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C100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 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抗坏血酸,可滴定酸测定方法
![抗坏血酸,可滴定酸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786128e2bd960590c6779c.png)
一. 目的掌握滴定法测定Vc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二. 原理L-抗坏血酸(Vc)中的—C=C—基具有还原性,还原型L-抗坏血酸能与氧化剂染料2,6-二氯酚靛酚作用,染料本身被还原成无色的衍生物,同时还原态的L-抗坏血酸被氧化成无色的脱氢L-抗坏血酸。
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染料的量与样品中所含Vc的量成正比。
染料2,6-二氯酚靛酚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粉红色。
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样品,在达到终点之前,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被还原成无色;当溶液中的L-抗坏血酸被消耗完时,滴下的过量的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体系里呈现粉红色。
所以当溶液从无色转变成微红色时,即为滴定终点。
三. 实验材料及设备1. 材料新鲜蔬菜2. 仪器电子天平3. 器材滴定管:25mL×1移液管:10mL×2 20mL×1容量瓶:100mL×1量筒:50mL×1锥形瓶:100mL×4研钵:1套烧杯:250mL×2 50mL×1洗瓶:1个纱布:20cm×20cm 1块四. 试剂的配制1. 草酸溶液(2%)每组配制250mL2. 2,6-二氯酚靛酚溶液分别称取2,6-二氯酚靛酚300mg、碳酸钠300mg,用热蒸馏水200mL溶解并定容至3000mL(过滤除去难溶颗粒,置于棕色瓶中,贮于冰箱中备用。
有效期一周,使用前需标定,见附注。
)五. 操作步骤1. 样品液的制备(1) 取材:称取新鲜黄瓜10g左右,准确记录称样量g,再称量2.5g草酸,与样品一起用纱布包裹住。
(2) 研磨:样品包置研钵中,加15mL2%草酸,用研棒挤压样包,将样品充分磨细。
将汁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
残渣再加15mL2%草酸,继续研磨,汁液再合并到上述容量瓶中。
如此反复研磨2~3次,合并汁液。
(3) 定容:最后用2%草酸定容至V=100mL,摇匀备用。
果蔬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测定(2
![果蔬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测定(2](https://img.taocdn.com/s3/m/e0b74e7ba26925c52cc5bf0a.png)
实验六果蔬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目的新鲜食品中的维生素C主要以还原型的形式存在,测定还原型维生素C可以粗略了解该食品中维生素C的浓度。
2 要求掌握新鲜食品中的维生素C的常规化学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还原型维生素C可以还原2,6二氯酚靛酚(蓝色)。
被测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与2,6二氯酚靛酚的量呈正比,且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条件下呈粉红色。
当用2,6二氯酚靛酚标定样品溶液时,其终点为被测溶液呈粉红色。
CH2OH还原型维生素CCHHOCHOCHOCHOCO+OH2,6二氯酚靛酚(红色)NClOCl→CH2OH脱氢型维生素CCH2OH脱氢型维生素CCHOCHOCOCOCO+OH2,6二氯酚靛酚(蓝色)NHClOHCl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1)公用仪器①组织捣碎机1台;②托盘天平1台;③ 1000ml烧杯2个;④ 250ml烧杯2个;⑤ 20cm镊子1把;⑥记号笔1~2个。
(2) 分组及仪器: 2人一组,每组仪器包括:① 100ml具塞量筒2个;② 10ml量筒1个;③ 5ml移液管2根;④酸式滴定管1个;⑤ 50ml烧杯2个;⑥ 50ml三角烧瓶4个;⑦漏斗2个;⑧漏斗架1个;⑨滤纸2张;⑩吸耳球1个;玻璃棒1个。
(所有仪器使用前清洗,烘干备用)2 试剂(1) 2,6二氯酚靛酚染料,配制成每毫升所含维生素C的毫克数(T值);(2) 2%草酸2000ml;(3) 1%草酸2000ml。
四、实验步骤1 取300~500g新鲜水果,置于1000ml烧杯内,称重,精确至0.01g。
2 将样品倒入组织捣碎机,加入等量2%草酸(W∶V),加盖旋紧,匀浆2~5min。
3 取出匀浆物质(以上统一进行)。
4 用50ml烧杯称取20g匀浆物质,精确度1%,编号,记录。
5 将称取的匀浆物质倒入具塞量筒,用1%草酸反复洗涤烧杯(3次),其洗涤液倒入具塞量筒,并用1%草酸定容到100ml。
二氯靛酚滴定法
![二氯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f8ce0a48a76e58fafab00389.png)
二氯靛酚滴定法
一、实验目的
掌握2,6-二氯靛酚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靛酚,该染料在酸性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消失。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二氯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2,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反应式如下: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组织捣碎机、天平、50mL锥形瓶、100mL容量瓶、10mL移液管、碱式滴定管、漏斗、漏斗架
2.试剂
(1) 2%草酸溶液:溶解20克草酸结晶于200毫升水中,然后稀释至1000mL。
(2) 1%草酸溶液:取上述2%草酸溶液500mL,用水稀释至1000m1。
(3)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准确称取20mg抗坏血酸,溶于1%草酸溶液中,移入l00mL容量瓶中,并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100毫升,混匀,置冰箱中保存。
使用时吸取上述抗坏血酸标准溶液5mL,置于50毫升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定容之。
此标准使用液每毫升含0.02mg维生素C。
标定:吸取标准使用液5m1于三角烧瓶中,加入6%碘化钾溶液0.5mL,1%淀粉溶液3滴,再以0.001N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终点为淡蓝色。
计算如下:
抗坏血酸浓度(mg/mL)=( V1×0.088)/V2
V1:滴定时所耗0.001N碘酸钾标准溶液的量(mL)。
食物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食物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ef7f7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8.png)
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根据测定结果,评估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否符合
营养学标准。
误差分析
01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来源,如试剂质量、 操作方法、环境条件等。
02
评估不同误差来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程度。
03
提出减小误差的措施,提高测定方法的准
01
实验原理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食物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方法。
滴定方法
取一定量的食物样品,加入适量的 26-二氯酚靛酚溶液,在一定温度下 保持一段时间,使还原型维生素C完 全还原26-二氯酚靛酚。
然后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过量的 26-二氯酚靛酚,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 量计算出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
计算公式
根据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氢氧化钠量,结合反应原理中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食物中还原 型维生素C的含量。
04
结果分析
数据对比
1
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维生素 C含量的差异。
2
将实验组在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维 生素C含量的变化趋势。
3
将实验组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测定结果的准 确性。
结果解读
01
根据滴定法测定的数据,计算食物中还原型维生素C
的含量。
02
分析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判断测定方法的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所有数据,包括样品处理过程中提取液的体积、滴定操作中滴定的体积 等。
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通过对比滴定终点时所需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体积与标定 时的体积,计算出提取液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浓度。再根据提取液的体积和样品质量,计算出食物中 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三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二氯靛酚滴定法
![实验三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二氯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e98481336c1eb91b375d58.png)
实验三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二氯靛酚滴定法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实验三 维生素C 的定量测定(2,6-二氯靛酚滴定法)一、原理维生素c 又称为抗坏血酸,其还原型能还原染料2,6-二氯靛酚钠盐,本身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靛酚成红色,被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可用2,6-二氯靛酚滴定样品中含有的维生素C ,当样品中的维生素C 被完全还原后,在滴加过量的2,6-二氯靛酚,溶液变为淡红色,即为终点。
如无其他杂质干扰,则样品液所还原的2,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有维生素C 的量成正比。
二、 实验仪器新鲜水果、吸管、容量瓶、滴定装置、锥形瓶、研钵、漏斗三、实验试剂1、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准确称取50毫克纯抗坏血酸,溶于1%的草酸溶液中,并稀释至500毫升,即浓度为0.1mg/ml ,贮棕色瓶,冷藏保存,最好临用时配制。
2、2%草酸溶液:草酸2克,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3、1%草酸溶液:1克草酸溶于100毫升的蒸馏水中。
4、0.01% 2,6-二氯酚靛溶液:溶50毫克2,6-二氯酚靛于300毫升含有104毫克 NaHCO 3的热水中,冷却后加水稀释至500毫升,滤去不溶物,贮于棕色瓶内。
(4℃约可保存1周)每次临用时以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标定。
四、实验步骤(一)提取水洗净新鲜的蔬菜(水果),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然后称取5克剪碎加2%的草酸5毫升,置研钵中研成浆,倒入100毫升的容量瓶内,用2%草酸洗涤数次,最后定容至刻度,充分混匀后过滤。
(二)滴定1、标定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浓度:量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ml 和9ml 1%草酸于50ml 锥形瓶1中,同时量取10ml 1%草酸加入另一个50ml 锥形瓶2中作空白对照V 2,用已标定的2,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粉红色出现,15秒不退色。
实验十五抗坏血酸含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
![实验十五抗坏血酸含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https://img.taocdn.com/s3/m/e6d13f740066f5335a812160.png)
实验十五抗坏血酸含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一、目的学习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和性质,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 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会出现坏血病,因此它又被称为抗坏血酸。
此外维生素C还具有预防和治疗感冒以及抑制致癌物质产生的作用。
维生素C的分布很广,尤其在水果(如弥猴桃、橘子、柠檬、山植、袖子、草莓等)和蔬菜(觅菜、芹菜、青椒、菠菜、黄瓜、番茄等)中的含量更为丰富。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C在金属铜和抗坏血酸氧化酶存在下极易氧化,因此,在用铜制品做食品时,维生素C易丢失。
此外在碱性溶液中,维生素C也易被破坏,而在酸性溶液中比较稳定。
利用它具有的还原性质可测定其含量。
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被染料2,6-二氯酚靛酚氧化为脱氢型,该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被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维生素C的酸性溶液时,维生素C尚未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变成粉红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淡红色。
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仪器、试剂和材料1.仪器(1)天平(2)组织捣碎机(3)微量滴定管(5ml)(4)容量瓶(50ml)(5)刻度吸管(5ml,10ml)(6)锥形瓶(100ml)2.试剂(1)l%草酸溶液:草酸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2)2%草酸溶液: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3)抗坏血酸标准溶液(0.1 mg/ml):精确称取10mg纯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用1%草酸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ml。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6c3f9ff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3.png)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实验目的:掌握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1、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其还原型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钠盐,本身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2、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酚靛酚成红色,被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可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样品中含有的维生素C,当样品中的维生素C被完全氧化后,在滴加过量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变为淡红色,即为终点。
3、如无其他杂质干扰,则样品液所还原的2,6-二氯酚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有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三、实验仪器1、新鲜猕猴桃2、50ml容量瓶3、微量滴定装置4、100ml锥形瓶5、研钵6、漏斗7、吸管四、实验试剂1、2%草酸溶液: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2、0.1%2,6-二氯酚靛酚溶液五、实验步骤1.样品中抗坏血酸的提取:1)将猕猴桃去皮,准确称取果肉5.090g,加2%草酸试剂10ml 置研钵中研成浆状;2)将浆状物倒入50ml容量瓶中,用2%草酸溶液稀释并定容,混匀,静止10分钟,过滤(最初数毫升滤液弃去),滤液备用。
2.滴定样品液的滴定:准确吸取滤液两份,每份10ml,分别放入两个100ml 锥形瓶中,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淡红色。
滴定终点要保持15秒钟;六、实验结果:已知:1ml2,6-二氯酚靛酚染料相当于1毫克抗坏血酸初始读数/ml 最终读数/ml共用染液/ml抗坏血酸毫克数/mg10ml滤液平均含抗坏血/mg50ml滤液含抗坏血/mg滤液1 0.011 1.604 1.593 1.593 1.589 7.945 滤液2 0.048 1.633 1.585 1.585由上表可知5.090g猕猴桃果肉含7.945mg抗坏血酸素,则100g 猕猴桃果肉中含抗坏血酸素约156.090mg.七、实验结果分析与思考:1.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Vc含量的优缺点?优点:它具有简便易行、快速、比较准确等优点,适用于许多不同类型样品的分析。
食物中还原型维生素C测定-----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食物中还原型维生素C测定-----二氯酚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4abe47fff12d2af90342e637.png)
生样 100g
2%草酸 100g
白
捣碎,匀浆
萝 卜
生样 100g
分别称5g 1% 草酸定容至50ml
滴 定
过滤取上清
加入煮沸的水中
熟样沥干称重
煮5min
2%草酸 等量
步骤一
标准KIO3溶液 标定:
标准维生素 C溶液
步骤二
标准维生素C 溶液 标定: 2, 6-二氯酚靛 酚染料
步骤三
2, 6-二氯酚 靛酚染料 标定: 样品
生素C浓度
还原型和氧化型维生素C有一定的生理作用, 水解为2,3-二酮古乐糖酸,失去生理作用。 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氧化型抗坏血酸和2,3-二酮古乐糖酸。
一、目的
• 加深对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果 蔬中维生素C的原理的理解,掌握其操 作要点,熟练基本操作技术。
• 了解烹调加工对维生素C的影响。
1、标准KIO3溶液标定标准维生素C溶液
(1)原理
• KIO3 + 3H2C2O4 + 5KI = 3I2 + 3K2C2O4
•j
n(KIO3):n(VC)=1:3
n(VC)=3n(KIO3)
(2)操作
KIO3()
白色变为淡蓝色 滴定
维生素C标准品溶液(5ml,) 草酸(5ml,1%) KI(,6%) 淀粉(3滴,1%)
结构与性质
抗坏血酸/维生素C
C
H
6
2
O
H
分子式:C6H8O6 相对分子质量:176
结构:
H C OH
手性C 旋光性
5
O
六个碳原子的α-酮基内酯
4 1O
酸性多羟化合物
性质:
维生素C的测定 2,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
![维生素C的测定 2,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1ed7fac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74.png)
维生素C的测定 2,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维生素c的测定-2,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实验六、维生素c的测定――2,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1)原理还原型抗坏血酸可以还原染料2,6一二氯靛酚。
该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就是粉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圆形蓝色),被还原成后颜色消失;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后,本身被水解成过氧化氢抗坏血酸。
在没杂质阻碍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成标准染料液的量,与样品中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
(2)试剂①1%草酸溶液(m/v)②2%草酸溶液(m/v)③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精确称取20mg抗坏血酸,溶1%草酸溶液,并吸收至100ml,复置冰箱中留存。
用时抽出5ml,放在50ml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定容,硝酸锶0.02mg/ml的标准采用液。
标定吸取标准使用液5ml于三角瓶中,加入6%碘化钾溶液0.5ml、1%淀粉溶液3滴,以0.001mol/l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终点为淡蓝色。
v1?0.088v排序c=2式中c――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v1―一滴定时消耗0.001mol/l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v2―一滴定时所挑抗坏血酸的体积,ml;0.088―一1ml0.001mol/l碘酸钾标准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的量,mg/ml④2,6-二氯靛酚溶液称取2,6-二氯靛酚50mg,溶200ml所含52mg碳酸氢钠的热水中,待冷,置于冰箱中过夜。
次日过滤于250ml棕色容量瓶中,定容,在冰箱中保存。
每星期标定一次。
标定挑5ml未知浓度的抗坏血酸标准溶液,重新加入1%草酸溶液5rnl,容器,用2,6-二氯靛酚溶液电解至溶液呈圆形粉红色,在15s不退色为终点。
c?v1计算:t=v2式中t―一每毫升染料溶液相等于抗坏血酸的毫克数,mg/ml;c―一抗坏血酸的浓度,mg/ml;v1-一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v2――消耗2,6-二氯靛酚的体积,ml。
⑤0.000167mol/l碘酸钾标准溶液准确称取潮湿的碘酸钾0.3567g,用水吸收至100ml,抽出lml,用水吸收至100ml,此溶液lml相等于抗坏血酸0.088mg。
维生素c测定
![维生素c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18994504de80d4d8d15a4fd5.png)
食品中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一、目的与要求学会用滴定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
二、实验原理还原型抗坏血酸能定量地还原染料2,6-二氯靛酚。
该染料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粉红色,滴定时还原型抗坏血酸将染料还原为无色,本身被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终点时过量的染料在溶液中呈粉红色,在没有杂质干扰时,样品提取液所还原的标准染料量与样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量呈正比。
三、试剂材料及仪器(1)2%草酸溶液 溶解20g 草酸于1000mL 水中。
(2)1%草酸溶液(3)抗坏血酸标准溶液 称取20mg 分析纯抗坏血酸溶解于1%草酸溶液中,移入100mL 容量瓶,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冰箱中保存。
使用时用1%草酸溶液稀释10倍。
此标准使用液相当0.2mg/mL 维生素C 。
也可用下法标定:吸取维生素C 使用液20.00mL 于锥形瓶中,加入6%碘化钾溶液0.5mL 、1%淀粉溶液3滴,使用微量滴定管,用0.001mol/mL 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终点为淡蓝色,计算公式如下:21088.0mg/mL V V ⨯=)抗坏血酸浓度( 式中,1V 为消耗0.001mol/mL 碘酸钾标准溶液的量,mL ;2V 为吸取抗坏血酸使用液的量,mL ;0.088为1mL0.001mol/mL 碘酸钾标准溶液相当于0.088mg 抗坏血酸。
(4)2,6-二氯靛酚钠溶液 称取2,6-二氯靛酚钠50mg ,溶解并稀释至250mL ,此液应贮于棕色瓶中并冷藏,用时依下法标定:吸取20.00mL 已知浓度的抗坏血酸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用2,6-二氯靛酚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15s 不褪色为滴定终点,计算染料溶液对抗坏血酸的滴定度T 。
21V V c T ⨯=式中,c 为抗坏血酸的浓度,mg/mL ;1V 为吸取抗坏血酸的体积,mL ;2V 为消耗染料溶液的体积,mL 。
(5)0.100mol/mL 碘酸钾溶液 精确称取干燥的碘酸钾0.3567g ,用水溶液并定容于100mL 容量瓶,混匀。
v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v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cc7750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05.png)
v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一种或多种测定维生素C(抗坏血酸)含量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准确测定样品中维生素 C 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 C 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常见的测定维生素 C 含量的方法主要基于其还原性,通过与特定的氧化剂发生定量反应来进行测定。
以下介绍两种常见的测定方法的原理:1、 2,6 二氯酚靛酚滴定法2,6 二氯酚靛酚是一种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被还原后变为无色。
维生素 C 能将 2,6 二氯酚靛酚还原,当维生素 C 被完全氧化后,滴入的2,6 二氯酚靛酚溶液就会使溶液呈现红色,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根据所消耗的 2,6 二氯酚靛酚溶液的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 C的含量。
2、碘量法维生素 C 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还原性,能被碘氧化。
用碘溶液直接滴定维生素 C 溶液,当维生素 C 完全被氧化后,稍过量的碘与淀粉指示剂作用,使溶液呈现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根据碘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 C 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材料新鲜水果(如橙子、草莓等)、维生素C 标准溶液、2%草酸溶液、1%淀粉溶液、碘标准溶液(005 mol/L)、2,6 二氯酚靛酚溶液等。
2、仪器电子天平、容量瓶(50 mL、100 mL、250 mL)、移液管(1 mL、2 mL、5 mL、10 mL)、酸式滴定管(25 mL 或 50 mL)、锥形瓶(100 mL、250 mL)、研钵、玻璃棒、漏斗、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一)2,6 二氯酚靛酚滴定法1、样品处理准确称取适量的新鲜水果,放入研钵中研碎,用 2%草酸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并定容,摇匀后过滤,滤液备用。
2、滴定准确吸取滤液 10 mL 于锥形瓶中,加入 2%草酸溶液 10 mL,用 2,6 二氯酚靛酚溶液进行滴定,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溶液呈现淡红色,并在 15 秒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还原型维生素C检测试剂盒(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还原型维生素C检测试剂盒(二氯酚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b70a2a31126edb6f1a10d2.png)
还原型维生素C 检测试剂盒(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简介:维生素C(Vitamin C)又称L-抗坏血酸,是高等灵长类动物与其他少数生物的必需营养素。
在生物体内,维生素C 是一种抗氧化剂,为酸性己糖衍生物,是稀醇式己糖酸内酯,保护身体免于自由基的威胁。
Leagene 还原型维生素C 检测试剂盒(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检测原理是还原型维生素能够还原2,6-二氯酚靛酚,其自身则氧化成氧化型(即脱氢型),在酸性环境下2,6-二氯酚靛酚呈红色,还原后呈无色。
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维生素C 的酸性溶液时,维生素C 尚未完全被氧化前,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被还原成无色;一旦维生素C 全部被氧化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被氧化成酚红色。
组成: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 配制组织匀浆液工作液:按组织匀浆液(5×):蒸馏水=的比例稀释,获得1×组织匀浆液;同时按组织匀浆液(5×):蒸馏水=9:1的比例稀释,获得0.5×组织匀浆液,待用。
2、 配制Vitamin C 标准液:取少量Vitamin C 标准稀释液加入Vitamin C 标准中,充分混匀,然后完全转移至温浴的Vitamin C 标准稀释液,即为Vitamin C 标准液。
注意:溶解应完全、准确,否则有可能导致标准液不准确。
配制好的Vitamin C 标准液4℃避光保存,4周有效。
3、 配制二氯酚靛酚标准液:取少量二氯酚靛酚稀释液加入二氯酚靛酚中,充分混匀,然后完全转移至温浴的二氯酚靛酚稀释液,即为二氯酚靛酚标准液。
注意:溶解应完全、准确,否则有可能导致标准液不准确。
配制好的二氯酚靛酚标准液4℃避光保存,2周有效。
4、 制备维生素C 样品提取液:清洗干净新鲜蔬菜或水果,用布或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或编号 名称TC2055 50T Storage试剂(A): Vitamin C 标准 10mg RT 试剂(B): Vitamin C 标准稀释液 100ml RT 避光 试剂(C): 组织匀浆液(5×) 500ml RT 试剂(E): 二氯酚靛酚稀释液 250ml RT 避光 试剂(F): 碘化钾滴定液(备选) 5ml RT 避光 试剂(G): 淀粉滴定液(备选) 1ml RT 试剂(H): 碘酸钾标准液 50mlRT 使用说明书1份自然晾干。
Vc含量测定_2,6-二氯靛酚滴定法
![Vc含量测定_2,6-二氯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6f3c568d6c175f0e7dd1374b.png)
Vc含量测定_2,6-二氯靛酚滴定法实验十五抗坏血酸含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一、目的学习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和性质,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维生素 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人体缺乏维生素 C时会出现坏血病,因此它又被称为抗坏血酸。
此外维生素 C还具有预防和治疗感冒以及抑制致癌物质产生的作用。
维生素C的分布很广,尤其在水果(如弥猴桃、橘子、柠檬、山植、袖子、草莓等)和蔬菜(觅菜、芹菜、青椒、菠菜、黄瓜、番茄等)中的含量更为丰富。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 C在金属铜和抗坏血酸氧化酶存在下极易氧化,因此,在用铜制品做食品时,维生素 C易丢失。
此外在碱性溶液中,维生素 C也易被破坏,而在酸性溶液中比较稳定。
利用它具有的还原性质可测定其含量。
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被染料2,6-二氯酚靛酚氧化为脱氢型,该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被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用 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维生素 C的酸性溶液时,维生素C尚未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变成粉红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淡红色。
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仪器、试剂和材料1(仪器(1)天平(2)组织捣碎机(3)微量滴定管(5ml)(4)容量瓶(50ml)(5)刻度吸管(5ml,10ml)(6)锥形瓶(100ml)2(试剂(1)l,草酸溶液:草酸1g溶于 100ml蒸馏水中(2)2,草酸溶液: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3)抗坏血酸标准溶液(0.1 mg,ml):精确称取10mg纯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用1,草酸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ml。
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e0eddf5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4.png)
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人体十分重要的一种营养素。
它可以帮助身体对抵抗疾病、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
然而,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只能通过食物或药物的摄入加以补充。
为了保证身体足够的维生素C供应,需要了解食物或药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利用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试剂和仪器试剂:二氯酚靛酚指示剂、0.05%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10%的三氧化二锰溶液、0.1M的草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去离子水。
仪器:比色皿、分液漏斗、准确的容量管、移液管、磁力搅拌器、分析天平和计时器。
实验步骤1. 准备试样溶液。
将待测食物或药物样品取约5克,用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后切碎。
加入50毫升的去离子水,用磨研器磨碎。
将溶液转移到50毫升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线。
轻轻摇晃均匀。
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用0.05%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依次取出5毫升、10毫升、15毫升、20毫升和25毫升,分别转移到50毫升容量瓶中,并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线。
将5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分别测定,并标注吸光度-体积值。
根据数据得出标准曲线。
3. 滴定。
将50毫升的草酸溶液倒入滴定瓶中,用三氧化二锰溶液滴至草酸变为无色。
这时,加入50毫升试样液和适量的二氯酚靛酚指示剂,并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浅蓝色变为深蓝色。
记录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4. 结果计算。
根据标准曲线得知滴定试剂溶液的维生素C含量。
根据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计算待测样品的维生素C含量。
例如,样品所需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10毫升,试剂溶液的浓度为0.1M,那么待测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50毫克/升。
注意事项1. 试剂应保持干燥,保存于阴凉、干燥的环境中。
2. 所用容器应干净,不含杂质。
3. 滴定过程中,应适度搅拌,以保证试液均匀混合。
4. 滴定时,草酸和三氧化二锰溶液应溶于去离子水中。
5. 操作时应保证安全,避免试剂接触皮肤、口腔和眼睛。
维生素C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维生素C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83ae3acf6c175f0e7dd13704.png)
实验一维生素C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测定原理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用于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分子中存在烯醇式结构(HO —C═C—OH),因而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2,6-二氯酚靛酚染料。
2,6—二氯酚靛酚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
因此,当用2,6—二氯酚靛酚染料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被还原后红色消失成为无色的衍生物,可作为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滴定剂和指示剂。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后,本身被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
当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则呈红色。
在测定过程中当溶液从无色转变成微红色时,表示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根据滴定消耗染料标准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被测定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染料液的量、与样品中所含抗坏血酸的量成正比。
反应式如下:二、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组织捣碎机;水果刀;托盘天平;精密天平;称量纸;卷纸;台式离心机;电炉;吸耳球;玻璃棒;蒸馏水,蒸馏水洗瓶;记号笔、标签纸、定性滤纸;20cm镊子;5ml、10ml移液管、(微量)酸式滴定管、漏斗;漏斗架;50ml、250ml、 500ml 、1000ml烧杯;10ml 、500 ml、1000 ml量筒;100ml具塞量筒(或普通量筒);100mL、250mL棕色容量瓶;50ml或100ml三角烧瓶。
2.原料及试剂本实验材料是,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度。
(1)2%草酸溶液:草酸20g溶于700ml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ml。
(2)1%草酸溶液:取上述2%草酸溶液450ml,稀释至900ml。
(3)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称取抗坏血酸20mg,用适量1%草酸溶液溶解后,移入100mL棕色容量瓶中,并以1%草酸溶液定容,振摇混匀,备用。
(4)0.02% 2,6-二氯酚靛酚溶液:称取碳酸氢钠52.2mg,溶解在200mL沸水中。
最新实验三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靛酚滴定法)
![最新实验三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0945e9ed630b1c58eeb5a2.png)
实验三 维生素C 的定量测定(2,6-二氯靛酚滴定法)一、原理维生素c 又称为抗坏血酸,其还原型能还原染料2,6-二氯靛酚钠盐,本身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靛酚成红色,被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可用2,6-二氯靛酚滴定样品中含有的维生素C ,当样品中的维生素C 被完全还原后,在滴加过量的2,6-二氯靛酚,溶液变为淡红色,即为终点。
如无其他杂质干扰,则样品液所还原的2,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有维生素C 的量成正比。
二、 实验仪器新鲜水果、吸管、容量瓶、滴定装置、锥形瓶、研钵、漏斗三、实验试剂1、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准确称取50毫克纯抗坏血酸,溶于1%的草酸溶液中,并稀释至500毫升,即浓度为0.1mg/ml ,贮棕色瓶,冷藏保存,最好临用时配制。
2、2%草酸溶液:草酸2克,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3、1%草酸溶液:1克草酸溶于100毫升的蒸馏水中。
4、0.01% 2,6-二氯酚靛溶液:溶50毫克2,6-二氯酚靛于300毫升含有104毫克 NaHCO 3的热水中,冷却后加水稀释至500毫升,滤去不溶物,贮于棕色瓶内。
(4℃约可保存1周)每次临用时以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标定。
四、实验步骤(一)提取水洗净新鲜的蔬菜(水果),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然后称取5克剪碎加2%的草酸5毫升,置研钵中研成浆,倒入100毫升的容量瓶内,用2%草酸洗涤数次,最后定容至刻度,充分混匀后过滤。
(二)滴定1、标定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浓度:量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ml 和9ml 1%草酸于50ml 锥形瓶1中,同时量取10ml 1%草酸加入另一个50ml 锥形瓶2中作空白对照V 2,用已标定的2,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粉红色出现,15秒不退色。
记录所用的毫升数,计算每毫升2,6-二氯酚靛酚所能氧化抗坏血酸的毫克数(K )。
2、样品的测定:取50ml 锥形瓶2个,分别加入滤液10ml (V 3),用已标定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终点,以微红色能保持15秒不退色为止,整个滴定过程宜迅速,不宜超过2min ,记录两次滴定所得的结果,求平均值V 1。
最新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最新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二氯酚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b19808941ea76e59fa043d.png)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一2, 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实验目的1.学习定量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微量滴定技术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乏时会产生坏血病,因此, 乂称为抗坏血酸。
它对物质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它还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并具有对化学致癌物的阻断作用。
维生素C是具有L-系糖构型的不饱和多疑基化合物,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它分布很广,植物的绿色部分及许多水果(桔类、草莓、山楂、辣椒等)的含量都很丰富。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在碱性溶液中加热并有氧化剂存在时,维生素C易被氧化而破坏。
在中性和微酸性环境中,维生素C能将染料2, 6—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的2, 6-二氯酚靛酚,同时将维生素C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o氧化型的2, 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兰色。
当用2, 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维生素C的酸性溶液时,在维生素C尚未全被氧化时,滴下的2, 6—二氯酚靛酚立即被还原成无色。
但当溶液中的维生素C刚好全部被氧化时,滴下的2, 6-二氯酚靛酚立即时溶液呈红色。
所以,当溶液山无色变为微红色时即表示溶液中的维生素C刚好全部被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从滴定时2, 6-二氯酚靛酚洛液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检物质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
仪器、试剂(-)仪器:研钵.天平、容量瓶(100ml)、量筒、移液管、锥形瓶(50ml). 微量滴定管、漏斗(二)材料、试剂1、新鲜蔬菜或新鲜水果2、1 %草酸溶液lg草酸溶于100ml蒸憎水中3、2%草酸溶液2g草酸溶于100ml蒸憎水中4、标准维生素C溶液准确称取20mg纯维生素C粉状结晶于1%草酸溶液中,稀释至100ml, 再取其中10ml 稀释至lOOmh即得0.02mg/ml的维生素C溶液。
在使用前临时配制。
5、0.02%2, 6—二氯酚靛酚溶液溶解50mg2, 6—二氯酚靛酚于约200ml含有52mg的NaHCOs的热水中,冷后稀释至250ml,过滤,装于棕色瓶中,放入冰箱中保存。
抗坏血酸含量实验报告
![抗坏血酸含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43965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9.png)
1. 掌握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2. 了解抗坏血酸的性质及其在食品、药品中的应用。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抗坏血酸(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生理功能。
本实验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抗坏血酸含量。
该方法基于抗坏血酸具有还原性,可以将2,6-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物质,从而通过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来确定抗坏血酸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子分析天平、滴定管、锥形瓶、研钵、漏斗、容量瓶、吸管等。
2. 试剂:2%草酸溶液、1%草酸溶液、标准抗坏血酸溶液、0.1%2,6-二氯酚靛酚溶液、待测样品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预处理:将待测样品进行研磨、过筛,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适量1%草酸溶液,搅拌均匀,提取抗坏血酸。
2. 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标准抗坏血酸,溶解于1%草酸溶液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
3. 滴定:将提取的抗坏血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搅拌均匀。
用标准抗坏血酸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记录滴定所用标准溶液的体积。
4. 计算抗坏血酸含量:根据滴定所用的标准溶液体积和浓度,计算待测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待测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为X mg/g。
2. 分析:与国家标准或文献报道的抗坏血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样品预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抗坏血酸的损失;滴定过程中可能存在滴定终点判断不准确等。
2. 误差分析及改进措施:针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结论本实验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抗坏血酸含量,实验操作简便、准确。
通过实验,掌握了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实验报告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了解了抗坏血酸的性质及其在食品、药品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草酸,混匀,用二氯酚靛酚染料滴定至粉红色,保持15秒不褪色为 终点。记录所用染料Aml。
操作流程
2, 6-二氯酚靛酚染液
无色变为淡红色 滴定 15s内不褪色
A: 标准维生素C溶液(5ml)+草酸(5ml,1%)
C: 空白组为草酸(10ml,1%)
0.1 1ml染料相当于还原型维生素C的mg T (mg/ml) =
A-C(ml)
样品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浓度的测定
(采用标定的2, 6-二氯酚靛酚染料滴定)
水溶C100稀释液制备:市售水溶C100饮料冰箱待用。使 用前用草酸溶液稀释10倍(已制备)。
水溶C100稀释液中抗坏血酸浓度测定:在三角烧瓶中加 入5ml水溶C100稀释液、5ml 1%草酸,混匀,用二氯酚 靛酚染料滴定至粉红色,保持15秒不褪色为终点。记录结 果B ml。(两次)
二、原理及步骤
蓝色
红色
无色
抗坏血酸含有-OH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 该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被还原后为无色。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食物溶液还原标准染料的量与其中的抗坏血酸成正比。
步骤
用标准维生素C溶液标定2, 6-二氯酚靛酚染料;
用标定后的2, 6-二氯酚靛酚染料滴定样品,测 得其还原型维生素C的浓度。
2, 6-二氯酚靛酚染料的标定
操作步骤
0.1%抗坏血酸标准储备液(1mg/ml),冰箱保存待用(已配制)。 1%草酸溶液:1g草酸充分溶解后→洗入100ml量筒中,加蒸馏水至
100ml刻度,搅匀→备用(已配制) 。 配制抗坏血酸标准应用液:用移液管取1ml 0.1%抗坏血酸标准储备液
于50ml容量瓶,加1%草酸至刻度,摇匀,留用。(1mg/50ml) 空白试验:在三角烧瓶中加入10ml 1%草酸,用2,6-二氯酚靛酚染料滴
维生素C全部被氧化时,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变成粉红色,当溶液 由无色变为微红色时表示溶液中的维生素C刚刚全部被氧化,此时即 为滴定终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溶C100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_417_366
回顾
维生素定义;特点;分类 维生素C;存在形式;理化性质;生理功能 维生素C缺乏症;每日摄入量;来源 维生素C的营养状况评价
一、目的
了解营养评价中实验室检查的意义
掌握食物中还原型VitC测定方法
掌握如何对食物中还原型VitC的含量进 行分析及评价
操作流程
2, 6-二氯酚靛酚染液
无色变为淡红色 滴定 15s内不褪色
B: 稀释后的样品(5ml)+草酸(5ml,1%)
样品中还原型维生素C浓度
C样(mg/L)=
(B - C)× T 5 ml
× 10 × 1000
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 6-二氯酚靛酚,自身氧化为脱氢型,在 酸性溶液中, 2, 6-二氯酚靛酚显示红色,还原后变为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