费异化理论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劳动异化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的劳动与其自身需求相分离,变为异己的力量。
四个方面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过程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对弗洛姆的影响弗洛姆继承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的分析,认为消费异化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无意识与意识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强调无意识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重要作用。
释梦与治疗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欲望的满足,通过释梦可以了解人的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情感。
同时,他提出心理治疗的方法,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
试析弗洛姆社会性格思想对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意义
试析弗洛姆社会性格思想对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意义[摘要]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毕生致力于对马克思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综合,从人的心理机制、性格结构等方面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展开了批判。
他的社会性格思想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弗洛姆社会性格中国社会转型期意义一、培育生产性社会性格,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人的生存模式与文化精神。
弗洛姆的社会性格思想,启示我们从社会性格的角度审视中国的传统社会和今天的经济社会,这启示我们可以通过生产性社会性格的创设,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进程。
在弗洛姆看来,社会性格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纽带,同时,社会性格决定了人的个体性格,据此我们展开对中国传统社会性格的剖析。
中国传统社会性格产生,有其经济、思想和社会根源。
中国的大陆文明和农本社会使中国人形成了稳健内敛的静态性格,而长期的高度集权的封建制度不仅创造了超稳固的政治、文化模式,而且使权力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于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统治着中国人,这种一元化的人生价值使得中国人丧失了多元化的价值追求。
人们放弃了独立的个体的自我,将独立的个性特征淹没于社会的统一意志之中,从而沦为依附性格的人。
他们依附在权威的阴影下生活,而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工具。
在传统社会的中国人的性格结构中,依附权威,崇尚权威的社会性格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依附性的社会性格使中国人的主体性难以发挥,独立的创造性的人格难以形成和确立。
进入了市场经济社会,中国人逐渐成为自主、独立的个体,这使人的个性发展和人的全面完整性的展开成为可能,今天中国人的性格结构中,这种独立、自主的社会性格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通过社会性格的中介作用,也必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然而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是弗洛姆给我们的警示。
弗洛姆及其对社会的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在他的晚年,忧虑于人类的命运,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迹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深感一种社会与文化的病患隐埋于整个时代之中。
但早已身患绝症(口腔癌)并步入了暮年的他,难免会有力不从心与无可奈何之感。
他只是怀着一种希望,他说:“我们可以预料总有一天有人将大胆地着手研究一种文化社会的心理病理学。
”十几年后,另一个犹太人,另一个献身于精神分析的学者,埃里希·弗洛姆勇敢地接受了这一挑战。
埃里希·弗洛姆(1900—1980)出身于德国的莱茵河畔,那正是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问世之年,也是精神分析这门惊世学说君临天下之际。
还是在一个少年的时候,弗洛姆就萌发了对弗洛伊德的兴趣,立定了自己一生求索的志向。
他既是弗洛伊德思想的追随者,也是自成一家的体系创造者。
他立志要找出支配个人生活的社会规律,找出弗洛伊德学说中那些仍然闪烁着真理之光的思想和那些需要修正的过时理论。
历时50多年的学术生涯,持续一生的不断求索,他用其毕生的精力,促成了精神分析的转向,完成了社会文化学派的使命,建立了精神分析的社会心理学,全面展开了对社会的精神分析。
一、社会潜意识社会潜意识理论是弗洛姆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最大发展,也是精神分析从研究个体转向研究社会的一块基石。
在弗洛姆之前,已有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概念,这是精神分析研究个体潜意识转向社会潜意识的先声。
弗洛姆本人也承认荣格的作用和影响,但认为自己的社会潜意识有别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直接指出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现象,其中绝大部分是遗传的,是不能成为意识的,而他的社会潜意识则是在社会压抑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它主要指被社会意识所压抑下去的那一部分内容。
按照弗洛姆的解释,社会潜意识由社会不允许其成员所具有的那些思想和情感所组成。
每一个社会都会通过自己的生活现实和交际方式,通过人际的情感和认知形式,发展一种其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的特殊思想体系或规范,加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压抑作用,用弗洛姆的话来说:“这种体系的作用就像一个受社会限制的过滤器,除非经验能通过这个过滤器,否则它们就不能成为意识,”而只能处于一种受压抑的潜意识状态。
人性\异化\健全社会——弗洛姆社会批判理论的三个维度
人性\异化\健全社会——弗洛姆社会批判理论的三个维度摘要:弗洛姆社会批判理论是一种以人性论为出发点,异化论为核心,健全社会为落脚点去研究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
标签:弗洛姆;社会批判;人性;异化;健全社会社会批判就是从社会良知出发,并运用理性知识,反思实践过程中各种无可非议的信念、不证自明的真理,以及实践者常识性的理解,进而揭示出有可能阻碍社会实践进程,而一般人没有考虑过的一些前提性条件,最后提出实践过程的价值目标。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的弗洛姆面对着西方人所面临的普遍的历史与文化困境,以及人的异化被动的存在方式,他高举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旗帜,致力于以人性论为起点,异化论为核心,健全社会为落脚点去研究和批判所谓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批判理论。
一、人性——社会批判理论的出发点弗洛姆认为,评判一个社会是否健全的客观标准只能是人的价值。
这个价值尺度不是由现存社会决定的,而是根植于人类所共有的本质及其生存需要中。
如果我们站在现存社会的价值立场上,我们就无法从人类自由和幸福的角度对现存社会进行批判,也很难找出现存社会的弊病所在。
因此,我们只有真正弄清了人的本质及其生存需要,我们才能依据人性所固有的法则以及人性发展所固有的目标去评判现实存在,最终找到一种更加符合人性需要的生存方式。
因此,确立一种规范的人本主义价值尺度,是进行社会批判的前提条件。
弗洛姆指出,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我们的第一任务就是要确定什么是人性,什么是由人性而来的需要;进而,我们必须细察社会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社会对人类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人性与社会之间不时发生的冲突和这些冲突给社会带来的后果”。
弗洛姆的这段话正好向我们展示了其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在逻辑:人的本质及其需要——社会对人的作用——人的本质与社会的冲突——人的异化——扬弃异化。
从这种内在的逻辑我们就可以看出弗洛姆关于人的本质及其需要的思考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出发点。
弗洛姆的动态社会性格理论内容
弗洛姆的动态社会性格理论内容所谓生产性性格,弗洛姆认为指人独有的潜能的实现,是人的力量的使用。
而正确的使用这种力量有三种方式。
第一,理性的方式。
弗洛姆是从利用潜能的基本形式来阐明理性方式的。
关于利用潜能的基本形式,弗洛姆认为包括复制和培育世界两种方式。
所谓复制方式,就是复制现实世界。
这种方式同拍电影一样,对事物的文字记录变成了一连串的照片。
单就这种方式创造性是不明显的,但它是创造性体现的基础。
所谓培育方式就是培育世界。
这种方式是在复制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
就是人们通过构想以自己的理想和情感的力量去创造新物质形式,把世界用新的物质形式装饰起来,这是潜能最明显的体现。
这两种方式任何人都可以用作对世界的反应,但人与人之间在这两种方式中各占的比重是不同的。
有时一种方式变得萎缩,而另一种方式发展到极端。
这时人对世界的反应也就失去了创造性,如培育方式相对萎缩的人就成为“一个实证主义者”。
这种人,可以按照事物呈现的样子来认识事物,但没有能力使他的感觉进一步活跃起来,他只是体现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无力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
他对其未来发展的事物不能做出预测,只看到枝节而不见整体。
在这种人眼里,物化了的东西就是现实的全部,他的思想只是演算式的想象。
有的人复制方式相对萎缩,这种人已经丧失了正常的接触,成了精神失常者。
精神失常者建立了一个内在的现实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他能得到满足,而对真正的现实世界却认为是不现实的。
总之,弗洛姆认为,只有用上述两种方式同世界发生关系,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体现人的创造性,失去了这两种之中的任何一种方式便成了病态人。
所以复制与培育两者兼备是一个人创造性的前提。
因为这是对立的两极,构成了创造的原动力,形成了联系和反映世界的理性力量。
第二,爱的方式是理解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是通过心理和情感来实现的。
这里讲的爱与通常讲的爱是不同的。
通常讲的爱是把对某些人的从属称为爱或对某些人的占有称为爱。
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述评
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述评【摘要】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探讨了个体受到社会影响而形成的无意识过程。
他认为个体的内心与社会密不可分,社会无意识在个体心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一理论也受到了批评和争议,有人认为其过于悲观和片面。
在当代社会,社会无意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了解和改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弗洛姆的理论为社会心理学探讨社会与个体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社会无意识的理解,并探索其在社会实践中的更多应用可能性。
【关键词】弗洛姆,社会无意识理论,社会心理学,个体心理,批评,争议,当代社会,应用,启示,价值,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介绍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是德国心理学家和社会哲学家弗洛姆提出的一种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弗洛姆认为,人类的行为和思维不仅受到个体内部的意识和潜意识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他认为,在社会互动中,每个个体都具有一种社会无意识,即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受到他人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共同的社会意识。
1.2 目的和意义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研究对于揭示社会心理现象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无意识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从而揭示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还能够为社会心理学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和个体心理问题的日益凸显,深入研究社会无意识理论对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心理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弗洛姆社会无意识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促进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2. 正文2.1 弗洛姆社会无意识理论的基本观点1. 社会无意识是一种集体心理现象:弗洛姆认为社会无意识是一种根植于人类群体中的共同心理结构,是人类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集体心理现象。
试析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与当代价值
试析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与当代价值作者:孙凯军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19期摘要: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是在综合和发展弗洛伊德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这一理论虽然存在诸多局限性,但其关注现实、改造社会的思想以及培育健全人格的理论对于当今社会发展和人格塑造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弗洛姆社会性格教育功能人格塑造1.弗洛姆社会性格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任何一个人的思想既不能离开其生活的那个年代而凭空捏造,也离不开前人的理论、学说和已有的文化传统靠想象来杜撰。
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也不例外,在它所吸收的各种思想学说中,最主要的有:1.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创始人”,弗洛姆在其一生的学术研究中從未离开过弗洛伊德,其人道主义及其相关理论亦是在对弗洛伊德理论继承、批判分析基础上发展而来。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无意识理论”,他认为“在意识背后潜伏着隐蔽的无意识的现实,无意识才是人的真实意图的关键”[1]P8。
2、“人格理论”,他承认“有几个观点本质上是追随着弗洛伊德的性格动力说的:即……性格特性是行为的基础,……力量虽然强大,但人对它可能是毫无意识的”。
[2]P701.2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弗洛姆认为马克思代表了“西方传统的精华”。
他说:“没有马克思……我的思维就会失去一个最主要的动因”。
[3]p455他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它的目的在于发挥人的各种潜能”[4]P11。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简言之,即是“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5]P32。
弗洛姆十分赞同马克思的上述表述。
1.3弗洛姆对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理论的综合和发展弗洛姆认为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学说各有所长,也各自有盲点,对他们进行综合,就可以取长补短。
而这一综合的结果,就是弗洛姆提出了“社会无意识”、“社会性格”这两个新的概念。
“社会无意识”意指社会最大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受社会压抑而未被意识到的心理领域,人们为保证与所处社会的同一而千方百计的对之予以压抑的心理状态。
弗洛姆:社会精神分析论
弗洛姆:社会精神分析论一、弗洛姆的简介(一)弗洛姆的家庭弗洛姆生于1900年,享年80岁。
生长在德国法兰克福,是一个中产阶级正统的犹太家庭的独生子。
他的祖父母是犹太学者,父亲也是个犹太学者,母亲则是个著名犹太学者的侄女。
弗洛姆的童年时期并不完美。
据他自己的回忆,他有着“非常神经质的父母”,而他大概是一个“令人难以忍受的神经质小孩”。
他的父亲是个息怒无常的人,而母亲则有抑郁症倾向,这使得他对异常行为非常感兴趣。
此外,他还生长在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传统而地道的犹太人世界,一个是现代的资本主义世界。
这种分裂存在造成的紧张是令人无法忍受的,但是这促使弗洛姆养成了从多个角度看事物的习惯。
(二)弗洛姆的3个重要经历1、跟着学者旧约全书:孩提时期,弗洛姆曾跟着几位著名的学者学习旧约全书。
这些宗教思想提倡世界变革和社会进化,为他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打下了童年的烙印。
2、女邻居的自杀事件:在弗洛姆12岁时,他目睹了邻居一位美丽的女艺术家在父亲死后不久便自杀了。
当时,在弗洛姆看来这位女邻居既漂亮又有才能,而他的父亲又老又丑。
但是,她自杀后的留言条上却说希望同她的父亲葬在一起。
这让年仅12岁的弗洛姆百思不得其解,不能理解她的愿望,也不能理解她的行为。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弗洛姆的心中,这也使得他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能够部分解释这种现象的发生。
后来,弗洛姆将年轻女性对父亲盲目的依赖解释为一种非生殖性的象征关系。
3、一战的爆发:弗洛姆亲眼目睹了一战的爆发。
失去理性的德国民主主义,以及英法同样失去理性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在他的心中留下了烙印。
当一战结束时,为什么会有战争,为什么人类会集体失去理性行为,这些问题困扰着弗洛姆。
他热切的期望和平以及国际间的相互理解。
(三)弗洛姆的职业生涯及其生命中重要的几个人1、弗洛姆的职业生涯:一战结束后,弗洛姆成为了一名社会主义者。
1922年在海德尔堡大学主修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并获得了社会学(哲学)博士学位。
弗洛姆
理论应用
一、理性人格模式
理想人格是成熟的,具有兼容 并蓄的良好品质。表现为:沉 着、坚强、温暖、富有爱心、 平易近人、内心取向,并向着 更富有创造性的境界努力迈进。
(一)创造性生活取向(P199)
1、接受他人,对他人真诚、仁慈、关怀、 谦虚、宽容。 2、当面对不可避免要发生的事情时,不 会出现不当的挫折与怨恨。 3、积极主动地处置自己的环境,富于自 信,敢于自我肯定,勇于维护自己的权利, 以促进有效的生活。 4、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需 求,在追求目标时,要有耐心,慎重、自 制、不屈不挠。 5、要有推销自己的社交能力,适应能力、 工作能力,虚怀若谷的宽容。 6、发展爱的能力和爱的艺术。
精 (二)疏离——“身在异乡为异客”,好像自己在流浪的感 神 觉,连自己对自己都觉得陌生,无法掌控。 困 境
(三)机器人化——人就像机器人,只要执行指令,无需 思考和创造,也无法释放出活力与激情。
二、社会变革论
弗洛姆认为,正是不健全的社会造成了人的心理 疾病,唯有社会的健全,才有个人人格的健康, 对此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彻底地改造这个社会。
(二)创造性的爱
1、爱是给予——给予意味着接受
2、爱是照顾——主动关怀,不只是 关心自己
3、爱是责任——完全是自动的 4、爱是尊重——无条件的接受对方 5、爱是了解——穿透核心的了解
二、精神疾病的治疗
(一)精神疾病的成因:生长环境中父母的 病态行为和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
(二)精神疾病的治疗:自由联想、释梦等
二、人类的需要(P192-194)
(一)关联的需要——个体间要建立相互关照、相互尊重和相 互了解的关系。爱可以满足人与外界合一,又保有完整独立感 的要求。
人 的 六 种 基 本 需 要
弗洛姆社会性格异化理论探析
弗洛姆社会性格异化理论探析[摘要]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姆以逃避自由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揭示了现代人性格结构中的病态状况,并由此展开了对现代工业化社会的批判。
他提醒我们,尽管资本主义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社会性格的发展却是不健全的,人性依然是扭曲的,人已经陷入了一种深度的心灵异化。
本文主要对弗洛姆的社会性格异化理论进行梳理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弗洛姆社会性格异化逃避自由占有存在一、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弗洛姆立足于现代人的社会归属需要,从对现代人的心理分析入手,揭示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在他看来,随着人类的进化,人逐渐从自然中脱离出来,失去了与自然的原始的关系,于是,人从自然中脱离出来,被抛到了一个不确定的境地,在那里,人是自由的和独立的,他摆脱了自然的束缚,成为自己的主宰,他也必须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这个过程就是人的个体化的过程。
这种个体化使人实现了独立和自由的生活,然而,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因为个体化出现了两种结果:人自由了,但同时也变得孤立无援,变得孤独了,这使人无法获得一种归属感。
在弗洛姆看来,这样的自由带给人的不是幸福和安宁,而是惶惶不安、孤独和恐惧,于是自由成了沉重的负担,因而人们恐惧它,并想尽办法地逃避它。
为了摆脱孤独,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宁静和安全感,一个人就必须建立一种与世界的联系,找到一种可以依靠的力量,弗洛姆把人的这一要求称为归属要求,并将其看作人的根本需求。
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那种通过爱与创造性的活动,在人与世界之间建立起来的,充分肯定个人的独立性的联系是无法实现的,因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决定了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不是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要。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竞争与对抗成了人与人关系的主题,人们之间日益疏远,剩下的就只有为了利益而存在的彼此的相互利用了,这一切使人也越发地恐惧和害怕孤独。
于是,个人转而希望通过完全放弃自己的个性、完整性以致自由,使自己与别人合为一体,来克服与外界相隔离所造成的孤独感和恐惧感,这样个人与某种整体和权威相趋同,并由此获得了社会归属感。
弗洛姆社会性格理论的反思与启示
弗洛姆社会性格理论的反思与启示∗王琳娜【摘要】Erich Fromm critically inherited Freud's psychoanalysis,enriched Marx's ideology of hu-man and society.Researching people's social character with the method of psychological study,he opened up a new way to study human nature.Fromm focused on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value of people and formed his own social personality theory.Fromm'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has great reference value to China today in achievinge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establishing a harmonious society.%埃里希·弗洛姆批判的继承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丰富了马克思人与社会的思想,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人的社会性格进行研究,开拓了研究人性的新思维。
弗洛姆注重分析人性的发展及人的价值,形成其独特的社会性格理论。
弗洛姆人性理论在实现个体的人格健全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两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期刊名称】《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157-160)【关键词】弗洛姆;社会性格理论;精神分析【作者】王琳娜【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89.1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在创造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社会意识层面的问题。
论弗洛姆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批判-精选文档
论弗洛姆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批判弗洛姆是“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通过综合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建构了规范人本主义伦理学体系, 并以此为基础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深刻的病理诊断,提出建立一个健全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当代西方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旨在系统剖析其理论运思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其理论得失。
、弗洛姆对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学说的综合弗洛姆认为,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对当代西方社会展开分析和批判,这就必须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
在他看来,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的必要性在于:马克思长于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来探讨人的发展问题,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从而也决定了人的发展过程。
但是,马克思一方面并没有“说明经济基础是怎样转变成为这种上层建筑的。
”也就是说,马克思并没有考察历史运动的微观机制问题。
另一方面,马克思更没有系统考察人的微观心理活动的问题。
与马克思相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则比较关注作为个体的人的心理活动过程, 与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和意识受社会结构所决定这一观点不同, 弗洛伊德强调“社会只是通过对人的内在的生理和生物机制的或强或弱的压抑来影响人的存在的。
”并不需要通过社会变革来克服压抑。
把马克思 主义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 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 更为全面地考察人及其发展问题。
实现二者结合的可能性在于他们的理论具有四点共性。
具体说:第一,他们都具有强烈的批判假的思想和意识,揭示被它们所掩盖的真实存在。
第二,他们都 继承了西方人道主义传统, 都反对社会对人的压抑和人的异化现 象。
都是力图使人的本质和潜能得以实现的人道主义哲学。
第三, 他们都相信真理能够赋予人实现自由的力量, 强调发现意识形态 和思想背后隐藏的无意识和真实想法, 人们就可以获得变革现实 的力量。
弗罗姆性格理论与当代伦理教育
但马 克 思仅 仅 迈 出 了第 一 步 , 到 了经 济发 展 看
与 文化 发展 之 间 的相 互 关 系 , 没有 充 分认 识 却
到人 性 有其 自身 的需 要 与规 律 , 没有 提 出一 个 完整 的人 的性 格概 念 。而弗 罗姆 要做 的就 是用 马克思 的历 史唯 物主 义来 改造弗 洛伊 德 的性格 理论 。他坚 持从 现 实 的社 会 关 系 、 人们 的生 活 方式 出发来 考 察性 格 形 成 的 动力 与 原 因 , 且 并
石 — — 人 性 论 内含 着不 可 调 和 的 矛 盾 , 导致 其性 格 理 论 同样 不 能脱 离唯 心 主 义的 篱藩 , 其 性 格 理 论 对 但
于 当代 的伦 理 教 育 仍 然 有 着 重 要 的 价 值 。
[ 键 词 ] 罗姆 ; 格 理 论 ; 理 教 育 关 弗 性 伦 [ 图分 类 号 ] 88 6 中 B 4 . [ 献标识码 】 文 A
展 的 结 果 。 尤其 是 他 通 过 建 构 一 种 社 会 性 格 理 论 , 将 其 作 为 社 会 批 判 、 断 社 会 缺 陷 的 思 想 武 器 , 并 诊 从
而 能 够 为人 类提 供 一 种 社 会 改 造 方 案 , 弗 罗姆 独 特 的 贡 献 与 最 终 目标 。 虽 然 弗 罗 姆 性 格 理 论 的 基 是
弗 罗姆 的性格理 论是其 对 弗洛伊 德性 格理 论 与 马 克 思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思 想 综 合 发 展 的结
果, 更确 切地 说 , 是其 用 马克思 的思想 来修 正弗 洛伊 德思 想 的结 果 。 弗罗姆 的 性 格 学 理 论 直 接 来 源 于 弗 洛 伊 德 。弗洛伊 德 把 性格 作 为 一种 内驱 力 系 统 , 它 构成 行 为 的基 础 , 这种 行 为 的 内驱 力 不 只是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