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_寄情山水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活动三
尝试运用所学画法,创作 一幅山水画小品,并与同学交 流你所表达的意境。
《江帆楼阁图》唐 李思训 绢本设色 纵101.9厘米 横 54.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明皇幸蜀图》 唐 李昭道 绢本设色 纵55.9厘米 横81厘米 台 北故宫博物院藏
树的组 合要有大小 之别、互相 顾盼,穿插 自然,忌讳 根顶俱齐, 等距排列。
散
聚
点叶则要注意聚 散,增枝点叶须适度 把握繁简疏密。
“点”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绿柳白帆图 现代 齐白石
你感受到柳树和帆船之间的关系吗?
想画出树的生动姿态就要了解树的结 构规律,更重要的是根据表现的主题进行 联想和发挥。
中国传统山水画,强调面对大自然 的想象活动,追求诗的意境,创造情景 交融的艺术境界。历代画家以笔情墨趣 营造可游、可居的图画,追寻与自然融 为一体的生活理想。他们寄情于山林云 水之间,抒发对生活的真切感悟。
活动一:欣赏首先是视觉的感受,同学们先直观感受山水画 《富春山居图》
要求 1、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2、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呼应
极目远望为平远,景色
浩渺无际。
仰望山巅为高远,峰峦
之势高耸突兀。
由前窥其后为深远,山
清
山
重水复层层叠叠。
卞 山
水
居
清
图
代
元
弘
代
仁
王
蒙
潇湘奇观图 南宋 米友仁
学习活动二
学习山石画法,并添加树 木,组合为完整的山水小品。
云雾聚散,泉流蜿蜒,使画 面布局变化万千,层次丰富,虚 实相间。
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 舟船、屋宇、桥梁、栈道等,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宣示 作品主题,并在构图中起着重 要作用。画点景的人、物结 构要简洁、用笔与整体协调 一致,山水景物浑然一体。
跋尾: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 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授笔写成此卷 。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布置如许。逐 旋填剳,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 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 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无用过 虑。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卷末,庶 使知其成就之难也。十年,青龙在庚 寅,歜节前一日,大痴学人书于云间 夏氏知止堂。
活动二:我请学生当老师,我给学生当助教。 掌声欢迎主持小组分享有关山水画
《富春山居图》的相关资料
要求 1、仔细听能不能解决自己的疑问,对主持人给与评价。
介绍关键词:黄公望、常熟人、原名陆坚、过继给永嘉黄乐、字子 久、大 痴 、一峰道人(1269-1354)、张闾、入狱、松江卖卜维 生、入全真教、八十六岁、用时七八年、、跋尾自述、1347年开始 画1350年写跋尾、师弟无用师、沈周、董其昌、吴洪裕(问卿)、 富春轩、1650年火殉、吴湖帆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代哲学、文学、 文人情怀等息息相关。
无用: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学案上 分享了两段故事,优秀传统文化能 提升学生的素养,期望对学生在立 德树人有所助益。)
再次欣赏:
● 纵观画面全篇,画家的视角是静止的还是游动的?
●中国山水画强调“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原则, 据此选择《富春山居图》中的一段,描述你的理解和感受, 针对画面整体或局部,找出恰当的词汇描述自己所感受到 的意境。
思考·练习
画大小两棵树,表现它们 之间相互呼应的生动姿态。
山水册页 清代 梅清
墨色的 浓淡变化使 画面层次丰 富,充满生 机。
学习活动一
欣赏山水画,体会其中的 意境及表现特点。通过临摹学 习树木画法。
● 石分三面,表现 体积。 ● 轮廓左右要有浓 淡之分,表现阴阳 向背。
● 石的组合要大小相间、 错落有பைடு நூலகம்。
折带皴
● 用皴法表现石头
的表面纹理,使之厚
重并富有体积感。
披麻皴
斧劈皴
画山先定外形轮廓,然后 皴出山体结构,点染而成。山 的造型要注意脉络贯通,山势 起伏,层次分明。
●山水画的布局
幽 涧 寒 松 图 元 代 倪 瓒
宾主
确定一幅画中 山脉峰峦的宾主关 系,或相对呼应, 或环抱其中,形成 变化统一的整体。
●树木和山石
树的造型千变万 化,世界上没有完全 相同的两棵树;树的 结构规律大致相同, 万变不离其宗。
下笔当取势,确 定树干的姿态,再根 据树木结构规律完成。
树干前后左右出 枝体现空间感,树枝 当争当让,或增或减, 穿插自然。
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的 法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空 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之 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