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论文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会计报表问题
摘要: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中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个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一个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在预算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反映的是事业单位的预算拨款使用情况的相关信息,但缺乏财务成果的评价。虽然财政部出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使得报表使用者能够更全面的了解该单位的信息并依据此做出决策,但是在会计报表方面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而且随着我国财务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已势在必行。由于各种原因,各地实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做法不一。本文对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并对改革方向进行分析,而且就行政事业单位在基础建设中容易出现的漏洞、问题进行阐述,对目前的内控制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会计报表;行政事业;内部控制;措施
(一)基本概念:
我国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界定是:1.不以营利为目的;2.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因出资而拥有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3.收支结余不得向出资者分配;4.非营利组织一旦进行清算,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按规定继续用于社会公益事业。非营利组织会计主要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提供信息以帮助其合理作出向非营利组织分配资源的决策。它是为了帮助评价和实现政府及社会的公共受托责任,评价非营利组织当年的业务活动成果、提供的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水平,据以作出选举和提供资金的决策。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等五个要素。
(二)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和改革方向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的书面文件。根据规定它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事业支出明细表、基本支出明细表、项目支出明细表、基本数字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以及收支情况说明书。在预算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主要是行政主管部门,报表所反映的是事业单位的预算拨款使用情况的相关信息,包括预算拨款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和挪用等,缺乏财务成果的评价。
但在2009年8月10日,财政部出台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5l条的规定,“事业单位报送的年度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支出明细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基本建设收入支出表、事业基金表、专用基金表、有关附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这样就比之前规定的多了几张报表,虽然这使得报表使用者能够更全面的了解该单位的信息并依据此做出决策,但是在会计报表方面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
一、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负债表方面存在的问题。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主要有以下问题。
1、结构不合理。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依据是“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平衡原理,实际上并不符合资产负债表的定义。资产负债表应当是一个静态表,是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应该依据结帐日的平衡等式“资产=负债+净资产”来编制。
而目前的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既包含了存量类的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未分配结余项目,又包含了流量类的事业结余、经营结余项目。这样将静态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要素和动态的收入、支出要素通过了一张资产负债表反映反映出来,同时也将财务状况信息与业务成果信息合二为一,一方面混淆了长期和短期会计信息的性质,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会计信息的模糊性。而且资产负债表中的“支出和收入”类项目与收入支出表重复交叉,这样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不便于进行财务方面的分析。
2、没有全面揭示和披露事业单位的全部负债信息。资产负债表只反映了负债的总体情况,对于负债的明细情况,比如贷款期限、贷款利率以及每月还贷额等是计入资本性支出还是费用性支出,却没有任何反映。
(二)收入支出表没有准确反映单位在某一段时期内的收支结余情况,并且不应当包括专款项目。收入支出表的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一、由上级拨入资金、自身的事业收入和其相对应的支出以及事业结余组成;二、由经营性收入、支出及经营结余组成;三、由专款的收支组成。这样编制的收入支出表就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该事业单位某一时期的收支结余情况。另外专款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具有相对独立性,单位专项资金的收支单独列报。专项资金余额的结转是以项目是否完工来结转余额,而不是以时间为界限的。这样就不能够真正体现事业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资金结余。
(三)不编制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反映某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的变动情况。现金流量表可以揭示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周转情况,也可以揭示事业单位因融资、投资而产生的货币资金变动情况。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偿债能力、支付能力、变现能力等,有利于管理层根据现金的结存情况和增减变动的情况,有效地调度和使用货币资金。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并没有要求要编制现金流量表。而由于事业单位并非严格按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所以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表不能完整地反映现金的流入、流出及增减变动情况。
二、对于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改进建议
(一)对于资产负债表的改进建议。
1、由于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依据是“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平衡原理,这样内容既包括了某一时点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状况,同时又包括了某一时期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既混淆了长期和短期会计信息的性质也加大了会计信息的模糊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净资产要素一分为二,分列成基金要素和结余要素两个报表要素。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本身自有的滚存积累资金,它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未分配结余;结余是指事业单位一定时期内收入与支出对比的结果,它包括事业结余、经营结余。其中基金要素为资产负债表要素,结余要素为收入支出表要素。
2、给资产负债表增设“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以便于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情况。
3、增设负债情况明细表,以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负债情况,便于上级部门及时掌握事业单位的债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