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二《听听那冷雨》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听那冷雨(节选)

余光中

一、析题

1、题目的核心词是什么?听雨

2、速读全文,找出听雨的段落。5-11

过渡段: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

金门街回家(1)——说“雨”(2)——嗅雨(3)——观雨(4)——听雨(5-11)——走进厦门公寓(12)

二、“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结合听雨的语段,说说这种美感表现在哪里?

1.音乐美。

①词语美(叠词)

②句式美:整散结合、长句或断句运用

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

作者祖籍福建永巷,1928年出生江苏南京,(生活九年之后,四川呆八年,又返回南京。)1949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港,1949赴台,读台湾大学外语系。

③节奏美

2.古典美

①诗化:意象、意境

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美玉脆竹楼,纤手弄琴键,寒雨打芭蕉,春雨湿啼声……

②历史

3.情感美:悲剧美

大路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

凄凉、凄清、凄楚、凄楚

“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抚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

子奏成了黄昏。

和满天烟雨有关.灰蒙蒙的,让人想到西方童话中的灰姑娘。加上了一个定语“温柔的”,是在形容美人.但更和绵绵细雨相沟通;美人的纤手为何是冰冷的?—一听雨的冰冻感。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梁实秋

三、既然听雨如此美好,作者为什么用了“冷”这个如此倍感凄苦的字眼?请结合全文内容试做分析。

1、故土之感。

“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

2、漂泊之痛

虞美人·听雨蒋捷(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3、文化之忧。

汉字——土地

历史——古中国

中国山水——中国山水画

公寓时代——

“文化在握,就是故乡在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